总论
第一篇 精神传承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关于北京大学办学使命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
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及其启示
弘扬李大钊精神,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情怀
基于北大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兼谈《北京大学章程》的价值取向
“互联网+”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
第二篇 理论发展
·思想教育·
主动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求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也谈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接纳度和忠诚度
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正向引导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思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对“慕课”浪潮的反思
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
·大学治理·
从“教授治学”到“师生治学”的嬗变——兼论中国大学治理的法治化与民主化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特色”——基于世界顶尖大学的发展史
用思想引领未来——关于全人教育的反思
大学“管理育人”的三个维度
·组织工作·
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保障体系探究——以北京大学为例
青年学生“精准引领”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创新
时代变迁视角下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特点与宣传教育策略初探
“互联网+”如何助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供给侧改革的视角
·学生管理·
从“班级”到“班集体”——学习共同体视角下高校班集体的形成特征分析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奖助体系功能的评价研究
浅议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对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第三篇 实践探索
·队伍建设·
强化问题研究意识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关于北京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体会
夯实基础,以学生为本,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转向以发展辅导为核心的学生工作体系探研——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为例
组织班会与组建班委——大学新生班主任工作起点探讨
·人才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本科教育改革下的学分转换——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
我国大学书院制建设比较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为例
关于提升选调生选聘工作精准化与专业化的思考——以北京大学选调生职业生涯指导为例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在新生适应中的压力应对
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国际比较研究
浅议加拿大志愿者服务体系对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启示
本科生学业动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
·文化建设·
法“奇技”与道“中庸”——关于“互联网+青年教育”的热实践与冷思考
北大官微运营的基本理念、策略及思考” 青年学生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北京大学章程》颁布后的实践为参考
高校国际化建设中的育人模式初探——以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为例
·党团建设·
高校基层团学组织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以绿色发展理念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新模式——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硕士党支部为例
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探索——以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专项实践活动为例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与“纬”——基于对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经验的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研——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例
第四篇 故园新梦
守教育之正,创大学之新,走北大之路——对加快北京大学发展建设步伐的几点思考
切实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践行十九大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圆梦新一代”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落实——关于北大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
关于大学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时代高校学生军事训练工作改革与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路径创新
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毕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