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少年读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春秋)孙武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全书现存13篇,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了一系列普遍性的军事规律,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体系。《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孙武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少年读经典》
目录
孙子兵法
计 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三十六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问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序言
本书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两部经典
的合集,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阅读本书,特将两部
经典从作者生平经历、作品主要内容、作品贡献等
方面进行介绍。一、《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也称《孙子》《孙武兵法》,是
我国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写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杰出的兵学名著
,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孙武,字长卿,“孙
子”是当时人及后人对他的尊称。孙武出生于齐国
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聪敏好学,喜欢钻研军事谋
略。春秋时期各国攻伐不已、战争频繁,而孙武的
祖父和父亲都是善于作战的将领,这使得孙武能够
耳闻目睹当时的一些战争。孙武的军事思想就在一
天天的刻苦学习和钻研中逐渐形成。《孙子兵法》
全书共十三篇,约六千字,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逻辑严密,被后世称为“兵家圣典”。
《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兵学著作,但在书中
丝毫看不到穷兵黩武的倾向,对于战争,孙子的基
本观点是重战、慎战。在这样的战争观指导下,孙
子发展了他的军事思想。本书开篇(《计篇》)就亮
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
不察也”的观点,体现了作者对战争重要性的深刻
认识。孙子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战争消耗
巨大,对保有国家的资财和政治稳定极为不利,如
《作战篇》中说:“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
尽知用兵之利也。”所以对待战争必须慎之又慎。
战争的目的在于取胜,孙子认为,获取胜利最
重要的是“知彼知己”和“知天知地”,如《地形
篇》中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
乃不穷。”这一概括高度凝练,具体而言,就是军
队作战,必须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实际,必须确
知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地形、天象等全方
位的情况,如《用间篇》说:“故明君贤将,所以
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为了实现“
先知”,孙子提供了两方面的办法:一是用间,二
是处军、相敌。用间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
死间、生间;处军、相敌则有三十多种方法,在《
行军篇》中有具体论述。
《孙子兵法》是一部具有整体战略思想的军事
著作,其中求势是孙子核心的军事战略思想,《势
篇》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孙子认为,在战争中,
应该通过造势,形成压倒性优势,战争应“求之于
势,不责于人”。但是如何造势呢?孙子给出的办
法是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
以通过“示形”造成这种态势,“形之,敌必从之
;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巧用
奇正、虚实,在造势成功的最佳时刻,发起进攻,
夺取胜利。造势思想也体现了孙子立足全局、争取
主动性的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几乎每一篇都会提到一些具体战
术,但归纳起来可以看出,这些具体战术大致都在
“虚实”和“奇正”的思想框架之内。
虚实指军事实力的两个方面。利用虚实的原则
是“避实而击虚”,如《虚实篇》说:“我专为一
,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
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化敌众为寡,
然后集中力量击敌人之寡,那么胜利的可能性无疑
提高了不少。又如《计篇》的“利而诱之,乱而取
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军争篇》的“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讲的都是设法利用敌人的弱点,限
制敌人的优势,而我方则尽力发挥优势,限制弱点
,这也属于虚实战术。
奇正指实际战斗中兵力的用法和配置,总的说
来,设伏掩袭为奇,对阵交锋为正;特殊的、变化
的为奇,一般的、正常的为正。《势篇》认为:“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具体战斗中,胜利的
诀窍在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各种办法,巧设奇
兵,出其不意而攻其无备。奇正思想是各种军事韬
略高度精练的概括,但其运用是无穷的,如《势篇
》所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在孙子的战争观、战
略战术思想中已经体现出来了。孙子反对用迷信的
方法预测胜负和获取胜利,主张“禁祥去疑”(《九
地篇》)。获胜的前提“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以及《计篇》中预测胜负的“五事七计”,都体现
了孙子的唯物主义倾向。而在获取敌方情报的问题
上,如《用间篇》中的“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
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表
现出孙子比较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孙子认为,既要
看到用兵的益处,也要看到用兵的危害,这是一种
坚持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虽然《孙子兵法》并未将军事思想直接上升到
哲学层面,但它所揭示的战争规律,所提供的战略
战术,充分显示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正因
为如此,其高度凝练的军事思想才能使人领略到一
种超越时代、战无不胜的力量。二、《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
之一,是被人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
兵学奇书。这本书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它根据我
国古代军事家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
结而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现今传世的《三十六计》,源自20世纪40年代
发现的一个孤本,但它的编撰者是谁,至今仍然是
个谜。
“三十六计”的说法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
则传》。据记载,南齐大司马王敬则起兵造反,齐
明帝父子在宫中听说叛军快到了,仓皇出逃。王敬
则得到消息后说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檀道济
就是《三十六计》的作者。
檀道济是南朝宋将,他守卫疆土,屡建奇功,
被后人称为“国之长城”。檀道济不仅骁勇善战,
而且机智过人。有一次,北魏进攻济南,檀道济奉
命抵抗,北魏节节败退,这时,檀道济有点儿骄傲
了,他放松了警惕,北魏军队抓住机会,发动突袭
,烧掉了宋军的粮草。尽管宋国的士兵英勇善战,
但是没了粮草,连肚子都吃不饱,更不用说打仗了
,于是檀道济下令撤兵。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
时候有个士兵逃到北魏的军营,把宋军缺粮的情况
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的将领听了,十分高兴,
连忙派大军追赶。
宋军看到追赶的北魏军,害怕极了,不少士兵
偷逃了,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们就地安
营扎寨。北魏军不知虚实,不敢轻举妄动,派入夜
探宋营。当天晚上,宋营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
领士兵清点粮食,边量边高声呼筹计数。北魏军的
探子听了,往营帐里一看,看到了一个营帐的米袋
,米袋里都是雪白的大米,便赶紧向北魏的将领汇
报了情况。听了探子的汇报后,北魏的将领以为来
告密的那个士兵是檀道济派来诱骗他们上当的,一
气之下,把他杀了。
其实,檀道济在营帐里清点的并不是白米,而
是沙子,探子看见的大米只不过是覆盖在沙子上薄
薄的一层。第二天,檀道济率领宋军继续转移,北
魏军看到宋军从容不迫的样子,担心其中有诈,不
敢追赶。于是,宋军就安全地回到了京师。
这就是成语“唱筹量沙”的由来,从这个故事
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檀道济的智谋,也能看到“三
十六计”的一些雏形。所以,说檀道济是《三十六
计》的作者,还是有很大的说服力的。
但实际上,檀公的“三十六策”并没有流传下
来,可关于他的这句话却成了名言并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宋朝惠洪的《冷斋夜话》中,这句话演变成
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后来,这句话被越来
越多的人引用,有人就采集群书,编成了《三十六
计》。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十六计》,大部分的内
容来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另一部分计策是后人
根据一些战役想出来的。所以,《三十六计》形成
于一个较长的时期,其成书年代难以考证;而且,
它并不是一个人的著作,而是很多人的智慧结晶。
人们将“三十六计”分为六类:胜战计、敌战
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前三类是
在己方处于有利状况下采用的计谋,后三类是在己
方处在不利状况下采用的计谋。每类中各包含六计
,总共三十六计。为了便于人们记忆,有学者在“
三十六计”中各取一字,组成一首诗: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
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
击魏连伐虢。
这些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比如“瞒天过
海”“围魏救赵”等;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
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有的来源于人们
的日常生活智慧,如“金蝉脱壳”等。这些计名朗
朗上口,所以流传很广。各计的内容大多为古代兵
家的谋略,简洁精练,但又蕴含深刻的道理,每一
计的尾语都出自《易经》,所以“三十六计”中还
包含着中国古代阴阳变化的道理,富有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对于阴阳、刚柔、攻防等关系都做了客观
的论述。
由于《三十六计》不仅蕴含中国古代博大精深
的文化,而且还有着重视谋略、通俗易懂等特点,
这本书早已超出了军事战争的范畴,被人们广泛应
用于政治、外交、经济、哲学等领域,它不仅有着
较高的实用价值,也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因而一
直都是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被誉为“大众兵法
”。《三十六计》不仅在中国受欢迎,它的译作也
早已走出国门,蜚声海外。在日本,它广为流传,
被称为“运筹帷幄的诀窍”,很多日本企业把它奉
为商战宝典。法国一位海军上将称它是“小百科全
书”,系统形象地描绘了“诡道的迷宫”。美国的
西点军校还把它作为教材。
需要注意的是,《三十六计》并不是教人欺诈
坑骗的书籍,也不是专门书写小人施展的阴谋诡计
的著作,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古人的智慧和中国古代
博大精深的文化。《三十六计》以求胜为最终目的
,“兵不厌诈”的思想渗透其中。因此,我们应该
正确运用《三十六计》所阐述的普遍真理,不应该
把古人的智慧变成违犯法律、违背道德与文明而不
择手段地谋取私利的所谓奇巧谋略。对于《三十六
计》,我们不仅要活学,还要懂得正确运用。
导语
孙武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少年读经典》以启发学生,使其对我国古代兵法产生兴趣为目的,在《孙子兵法》的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还特地加入了经典谋略的案例,让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三十六计》在每一计中增设了“兵法来源”“兵法破译”等栏目,结合古今中外的事例,从各个角度分析每一个计策,通俗易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兵法中的哲理。
精彩页
风云人物名片
姓名:许攸
字:子远
生卒时间:?一204年
历史地位:东汉末年谋士
生平经历: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拿破仑远征俄国
19世纪初,拿破仑几乎征服了欧洲的所有国家,但俄国是个例外。随着法俄关系的不断恶化,拿破仑决定教训一下俄国人。
1812年6月,拿破仑率法军数十万人,开始了对俄国的讨伐之战。拿破仑认为只要抓住俄军主力打上几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根本不会拖到冬天。他命令军队带上尽量多的随身军需用品,却并未重视加强军队的后勤补给。
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迅速向俄军腹地进军,俄军节节败退。但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并不急于与法军决战,他实行战略撤退和坚壁清野的策略,消耗和迟滞法军。由于拿破仑急于和俄军主力决战,他率领的主力部队轻装突进。9月初,拿破仑抵达了莫斯科。一周后,库图佐夫实行“焦土政策”,弃城而走。莫斯科变成一座空城。留在莫斯科的俄国人等最后一批俄国军队离开以后,纵火烧掉任何可能对法国人有用的东西。大火连续烧了几天,沿途的一切都变为灰烬。等火最终熄灭时,拿破仑三分之二的胜利果实已经化为马有。
面对一座空城,拿破仑只好离开,但此时俄国的冬天已经来临,拿破仑的军队缺衣少食,陷人重重困境之中。由于后勤补给不足,法军减员十分严重,挺进俄国的数十万大军,最后只有几万人回到法国。其他的欧洲国家趁此机会,再次组织反法同盟,使拿破仑王朝土崩瓦解。
“兵贵胜,不贵久”,主要原因在于战争的消耗巨大。拿破仑想必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俄国人的退而不战使得拿破仑无法速胜。法军无法速胜不说,从俄国还拿不到一点儿粮草,导致军粮不足,最后惨败。由此可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重要性。风云人物名片
姓名:拿破仑·波拿巴
生卒时间:1769年一1821年
历史地位:19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官,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生平经历:拿破仑于1804年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后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拿破仑被流放。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班超怒杀凶奴使
东汉明帝时,奉车都尉窦固派班超到西域联络西域国家共同抗击匈奴。班超带着随从,千里迢迢,来到了西域鄯善国。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鄯善王把班超及其随从奉为上宾,十分隆重地招待他们。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匈奴人在鄯善王面前说了许多东汉的坏话,因此鄯善王对班超的态度变得冷淡起来,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了解情况后,认为只有斩杀匈奴使者才能重新与鄯善国和好。考虑到匈奴兵强马壮,班超决定先调动起随从同仇敌汽的情绪,然后再杀死匈奴使者。
这一晚,班超召集大伙喝酒,喝到高兴时,班超突然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大家来到西域,本来是想建立功勋,获取富贵的,但现在我们已经活不了几天了。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王对我们就如此冷淡,如果匈奴使者要求鄯善王把我们送到匈奴,那我们只能流落大漠,变成豺狼的盘中餐了。现在,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干脆我们偷袭匈奴使者大帐,把他们杀掉,这样才能活下来,并且完成出使任务哇!”听完班超的一席话,随从们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战斗。
这天深夜,班超带了随从潜入匈奴使者的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班超放火烧帐篷,随从击鼓呐喊。匈奴人惊慌失措,结果或被大火烧死,或被乱箭射死。第二天,班超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到鄯善王处,鄯善王十分震惊,只得和东汉重归于好。
虽然班超身处不利境地,但他懂得调动随从的情绪,使得随从的战斗欲望和力量都得以爆发。这正是对“杀敌者,怒也”的最好注解。
唐朝卒定萧铣之战
隋末大乱时,萧铣与李渊同时反隋,后萧铣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称梁帝,占据江南一带,拥兵四十万。621年,唐高祖李渊命令李孝恭、李靖率军消灭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江陵萧铣政权。P22-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