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辑 在历史的深处徜徉 恢宏壮丽的帝国气象 齐鲁故地的沉思 哭敦煌 让司马迁甘心为之执鞭的旷世奇才晏子 千古贤相管仲 雄辩家张仪 纵横家苏秦 廉官典范海瑞 凄凄惨惨李清照 宰相之杰张居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苍老的大运河 他们让济南引以为荣 泰山封禅 曾子,中华民族孝行的源头 两千年深处的历史鸿沟 悲剧小人李斯 女子缠足千年的罪魁祸首李后主 千古词帝与瘦金体 欲擒故纵的鼻祖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专情皇帝刘秀 玉体横陈 率性才情郑板桥 千年书香 抬棺进疆左宗棠 第二辑 履痕处处 一座城,一段风景 千里太行 遥望齐州九点烟 苍苍千载冉子祠 鲁荒王陵:明代亲王第一陵 东汉末年的艺术瑰宝——武氏墓群石刻 璀璨的岱南奇观 苏禄王墓 道传一贯的曾子 久远的牌坊 山东的霸王项羽头墓 乘山越岭的齐长城 魂牵梦绕的宝岛 蓬莱,美轮美奂的山海名邦 千年古刹青山寺,鲁西南战役的刘邓指挥所旧址 微山湖畔的粱祝碑 耸立在空中的城堡——天上王城 乾隆八次到访的神秘灵岩寺 泰山脚下“救女坟” 长城,民族的血泪与梦想 隐藏在济宁戴庄的清代园林和德国教堂 水光潋滟大明湖 第三辑 民国的星空 民国的星空 没有任何文凭的国学大师 “老乡”赵元任 矛盾的大师 彪炳史册的风云人物 别样的冰心 一轮圆月耀天心 宽容善良的许广平 怪诞荒唐的学者刘文典 最早提出“五四运动”的罗家伦 胡适的胸襟和风度 青年的导师鲁迅先生 我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最高学府的胸襟 袁世凯一生唯一的得意之笔 守住你的高地 悲苦与凄凉 中国是有办法的 抗战时期向蒋介石献九鼎的历史闹剧 津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家风” 钱穆的文凭 钱玄同催生《狂人日记》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无法无天的民国孔二小姐 “一门六院士”的无锡钱家 张治中与张自忠 铮铮傲骨陈三立 黑暗年代最为耀眼的星光 弘一大师与丰子恺的师徒盟约 宋氏三姐妹 第四辑 风物记忆 端午的习俗与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 故乡的名吃 七月初七“乞巧节” 古人过春节和除夕的翩翩之诗 冷雨潇潇清明节 中国的春节习俗
精彩页 恢宏壮丽的帝国气象 秦王赢政雄并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方式,来体现伟大帝国的万千气象。他决定建一座富丽堂皇的都城,再建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再修上高若山陵的陵墓,气势恢宏的帝国气象就展现在历史的画卷之中了。 都城咸阳始建于战国中期的秦孝公时期,因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它一直是秦国的都城。直到秦朝灭亡,咸阳作为都城的时间跨度达到144年。到了赢政一统天下之时,成阳城迎来了自己空前的历史扩张机遇。秦始皇把成阳由秦孝公时代所处渭北一隅,发展到了“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规模。除了渭河北的咸阳宫、冀阙、仿六国宫室、兰池宫、望夷宫外,还有渭河南岸的甘泉宫、章台、信宫、诸庙以及上林苑、阿房宫等。不可一世、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在吞并天下、马踏燕齐之时,没有忘记把当地的能工巧匠都俘掠到咸阳来,希望把都城的规模扩大到与天相连。他修建紫薇宫,意思是天帝所居之宫,而自己居住在里面,象征着受天帝的派遣降临人间以统治万民的。经过多年的修建,咸阳建成了以渭河为纬向轴线,以咸阳宫为经向轴线,以两线交点横桥为中心向四周散布,组成了以咸阳宫和阿房宫为中心的都城区以及向外扩展的面积广大的京畿地区。一个雄视天下、万国来朝的帝国都城形成了。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经在《咸阳宫》一诗中盛赞咸阳的壮丽景象:“咸阳宫阙郁搓峨,六国楼台艳绚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帝有山河。”因为咸阳的修建,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材料,选用了最优秀的工匠及设计师,采用“四阿重屋”的方式,室内外装修华丽,富贵典雅。以大型花纹空心砖以及花纹图案瓦当作装饰,风格富丽铺张,建筑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顶点。除了主体宫室外,还有宽敞的厅堂和宽阔的露台,由此可以居高临下,高屋建瓴,近可以俯视全城,远可以眺望渭河,气象十分壮观。 都城建成以后,咸阳的人口达到了空前的80万人,这即使是在千年以后的世界上也是很少的。除了官吏贵族之外,商旅工匠、文人墨客也云集这里,其壮丽繁华的景象初步显示出一个伟大帝国的雏形。 尤其是阿房宫,代表着这个时期宫苑建筑的最高水平。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描述阿房宫的恢宏气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而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描写更加传神:“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椽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秦始皇又下令铸造了12个巨大的铜人立于宫前,象征战事偃旗息鼓的永久和平。 当时还是平头百姓的刘邦被征调到咸阳来服役,看到都城的繁华景象,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瞻仰到了秦始皇出行的万千威仪,不由感慨万端:“大丈夫当如此!”只是可惜的是,另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那个骄傲的霸王项羽,入关之后,一把火就把这万千气象的宫殿付之一炬了。 在不遗余力地修建自己的生活宫殿的同时,秦始皇又征调无数的人为自己修建死后的安息陵墓。事实上,在他近50岁的人生历程中,修建陵墓的时间长达37年。他那高若山陵的墓地,其磅礴的气势,丝毫不亚于他居住的宫殿。陵墓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沧海桑田,依然巍峨壮丽,默默昭示着一个伟大帝国的磅礴气象。 秦始皇的陵墓建在先王陵墓区内风景秀丽、风水上佳的骊山。陵墓方圆五六十平方公里,南面对着山势雄峻的骊山主峰,背面对着一马平川的渭河大平原。在高大的封土外围,是用夯土筑起的两重城墙,城内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城墙将陵墓分为两个部分,外城的四角建有用来警卫的角楼,时刻护卫着长眠在这里的帝王。这里河流交织,处处温泉,还盛产美玉和黄金。秦始皇是梦想自己死后依然“头枕金,脚登银”,为自己的帝国带来万世的富裕。 建好了规模宏大的城池,自己的坟墓自然也要壮丽宏伟。建筑在陵墓区西南角的秦始皇坟墓,高五十丈,周长五里多,可以想象其巍峨宏大的气势。 P3-5 导语 《在历史的深处徜徉(精)》是著名作家鲁先圣的美文作品精选集,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中考类图书。本书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与材料作文,都有启示意义。本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处世之道、心灵之语、感恩自然和礼赞生命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在历史的深处徜徉(精)》在对平常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融入了深刻的感悟,夯实了中考考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作品不仅可以启迪读者感悟生活之美,还能开拓青少年的视野,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内容推荐 《在历史的深处徜徉(精)》是散文作家鲁先圣最经典的文化大散文集结号,本书汇集了作家几十篇壮丽恢弘的散文作品,从各个角度描绘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历史事件和代表性人物,也是作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发聋振聩,发人深省,是广大青少年读者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