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尼文著的《环形世界工程师》讲述了:距离路易·吴从环形世界归来已经20年了。他隐姓埋名,躲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努力摆脱上次冒险带给他的种种阴影。然而一名傀儡师找到他并将他强行绑上了飞船,他们的目标依然是环形世界。
当他们抵达目的地后,路易·吴发现这个世界已经不再稳定,整个环形世界正处在自我毁灭的边缘。为了生存,路易·吴必须找到建造这个世界的传奇工程师以及整个世界的控制中心。
他们的探索逐渐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而有关环形世界的种种秘密也将被慢慢揭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环形世界工程师/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拉里·尼文 |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拉里·尼文著的《环形世界工程师》讲述了:距离路易·吴从环形世界归来已经20年了。他隐姓埋名,躲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努力摆脱上次冒险带给他的种种阴影。然而一名傀儡师找到他并将他强行绑上了飞船,他们的目标依然是环形世界。 当他们抵达目的地后,路易·吴发现这个世界已经不再稳定,整个环形世界正处在自我毁灭的边缘。为了生存,路易·吴必须找到建造这个世界的传奇工程师以及整个世界的控制中心。 他们的探索逐渐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而有关环形世界的种种秘密也将被慢慢揭开。 作者简介 拉里·尼文(1938~),美国著名科幻作家。1938年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1962年毕业于堪萨斯州的瓦西巴大学。1964年,尼文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最寒冷的地方》,从此踏上科幻之路,很快成为科幻界的中坚力量。 尼文最受世人推崇的作品是《环形世界》(1970),该作品一举为他赢得了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和澳大利亚科幻成就奖——迪特玛奖四座奖杯。被公认为硬科幻的经典之作。2015年,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授予他“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他的重要作品还有获得了雨果奖和轨迹奖双提名的《环形世界工程师》等。 目录 第一章 飞电瘾者 第二章 强募远征队 第三章 远征队中的幽灵 第四章 偏离中心 第五章 戒断症状 第六章 “这是我的计划……” 第七章 决断点 第八章 环形世界 第九章 牧民 第十章 扮神计划 第十一章 食草巨人 第十二章 太阳花 第十三章 起源 第十四章 死亡的气味 第十五章 机器族 第十六章 贸易策略 第十七章 移动的太阳 第十八章 阴影农场 第十九章 空中之城 第二十章 利亚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 图书馆 第二十二章 太空大盗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条件 第二十四章 对立提案 第二十五章 帝国的种子 第二十六章 海洋的背面 第二十七章 大洋 第二十八章 克孜区域 第二十九章 火星区域 第三十章 轮中之轮:套中之套 第三十一章 维修中心 第三十二章 保护者 第三十三章 1.5乘以10的12次方 尾声 一个法兰之后:环形世界旋转十次 序言 《环形世界》出版已经十年了,但我至今还不停收到 与其有关的来信。大家一直在讨论书中各种直白的或隐含 的设定,以及这些设定在数学、生态学和哲学上的含义。 这些讨论非常精确入微,仿佛“环形世界”是一个正式提 案的工程项目,而他们是拿了报酬去实现这个工程的人。 一个住在华盛顿特区的读者给我寄来一份第一版《环 形世界》的完整校对稿,标题是《尼文迈克阿瑟论文·第 一卷》。这份校对稿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如果你有《 环形世界》第一版的平装本,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许多错误 。这个版本很值钱。) 佛罗里达州某高中的学生认为“环形世界”必须有一 个排污系统。 一位剑桥大学的教授对“司克力斯”的最小张力做出 了估算。 弗里曼·戴森(是的,弗里曼·戴森本人!)丝毫不怀疑 “环形世界”的可能性(天哪!),但他却问,为什么工程师 们不去建造一大批小型的“环形世界”呢,那样岂不是更 安全吗?我希望本书给出的答案能令人满意。 当然,“环形世界”上没有石化产品。弗兰克·加斯 佩里克。指出。任何与我们同一水平的文明都会以酒精作 为原料。机器族人(the Machine People)应该能够拿这些 远古动植物的糨糊另作他用,甚至可以弄出个塑料王国来 。 在波士顿的一次演讲中,我听到有听众指出,从数学 上说,环形世界可被看作一座没有终点的吊桥。概念上简 单,但却难以建造出来。 各种地方都有人在说,“环形世界”需要有喷气式姿 势调节器。(在1971年世界科幻大会期间,曾有麻省理工学 院的学生在酒店的过道里高声呼喊“环形世界不稳定!”) 不过,科腾和丹·沃德森两人各自独立地用了好几年时间 才把这种不稳定性量化了出来。科腾还计算出了“移动” 环形世界的相关数据。 非常感谢丹-沃德森为我计算出“环形世界”陨石防御 系统的参数……实际上那是我“唯一”主动索要的资料。 我想对所有做了那些工作、写了那些信的人说:如果没有 你们不请自来的帮助,这本书是不会存在的。我是压根儿 也没有打算过要写一本《环形世界》续集的。那么就把本 书献给你们吧。 导语 《环形世界工程师》是拉里·尼文《已知空间》系列作品的颠峰,也是他迄今最好的作品之一。作品结构复杂,充满了偏爱技术的细节描写,与未来的历史相结合,在乐观主义的幻想基调中,描述了人类在宇宙中对一个奇异世界的探险。本书荣获1971年的科幻长篇小说星云奖,对20世纪硬科幻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对于新读者来说,书中充满了迷人的冒险;对于 该系列的粉丝和老读者而言,这些细腻的描写和独特 的设定都令人兴奋。这都来源于作者非凡的机智和卓 越的叙事。 ——美国《芝加哥太阳日报》 在这个难以置信的世界再次进行冒险一一该系列 的粉丝们不会感到失望,新读者们也不会感到有任何 的障碍。尽管书中人物和作者同样是时隔多年重出江 湖,但本书是对《环形世界》的完美延续。尼文的文 风依然低调而高效,他的科学思辨依然睿智而深刻, 他笔下的外星种族依然迷人和神秘,他的故事依然令 人满意。 ——美国《出版商周刊》 精彩页 词汇表 环形世界基本参数 路易·吴正在飞电,过电流瘾,两个男人闯进了他的私人空间。 他以完美的莲花打坐姿势,盘坐在艳黄色的室内草坪地毯上,脸上的笑容愉悦无比,如梦如痴。 公寓很小,就是一个大大的房间而已,他能看见两边的门。但他此刻正沉迷在只有飞电佬①才能体会的愉悦之中,没有看见他们进来。突然他们就出现在屋子当中了:这是两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身高都超过七英尺。他们带着蔑视的微笑打量着路易,其中一个哼了一声,松手把一个武器形状的东西放回口袋里。他们径直向前逼近。路易站了起来。 让他们大意的不光是那幸福的笑容,还有那个拳头般大小的电流罩,它像一个黑色塑料肿块,从路易·吴的头顶鼓出来。显然他们是在对付一个飞电的瘾君子,结果完全可以预料。这个男人的大脑肯定已经好些年都空空如也了,只有那些流人大脑快感中枢的电流。他肯定已经因飞电上瘾而罔顾生活,快要饿死了。他是个小个子,比闯入者要矮一英尺半。他—— 没想到他们刚靠近,路易就深深地侧身弯腰下去,保持身体平衡之际,猛地踢出一脚、两脚、三脚。第一个闯人者倒在地上,身子缩成一团,停止了呼吸;另一个回过神来,拔腿往后逃跑。 路易紧追其后。 路易追杀过来时,脸上还带着一种心驰神往的极乐神情,看着那神情,年轻人已惊得半身僵住。他伸手从口袋掏出刚才放进去的麻醉枪,说时迟那时快,路易一脚就把那枪踢飞了,躲过他的一记重拳,一脚踢在他的膝盖上,再一脚落在另一个膝盖上(苍白的大个子已经不能动弹),又一脚踢向他的下身,接着是心脏(大个子整个身体弯曲向前,发出一声口哨般尖利的惨叫),最后一脚的落点是他的喉咙(叫声戛然而止)。 第二个闯入者现在已经四脚着地,大口喘着粗气。路易又照着他的脖子狠砍了两下。 两名闯入者都躺在艳黄的人造草坪上,一动也不动了。 路易·吴走过去锁门,愉悦无比的笑容始终没有离开他的面颊。他发现门是好好锁着的,警报器也完全正常。即便这时,他脸上的表情也依然没变。他又检查了通向阳台的门:门闩着,警报器正常工作。 他们到底是怎么进来的呢? 他心怀不解,坐回到原处,再次打起了莲花坐,一动不动地又坐了一个多小时。 这时定时器响了,电流罩的开关切断。 电流瘾是人类众多罪恶中最新的一种。人类空间中的大多数文明形态在各自历史的某个阶段都曾把这种恶习视为巨大的祸害,飞电瘾者不再工作,最后他们会因无法生活自理而死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几代人之后,同是这些文明,却基本以喜忧参半的态度对待飞电成瘾之事。一方面,从前那些老旧的恶习,诸如酗酒、毒瘾、强迫性赌博等等,在它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那些吸毒上瘾的人会觉得电流瘾的快感更为强烈;另一方面,它让成瘾者死得慢得多,也不太可能生孩子。 它几乎不需要什么花费。飞电兜售者当然可以抬高手术的价钱——但是谁会买账呢?只有把电线植人大脑的快感中枢之后,用户才会变成飞电佬。而到了这一步,这些小贩就无法再从他们身上赚钱了,因为用户在家里就可以插上电流,快活一通。 那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快感,没有杂质,也不会导致事后不适。 所以,到了路易的时代,那种会被电流瘾——或者其他低等自毁行为——所奴役的人,早在八百年前就逐渐被淘汰出了人类种族的繁殖链。 现在甚至还有一些装置,能够远程搔挠人的快感中枢。比如“塔斯普”。在大多数星球上,它都是非法的,而且造价不菲,但人们还是照用不误。(假设你看见有一个阴沉的陌生人走过,脸上的皱纹里刻满了愤怒或痛苦,你躲在一棵树后面也可以把他立刻送进仙境:“叮”的一声,他脸上的神色顿时明亮起来,刹那间他的烦恼无影无踪……)塔斯普基本不会把人彻底毁掉,大多数人都能接受。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