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译者序
第1章 减振器概述
1.1 减振器发展历史
1.2 摩擦类型
1.3 减振器构造
1.4 行驶找平减振器
1.5 位置依赖型减振器
1.6 筒式减振器的一般形式
1.7 安装座
1.8 工作速度和行程
1.9 制造
1.10 文献综述
第2章 振动理论
2.1 概述
2.2 单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
2.3 单自由度有阻尼自由振动
2.4 单自由度无阻尼强迫振动
2.5 单自由度有阻尼强迫振动
2.6 库仑阻尼
2.7 平方阻尼
2.8 串联刚度
2.9 2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
2.10 2自由度有阻尼自由振动
2.11 共振减振器
2.12 平顺性和操纵性中的减振器模型
2.13 端部频率(偏频)
2.14 单自由度无阻尼垂直振动和俯仰振动
2.15 单自由度有阻尼垂直振动和俯仰振动
2.16 无阻尼侧倾振动
2.17 有阻尼侧倾振动
2.18 2自由度无阻尼垂直俯仰振动
2.19 2自由度有阻尼垂直俯仰简化振动
2.20 2自由度有阻尼垂直俯仰完整振动分析
第3章 行驶平顺性和操纵性
3.1 引言
3.2 道路建模
3.3 行驶平顺性
3.4 平顺性时域分析
3.5 平顺性频域分析
3.6 座椅上的乘客
3.7 车轮垂直跳动
3.8 操纵性
3.9 车桥振动
3.10 转向振动
3.11 行驶平顺性和操纵性的兼容
3.12 减振器优化
3.13 减振器的不对称性
第4章 设置
4.1 概述
4.2 运动比(或杠杆比)
4.3 位移法
4.4 速度图
4.5 计算机计算
4.6 机械位移
4.7 杠杆比的作用
4.8 杠杆比的计算
4.9 摇杆
4.10 刚性臂
4.11 双横臂悬架
4.12 减振柱式悬架
4.13 推杆和拉杆
4.14 摩托车前悬架
4.15 摩托车后悬架
4.16 整体车桥
4.17 干性剪式减振器
第5章 流体力学
5.1 引言
5.2 流体特性
5.3 化学特性
5.4 密度
5.5 热膨胀
5.6 可压缩性
5.7 粘度
5.8 热容量
5.9 热传导性
5.10 蒸气压强
5.11 气体密度
5.12 气体粘度
5.13 气体可压缩性
5.14 气体可吸收性
5.15 乳化
5.16 连续性
5.17 伯努利方程
5.18 流体动量
5.19 管道流动
5.20 速度分布图
5.21 其他损失
5.22 孔口
5.23 组合孔
5.24 涡流
5.25 宾汉流动
5.26 液体—固体悬浮液
5.27 ER电流变流体和MR磁流变液体
第6章 阀的设计
6.1 概述
6.2 阀的类型
6.3 盘状阀
6.4 杆状阀
6.5 柱塞阀
6.6 片阀
6.7 阀的特性
6.8 阀的基本模型
6.9 完整的阀模型
6.10 阀流量的求解
6.11 温度补偿
6.12 位置敏感阀
6.13 加速度敏感阀
6.14 压强-速率阀
6.15 频率敏感阀
6.16 行程敏感阀
6.17 压电阀
6.18 双向作用薄片阀
6.19 旋转可调阀
6.20 波纹管阀
6.21 简单管阀
6.22 顶(或头)阀
6.23 多阶段阀
第7章 减振器特性
7.1 引言
7.2 减振器基本参数
7.3 机械摩擦
7.4 静载荷
7.5 活塞自由体受力图
7.6 阀的流量
7.7 减振器压强和阻尼力
7.8 线性阀分析
7.9 空化
7.10 温度
7.11 可压缩性
7.12 循环特性F(X)
7.13 极端循环工作
7.14 应力和应变
7.15 减振器加力
7.16 噪声
第8章 减振器的调节
8.1 引言
8.2 可调阀
8.3 并联孔
8.4 串联孔
8.5 最大截面积
8.6 开阀压力
8.7 截面系数(刚度)
8.8 自动调节系统
8.9 快速自适应系统
8.10 杠杆比
第9章 电流变和磁流变减振器
9.1 引言
9.2 ERMR历史
9.3 ER材料
9.4 ER减振器
9.5 ER控制阀
9.6 MR材料
9.7 MR减振器
第10章 减振器的技术要求
10.1 引言
10.2 端部装配
10.3 长度范围
10.4 F(v)曲线
10.5 构造
10.6 直径
10.7 油的特性
10.8 寿命
10.9 成本
第11章 测试
11.1 概述
11.2 瞬态测试
11.3 机电试验
11.4 液压试验台
11.5 仪表
11.6 数据处理
11.7 正弦测试理论
11.8 测试步骤
11.9 三角波形测试
11.10 其他形式内容实验室测试
11.11 道路测试
附录
附录A 术语
附录B 空气特性
附录C 水的特性
附录D 测试记录表格
附录E 宾汉流动
附录F 单位换算
插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