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情节采用了极其浪漫的手法,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但由于作者对自己的故事充满了一种热烈的激情,运用了巨大的浪漫主义的艺术力量,这一切仍具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作者为了突出善恶至极,对任务的性格极尽夸张,是作品情节离奇,通篇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堪称是一部浪漫主义奇书。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出生于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是贯穿他一生活动与创作的主导思想,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30年,雨果根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了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战古典主义的胜利。《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是他为经典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