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新修订升级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宏杰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张宏杰著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新修订升级版)》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的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等。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勤勉、务实、自律的“文正公”曾国藩,一个矛盾、挣扎的深嵌体制核心的职业官员。透过曾国藩,读者可窥见中国传统官场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与中国传统体制的独特生存哲学。
作者简介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已出版作品目录:《千年悖论》、《坐天下》(第一版名为《坐天下很累》)、《中国人的性格历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第一版名为《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京官时期)、《给曾国藩算算账》(湘军及总督时期)、《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目录
序 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柴静
自序 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第一编 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第一章 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
一、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
二、“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
三、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四、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五、曾国藩的江西之困
第二章 用笨人,做笨事:湘军的制胜之道
一、“选士人,领山农”
二、“结硬寨,打呆仗”
第三章 “病人”曾国藩
一、天生身体素质不佳
二、劳累过度又添疾病
三、尚强力勤与养生克己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四章 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一、三十岁前是庸人
二、“脱胎换骨”
第五章 曾国藩的私人生活
一、曾国落是否得过梅毒
二、曾国藩为什么纳妾
第二编 左侧面: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
第六章 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
一、一中进士,身价百倍
二、翰林曾国藩的“窘”生活
第七章 “不要钱”的“大帅”
一、最清廉的统帅
二、曾国荃到底赚了多少钱
第八章 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一、总督的“养廉银”与“陋规”
二、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衙门
三、曾国藩的遗产
第三编 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第九章 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
一、从信风水到信天命
二、精通相面,粗通算卦
三、曾国落从神秘文化中得到了什么
第十章 曾国藩的笨拙与精明
一、智商不过中等
二、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
跋 成圣又如何/刘瑜
序言
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

听说我要写曾国藩,许多朋友都不赞成。
说满大街都是写曾的书。那意思是,这个人被写
得太滥了,你不怕写不出新意吗?
其实从许多角度来讲,曾国藩几乎是一个没有被
书写和挖掘过的人物。市面上写曾国藩的书虽然铺天
盖地,百分之九十却是“成功学”一类,什么“曾国
藩发迹史”“成功绝学”“做官与做人”……“成功
”虽然没有什么不好,无乃太单调乎?
剩下那百分之十大部分也只从政治、军事或者思
想这类宏大的角度去“提炼”曾国藩,一样不免有枯
燥乏味处。
而我想做的,是用细节构建一个立体的曾国藩。

和大多数人一样,最初接触曾国藩时,他不过就
是个挺没趣的老头儿。长得土头土脑,不抽烟,不喝
酒,不玩女人。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一方面总
在思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又写了一大堆絮絮叨叨无
比唐僧的家书。仅此而已。
如果朝代久远,曾国藩也必将被时间风干成丑陋
的木乃伊,和那些供在“名人堂”中的塑像一模一样
。好在他离我们还算近,留下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从
一本《曾国藩家书》开始,《曾国藩日记》、《曾氏
三代家书》,岳麓版《曾国藩全集》,台湾版《湘乡
曾氏文献》、《能静居日记》几年间陆陆续续进入了
我的书架和电脑。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曾国藩的皮
肤慢慢恢复了弹性。我发现,细节中的曾国藩其实挺
有意思的:
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次脚。
他老人家在做穷京官时,成天为钱发愁。为了在
即将到来的祖父生日宴会时多收一点“份子”,他未
雨绸缪地加大了社交力度,随别人的份子随得很多,
“分资较周到”。可是事后想起自己还要做“圣人”
,又对自己的小算盘“批判”不止。
他老人家在做总督的时候,用下属单位进贡的钱
,给自己建了一个“小金库”。用这个小金库的钱公
款吃喝、送红包。但是到离任的时候,对小金库中剩
下的钱,一文也不染指。
他老人家在打仗的时候,一遇到左右为难之时,
就翻开《易经》,自己算卦。
他老人家曾经十分迷信风水,甚至嘱咐自己的弟
弟要好好研究风水之学。不过到了晚年,他又改信“
天命”,对风水置之不问。
……
细节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
人”可爱。

当然,“细节”不仅仅“好玩”。通过“细节”
,我们可以完成两个维度的“穿越”:一是对曾国藩
内心的“穿越”,另一个是对晚清社会的“穿越”。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者军事家、思想家
,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
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
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如何俯仰揖让,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国藩在种种艰
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拘执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
深入地分辨他的“天理”与“人欲”,更真切地领略
他的人格和魅力。
通过曾国藩,我们更可以直观地了解晚清的政治
与社会。这本书缘起于二〇〇七年,那一年我开始系
统阅读《曾国藩日记》。在阅读过程中经常遇到关于
他个人收支的零星记载,因此产生了通过梳理这些琐
碎而分散的资料,给曾国藩一生算算账的念头。沿着
这个念头,我找到了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湘乡曾氏
文献》。这里面汇集了大量的曾国藩亲笔,内容林林
总总,拉拉杂杂,有书信、杂记、日记、对部下的“
职务鉴定”、给别人相面的结论等等。其中有一个账
本,从买了一棵大白菜、剃了一次头、雇了一次车,
到收了别人十两“炭敬”、给某大学士送了三两“节
礼”和一两“门包”,事无巨细,悉数记载。我们从
中可以读到一个京官的日常生活状态,可以窥见这个
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在隐秘的角落呈现出的“
真诚”与“虚伪”,更可以直接体察到清代京官薪酬
体系对官员行为的多方面影响。
通过观察曾国藩如何建立和使用“小金库”,如
何拒绝和处理下属送来的礼品,如何面对户部报销时
索要的八万两“部费”,我们可以穿越门禁重重的大
小衙门,观察晚清官场的种种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
”的具体运作。这种观察常常可以澄清许多流传甚广
的误解。比如所谓“陋规”,它的产生是迫不得已,
它的流向也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尽入私囊。事实上,
它是晚清财政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以清
廉著称的林则徐也不会在遭遇大灾,军粮都缓征的情
况下,坚持收自己那份“陋规”。可以说,通过曾国
藩这一个例,我们获得了观察清代财政制度以及地方
行政机构运作过程的一个特殊断面。因此,这本书的
写作过程,也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晚清政治社会史的
过程。

选择在曾国藩诞辰二百周年(2011年)之际出版
这本书,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几年来,我阅读他
越深,对他的敬意越重。
因为这种敬意,二○○八年春天,我从长沙转了
六次车,去了一趟湖南荷叶镇的“曾国藩故居”。
“富厚堂”院子很大,不见其他游人。一场微雨
刚过,静翳清爽。虽然曾国藩生前没能亲眼见到这座
建筑,但在兄弟和儿子的主持下,建筑中处处透着鲜
明的“曾氏风格”:房屋举架很高,线条刚硬。墙的
外面用青砖,内墙则是清一色的土砖。既轩昂厚重,
又质朴简单。里面陈设简单,除了几张雕花大床外,
家具多是农家风味。因为没有管理人员,可以随便在
曾纪泽坐过的椅子上坐坐,静静地欣赏墙上他的手泽

这座宅院的一大特点是后面圈进了半座山坡。沿
着土夯高大院墙拾级而上,在后山上走了一圈,雨后
的树木清香袭人,不知名的鸟儿叫声清脆。这种清幽
,曾国藩朝思暮想,却没能享受到。虽然疲惫至极,
但是多次的退休请求始终没有得到慈禧的同意,只能
“鞠躬尽瘁”,客死他乡。
虽然“故居”名不副实,但我在这里确实感受到
了曾国藩的气息。
对许多人来说,曾国藩的主要意义证明了一个资
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
高度。对于中国这个文化体来说,曾国藩的更大意义
是他展现的“中国式力量”。曾国藩全面展示了传统
文化的正面价值,证明了中国文化有活力、有弹性、
有容纳力的一面。在清代重臣中,他是第一个主张对
洋人“以诚相待”的人。这一高度,今天许多中国人
仍然没有达到。当然,另一方面,他也证明了传统文
化无法突破的极限,这一证明意义也十分重大。总而
言之,他让我们对祖先五千年来积累的文化有了更全
面的认识。我以前的作品,主要致力于对文化传统中
负面因素的批判。这本书,却是致力于了解和认识传
统文化中温暖的一面。柴静的话说得很好:“岁月让
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任何建设都需要寻找坚实的
地基,我们无法和传统一刀两断,我们必须寻找接口

熟悉我的读者会发现,这本书和我以前的作品写
法上有很大不同。它少了许多感觉和议论,多了大量
的资料和引注。我想做的,是尽量用第一手材料构建
这个人,在细节中呈现这个人和那个时代。
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二○○九年春天,明月同学不辞辛苦地带我去厦门
大学图书馆查阅《湘乡曾氏文献》。当然,那位中年
女图书管理员服务态度之差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曾
经到上海师范大学,向王澧华先生当面请教。他的《
曾国藩诗文系年》一书在曾国藩研究中至今仍然相当
重要。我还曾坐火车卧铺远赴鸭绿江边,面对江对岸
白云缭绕的青山,在自由研究者刘忆江先生“江边庄
园”和他讨论曾国藩的种种细节。他的《曾国藩评传
》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有分量的曾国藩传记之一。
当然,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葛剑雄教授。他“
突破常规”,充分尊重我的兴趣和能力,同意我将曾
国藩的经济生活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并给予了宝贵
的指导。这使我依靠复旦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条件,集
中精力完成了“左侧面”部分,在完成博士论文前,
先“套种”出这样一本面对普通读者的书。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的注释有一些不规范的地
方。特别是应编辑的要求,为节省版面起见,在不影
响普通读者阅读的情况下,引用岳麓版《曾国藩全集
》的大多数引文时删掉了具体页码的注释。因为时间
仓促和体裁原因,也有个别引文没能加注或没能准确
加注,特别是“正面”部分。因为最初是给一本较为
通俗的刊物写的,因而这种情况更多,只能敬请原文
作者和读者原谅。按照我原来的设想,这本书还应该
包括《曾国藩的心理特征》《曾国藩的亲情与友情》
《曾国藩与湖南气质》等几个部分。由于时间原因,
看来只能等几年以后再出这本书的续集了。
导语
曾国藩是正直、清廉、智慧的正人君子,又是深嵌体制核心的职业官员这是一部中国政治教科书,通过张宏杰著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新修订升级版)》所描绘的曾国藩,可窥见中国传统官场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
从愤青到成功的官员,经历五次耻辱,如何“脱胎换骨”。30岁前后截然不同的曾国藩为广大的青年展示了一个年轻人是如何从理想走向现实的,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后记
成圣又如何/刘瑜
张宏杰是真喜爱曾国藩。在新书《曾国藩的正面
与侧面》中,他把曾国藩刻画成一个正直又不乏圆通
、清廉却也有挣扎、智慧但又有点笨拙的学习型人才
。正直、清廉、智慧固然是正人君子的题中之义,但
是圆通、挣扎、笨拙则给他增添人性的质感——高大
全这款男人早就out(落伍)了,据说现在流行的是
“缺陷美”。
我也禁不住喜爱曾。在读张宏杰之前,我对曾国
藩的全部知识只是:这是一个勤奋奔波于全国各大地
摊、给各界小爬虫带去希望的成功学专家。如果有幸
活到今天,一定会以“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为题去各
大高校巡回演讲。但是读张宏杰的书,我知道了这其
实是一个谦虚谨慎的老头儿:“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
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知世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
,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说得真好。
我还喜爱他的诚实。面对如雷贯耳的史书,他有
如孩子面对皇帝的新衣:“太史公称庄子之书皆寓言
,吾观子长所为《史记》,寓言亦居十之六七”,“
廿三史除班、马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
物,战阵为何物,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
。我们知道,诚实,尤其是面对权威保持诚实,是需
要勇气的。
当然他最大的优点是坚守原则。当大官,从京城
翰林当到直隶总督,他不肯收礼。搬家的时候,有知
府给他送去家居用品,他只收下七张草席。又有军官
给带去十六包大礼,他只收一顶小帽子。到最后,堂
堂直隶总督,连家里喝点黄酒,都要上街去打:“往
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
亦每斤零沽”。仔细想想,这事不容易做到。“良知
”就没有打瞌睡的时候吗?“婉拒”一天两天容易,
“婉拒”一辈子难;自己“婉拒”容易,家里的妻儿
老小、门房巡捕都“婉拒”难。
据说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做“日课”。什么叫
“日课”呢?就是成天跟自己过不去。参加饭局耽误
了读书,检讨。看见漂亮女人多瞧了两眼,检讨。说
话急躁跟人吵架,检讨。言辞虚伪言不由衷,检讨…
…“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
看来,“罪感”和忏悔意识并不一定需要上帝的指引
,只需要一颗永不停歇追求“成圣”的心。自虐,我
是说,自我鞭策,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个体“成圣”与否真的
有那么重要吗?我们真的需要圣人们治理国家吗?还
是,我们只需要一群正常人和一个好的制度而已?“
成圣”是儒家这个盒子里的最高境界,但终究只是一
个盒子里的最高境界。西人说:Think outside the
box(直译,在盒子外面思考,意即跳出思维局限,
进行创造性思维)。
今天看来,曾国藩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体制内改
革家”。但如果“体制”本身错了,再改有何用?甚
至可能是,越改就越是拧紧了一个错误体制的螺丝钉
。虽然曾国藩做了一辈子的“日课”,今天为少读一
本书、明天为多参加一个饭局而痛心疾首,他有没有
为命丧湘军的成千上万人而痛心疾首过呢?我好奇的
是,有没有一个月光之夜,他站在江南水军战船的船
头,面对对面的太平军,突然“课”到这一层:老子
在这里杀来杀去,有啥意思呢?其实那边也都是些穷
困潦倒的老百姓,比紫禁城里那位少爷无辜多了,不
如划船过去,一起划拳喝酒?
儒家的士大夫里,以“成圣”为毕生追求的岂止
曾国藩。从前,有一个老头儿,他叫方孝孺。后来,
他死了。从前,又有一个老头儿,他叫海瑞。后来,
他也死了。他们都死得可歌可泣,壮怀激烈,永垂不
朽。但是,扫兴的西人又说了:我不会为自己的信念
去死,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但是士大夫们肯定自己是对的。岂止是对的,完
全就是大义凛然的。他们愤恨“玩物丧志”,却没有
想过,沉迷于“玩志”也可以丧“智”。他们用“礼
’’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牢笼,这个牢笼不仅仅把民众
,更把自己,甚至把皇帝都给装了进去。当年贪玩的
正德皇帝想去南方,他们不肯。几百个官员跪在午门
外哭天抢地,就是为了阻止一个少年出门旅行。这大
义凛然,叫“本本主义”。
“本本主义”还只是追求“成圣”的良性后果,
更多人在“成圣”的压力下成了贪官。也是,你给人
家工资发的是一年二百两,但是京城的生活费是四百
两,还要几千两“炭敬别敬节敬冰敬”各路人马,不
贪怎么办?规则不够用,潜规则来替补。过于动听的
口号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必然导致弄虚作假。所以,
与其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追求“成圣”,不如放低期
待,承认人的局限性:同样是自私自利,公开透明地
去自私自利至少比把人逼到黑箱里自私自利要好,因
为前者至少可以朝规范和管制开放。这才比较接近科
学发展观。
当然,就像一个人不能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拽
离地面,四书五经里泡大的曾国藩也不大可
能“think outside the box”。思想资源决定意识
形态,而意识形态决定游戏规则。英国的著名自由主
义者密尔与曾国藩年龄相仿,他们在中西方走过了同
一个时代,当密尔写下“今天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深嵌在体制核心中的职业官员,要以一种穷
根究底的笨拙憨态,扎硬寨,打死仗,从皇家文化中
解放出来,从道德诫命中解放出来,开始松绑挣脱,
使这一阶层开始拥有自己的独立身份。曾国藩能成为
曾国藩,靠的不是道德勇气,而是精神上不断地自我
更新,“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
者,可以自我创之”。
——柴静
曾国藩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出身卑微,资质平平
,刚出道时是个见到啥不平事都要叽歪两句的“小愤
青”;30岁时立志做圣人,跟朋友喝酒要反省,见到
美色要反省,梦到发财要反省。中年之后创立湘军,
只手挽救了大清王朝,却落下了“汉奸”“曾剃头”
的骂名。这就是张宏杰给我们呈现的曾国藩:一生都
活在矛盾与冲突中,一个有灵魂有体温有意思的“圣
人”。
——罗振宇
精彩页
|三|
风波的触发点是练兵。
曾国藩不是军人,也从来没有摸过武器。但是他毕竟从道光二十九年起,兼任过数年的“兵部左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加以他以经世致用为志,对国家的武装情况有较一般人远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他深知,依靠目前这支大清军队,打败太平军是不可能的。因为晚清的国家军队是一支没有灵魂的、没有“天良”、没有精神力量的军队。曾国藩说过:“国藩数年以来,痛恨军营习气!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
要挽救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赤地立新”,自己动手,练出一支崭新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所以,在接奉圣旨后的第十天,曾国藩就复奏,要在长沙创建一支新的军队。
曾国藩练兵,首重给军队注入“良心”和“灵魂”。他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创立湘军之后,每逢三日、八日,他要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他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孑L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教育他们忠君爱国,不得扰民。
这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曾国藩又一次把手伸向了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外。和各地的国家军队一样,驻长沙的绿营军,军纪废弛、四处扰民,让全长沙头疼。曾国藩命令驻省的正规军队每三、八两日,与湘军一起“会操”。曾国藩自己说“传唤(绿)营兵,一同操演,亦不过令弁委前来听我教语”,开启他们的天良。他为了唤醒这些兵痞的良心,确实也苦口婆心:“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百语,但令其无扰百姓。”“每次与诸弁兵讲说至一时数刻之久。虽不敢云说法黠顽石之头,亦诚欲以苦口滴杜鹃之血。”其目的:“盖欲感动一二,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
这一利国利军之举,却差点让曾国藩送了命。
大清政治惯例是文官不管军队的日常事务。即使是巡抚这样的实权大官,也不会具体过问军队的日常操练。文官们虽然痛恨曾国藩,但也只能形于辞色。性情粗野的军人们却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他们立刻付诸行动。
带头闹事的,是长沙副将清德。他在太平军进攻湖南时曾临阵脱逃,此时面对曾国藩却很勇敢。他不仅带头抵制会操,“操演之期,该将从不一至”,而且摇唇鼓舌,四处鼓动各军不要受曾国藩的摆弄。
行事至刚的曾国藩立刻给皇帝上了个折子,弹劾清德,并猛烈抨击湖南驻军“将士畏葸,疲玩已成痼习,劝之不听,威之不惧,竟无可以激励之术”。尚方宝剑很快显示了威力。咸丰皇帝立刻将清德革职拿办。这是曾国藩出山之后,与湖南官场发生的第一次正式冲突。
从表面上看,曾国藩在这次冲突中取得大胜,实际上,失败的隐患已根植在这场“大胜”之中。
晚清官场最重要的潜规则是“官官相护”。常在河边走,谁能不湿鞋?只有彼此掩盖,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大家的集体安全。动辄咬人,足以令人人自危。湖南官员从此对曾国藩更加恨之入骨。清德的上司、湖南提督,也就是驻湖南最高军事长官鲍起豹更是伺机报复,而机会也很快就来了。
绿营军看着曾国藩招来的这些湘勇土包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经常借故与湘勇发生械斗。八月初四,鲍起豹的卫队又寻衅攻打湘勇,双方各有负伤。
军队没有纪律,何以平贼,何以安民?曾国藩向鲍起豹发去文书,要求他逮捕带头闹事的绿营兵,以杜私斗之风。
鲍起豹决意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教训教训曾国藩。他故意将几名肇事士兵五花大绑捆起来,大张旗鼓地押送到曾国藩的公馆,同时派人散布曾国藩要严惩这几个绿营兵的消息,鼓动军人闹事。绿营一传二、二传三,越聚越多,群情激愤,纷纷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曾国藩释放绿营兵。长沙城中一时大乱。
张亮基调走之后,湖南通省官员都和曾国藩气味不投。出了这个事,满城官员都关起大门,袖手旁观,心中暗喜。“营兵既日夜游聚城中,文武官闭门不肯谁何。”等着要看曾国藩的笑话。绿营兵见状,胆子更大,居然开始公然围攻曾国藩的公馆。
曾国藩的公馆就临时设在巡抚衙门的射圃里,与巡抚骆秉章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曾国藩以为绿营兵胆子再大,也绝不敢武装攻击他这个二品大员。所以被绿营兵包围后,他还若无其事地处理公文。不料绿营兵竟然破门而入,连伤了他的几个随从,连曾国藩自己都差点挨刀。曾国藩夺门而逃,几步跑到隔壁巡抚办公室门前,连连急叩。
绿营在门外闹事,巡抚骆秉章听得一清二楚,但是装聋作哑,暗暗发笑。他早应该出来调停,却一直假装不知。直到曾国藩来叩门,他才故作惊讶,出来调停。绿营兵一见巡抚驾到,马上规矩了。
骆秉章的调处办法是命人把鲍起豹捆送来的那几个绿营兵带过来,他亲自上前松绑,还连连向他们道歉,说让兄弟们受委屈了!
绿营兵面子挣足,兴高采烈地拥着这几人而去。
只剩下骆曾二人了,骆秉章一句安慰的话也没对曾国藩说,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啊!”就转身走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