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爸爸的画--艺术的劳动(精)
分类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作者 丰陈宝//丰一吟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的大部分,皆是以丰家姐弟为模特儿的。丰陈宝与丰一吟先生,在六十年沧桑之后,以温馨亲切的文字,从头细数儿时旧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心动。丰先生创作的《爸爸的画--艺术的劳动(精)》,又多以古诗文意境入画者,陈宝,一吟先生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以原诗词为画演绎,既为画作点睛,又使读者在读画的同时得到了古典文学的涵咏。

内容推荐

一幅画一段往事,一幅画一片真情,一幅画一个年代,一幅画一种人生,

《爸爸的画--艺术的劳动(精)》由丰子恺之女丰陈宝、丰一吟为您讲述丰子恺漫画背后的故事……

目录

编辑小引

《清泰门外》

八十一年前的画

《翠拂行人首》(三幅)

三幅同题漫画 三种不同意境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为什么画中人穿今装?

《燕归人未归》

燕归人未归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子恺漫画从此一举成名

《几人相忆在江楼》

几人相忆在江楼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

《留春》

《子恺画集》

留春

《花生米不满足》

花生米不满足

《注意力集中》

四岁幼儿弄笔

《爸爸还不来》

等人最心焦

《买粽子》

懒人自有好办法

《久雨》

母亲和外婆

《夜半》

该睡了

《亡儿》

可怜的三妹!

《前江的新娘子》

前江的新娘子

《编辑者》

胖乎乎的刘薰宇

《第三张笺》

长信写给谁?

初步

《FIRST STEP》

如果爸爸在家……《爸爸不在的时候》

旋糖担《诱惑》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其乐融融《我家之冬》

姐弟三人《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姊姊做媒人》

买票《买票》

正在订计划《办公室》

小母亲《三年前的花瓣》

“我”是谁呢?《“我”与“我们”》

好友兼酒伴《畅适》

中秋之夜《团圆》

凭吊者《凭吊者》

仿菇谷虹儿风《挑荠菜》

“很像,很像!”《德菱小妹妹之像》

艺术的劳动《艺术的劳动(其一)》《快活的劳动者》

新村大路上所见《我们设身处地,想像孩子们的生活(其一)》

儿童苦《我们设身处地,想像孩子们的生活(其二)》

信寄给谁?《每日的工作》

发疟的人最幸福了《调养室中》

膳堂中的不平《膳堂中的不平》

男生宿舍里所见《钮》

父亲的手《父亲的手》《祖父的手》

把老爸当佣人?《某父子》

“水祸”将临《参观者》

当法官就是做官?《此书的原稿的最初的读者》《三十老人》

将来的车夫《将来的车夫》

阿宝和软软《二女印象》

一个哭,一个笑《拉黄包车》

当心!《特别快车》

三臂独脚之姿《三臂独脚之姿》

快回头看看!《约伴》

那一定是我!《眠儿歌》

妈妈亲la为我喂药《“糖汤!”》

重重叠叠的半圆形《嘉兴之冬》

姐弟俩《开火车》

黄包车《满载而归》

挤在一起纳凉《纳凉》

欣赏什么?《欣赏》

穿了爸爸的破棉袄《贫民窟之冬》

穷的小孩更苦《兼母的父(五)》

插“柴咯咯”的女孩《卖品》

低下头来看看吧《高柜台》

心里“别、别”跳《!!!》

漫画原稿看得入神《漫画原稿》

初学打毛线《兴味》

哭声二部合唱《二部合唱》

哭响点,让妈妈听见!《粽祸》

儿童的大人化《母型》

教师之梦《教师之梦》

母亲的梦《母亲的梦》

一切都是那么甜蜜《星期六之夜》

不要讨厌星期一的闹钟《星期一之晨》

一天的时间太短了《理想的钟休息十分间》

急得头上冒烟《理想的钟考试时间》

阿花饮水处《阿花饮水处》

石门湾木场桥《乘凉》

不是蒸桂花《桂花蒸》

大热加大旱《云霓》

起视蚕稠怕叶稀《三眠》

人造摇线机《人造摇线机》

杨柳岸晓风残月《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

馄饨担《馄饨担》

叫卖二重唱《暑》

此处无颜胜有颜《卖席》

接吻《KISS》

锣鼓响,脚底痒《锣鼓响》侣

天伦之乐《晚归》

互助《“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侣

车厢社会《车箱之一隅》

山路寂,顾客少,胡琴一曲代

立等可取《立等》

颁白者《颁白者》

笑涡《笑涡》《最后的吻》

一副尴尬相《“去年的先生!”》

“我们所造的”《“我们所造的”》

游春《三与比》

狭路相逢《狭路》《人如狗狗如人》

近邻理应相亲

钻研《钻研》

可怜的小仆人《小主仆》

代文盲写信《“夫君如见……”》

木俑伺候,叫人难受《俑》

首先要填饱肚子《求食不求医》

看洋画《“洋画”》

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野外理发处》

村学校的音乐课《村学校的音乐课》

没饭吃又没书念《二重饥荒》

在两家当工役的夫妇《在两家当工役的夫妇》

赌博者《兴奋之群》《赌博者》

乌衣巷口《巷口》

看他究竟付多少钱《目的地》

上行下效《中秋》

难关《难关》

好花时节不闲身《好花时节不闲身》(二幅

以教人失业为业《以教人失业为业》

他一口气画了八张《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三幅

欲近晓天啼一声《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啼深山月黑风雨夜

欲近晓天啼一声》

两小无嫌猜《两小无嫌猜》《花好月圆》

教育亟须改革《用功》(二幅

“今天天气好!”《“今天天气好!”》

菜粥《菜粥》

中国就像棵大树《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

蓬勃》

白猫黑猫《摧残文化》

幼弟新枚《自立》

千钧一发《搬凳》

小弟人见人爱《小梦》

又要捣蛋了《脱鞋》

岁月不待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一肩担尽古今愁《一肩担尽古今愁》(二幅

快照《快照·广西所见》

善意的逐客令《我醉欲眠君且去》

逃警报《紧急》

试读章节

这幅富有诗意的漫画,作于1924年左右。画题取自北宋宋祁的《锦缠道·春游》:“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下略)”

这幅早期漫画中的两位姑娘的背影、垂柳、画框以及框边的题字,都是随意挥洒而成,笔调粗犷有力。

与此画题目相同、画面相异的,还有另外两幅画。一幅作于抗战期间,画的是一家四口蹒跚于逃难途中(柳树下)。另一幅也是同题漫画,但是彩色的,画的是三人漫步于湖边柳下。

三幅同题漫画,属于三个时期,反映三种意境。颇为耐人寻味。

(宝)

这是南唐后主《相见欢》中的词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题目用古人词句,画中人却穿今装(长袍),这引起了当时读者的质问。当这幅画最初发表在《文学周报》上时,有人批评道:‘这人是李后主,应该穿古装。你怎么画成穿大褂的现代人?”父亲回答说:‘我不是作历史画,也不是为李后主词作插图,我是描写读李词后所得体感的。我是现代人,我的体感当然作现代相,这才足证李词是千古不朽之作。……”

(宝)

画中的女子在等待一个人——她的心上人。他是去年离开的吧,今年,春风拂面,柳丝吐绿,一双燕子重又归来,可他却音讯全无,至今未归。他究竟在哪里呀?怎不叫人牵挂!

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通讯也没有如今这般发达。要是在现在,早就通消息,知道他在哪里了:可以发个电报过去,或者打个长途(哪怕国际长途)电话过去,问他为什么还不回来。再不然发个E_mail给他,催他早点回家。

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父亲画过另外一幅画,题目也是‘燕归人未归”,这幅同题漫画所表现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抗战中家破人亡的惨象。

(宝)

此画作于1924年,最初发表在《我们的七月》杂志上。这是父亲早期漫画之一。

画题取自宋朝词人谢逸的《千秋岁·夏景》。词的后阕为:‘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人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当时,父亲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与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等共事。

夏天的夜晚,好友三五人聚在一起,喝茶闲谈,观赏新月,直至深夜。人散后,父亲送走客人回来,画下了这一意境。

这幅画于1924年发表后,立刻引起了郑振铎极大的兴趣。他说:“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郑振铎就向我父亲要了一些画去发表在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并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子恺漫画从此闻名于世。

笔画不能再简单了,但俨然是一幅风景画,而且四个人的神态很生动。

抗日战争初起时,1938年,父亲的老师夏丐尊先生留在孤岛上海,我们一家则远走西南。老师怀念学生,便以这幅画悬挂在壁上,日夕观览,聊寄思念之情。所以看到这幅画,也让我们想起慈祥的夏太师。

我想把这一诗句的全诗背出来,可是从下旬想前面头上的句子特别困难。想了很久,只记得其上句是:“想得故园今夜月”。接下来便是:“几人相忆在江楼”。难怪父亲在画中画了这么大一个月亮。P7-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