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高层曾经在2011年11月的时候表示,当时微信的活跃用户占到注册用户的2/5。按照这样的比例,2013年年初,微信至少是3亿人手机里必装的软件,同时也是这1.2亿活跃用户最经常使用的沟通工具,现在2014年早已证实当初的推测。有许多微信用户都曾这样说过,微信这个语音通讯应用已经颠覆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基本上每天都挂着微信,觉得上QQ还要打字,上微信用语音聊天很方便,而且,传送也很快,容量也大,并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微信的使用也非常便利,如果是QQ用户,只需要跟QQ关联一下就可以接收QQ的离线文字。这样,当用户微信不在线的时候也能看到好友发过来的信息。还有很多用户拿微信当对讲机使。
同时微信也方便群聊,动手能力强的网友都知道只需要建立一个群,便可以在群里喊话,群里的好友都可以听到。不仅如此,微信分享也是相对封闭的。用户黄海峰说:微信相对于微博来说,更加具有隐私性,当朋友之间分享一些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只在朋友圈内分享,而非好友就看不到我发布的信息。这就是我觉得微信更加值得信赖的一个主要原因。
基于微信的这个功能,互联网上传出了很多有关微信可能颠覆微博的消息。面对微信的威胁,最新版的新浪微博也添加了“密友”功能,也就是通过设置,可以让部分微博只让密友看到。这样的改进,显然是针对网友的这种声音。另一个受到威胁的,是很多第三方移动应用,甚至是苹果ios和谷歌安卓的生态系统。互联网专家王越说,微信有可能成为新的第三方应用载体。王越表示在过去两年移动平台主流系统的选择之外,现在又多了一个微信的平台可以供大范围的第三方开发者去做选择,很多人可能直接从微信切人去寻找他们的商业模式。这也是我们要努力去研究微信营销的原因。构建一个第三方应用平台,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微信的整合作用,还可以实现微信营销价值的最大化。
有很多人表示,之所以微信能够这样爆发性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微信背靠着腾讯这棵大树,其快速发展得益于腾讯产品巨大的客户资源的支持。也正因微信拥有腾讯的强大支持,其发展初期都是以发展用户为根本,这与腾讯公司创业之初推出的QQ产品如出一辙。当拥有了海量的用户群,商业价值才会涌现,这是一切网络商业模式的基础。当微信把同类产品米聊、飞聊、陌陌、比邻等远远地甩开之后,微信才真正发力,开始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实现真正的盈利。强大的用户资源,使在国内唯有拥有3.09亿用户的新浪微博和微信的同门兄弟QQ可与微信相比,在这些海量用户的背后孕育着的巨大商机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如何粘住已有客户,并且在不伤害用户利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微信的商业价值,是微信营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微信的出现和发展还颠覆了其他即时通讯产品的商业模式。首先遭殃的就是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短信。据工信部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三大运营商移动短信业务量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3%。相比之前超过6%的增速明显放缓。这与微信的快速发展必然成正相关,越来越多的短信用户开始转为使用微信,因为微信的使用更加便捷和便宜,同时使用微信也富有时尚感和乐趣。国内的移动运营服务商面对微信对于短信业务的威胁,在2013年初试图提出通过收费的方式,来降低微信快速发展对其自身业务的影响。P5-6
互联网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移动互联网将使这样的改变更为深化。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微信,改变的则将是我们的商业世界。微信从诞生到现在,其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微信刚出现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它会颠覆移动通讯行业的格局。时至今日,微信所带来的移动通讯业务的升级和换代,已经让移动运营服务商如坐针毡。当然,微信所带来的不仅是通讯技术的革命,它正在布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平台。
如果说马云是互联网商业时代的王者,那么马化腾就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时代的巨人。2013年3月31日.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如是说,“你的微信让我很紧张。”当然,让马云紧张的不仅仅是微信的语音功能,基于微信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平台才是让马云紧张的焦点。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阿里巴巴用5.86亿美元换来了新浪微博18%的股份,被业内人士视作2013年中国互联网最剧烈的一次化学反应的战略合作,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群雄争霸的局面已经悄然开幕。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微信给企业营销带来的商业价值。许多企业已经不局限于互联网时代“守株待兔”式的商业模式,新的体验式、互动式营销模式的建立,使这些企业获得更强劲的增长引擎,更使一部分企业获得了重生。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的营销模式的建立,让很多企业开始受益于微信所带来的营销价值。例如,南方航空最近就开放了基于微信的白助登机业务,从办理登机牌到自选座位,这些都可以在微信平台下完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熟悉并应用微信营销。当然,微信的营销价值不仅于此,可以说,微信的营销价值无限大。因为在微信的营销价值架构中,微信的开发者并没有设立更多的障碍。
微信的营销价值是在开发者和使用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开发者对微信营销价值的高度聚焦,也需要微信的使用者对微信营销价值进行二次开发。作为一个新兴的营销载体,我们在给予高度期望的同时,也要审慎对待微信在营销价值上的贡献。过度的开发及不合理的滥用,只会导致一个全新营销载体的衰亡。我们在珍惜微信作为一个营销平台的同时,更加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开发和利用微信的每一个营销价值。
在本书的写作之际,正是微信营销快速崛起的时候,对于一个全新的营销载体,我们都是试图用全新的视角与我们的营销实践更为巧妙地结合起来。所有从事微信营销的朋友,都是以一种探索和敬仰之心,来对微信的营销价值进行开发和实践。由于时间仓促以及关于微信营销的案例十分有限,为了更好地全景呈现微信营销的商业价值,不免借鉴了目前较为成功的微信营销案例,在此向对本书贡献案例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付出,才让我们的微信营销得以快速的发展和提升。
在此书完成之际,感谢吉林大学商学院张金山教授对此书的建设性指导,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韩喜双教授对此书营销方面的指导,感谢荆涛、云舒、李治江等老师对于微信营销研究方面的贡献。感谢圣象集团翁少斌总裁对于作者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圣象集团执行总裁郭辉先生对于微信营销实践模式的指导,感谢圣象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冯秀琴女士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圣象管理学院蒋武、路露、苏岚、刘金涛、李新、范水晶等老师对此书案例方面的贡献。特别感谢柏恂燕老师对本书的文字校对工作。同时,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营销实践工作给予的无私支持和帮助。
微信营销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过程,在此书写作过程中,微信营销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这里,我们无法穷尽微信营销的所有成功案例和模式。我们更多地希望对于微信营销的研究能够推动微信对中国企业营销创新的应用,助力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微信营销上实现跨越和发展。
微信是当前即时通讯领域的创新业务和模式,运用前景广阔,是企业实现业务增长和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由于微信业务方兴未艾,企业应用还处于相对简单的阶段,而企业对其理解也比较片面和模糊,微信营销作为一种创新营销模式,在营销界及企业界尚处研究初期。《无微不至(5分钟玩转微信营销)》作者崔学良、高闯世长期从事营销及互联网营销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是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价值的保证。
基于微信开放平台的营销模式的建立,让很多企业开始受益于微信所带来的营销价值。例如,南方航空最近就开放了基于微信的自助登机业务,从办理登机牌到自选座位,这些都可以在微信平台下完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熟悉并应用微信营销。当然,微信的营销价值不仅于此,可以说,微信的营销价值无限大。因为在微信的营销价值架构中,微信的开发者并没有设立更多的障碍。
《无微不至(5分钟玩转微信营销)》作者崔学良、高闯世长期从事营销及互联网营销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是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价值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