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香格里拉故事(系列丛书第2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糜红恩主编的《香格里拉故事(系列丛书第2卷)》以散文和摄影的形式,真实记录和描绘了在改革开放中迪庆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以讲述一个人的故事为素材,以小见大,延伸视角,让朴实的人民,被发现、被书写、被欣赏。

本书描绘的人物有喇嘛校长拉茸格勒、印经院信徒汪堆、唐卡学会创立者扎巴格丹、赛马手扎西……

内容推荐

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聚居区,糜红恩主编的《香格里拉故事(系列丛书第2卷)》一书所讲述的都是这一地区真实存在的人和事,还原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瞬间,记录他们的信仰与善良、回忆与憧憬、胸怀与使命。

目录

1、香格里拉印经院·爱在霞给

2、马背上的香格里拉·汉子天堂

3、生存与环保·虫草生态链

4、扎巴格丹素描·慈悲的力量

5、西当村的善良踏实·求付出,不求索取

6、茨中村的天主教堂·澜沧江边的

7、山谷里的幼儿园·喇嘛校长

8、穿梭东竹林寺·将生活简化到本初

9、幸福村的幸福·木碗世家

10、巴珠村民群像·绿意孕生机

试读章节

独克宗古城里每天涌动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这个古今交错、月光缱绻的地方,发生点传奇的故事、遇到个稀有的人物,请别诧异,这里的一切都是真实可触的。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人,如果你成为了他的朋友,会成为所有人的朋友——他是扎巴格丹。

扎巴格丹每天都习惯从称尼村的家中,开车来到独克宗古城里,去他开设的唐卡学会、酒店、旅行社四处逛逛。扎巴总是遇见各路朋友,有客栈酒吧的主人、外国游客、本地喇嘛,他会微笑着停下与他们攀谈儿句,英语、藏语、汉语、印度语轮番上阵。

扎巴创立的唐卡学会现在有6个学生,有的来自西藏,有的来自德钦。教画唐卡的老师巴登来自青海热贡,那里是中国画唐卡最好的地方。他正在跟二位学成的徒弟一起创作《十二宏化图》,在一面跟墙壁大小相似的画布上画了一年多,描述了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圆寂的十二个阶段,徒弟负责专画云彩的部分,巴登画释迦牟尼的十二个形象。他说每个佛像的规格和神态都是固定的,不能有丝毫更改,再过6个月这幅唐卡就完成了,价值约有20万元。

一个十五岁的学生正在用铅笔临摹莲花生大师的佛像,他似乎很有天赋,按照比例扩大了佛像,却毫不失真。巴登说这个孩子还有一年多就可以学习上颜色了,因为唐卡所用的颜料都足天然矿物质所研磨,诸如珊瑚、绿松石、朱砂、玛瑙、金箔等矿物质都价格不菲,只有技艺成熟的画师才能使用这些珍贵的原料去作画。

刚学了3个星期的Agu来自阿根廷,他已画了2幅佛像水彩,每次他拿出作品照片示人,都会引来看官称绝。Agu和其他孩子一样住在唐卡学会,跟着巴登学唐卡,他正静静坐在地板上,铅笔勾勒的释迦牟尼像还差繁复的云朵图案。巴登给他示范了一遍,他就能自己临摹了。巴登时常称赞他的洋学生聪明,Agu以前去日本学习过国画,美术功底很好,比起零基础的孩子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唐卡学会只是对家境贫困的小孩免费,32岁的Agu在起初的一个星期付了点基本的生活费,没多久扎巴便不再收他的钱,因为他是真心地学画唐卡,并且扎巴非常喜欢Agu拍摄的照片。Agu对藏族文化把握独到,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的陈没在他的做旧处理之下,显得更加古朴与典雅,扎巴说喜欢到不能再喜欢,不仅免了Agu的杂费,还请Agu去他歼的印度餐厅吃饭。Agu也挺懂藏族人的义气,对扎巴说,你需要我做任何事都请吩咐。

巴登的爱人央宗在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做财务,他们的姻缘和扎巴有着绝对的关联。央宗在少女时辍学,当时她的姐姐已在家结婚,如果没有扎巴,她的命运也会与姐姐相差无几。扎巴将央宗和其他几个女孩送到青海塔尔寺学习唐卡、藏文和英义,央宗回香格里拉时,带回了在热贡画唐卡的巴登。

那时是2008年,扎巴的唐卡学会只有一个叫洛桑克珠的活佛在画唐卡,洛桑活佛曾去印度学画唐卡,技艺和境界都令巴登很佩服。而且,巴登对于扎巴让补读书的孩子免费学画唐卡的行为十分赞许和感动,唐卡技艺在香格里拉不似青海热贡有人批的人在继承,能够以公益的形式传授,是相当有意义的。在唐卡协会,巴登不需要操心生活的琐事,只需要单纯地教人画、自己画,生活简单纯粹。于是巴登选择了留在香格里拉,和央宗的婚事也顺理成章,如今他们已有一个5岁的孩子。

巴登起初不适应酥油茶,但慢慢也习惯了,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喜欢在闲暇时,带着家人去普达措,感觉香格里拉更舒服好玩。他说央宗是能干的女人,做事情勤快认真,把家里打理得非常温馨;工作上,扎巴也放心地将酒店和唐卡学会的财务都给了她管理。央宗每天都活得充实,曾与她一起去青海的女孩们也各自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有的继续画着唐卡、有的在古城开客栈、有的做起了餐馆,她们仍旧像年少时保持着联系。

央宗说扎巴特别喜欢帮助家境贫寒的人,这样的女孩和男孩都很多,大多都送去青海、昆明学习,有的还送去印度。唐卡学会负责杂事的师傅阿洛来自东旺乡,女婿去世,家中没有劳力,扎巴每年给这家孙女8000元的学费,让这个女孩学习英语和旅游管理。

庄园工作人员所穿藏袍的刺绣都由古城里的措木提供,她曾由扎巴资助送到丽江民族中专学习刺绣,现在在古城里开绣房。央宗还说了许多接受过扎巴恩惠与帮助的事例,多如牛毛,不能详尽。在央宗眼里,扎巴是一个乐善好施,却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不高的人,对待别人总是宽容和支持。她跟随扎巴工作多年,也耳濡目染到扎巴为别人着想的习惯,进酒店的时候,她和扎巴一样,都会为后面的人将沉重的玻璃门推开,守在墙边,直到人们都进来。

P64-66

序言

在中国滇西北,有一方净土,人们把它叫做“香格里拉”。

在这三步一故事,五步一传说的地方,俯仰皆传奇。雪山、冰川、草原、喇嘛庙、风马旗、玛尼堆……这些无与伦比的自然和人文构成了它的雄浑壮美、神奇绮丽。“香格里拉”是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人间乐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团结友爱、和谐相处,诚实守信、患难与共,勤劳勇敢、矢志不移,胸怀坦荡、开放包容……这就是“香格里拉”之美,而“香格里拉”的美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试图搭建一个能展现历史和现实的“香格里拉”人文精神的平台,以宽阔的视野,从细微处入手,用人性化的故事向世人展现这隽永山水背后的人文底蕴,介绍“香格里拉”神话背后的迷人真实。

信念和追求促使人们不断发展进取,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都憧憬着“香巴拉”这样一个纯净的彼岸,它们凭借超自然的信仰以及坚韧的自身力量,在广阔又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面廓英挺,眼神坚毅,旷达乐观,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牦牛般健壮的身躯不畏惧严寒,他们是纯洁雪山的孩子,是安乐天国的主人!

今天,世人向往的圣洁香巴拉受到世界瞩目。她雪山耸峙、草原广袤、河谷深切,不断呈现于各类媒介,褒贬无数,她却仍旧以八瓣莲花的形状被雪山静默怀抱,人迹罕至处蕴藏着大自然的奥秘,她对待子民不因种族、信仰、习俗而有所差别,雪域儿女也无一不挚爱和敬畏这片浩瀚天地。

香巴拉王国的神奇瑰丽撼人心魄,然而人们也有目共睹时代变迁对世界每个角落的冲击,时光是否会在这里永恒,璞玉是否依旧无瑕……每一个来自香格里拉的真实故事,都是清晰可触的生命纹路,这不同于观光客沉醉旖旎风光的短暂际遇,也不是专家学者对特殊文化研究后编撰的抽象言论,这是回应世间窥测打探的鲜活辩证,是对这一世慈悲纯洁的有情纪录。

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聚居区,书中所讲述的都是这一地区真实存在的人和事,还原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瞬间,记录他们的信仰与善良、回忆与憧憬、胸怀与使命。当你凝望他们,你会发现,这些坦荡质朴的生命是如何自强不息、乐善好施;面对生活,那里的人们从不唱悲歌,敬畏带来庄严,机智产生幽默,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是他们的风骨。他们以简单洒脱为快乐,以慷慨给予为幸福,这些可亲可敬的人,连同他们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是藏民族在这片吉祥地延续生机的不灭因由,使这个古老民族以强烈鲜明的魅力傲立于世界之林。

纵观千古,横亘八荒,有一条定理亘古不变:在无垠的时空里,每个人来去赤条条,无论生时或繁华或苍凉,最终都将如烟云散去,一个人所真正拥有的是自己的心。心静何方不净土?现在,《香格里拉故事》拉开了序幕,希望有更多的人不断将之续写。

(2014年1月6日于香格里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