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彭祖传奇/中国彭山文化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峻冰//迪鑫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峻冰、迪鑫著的《彭祖传奇》虽是以小说主打,作者在坚持唯物观点的同时,亦不愿抛却种种神话传说,遂以清朝彭山之事为由头引入,其问说书人多言语世间传说,将天宫奇谈、仙侣轶闻娓娓道来,将“仙”字一点生发出去,亦是不让彭祖失了几千年神秘之色,讲述其八百余年人世经历。而彭祖后人彭鲲,其讲述言语多为史书记载和适当演绎,便是百余岁高人彭祖的人生起伏,亦是从中还原旧时风貌,将“人”字一生铺陈撰写。力求不削减彭祖其人于众生口中所存仙气,却又将那百岁老人的奇遇一一讲述。

内容推荐

由峻冰、迪鑫著的《彭祖传奇》是一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彭祖的传奇人生,全书共分为三十一章。小说立意新颖,情节丰富,在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了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以说书人与口述者的两个立场和角度讲述了彭祖的传奇故事,可读性强。同时,书中还具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写彭祖的文学著作,为历史与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

目录

前言

第一回 说书人道天地造化 彭子孙言精妙玄机

第二回 褴褛巫巧嫁鬼方女 女嬇氏不粥三年孕

第三回 丧良夫女嬇抉生死 离生母篯铿悟孝义

第四回 篯铿悲戚痛失雀老 兄弟失散偶得机缘

第五回 森翁归西篯铿失魂 贞娘诚祷彭祖得寿

第六回 嫁娶贸然青梅已失 寻药失足姻缘偶得

第七回 世事浮沉境遇难测 三寻丽人险错佳偶

第八回 得安逸青婧婚家仆 失炭伯娇妻孕他乡

第九回 救难民痛心丧妻子 抵西域颓唐结连理

第十回 石女癫狂部族亡佚 篯铿出走点化无门

第十一回 回归中原帮辅尧帝 探访郭行行善除妖

第十二回 为尧帝解忧封大彭 助王上生养知灵寿

第十三回 入大彭整顿众民生 归平阳复遇有情人

第十四回 许婚配再促良姻缘 散姻缘世无尧女皇

第十五回 大彭逢灾百姓不兴 首领丧妻续弦不得

第十六回 莲馨倾心提携子女 娉儿善心搭救生人

第十七回 小儿女情浓诉衷肠 大彭祖待客谈养生

第十八回 羞赧纳妾莲馨困苦 所遇非人展颜胡为

第十九回 重华初现擢至孝才 木棉设计取重生法l

第二十回 舜帝登位惩锄奸恶 大禹治水初见王风l

第二十一回 禹分九州治水天下 舜复得位勤政爱民

第二十二回 终出困境彩麟成婚 暂且得闲彭祖请辞

第二十三回 祖孙云游巧助白玉 仙凡相遇相识智叟

第二十四回 锦鸳惶嫁深埋祸福 慎言入彭巧结良缘

第二十五回 大禹登基建都立国 启正娶妻造化偶然

第二十六回 禹帝铸鼎天下共主 彭祖助启武阳得友

第二十七回 久居大彭延子孙隋 巧嫁家女得传奇缘

第二十八回 苦侍商王枝节不断 多生妙计巧渡劫难

第二十九回 逃生天彭祖复得妻 郡武谋篯铿别二子

第三十回 彭祖著书养生三术 芙洛得女武阳繁盛

第三十一回 离隐逸地芙洛故去 至鄢陵县彭祖归天

后记

试读章节

节物风光不相待,

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惟见青松在。

——卢照邻《长安古意》(节选)

浩古穷今,万事缥缈,且看三皇五帝于天下挥斥方遒,万民爱戴似凡间神圣,令字字满布汗青,再无旁人可跻身其中。然而世事浩渺,不乏块块微石,激起历史厚浪。苍茫人问来去从容者,也不在少数,其中便得一人,寿八百,善养生,白丁拥爱礼大彭,彭祖是也。

玄宗先天元年,因讳,隆山更名,唤彭山。

延至清朝中叶,此间工农繁盛,都城百姓芸芸,商旅百万,银粮千斗。饱暖足矣,便寻他乐。多商旅往来,奇闻逸事,巧有辩白。说书者传神灵鬼怪居多,百姓喜此般言说,常有众人围坐街巷,听说者娓娓道来。旧时种种,皆来把玩,经此百年,寻访者不绝。

此日,一老者头顶灰旧幞头,身着圆领窄袖袍衫,颈下胸上衣襟散落,全然自在潇洒之貌,游荡于彭山县邑。众人皆于此议论此地更名一事,老者闻众语囫囵,便赫然咳喘一声,道:“既言彭山,可知其来由?”

乡民见此人落魄之相,并未理睬。彭山之地,居者多为彭祖之后,彭祖于此隐逸,创养生三术,泽被万民,早已遍传天下,何须外人指点一二,遂不相言语。

老者见众人不理睬,便自顾言道:“此等愚妄之徒,知晓一二,便作大家,可笑之极,可笑之极!”言罢,老者仰天长啸,亦不理睬众人。

“倒是说来这一二与我等定夺。”世间最不乏好事者,见老者如此挑唆,自然有人不肯放过。

“待我细细说来。”老者轻捋灰须,眼中含笑。只听老者于诸位面前,将彭祖之事言语长短——

自盘古天地开辟,清气上扬,幻化为天,浊气下沉,作山石土木。女娲抟土造人,才得凡间生气渐长,仙界多此重责,以己之力为凡尘谋划。然年久运作,清气下渗,浊气四溢,诸神亦非往时清幽,免不了仙动凡心,为恶四方。随人之繁衍,女娲欲寻可塑之才主持大局。

洪荒之时,水火二神争夺帝位,各持所长,争斗不息。火神祝融以火舌侵吞,水神共工不敌,颓然败下阵来。交战西北三百七十里,日不周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黝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柑,食之不劳,乃是天柱。共工一怒之下,愤而冲撞不周山,霎时间惊雷滚滚,震彻苍穹,天柱断裂,大地东南而向,平原者呛水而亡,百姓奔走高处,为猛兽吞食,人间沦为汪洋。

幸得女娲炼石补天,人间方可逃遁灭族之灾,再兴农事。

仙界为惩治水神,责其于思罚树下百年,亦将其罪行记于《功德簿》之上,不得修改。

方言浊气上行,仙界便入靡惰之风。仙家本职乃整治伦常,解百姓忧虑,以功德计数策诸仙为善。如今功德之簿已成评定之法器,诸仙甚是为重,攀比成风。为首天帝于高阶观望,甚少言语,反将全责授予发妻西王母。

琼楼缀金,玉宇饰银,五彩祥云绕天宫廊柱,此日乃西王母寿辰。

“悠悠山河,渺渺长水,壮哉壮哉,可泣可歌。”

魔礼海怀抱碧玉琵琶,弦动乐起,时而低缓悠长,似皓月当空,轻雾弥漫,船行碧水之上;时而轻陕跳脱,似珠玉欢舞,一一坠落板石,欢乐生趣不显嘈杂。魔礼海本为魔家四将之一,兄弟四人旧时一道射杀侵入恶兽,而今人间平顺,“地水风火”之弦便日夜连奏绝世之音。

“呼一一”

诸仙侧耳倾听,直觉身体发肤皆随乐音而动,睁眼见一素衣仙子向瑶池奔赴而来。云髻雅致,香白桂蕊点缀,裙带于风中轻舞,身形有致,月宫嫦娥是也。只见嫦娥手捧银器,上盛白月糕饼,莲步行至王母近前。

“小仙嫦娥恭祝娘娘福寿延年。”

“恭祝娘娘福寿延年。”

待嫦娥进献,诸仙一道共贺西王母。

“诸仙有礼,今日特取千年寿桃与诸位共襄盛世,诚请诸仙享用!”

王母着金凤红缎衣裙,足金凤冠,墨眉轻扬,全然天界之主之势,悠然起身受诸仙叩拜。天帝居高阶数年,夫妇二人鲜少相见,然诸仙心悦诚服,王母自傲然尊处天界。听闻诸仙恭祝,王母凤眼生笑,胸中喜气长出,甚是开怀。

“他们是得了利,不负三千载光景,独独我二人守着这空头名册,呆望蟠桃宴欢,吃得不着。”

“怪不得王母。你我二人所辖之物重要至极,容不得些许闪失。”陈抟目视棋盘,嘴角略扬,“这《生死簿》执掌人间伦常,切不可落入歹人之手。《功德簿》虽不管那人间,如今仙家牌位倒也盯得紧。”

众仙享乐之时,此二人正博弈于天庭一隅,似瑶池欢景与之毫无干系。那昏头抱怨之人着白衣,剑眉乌浓,鼻立高挺,双唇紧闭,此刻正凝眉深思棋步。最为引人之处乃是其一对墨眼,深黑邃然,似难望穿。此人正是彭祖,于仙界掌管《功德簿》。此刻陈抟对坐,眼观彭祖犹疑,见其不知落子何处,眼带笑意。说也有趣,彭祖着素衣执黑子,陈抟着乌衣落白子,慎然对坐,倒也多了几分情趣。

“理是不糟,各路仙家皆有所责任,皆为分内之事尽心尽力,然为何有我二人之责不能移步之说?蟠桃盛会可不是日日得见之盛景,我这般好热闹之人,竞生生没了机会。”

P1-2

序言

七七鸾弦续未休,韶光八百去如流。

当时若解神仙术,更许春龄亿万秋。

——杨少愚《过彭祖墓》

寿筵之上,抱拳相祝,寿如彭祖,恰到好处。纵观华夏历史,即便帝王坐拥国土天下,终有归期。唯一人得长寿之说久久流传于世,芸芸众生,口口相传,不绝于耳。

昔彭祖,寿八百。后人探其长寿秘诀,寻其根源传说,种种佳话历代称颂。

彭祖,彭氏,名翦,也称篯铿、钱铿、彭铿。相传“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即卷章),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彭祖”。其父为吴回长子陆终,其母为鬼方氏之妹女嬇。

因着人物传奇,彭祖故里之说层出不穷。或言彭祖的伯祖父、亲祖父皆于陕西宜君(古郑地)先后担任火正之官,彭祖之事亦首见于《国语·郑语》,遂推测彭祖出生于此。亦有较多史料证明,尧帝把篯铿封于彭城,建立大彭氏国,于是因地因国而姓彭,徐州是彭祖的得姓之地。然彭祖一生充斥着传奇色彩,故里何在本就扑朔迷离。

彭祖出生时目亦有争议,其中以生于帝尧二十三年农历三月初三,卒于帝禹二十年农历六月十二之说为著。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氏,产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为昆吾;其二日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日篯,是为彭祖;其四日莱言,是为云郐人;其五日安,是为曹姓;其六日季连,是为半姓。由此可知,彭祖为黄帝的七世孙,其母怀孕三年,剖腹产下六子,后皆有封国。其中第三个子篯铿封于大彭国——彭城。

《孟子·滕文公上》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史记·夏本纪》又说:“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扰。”尧帝指挥治水,积劳成疾,卧病在床,数天滴水未进,生命垂危。恰逢此时,彭祖根据自己的养生之道,下厨做了一道野鸡汤。尧帝远远闻见香味,竟然翻身跃起,食指大动,随后一饮而尽,次日容光焕发。此后尧帝每日必食此鸡汤,虽日理万机,却百病不生。

《彭祖养道》上曾记载:“帝食,天养员木果籽。”彭祖正是知道员木果籽(茶籽)的养生功效,方才助尧帝化险为夷。之后尧帝便把彭城封给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舜的时候,他从师尹寿子,学有所成,后隐居犍为郡武谋。

到商代末年,商王请彭祖作大夫,他推托不了,只好应诺,却常常以有病为由,不上朝听政。他自幼喜好恬静,不追求名誉,不汲汲于世事,不刻意打扮自己,终日以养生修身为事。他精通养生之术,常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麇角散。平日沉默寡言,从不夸耀自己。

《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汉代楚辞专家王逸注日:“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彭祖“一战成名”,为中华美食鼻祖,至今仍被尊为厨行祖师。

作为万世称颂的养生家,彭祖将饮食与养生相结合。《神仙传》载:“后有黄山君者,修彭祖之术,数百岁犹有少容。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以为《彭祖经》。”彭祖养生不受“慎喜毁誉”所累,修养心性。彭祖论述长寿时说:“次有限气,得其道则邪气不得人,治身之本要。人受精养体,服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彭祖的生活习惯,其坚持顺乎自然,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丽。

相传彭祖有《彭祖服食经》(见《本草纲目》)、《彭祖经》、《彭祖养性经》等著作,葛洪《抱朴子·遐览》收有《彭祖经》一卷,殆黄山君所记之书。《隋书·经籍志》“医方类”中收有“《彭祖养性经》一卷”及“《彭祖养性》一卷”(前者并见《新唐书·艺文志》)。

古时彭山一带实行“小花甲计岁法”,小花甲计岁法源于“六十甲子日”,是古代所传六十个星宿神挨次值日一圈的时间。民间崇拜上天星宿,凡人寿命皆与星宿对应,便以六十个星宿神轮流值日一周的时间为一岁。按此计算,彭祖实际寿数合今天约146岁。然此般寿命,无论当时今日,皆可成为长寿之祖。

彭祖离世一事,从仙人下凡到客死异乡,更是众说纷纭。或言彭祖为仙人,下凡前去了生死簿上的名字,八百余岁之时为阎王发现;或言于外乡患了不治之症,最终流离失所。据史料记载,彭祖离世后,葬于彭山。

公元前317年以前,彭山为蜀国之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移民蜀地,设置郡县,置武阳县,治地在今彭山县江口镇平茯村。此后,历经西汉、东汉、南朝、西魏至北周,先后易名为成县、灵石县、犍为县、隆山县。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因犯李隆基讳,改名彭山县(以境内彭女山为名)。此后,从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到1959年的582年中,彭山县曾先后3次并入东坡区(前眉山县),又3次更置彭山县,现属眉山市管辖。

彭山县境内以彭祖山闻名,原名仙女山,古称彭亡山、彭女山,因八百寿星商贤大夫彭祖和其女儿在此生息而得名。彭祖山绿树成荫,修竹滴翠,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四周群山环抱,中心孤峰耸立,山与山之间构成了奇特的天然立体太极地貌。彭祖墓就处在彭祖山天然太极地的阳鱼鱼眼上,气场较强。

彭祖山之上,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玉女洞、拜谒石等历史遗迹保存完整。养身殿展示了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三大养生秘诀。殿中各种栩栩如生的雕刻、彩画充分展现了长寿医翁彭祖在3000年前研究、提炼、总结的养生长寿之道。

彭祖祠以承师殿为主体,供奉彭祖及其八大弟子。龛台正中的便是彭祖,龛台两旁有副短联,上联为“道道非常道”,下联是“生生即永生”,道出了彭祖长寿养生思想的精髓所在:真正的彭祖长寿之道,在于个人的领悟,而不是谁的传授就能学到的,但只要掌握了养生的关键,就不难长寿,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去破坏身体内部的自然平衡。此外,大殿左右两壁,另有八尊塑像,他们是彭祖的八位高徒:白兔公子、秀眉公、黑穴公、青衣乌公、不肯来、太足君、离患公、高丘子,他们为传播彭祖的长寿养生之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彭祖祠右前方,是“高山仰止”坊。这座仿清牌坊系原址重建,民国以前,系木结构四柱三开间坊,坊上有清邑令王燕琼手迹“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是比喻道德崇高而不可超越,到此止步之意,是人们对彭祖的道德的赞誉。彭祖山处处展现彭祖生活的遗迹,既是古来彭祖养生之法的传承,也是今日文化瑰宝的展示。

彭祖仙室以彭祖山天然太极地形图为蓝本绘制太极于石阶上,诸多碑文立于两侧: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楚辞·天问》)

彭祖主张饮食要有规律,还主张“服食众药”。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药食同源,而医要防病于未然,因此药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同时他还针对某些人依赖的药物而提出了“纵服药无益也”的警告。

夫远思强记伤人,优虑过哀伤人,喜乐过差、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有所伤者数种而独惑于房中,岂不惑哉?(《彭祖养性经》)

一生不营名利、恬淡简朴、知足常乐,是彭祖长寿的秘诀之一。

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一,彭祖寿考者之所好矣。(《庄子·刻意》)

人们把彭祖的长寿方法作为强身的手段,通过“气”在体内的科学运行,把废物排出体外,再吸进天地间的“灵气”,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以上三者,皆与彭祖养生之道暗合,道出其长寿真谛。

仙室之上,为彭祖墓。“商贤大夫老彭之墓”之碑,乃清同治六年(1867)彭山县令王燕琼所题,其后为彭祖墓。彭祖墓坐东向西,四周群山环抱;前边将台、九龙二山为案,略无阙处;后有彭祖山主峰为靠背。

在彭祖山山顶的仙女平台,矗立着一座仙女雕塑。相传此女乃是彭祖之女,唤作三娥,因痴情善良、造福于民被奉为仙女。每年三月初三,当地百姓都要上山朝拜。因着彭祖养生之法惠泽万民,彭山当地百姓多来此集聚,更以养生文化节等形式纪念彭祖。不难想象,此地彭祖情节之深之切。

彭祖养生之法令四川彭山成为长寿文化发祥之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游客们流连忘返。忠孝文化浸染彭山,茶叶文化源远流长,名人典故数不胜数,彭山以天地之灵气创盛景,成功地将中华文化之真、善、美发扬光大!

峻冰 迪鑫

2014年10月

后记

于世间流传中,彭祖本已化作半仙半人,遂自构思此书之日起,作者前期着力查阅相关史书,以求客观全面地将彭祖其人展现于读者面前。此间《神仙传》、《史记》等古文典籍多有帮助,为日后成书描述三皇五帝时期人情风物奠基。

因世上确有彭祖此人,按今日时制计算,亦是百余岁高人。料其传奇人生定然大起大伏,传说轶闻于各地演绎,不计其数。单是作者查阅所见,生卒年争议、故里之争、仙凡莫辨等,皆推衍出许多故事来,可谓寿八百,文不断。更有无数文人雅士著书立说以纪念彭祖,传承其养生之术、修身养性之法,卷帙浩繁,深入人心。

此书虽是以小说主打,作者在坚持唯物观点的同时,亦不愿抛却种种神话传说,遂以清朝彭山之事为由头引入,其问说书人多言语世间传说,将天宫奇谈、仙侣轶闻娓娓道来,将“仙”字一点生发出去,亦是不让彭祖失了几千年神秘之色,讲述其八百余年人世经历。而彭祖后人彭鲲,其讲述言语多为史书记载和适当演绎,便是百余岁高人彭祖的人生起伏,亦是从中还原旧时风貌,将“人”字一生铺陈撰写。力求不削减彭祖其人于众生口中所存仙气,却又将那百岁老人的奇遇一一讲述。

正是此二者于文中一唱一和,方可将仙家传说之趣铺展开来,天界华章渐染,只为彭祖不俗,既是民间智慧,亦是彭祖为世人爱戴之佐证。再经彭鲲之口,以史实做主线,褪去众人口耳相传的神秘外衣,彭祖其人亦可愈加真实。二人所处时期为清朝,彭鲲本就是文人雅士,遂讲述之中不乏自我评点,常引用前人诗句评点,一来简明扼要地讲述其中真意,抒发情怀;二来增加文化旨趣,更显故事丰盈。

彭祖此人本就为世人熟知,其养生术现今仍广为流传,作者自然要以此为重点。作为一代养生宗师,彭祖从心性调理入手,为帝王延年益寿,帮百姓强身健体,可为功德无量。彭祖亦是因如此功绩,才为后人万世牢记不忘,每每纪念,更是感怀无限。除却塑造彭祖这一养生鼻祖的先圣形象,亦期读者可从中参悟益寿延年之真谛:养生修性,不争不怨,辅以良法,定有所得。此亦是彭祖养生根本之所在。

若是听闻彭祖之事,还不知诸位读者将作何想法,然视其著作,或有繁多言说。相传其著《彭祖服食经》以饷万民长寿之思。《神仙传》载:“后有黄山君者,修彭祖之术,数百岁犹有少容。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以为《彭祖经》。”或知此书为弟子所记。东晋葛洪著《抱朴子·遐览》收有《彭祖经》一卷,殆黄山君所记之书。《隋书·经籍志》“医方类”中收有《彭祖养性》一卷,前者并见《新唐书·艺文志》。彭祖或有四部医学养生著作流传于世,尚有部分内容保存于《本草纲目》之中,为当世之人沿用。

观其养生要义,彭祖认为,美色淑姿,幽娴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致也。八音五色,以悦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至人,恐下才之子,不识事宜,流遁不还,故绝其源。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不以减年,得其益也。凡此之类,譬犹水火,用之过当,反为害也。彭祖所宣养生之术,亦是诸事不宜过溢之定理。

清人流传彭祖百忌:

甲不开仓,财物耗亡;

乙不栽植,千株不长;

丙不修灶,必见灾殃;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戊不受田,田主不祥;

己不破券,二比并亡;

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辛不合酱,主人不尝;

壬不汲水,更难提防;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寅不祭祀,神鬼不尝;

卯不穿井,水泉不香;

辰不哭泣,必主重丧;

巳不远行,财物伏藏;

午不苫盖,屋主更张;

未不服药,毒气入肠;

申不安床,鬼祟入房;

酉不宴客,醉坐癫狂;

戌不吃犬,作怪上床;

亥不嫁娶,不利新郎。

现四川彭山作为彭祖养生之法集大成之地,作者实地参观之时,便感其间风土人情。初入彭山,便觉清凉,恍惚有净化精神之感。一一拜谒过彭祖祠、彭祖墓,再寻险峻奇特的“玉女洞”和岐山双佛,秀美景致与文化风物浑然天成,让人对彭祖往日神采愈加心驰神往。若要将这磅礴气势尽收笔端实难,唯愿能有幸将这上古画卷着力展开一角,以窥全貌。

在彭鲲的讲述之中,作者将彭祖一生与三皇五帝相接,与君王的相亲相离,在朝野的尔虞我诈,皆是以展现彭祖不争不夺、内心平静、求取大义之品性。旧时文明已然领先,但仍非盛达,彭祖却在当时条件之下研习参悟出诸多道理,更加令人敬佩。行文着意于词文积淀,描述人情风物,旨在增加实感,将彭祖先圣置于情节架构之中,以期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并能塑造出彭祖先圣虚怀若谷、深明大义之形象,亦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彭山风貌,古今相接,书一个传奇故事。

对于书中不如尽人意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峻冰 迪鑫

2014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