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的心理并非琢磨不透,其实它很简单,行为心理学通过行为分析心理,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并帮助你分析你周围人的行为和个性。因此,你迫切需要懂一点行为心理学。
语言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可以操纵语言,说出谎话。相比人的动作却不会做假,只会反映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如果我们能了解身体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就能读懂别人隐藏的心思;如果能掌握通过动作读取别人内心的技巧,便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烦恼。
黎昕编著的《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以大家常见的行为动作为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思维模式解读各种情境下行为的心理含义,让你通过行为掌握对方的心理。
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小秘密,破解人性密码。呈现行为奥秘!
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循、有端倪可察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都会从各种不经意地行为中发现蛛丝马迹。
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的心理并非琢磨不透,其实它很简单,行为心理学通过行为分析心理,让你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心,并帮助你分析周围人的行为和个性。因此,你迫切需要懂一点行为心理学。
希望黎昕编著的《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能给那些不善于识人的读者指点迷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心理学去解读事件,让智慧的阳光洒满你心灵的后花园!
Part 1 行为动作和心理究竟是什么关系
身体语言与有声语言
身体语言是一种本性行为
身体的行为是不容易作假的
行为比有声话语更重要
如何正确解读行为所反映的心理
行为的改变能够扭转内心态度
不良心理导致不良的行为
Part 2 运用“亲近行为”,让人从心底认可你
用首因效应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你喜欢他,他就喜欢你
做一朵“解语花”,你会受人欢迎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异性效应”
利用情感武器让对方接纳你
赞美——赢得人心的好工具
真诚行为让对方从心底接受你
得体的恭维话才能让人受用
具有幽默感,你让大家都喜欢
Part 3 按照心理规律行事,成事就是那么简单
人人都有互惠心理
用激将法让别人做你想做的事
旁敲侧击: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采用心理威慑:让对手听你的
巧妙利用对方的软心肠
软磨硬泡:降服对手的最好方法
利用故意露怯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不要一开始就满足对方的所有要求
利用人们的饥饿感更容易成事
Part 4 规避职场行为误区,杜绝给人留下负面印象
哭鼻子不一定得到同情
耍小性子等于自毁人脉
过于顺从不一定能讨好别人
“随和”有度,避免留下虚假印象
“顶撞”行为,是刺向上司的刀
最好不要直接拒绝上司的请求
可以不要热情,言行含蓄才会讨人喜欢
行为“邋遢”,降低同事对你的印象分
与人合作退一步,你更能赢得好感
“低调”走遍职场,“高调”寸步难行
选择不到合适职业,从众心理你有吗
Part 5 行为暴露内心,情场男女都难遮住小心思
女孩托盘式姿势传递倾慕之情
将宠物抱在怀里暗示她不会接受你
摆弄头发的女孩希望你能关爱她
突然争着接电话的爱人可能有外遇
不怕掩饰,情人肢体会说话
男人沉默也是一种深爱
猜疑是女人觉得目前的状况不安全
什么才是爱你的、害你的
警惕:男人喜欢对女人说谎
注意:女人就是天生的“撒谎家”
Part 6 解读日常行为细节,从微反应透视他人心
一边打电话一边画圈有什么玄机
我们该怎么看十指相钳的人
摘下眼镜一扔是否定的信号
说话时不看对方表示其轻视对方
为什么说触摸鼻子的人撒谎了
从侧面拍你的肩膀是表示鼓励
抓挠耳朵隐藏的心理意图
注意那留在上衣口袋外的拇指
脚踝相扣有何隐秘信息
点头的动作代表着哪些含义
摇头的动作透露出哪些信息
吐舌头传达出的真实信息
双臂交叉是想要拒人千里之外
Part 7 解读那些奇怪行为,了解大众怪诞的心理需求
电梯的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
男人为什么厌烦去逛街
人为什么伤心的时候还会笑
“抢夺”时的快感不可享受
不让自己成为超市“捏捏一族”
“恋童癖”是一种病态心理
是什么造成孩子恋父、恋母情结
裸露癖暴露了怎样的心理状况
她为什么成了购物狂
男人为什么喜欢神秘感的她
Part 8 不断调整你的行为,学一点幸福心理学
发泄一次,你就会轻松起来
真正的快乐不是“拥有”,而是“选择”
忙碌起来,别被忧郁“活埋”了
“不怨不悔” 你就会很幸福
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
婚姻“休假”远离“审美疲劳”
你的宽容行为是幸福的酵母
玩音乐是很好的心理减压方式
你可以做一个快乐的上班族
身体的行为是不容易作假的
人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身体语言也是一种语言,那么它是不是也和话语一样会有谎言呢?是的,生活中,有些人为了某种目的,很有可能做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身体动作。然而,与经过逻辑思维组织过的话语的谎言相比,这种“谎言”并没有那么容易说,因为人的身体、行为更加诚实。
可以说,每个人所做的就是他所想的。一个人或许可以有意识地让身体的某一部位“说谎话”,却不可能让整个身体都“说谎话”。比如,当对方并不是很有诚意,但又需要让你觉得他很有诚意的时候,他在说话的时候可能会刻意地摊开双手,因为摊开的双手表示自己的真诚。这样一来,他的手部动作和他所说的话都在诉说着真诚。但他身体其他部位的行为表现却在无意中流露了真实情况,他的瞳孔可能会变小,左边或右边的眉毛可能会扬起,嘴角的肌肉可能会因为紧张而略微有些抽搐……而这些反应都是他没有诚意、在说谎的一种表现。
身体的行为并不是那么容易作假的。通常情况下,身体会本能地反映人最真实的想法,而要使得身体反应违背真实情况,需要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身体行为。但人可能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身体一处或几处的行为表现,却不可能扭转身体所有部位的本能的真实反应。因此,身体是最不擅长说谎的诚实者,即使它不得已说了谎,也是漏洞百出,并不能欺骗人,尤其是对那些细心的人。
一个人经过缜密的逻辑思考或许可以将谎话说得天衣无缝,但却不可能在说谎时让身体行为没有丝毫破绽。
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总能从面试者的身体行为来辨别对方的信息真伪。
一次招聘中,一位男性面试者解释了他放弃之前那份工作的原因:他觉得之前的公司没能给他提供足够的发展机会,而并非工作能力不足或者不能与公司环境很好融合。他说,他与同事、上司的关系都很融洽,所以他很不舍得离开原来的公司,这次离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通过一些沟通和交流,其他面试官对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很满意,但是这位主管却认为这位面试者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可信,他与同事和上司的协作或许没有他说的那么融洽。他认为尽管这位男士对自己的上司赞美不已,但是事实上,他却并不认可他的上司,他和之前的上司之间应该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几位面试官调出面试录像进行慢动作回放。在这位主管的提醒下,他们发现,每当提到前任上司时,这位男士的左脸上便会闪现出一种转瞬即逝的嘲笑的表情。
后来,面试官们果然从那位男士的前任上司那里了解到,那位男士并非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主动辞职,而是因为违反公司规定、与同事合作不良而被辞退的。 男应聘者以为自己能够将谎话说成真话,主管却从他的身体行为中轻而易举地洞悉了真相。是的,一个人所做的就是他所想的,要想操控身体将谎言说得没有破绽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说谎者的行为必然会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虽然这种信号持续的时间短暂,稍纵即逝,但只要人们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有所发现。
总的来说,人不可能持续性地,全面地用虚假的肢体语言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身体语言是最诚实的。因此,我们要想洞悉真相、不被欺骗,在听的同时还要学会用心去看、去解读对方的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指出,身体反应和行为体现的是人的下意识动作,是个人很难改变的。因此,人们大可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来判断这个人的真实内心,而不是对方说什么就信什么。对此,我们不必存有疑虑。比如某个人鼻子泛白,就表示对方有所恐惧或顾忌。如果不是交易的对手或是无利害关系的对方,则这种行为是踌躇、犹豫的心情所致、另外,在自尊心受损、心中困惑、有点罪恶感、尴尬不安时,也会出现鼻子泛白的情形。又比如鼻头冒出汗珠时,表明其心情焦躁或紧张。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交易对手,那么他必然急于达成协议,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这个交易,因为心情焦急紧张,鼻头才有发汗的现象。
P8-10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诡异的举动?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可笑动作?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逆天的行为?
面对身边人的种种行为,你可能有很多看不透,想不通。那是因为你不懂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让你从人的心理找到行为的根源,你会发现:人的一切行为绝不是下意识的反应,而是心理的映射。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所以心理学开山鼻祖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经典名言:“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由此可知,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踪迹可循、有端倪可察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都会不经意地从各种行为中发现蛛丝马迹。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从外在看来是指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从内在看来是独特而稳定态度、思想、认知等。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走路的方式会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身体呈现不同姿势会反应人的不同心理,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人们对他的喜欢程度,而那些逆天的行为显现的是让人惊讶的怪诞心理……留心观察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我们的行为往往出卖了我们的内心。
有时一个人的语言是靠不住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能操纵自己的语言,很多人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而选择说谎。然而,语言可以骗人,但人的动作却不会作假,只会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要我们懂一点行为心理学,那么就能读懂对方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就能读懂对方的内心世界。
本书以大家常见的行为动作为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思维模式解读各种情境下行为的心理含义,让你通过行为掌握对方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