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路传奇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作者 王麟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王麟编写的《铁路传奇》回顾和介绍了铁路蓬勃兴起百年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发生在欧美、日本、俄罗斯、非洲、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铁路传奇。将尘封的历史与铁路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将影响铁路发展的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结合起来,抒写当今铁路的崛起赞歌,歌唱信念、毅力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列车承载历史风云,铁路创造不朽传奇”。

内容推荐

180多年的世界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铁路在英伦三岛发端,并最终呈燎原之势席卷了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运输革命。王麟编写的《铁路传奇》采用纪实手法,以原始文献资料为基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选取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描绘了铁路技术的萌芽与发展,展现了为铁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精彩事迹。重点阐述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孱弱到强大的艰辛历程。让读者登上飞驰的传奇列车,开始一段寻幽探古之旅。

目录

1 铁路传奇从两根木轨条开始

2 一个被大众遗忘的发明天才

3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斯蒂芬孙

4 成功总是要留给有准备的人

5 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传奇

6 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历史

7 乔治父子技艺精湛鏖战群雄

8 英伦岛铁道投资狂热20年

9 谁能驯服那些钢铁混世魔王

10 一个被称为“疯子”的美国工程师

11 四个杂货商搭上了传奇战车

12 太平洋铁路建设期间的阴谋

13 征服内华达天险的华人英雄

14 史无前例的北美铁路大会师

15 范德比尔特与他的铁路王国

16 载着财富与荣耀的传奇列车

17 沙俄为何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18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前世今生

19 马修·佩里给日本岛送来大礼

20 日本铁路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21 东瀛岛国的铁路文化冲击波

22 西方列强为修铁路穷尽手段

23 吴淞铁路背后的政治大博弈

24 唐胥铁路在非议中低调突围

25 台湾第一条铁路的历史见证

26 《中俄密约》促成中东铁路

27 山东乡民反击胶济铁路之战

28 卢汉铁路诞生前的多方较量

29 围绕着借债背后的明争暗斗

30 詹天佑与中国早期铁路建设

31 一条铁路葬送了一个清王朝

32 滇越铁路回眸已是百年之身

33 用累累白骨铺成的死亡之路

34 筑路铁军决战西南崇山峻岭

35 坦赞铁路的中非历史与未来

36 高原冻土难以阻挡天路奇迹

37 重载列车用技术来改变世界

38 高速铁路从黎明中走向辉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斯蒂芬孙制造了第一台能够进行商业运营的铁路机车,并对其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良,博得了生前身后名,并以“火车之父”的称谓为后人敬仰。斯蒂芬孙之所以后来居上,和他大力推广应用自己发明的机器有关。由此看来,发明创造固然很重要,将这些发明进行推广应用来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则更加重要,否则,那些深藏闺中的发明,也只能是一种摆设、一种脑力游戏而已。不能促进科技进步为人类谋福祉的发明创造,也就是纸上谈兵罢了。

除了能够发明创造,能够推广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之外,持之以恒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也是斯蒂芬孙成功的重要前提。然而,与火车之父同时代的另一位真正的机械天才恰恰缺乏斯蒂芬孙的上述素质,虽然他受过高等教育、出身富裕、聪明绝顶,比斯蒂芬孙的条件要好很多,在19岁的时候就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能够运行的蒸汽机车,但是他却没有获得与斯蒂芬孙同样的成功。他一生奔波操劳,屡屡受挫,备受打击,最终穷困潦倒而死,令人扼腕叹息。他的名字叫理查德·特里维西克,是一个被大众遗忘的真正的发明天才。

那么就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看看这位伟大的机械天才是如何一步步迎着即将成功的曙光,最后落入悲惨的人生谷底的吧。

理查德·特里维西克1771年出生于英国康沃尔郡的一个矿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锡矿的总经理。特里维西克家境富裕,聪明伶俐,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得他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矿井的蒸汽抽水机,从小耳濡目染,积累了很多关于蒸汽机械的知识。在接受了必要的教育之后,他就在家乡的矿上当了一名工程师,19岁的时候获得了技术顾问的职位。在当时,瓦特的高效实用蒸汽机已经完全取代了纽科门的低效蒸汽机,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国内市场。从1782年到1825年的43年时间里,全英国使用的瓦特蒸汽机的数量达到了1.5万台,其中38%用于矿井抽水,其余的用来为纺织厂、炼铁厂、面粉厂和其他行业的工业设备提供动力。

才十几岁的特里维西克早已经对瓦特蒸汽机的构造原理烂熟于心,也很快就找到了这种蒸汽机存在的一些不足。既然有不足,特里维西克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改造。他对蒸汽机提出的一个重要改进就是将常用的低压蒸汽机改为高压蒸汽机。我们知道,蒸汽机是用蒸汽驱动气缸活塞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相关机械工作的,很明显,高压蒸汽要比低压蒸汽能够产生更多的动力。不过,以瓦特的聪明才智,他难道发现不了这个问题吗?其实他早已经发现了,并且他公司手下的一名工程师威廉·默多克在1784年就研制出了高压蒸汽机,并申请了专利保护。但是瓦特为何不采用效率更高的高压蒸汽机,反而大面积推广低压蒸汽机呢?说来说去还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那就是,既然低压蒸汽机已经大受欢迎,并且形成了标准的制造模式与流水线,再彻底改造成高压蒸汽机生产线,势必要花费更多的金钱。瓦特是发明家,也是公司的老板,商人牟利是本能行为,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这件事而责怪瓦特的不作为。其实瓦特精明得很,他虽然不将高压蒸汽机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但是谁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研制高压蒸汽机,他就祭出专利保护的法宝,将对方打得满地找牙。

特里维西克才不管这一套,既然瓦特不进行蒸汽机的改良,他就自己动手进行研制。很快,绝顶聪明的特里维西克就巧妙地避开了瓦特的专利,研制成功了一台高压蒸汽装置“puffers”,特里维西克对这台蒸汽机的锅炉和传动装置都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圆柱体锅炉不但能够承载高压蒸汽,其体积也比瓦特的蒸汽机小得多,很容易就被安装在车辆上面。特里维西克满怀信心想在各大矿井上面推广自己的机器,并且相信自己的发明会代替瓦特那种笨重的蒸汽机。但是,他太低估对手的实力了。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瓦特销售蒸汽机获取收益的渠道是按照他发明的机器比纽科门蒸汽机节省煤炭量的多少来计算的。特里维西克虎口夺食的行为,让瓦特大为光火,于是瓦特把这位年轻后生当成自己在英国西南部的主要竞争者,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打击对方。在这些手段之中,杀伤力最大的就是造谣高压蒸汽机不安全。文明的进步往往就是这样,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士经常因为一己私利而变成阻碍科技进步的绊脚石,瓦特在这场对抗赛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谣言的破坏性极强,对于将安全放在首位的矿主而言,危险的高压蒸汽机就是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毫无悬念,特里维西克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巨大挫折。P7-9

后记

我与铁路结下缘分,是在15岁那一年。在从保定开往北京的普速列车上,我和70岁的奶奶被淹没在横七竖八的行李与东倒西歪的人群之中。那时候,火车一直徘徊在时速100千米以下,以至于143千米的路程,要走两个多小时。第一次坐火车,留给我的印象除了心灵震撼之外就是没有丝毫的食欲,整整两个小时,我忍着胃部痉挛,眼睛一直盯着窗外,看着闪亮的钢轨画出一条延伸到天际的细线。车轮撞击轨道接缝发出的“咔嗒”声,在脑海里回响了十几年。

我喜欢铁路,总幻想着火车有一种魔力,会载着我去遥远神秘的地方。高考前夕,我和小伙伴乘坐长途汽车跑到了定州火车站,逗留了一整天,陪值班的信号员侃大山,他手中拿着好几种颜色的信号旗,时不时就走出值班的小房子挥舞几下,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早就应该淘汰的信号技术,可是还在我国的铁路干线上大规模应用着。由于玩得太开心,我和伙伴错过了最后一班长途汽车,不得不冒着瓢泼大雨在公路边上拦截去我们县城的大卡车。一位好心的拉煤司机接纳了我们,让我们趴在后面的煤堆上面,颠簸了近50千米,午夜时分才一身泥水回到家里。

高考填的志愿都与铁路有关,最终我很幸运地被一所铁路工科院校录取,从此开始了与铁路的亲密接触,甚至将其当成了一生的职业。铁路给了我谋生的饭碗,也送给我一位值得终身厮守的爱人。我和她在火车上相识,并最终结成良缘。在我没有上大学之前,乡亲们很多都在外面做生意,每次乘坐火车都千辛万苦,他们很希望我能够在火车站上班,能够帮上他们忙,给他们出行带来便利。不过我让他们失望了,虽然进了铁路系统,选择的却是勘察设计行业,而非铁路运输。虽然没有能力帮助他们,但我在担任铁路工程师长达16年的时间里,参加了中国数条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其中就有著名的京沪高速铁路,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中国铁路承担的责任最重,职工付出的辛苦最多,遭到的谩骂与非议数不胜数,最严重的时候差点毁掉高铁事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我就萌生了撰写一本通俗读物的想法,探寻铁路的起源,追寻铁路的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其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与重要人物的事迹展现给读者。经过艰苦的资料收集、研读与创作,终于完成了这本《铁路传奇》。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不同的感悟,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的铁路事业,并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向所有的铁路工作者致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