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近代乡村革命与爱情的绝唱!
他们的浪漫在布谷声声中弥漫成不朽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而动,却发现,生命与其庸庸碌碌不如轰轰烈烈一场!
贺传圣编著的《布谷梦》是一部民国时期革命历史小说。全书主要讲述的是近代中国出生于轿夫家庭的桃姑和弟弟吴珍,从父亡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主要内容为:吴珍为了改革命运远走他乡,到湖南当了码头工人。在那里,他结识了早期的共产党人姜俊杰。几年后,姜俊杰和吴珍回到故乡火龙山闹起了农民运动。在革命的浪潮中的,美丽的寡妇桃姑在姜俊杰的引领下,聪明才智得到升华,并且和姜俊杰结成了信仰共鸣的革命伴侣。不幸的是,年轻的伉俪被反革命势力双双逮捕并杀害。
《布谷梦》由贺传圣编著。
旧中国的农民,即使穷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也还是要争自已应有的名分。那便是能在族谱上留名,逢年过节,能堂堂正正地走进祠堂。自家的屋角上能起垛子,生了女儿脚能包裹成三寸金莲……否则,便要被众人篾视,很难处世做人。
出生于轿夫家庭的吴桃姑和弟弟吴珍父亡家破,并深受出身之累。吴珍为了改变命运远走他乡,结识了早期的共产党人姜俊杰。儿年后,姜俊杰和吴珍回到故乡火龙山闹起了农民运动。美丽的寡妇吴桃姑在姜俊杰的引领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聪明才智得到施展,并与姜俊杰暗生情愫。人生最难得的是信仰与爱情的完美重合,然而,桃姑得到了。她的“布谷梦”尽管是在刑场上实现的,却是那样壮烈、凄美、隽永。
第1章 卖身葬父
吴珍踏上这条用鹅卵石铺就的乡道时,往事像潮水一般,一浪一浪地翻涌在心头。
这条鹅卵石路从县城北门开始,一直通到他的老家桃花坪,全长有四十多里。修这条路的人名叫吴泰和,是桃花坪最有钱的富豪,吴珍与他算起来是刚出五服的堂叔侄。桃花坪有四百多户人家,是北乡最大的屋场,在全县也算得上是个大村子。它的四周,大大小小还有几十个村寨,其中较大的有四个:东面的茶花山,西南边的鹅梨坳,北面的苦槠岭,西北角的梅花寨。这些村村寨寨的人去县城,几乎都要走到这条鹅卵石路上来。
桃花坪坐落在大山脚下。这大山名叫火龙山。火龙山处在罗霄山脉的东北侧,它头衔千里罗霄,尾接滔滔赣水。山势奔腾起伏,险峰迭起,沟壑纵横,云雾苍茫,很是雄奇,活像一条昂首剪尾的虬龙。
火龙山一带的山山岭岭,葱茏黛绿,翠竹茂密,杉林蔽日,古松参天。它不仅野果满山,而且瑞草遍野。那梨花、桃花、李花、橘花、杜鹃花、金银花、蔷薇花、野菊花、油菜花……还有瑞香、兰花、木樨、茶花、梅花,等等,一年四季怒放不绝。秋收稻谷,冬挖萝卜,加上花生、豆子、荸荠、番薯、棉花、生烟,等等,一年不知生产了多少粮食瓜果和农副产品。然而,千百年来,这里的长工佃户们却终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
据说,在很早以前,这里有个长工在翻地的时候,捡到一颗红光熠熠的宝珠。这颗宝珠放到米桶里会生米,放到衣柜里会出衣。长工用这颗宝珠接济了许多穷苦兄弟。后来,这事被地主发现了,他把长工抓起来,说地是他的,宝珠应归还他。长工不服,与他辩理,地主不由分说,叫狗腿子搜。长工急了,忙取出宝珠吞入肚里。地主狠毒,又叫狗腿子把长工捆在屋柱上,准备剖腹取珠。就在开刀的一刹那,长工突然变成一条火龙。原来,这宝珠是王母娘娘驾着龙车游天时掉落下来的。只见火龙飞上天空,然后转身掉头,从嘴里喷出一团烈火,将地主连同他的府第烧成一团灰烬。传说这火龙专为被地主豪绅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打抱不平,好多个横行乡里的地方豪绅都受到了火龙的惩罚。这些豪绅死不甘心,到了阴间向阎王告状,要求惩处火龙。阎王说火龙神通广大,他无可奈何,但他转告了玉帝,玉帝用一座大山压住了火龙。火龙不甘受压,在山底经常拱得山摇地动。玉帝大怒,将大山化成龙形,直压得火龙喘不过气来,动弹不得。
桃花坪一带的穷人经常传说这故事。千百年来,他们一直盼望着火龙能出来拯救他们,捣毁那人吃人的人间地狱。然而,日升月落,不知盼了多少岁月,火龙一直没有翻身起来。桃花坪的穷人年复一年,仍然是以苦菜辞旧岁,用酸汤迎新年。
彤云沉沉,寒风飕风髫,眼看今年的除夕之夜又将到来了。
今天,离过年还有十八天。吴珍赶回家去,倒不是为了在家里过年,而是要赶在过年前办一件大事。
吴珍看了看天上的日头,觉得时辰还早,脚步不由自主地缓了下来。他望着脚下的路,觉得那铺路的每一块鹅卵石,都很熟悉。因为,几乎每一块卵石上都留有他和父亲的脚印。吴珍的父亲是吴泰和家的轿夫,每年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不知要走多少次。在桃花坪,轿夫是最卑贱的人。父亲在临死前告诫他的那句话,一直回旋在他的耳边。
吴珍的小名叫珍伢子,父亲的大名叫吴石仁。吴石仁是死在大年初一。所以,吴珍一想到过年,心里不免凄凉难过。在他的记忆中,富人过年笑呵呵,穷人过年泪涟涟。
桃花坪的富豪有两家。吴泰和是一家,还有一家是吴海仁。吴海仁住在屋场中心,吴泰和住在村西头。每年从除夕清早开始,这两家昼夜香烛不断火,一直要延续到出元宵。眼看鸡啼头遍了,两家门檐下的红灯笼里仍旧燃着明亮的大蜡烛。昨晚封财门时留下的牲品摆在神龛上,至今还飘着一阵阵诱人垂涎的香味。鸡啼头遍的余音还在雾霭中回旋,两家差不多同时开了“财门”,燃放了几挂万响鞭炮。这是他们的惯例,大年初一,要早些迎财神,才能方方得利,四季发财。
吴海仁是桃花坪的族堂公。他的财富虽不及吴泰和,但他统管着桃花坪大大小小事务,比吴泰和更威风。平日起床较晚的族堂公,大年初一这天却一定要早早地起来。他一起床,就叫他最宠爱的侍妾周雪娇帮他从里到外换一身新衣,然后从从容容地洗漱、饮茶。自以为满腹经纶的族堂公,这天不知是什么原因,大清早就望着窗外的雪花作起对子来:“功名富贵一场梦,沧海桑田两鬓白”,他呷了一口茶,又续了下联:“宣统十二寒岁去,民国双五春月来”。
桃花坪的族堂公,对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变化感慨万分。他常常在睡梦中骂起来:“犯上作乱,天诛地灭!”辛亥革命将宣统皇帝赶下台了,可是他仍然沿用宣统年号。然而,一个小旋涡毕竟阻挡不住滚滚洪流,在社会交往中,从上到下,不管是公文还是私信,开眼都是民国年号。近年来,就连那些和尚道士做道场,也都念“民国某年某月某日”了。所以,近两年来,他在文书中不得不用了两个年号,在“宣统某年某月某日”旁边,又添上“民国某年某月某日”。因为非如此,有些人搞不清他是指哪一年。
吴海仁喝完一杯蜜茶,女仆又端来一碗燕窝粥。今天的早饭比往日早。大年初一,桃花坪人各户相互拜年,全村四百多户男丁都会首先向族堂公贺年禧,就连财气比他大的吴泰和也得登门向他躬身作揖。这并不是因为他比吴泰和年岁大,而主要是因为他是族堂公。
P1-3
新中国的成立,圆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千千万万为之捐躯的革命先烈的美梦。
《布谷梦》描述的是发生在井冈山斗争前后的一段插曲。故事中的女主人吴桃姑和她的丈夫及弟弟等人,虽然是虚构的,可我总觉得他们是真实的,他们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
我的家乡——永新县象形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好几百户人家,是永新北乡最大的村子。村头矗立着一幢高大的祠堂,三扇双开大门的门头上,装饰着许多瑰美的浮雕和圆雕。我启蒙时的小学就在这里。祠堂门头上的“贺氏总祠”和第一篇课文:“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这些字眼经常浮现在眼前。除此之外,还有宽阔的殿堂,殿堂内外的多级台阶和四个天井……特别是楼上那五百斤重的大铁钟,常常漂浮在眼前。那时,在我清如晨露的心屏上,只记下它的形貌。真正开始了解这祠堂里有形和无形的内涵,是在上了大学之后,时任永新县招待所所长且有老苏干桂冠的水生大伯将他所知道的关于这祠堂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东西告诉了我。我大学毕业后,在县文化馆工作,搜集了不少革命历史素材,便有了创作《布谷梦》的冲动。于是,我躲在时任公社副书记的朋友的宿舍里,笔耕了五个月,完成了初稿。我满怀希望将《布谷梦》的书稿送给了江西省内的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审读后回答我说,该社已出版了同类题材的作品,因而将书稿退回给我。
2013年,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江西省文联要举办江西省优秀文学剧本、长篇小说、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得知这一消息后,我鼓起勇气,弹去尘封了35年的书稿,认认真真润饰了两遍,发送到征稿邮箱。几个月后获悉,居然进入了入选名单,并得知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布谷梦》出版之时,正值党的十八大之后,举国上下处处在推崇各种美好之梦。《布谷梦》的出版,也圆了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之梦。欣慰之余,又惴惴不安,不知今天的读者是否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