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在美国转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末末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于青春而言,唯一的成功即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我们热爱旅行,将青春的成长和旅行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最初的旅行,是为了风景。接下来的旅行,是为了一种心情。  

很多旅行的体验就是因为和人的结缘,才有了前行的目的地。而不是你背着包,早就想好要去哪里。去哪里旅行不重要,但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开始这次旅行特别重要。末末的《青春在美国转机》就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为了梦想,远赴美国,并在这四个月生活的点点滴滴。

内容推荐

末末的《青春在美国转机》以青春旅行为话题,几个共同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为了一个遥远的梦而踏上美国的远行,在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中,经历了语言的尴尬、老板的冷漠,也感受青春爱情的美好情愫。在旅行中成长,去看这个世界,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宝贵的经历。

目录

自序:我喜欢,不可预知的生活

第一篇 打工在南卡罗来纳州

 一群人上路

 和房东老头那些事

 炎夏的游乐场

 “巫婆”上司

 大海的儿女

 通宵等待日出

 一场意外的离别

第二篇 生活在威斯康辛

 西班牙餐厅洗碗工

 赶鸭子上架的蛋糕师

 森林露营记

 密歇根湖的DOG FISH

 和小情侣的七夕

 第一次开车旅行

 美国人家做客记

 教堂的国际大学生交流会

 Shopping指南

 我的美国家庭

 身边的烹饪大师

 踏上真正的旅程

第三篇 旅行在美国大地

 有趣的艳遇

 尼亚加拉瀑布的彩虹

 文化之旅

 生活在纽约的华人

 洛杉矶的重逢

 旧金山和高中同学的通宵K歌记

 生活在美国的动物们

 电影画面:拉斯维加斯

 直升飞机下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灿烂的夏夜

后序: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试读章节

一群人上路

这个标题看起来有几分壮烈,但事实上,我们上路之前确实也有几分上战场的感觉。先来说说我们这群人是怎么聚到一起的。

某一天我走在校园里,无意间看到了一张“赴美带薪实习”的海报,一看这名字满脑子都是无数美妙的遐想,结果我就去听了这个讲座。去年,我们学校一共有三个学生参与了这个项目,听着他们回来的分享,我顿时觉得心潮澎湃。那时候的报名费大约在2万5千人民币左右(包含往返机票),能够在美国停留的时间有4个月,期间还能通过打工拿到一笔可观的工资,看起来确实挺划算的。曾经还有家境不好的学生为了这个项目借钱去的,然后在美国打两份工再赚回来。

我按捺不住这股兴奋劲,就开始怂恿我身边的朋友。这件事我第一个告诉的是我的高中校友浩浩。他一听,一拍桌子说这个好,反正要毕业了,再不去就没有机会了。随后,浩浩又联系我的高中同学小杨,小杨又拉上了他的大学室友鑫爷,四个人一拍即合,约定着共赴大洋彼岸——美国。

现在想来,那个中介真应该给我一些回扣的。一个没体验过产品的人仅凭着推销员的一番演讲,就一下子帮他拉了好几个人来买,公司老板碰到这样有消费冲动的顾客真应该偷着乐了。

随后,我们各自联系了家长,父母们均没有什么意见。于是,我们以最迅速的方式报了名。报名时,中介的老师还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对Offer有没有要求”,当时我们想着反正是打工,干什么都是体验。于是,我代表4个人回答了一句“只要工作的地方风景好就成”,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们后面“悲惨”遭遇的开始,只是当时的我们太过兴奋,完全没有这样的意识。

随后,折磨我们的是各种繁琐的报名程序,包括请假单、DS2019表,J1签证,我们用了好几个月去准备这些材料。当时,取得Offer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中介安排,而另一种是自己通过中介发布的公司信息去找。我们当时为了保证四个人被录取在同一家公司,就让中介帮忙来安排。

我们拿到的第一份Offer是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游乐场里做工作人员,当时是用Skype视频面试的方式来确定。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我们的老板Crich,一个年龄在40左右的美国女人,看起来非常严格干练。

我是一次性通过面试,我的朋友因为英语不好,怀着忐忑的心理面试了两次。当时,搞得我们四个人都相当紧张。

这种紧张的心情因为一种不确定性一直蔓延到上飞机的前一刻。我们总害怕各种问题,诸如过不了安检、找不到公司、赶不上飞机、忘了带东西之类的。

直至上飞机前,这些问题终于不了了之。那时候,四个人就有一种壮士远行的感觉,想着反正己经踏上了旅程,就拿出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乐观精神。

……

P3-5

序言

自序:我喜欢,不可预知的生活

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天秤座,所以每一次旅行都是在害怕和忐忑中开始的。

比如,去薄荷岛的时候担心余震,去云南的时候担心气流影响,去泰国的时候害怕碰上灵异事件,去柬埔寨的时候担心城区没有挖干净的地雷……我其实特别怕死,而且还有点轻微的被害妄想症,实在不像书上那些充满勇气,喜欢探险的勇士。

但我喜欢那种克服害怕,走向未知的过程。我总是喜欢挑战自己的恐惧,喜欢先做决定,再去害怕,然后坚持去做。

实际上,未知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惊喜。我们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碰到什么样的状况,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这一切的体验都是很美妙的,而且会永远铭记在心里。

我特别喜欢一部电影,叫作《遗愿清单》,讲的是两个在医院患上绝症的老头,一穷一富最后一拍即合逃离医院踏上旅行,然后把曾经所有想做的事全部都做了一遍,什么刺青、跳伞、吃大餐,最后把自己埋在了珠穆朗玛峰上。

还喜欢一本书,叫做《不去会死》,讲的是日本一个得了病的人,辞职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故事。

喜欢旅行的人,都是可以放下的人,我特别赞成这种“放下”的心态。因为,你放下了一部分东西,你才能够去更多地接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当然,在放下的同时,你也得记住一样东西,叫做“责任心”。这就是一个找平衡的问题了。

而这一次的美国之行,是我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旅行,也可以叫做毕业旅行。它不算是我计划中一直想去的,我只是因为看到一张海报突然产生了冲动。

而且,它也不只是一场旅行,它算是一场为期四个月的交换生活。我可以完全体验到美国的生活,住在美国,在美国工作,感受那样的氛围,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还有一拍即合,产生同样冲动的高中同学。

当然,忐忑依旧存在,但因为对美国太没有概念,以及我们要去的城市算不上知名城市,搜不到攻略,就无从害怕了。

很多人都喜欢问这样的问题说:“旅行究竟带给了你什么?”

其实我的答案很简单:“我并不知道它会带给我什么,我就是享受未知,喜欢体验,仅此而已。它所带来的惊喜和其他感悟,都只是自然而然的附加值。”

在真正坐上去美国的飞机后,我心里才踏实。想着,冲动有时候真是件好事,剩下的,就是发自内心的一声得瑟:美国,我来了。

后记

后序: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在美国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去之前无法想到的。这一段4个月的行程,遇到了不少人。这些人让我觉得,很多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有些人我第一次见就觉得很熟悉。或许,这就是因为在旅行中。

同行的高中同学小分队,因为同样的冲动踏上同一场旅程,总是彼此照顾,给予互相惊喜。

亲切的房东老头儿,他总是拿奇妙味道的料理给我们吃,总会关心我们,给我们提供帮助。

怪兽,从国内的博客就认识的朋友,无意间在上海的报名会上碰到了他,心生亲切。一聊天,觉得彼此的性格都很像,我们就像互相的镜子一样。又在无意间,我离开了美国原来待的城市,孤身一人到他的城市。这样的缘分多少还有一点小浪漫。

小情侣,相遇的第一天因为一碗奇怪的蛋炒饭结缘,之后就开启了我做饭,他们驾车的奇妙组合。

因为国际大学生交流会认识的Tim一家人,后来我在杭州也再次见到了他的女儿,还在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写了蹩脚的英文祝贺信。

还有很多人,就不一一写了。其实,很多旅行的体验就是因为和人的结缘,才有了前行的目的地。而不是你背着包,早就想好要去哪里。去哪里旅行不重要,但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开始这次旅行特别重要。

感谢这些陪我一起走完美国旅行的朋友。和你们的相遇,是比去美国这件事更让我高兴的。这些相遇,都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其实我们的命运早就连结在一起,只是到这一刻才重逢。

还有最后的最后,我得感谢我的父母。我去美国,他们比我更高兴,我能写完这本书,他们比我更骄傲。我在还没有能力完全独立时,他们无条件的支持了我的梦想,他们教我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感恩,而我有了这样的个性,所以才能吸引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和人。

所以,感恩永远是每一次旅行结束后最该做的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