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无字书,推开另一个幻想世界
\t——关于无字书的阅读方法
\t “无字书?那要怎么跟孩子讲故事呢?”许多爸爸妈妈在拿到无字书之后,就如同抓到了烫手山芋,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在大多数的家庭阅读活动中,家长们更习惯通过文字去讲故事给孩子听,一旦遇到了无字书,大人往往会变得一筹莫展。无字书真的就有那么难啃吗?这究竟是大人们一厢情愿的理解,还是孩子真的无法接受呢?
\t到底什么是无字书呢?
\t无字书,顾名思义,是不透过文字,单纯地运用图像说故事的类型,“图画就能说明一切”(Lukens,1999)。它需要读者的高度参与合奏。
\t孩子为什么需要读无字书?
\t可不要小瞧这样一本没有字的书,比起一般的带有文字的绘本,无字书对孩子的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图画也是一种语言符号,是一种早于文字而且比文字更加直观的语言。孩子是用想象来理解世界的,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他们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一种表象的思维,图画表达的方式更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
\t一本好的图画书不需要多余的语言。无字书的美妙在于宝宝在父母的引导下,能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这个美好的故事细节,迸发思维、引导互动。在这样的亲子共读中,能够充分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t孩子在向爸爸妈妈讲述无字书中的故事时,首先要先在脑中将自己看到的画面、符号转变成故事情节,还要利用自己有限的词汇尽可能把故事讲清楚,这个过程涉及观察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等多种智能的运用。对于平时不喜欢表达的宝宝来说,阅读无字书尤其有积极意义。
\t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共读无字书?
\t尽管无字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任其自由发挥的阅读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在这场阅读活动中要全身而退。孩子在进行无字书阅读时,还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幼儿读写能力的关键是口语经验的积累和转换,如前文所述,无字书提供了一个视觉语言和口头语言联结的绝妙机会,而在成人的示范和指导下,幼儿将能更好的学习讲述的技巧。
\t家长自己先通读全文,做到心中有数。
\t父母在与孩子共读前,自己先要通读全书,对于全书的发展和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然后,在给孩子讲述前,请孩子也通读全书,由于没有文字的羁绊,孩子大多能很快翻阅完成,在头脑中对全书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合作的讲述。
\t引导和鼓励孩子表达,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t如果孩子是*次阅读无字书,你就摊开书要求宝宝独自讲述,对他来说难度就太高了,他很可能不知道从何开始,又该如何继续。“鼓励孩子讲述”不代表完全放手不管,而要求家长像一只无形的手去推动孩子。爸爸妈妈要做个好听众,同时通过不断鼓励、提问和交流,帮助宝宝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你会发现,没有了文字的束缚,你和宝宝能更加无拘无束地分享创造性阅读的快乐。你还会惊讶地发现,宝宝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是如此惊人。
\t巧妙设置关键性的问题,补充情节。
\t如果宝宝无法完整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内容,你可以在看每一页时设置一两个问题,来帮助宝宝联系起整个故事。
\t以《弗洛拉和火烈鸟》为例,家长在翻页的时候,可以问孩子“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弗洛拉在干什么呢?”“她为什么不高兴了?”“结果呢?”……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宝宝细心观察,乐于表达。但要注意,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才提问,不可问得太多,太复杂。
\t鼓励孩子留意细节,丰富内容。
\t在《弗洛拉和火烈鸟》的故事中,小胖妞弗洛拉和傲娇火烈鸟的表情与身体语言非常丰富:自信傲娇的火烈鸟故意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让弗洛拉落进水里尽显狼狈失落,画面是那样活灵活现。这一切细节,宝宝能看到、体会到。绘画精美、细节丰富是无字书的独特魅力。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宝宝留意细节,并表达出来。
\t在过去,我们受到的教育和训练过于强调数理化的左脑思维,而忽略了感性和艺术的右脑训练,而右脑恰恰是创造力的源头。如果一个孩子打开了想象的大门,那他就会得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一定是美好得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