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虚实之辨(颜元的问题意识及其哲学展开)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刘丽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颜元是明清之际反思理学及整个传统学术而卓然有所立的大家。本书以颜元的问题意识为线索,从颜元哲学与宋明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的“虚”“实”之辨入手,深入考察颜元哲学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和独特表现。全书依照“全体大用”的内在理路系统呈现了颜元哲学的逻辑结构,分别从“实体”-理气论、“实性”-人性论、“实用”-理想人格论、“实行”-工夫论层面给予了充分论证,以突出颜元哲学中天道与人道相贯通的经世致用取向。
作者简介
刘丽斌,哲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图书馆副馆长,燕赵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理学与反理学。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颜元哲学研究的历史脉络
二 颜元的生命体验与学思历程
三 颜元面对和思考的主要问题
四 颜元哲学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实体——天道气化万物生
一 理气嬗变
二 唯气实体
三 气化万物
四 气之分殊
五 天命性形
小结
第二章 实性——气质与性皆为善
一 儒家性论源流
二 性为物则
三 气质乃善
四 情才皆善
五 恶的来源
六 以喻说性
小结
第三章 实用——全体大用成圣贤
一 人生价值
二 理想人格
三 以义为利
小结
第四章 实行——身心外内一致功
一 践形尽性
二 立志用功
三 改过迁善
四 习行事物
五 身心规训
小结
第五章 余论
一 全体大用的虚实之辨
二 儒家道统的虚实之辨
三 虚实之辨的立场溯源
四 颜元哲学的总体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17世纪中叶,也就是通
常所说的明清之际,中国思
想文化史上出现了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
李颙、傅山、颜元等一大批
富有批判个性的思想家群体
。他们对中国古代后期封建
宗法社会君权政治及其思想
文化意识形态(宋明理学)
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重构,
开启了封建文化内部的自我
批判与时代转型。
回省这个革故鼎新风云
变幻的时代,忆起在一次纪
念傅山(字青主)学术研讨
会上著名思想史家萧箑父先
生曾经有诗云:“船山青竹
(谐音青主)郁苍苍,更有
方颜顾李黄。历史乐章凭合
奏,见林见木费思量。”在
思想学术上,顾炎武继承东
林学风,批判晚明“束书不
观,游谈无根”的空疏浮夸
,提出“经学即理学”,反对
只背语录,不观经史,主张
将空谈心性式的理学改造为
以经史为根底的经世实学。
晚明大儒刘宗周的弟子黄宗
羲,继承并超越师说,在理
论视野上更加关注现实,著
《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等,对君权
政治进行了深刻批判,开近
代民主启蒙思想之先河,同
时对宋、元、明时期的思想
史进行了理论总结。
在哲学思维与思想文化
批判的深度上,方以智、王
夫之、颜元是这一时期的杰
出代表。入清以后,方以智
出家遁世,借著述《易》《
老》《庄》和哲学沉思安身
立命,对“质测”之学(实证
科学)与“通几”之学(哲学
)的关系及其融通创新进行
了深入思考,提出“质测即
藏通几”(《物理小识》自
序)的融通创新之路。方以
智指出,万历年间传入的西
学“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
,由于缺乏哲学基础,其质
测也未能精备;玄学、佛学
、理学之类的传统心性哲学
缺乏实证精神,终成为主观
玄想和空谈;中国文化的主
导思想儒学“守宰理”而已矣
,主要贡献在伦理学而不在
哲学。今后新哲学的建构应
是实证方法(质测)与理性
思辨(通几)的结合。方以
智新哲学观的提出,意味着
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由古代直
觉主义和泛伦理主义向近代
理性主义的转变。
明朝覆灭,怀抱天崩地
解的故国之思,王夫之与方
以智一样,甘做“遗民”,隐
形匿迹于湘西大山,将故国
之思和亡明遗恨倾注于“六
经责我开生面”的哲学大业
中。他的哲学创造(气本论
、辩证法、认识论、人性论
、历史观)所包含的高明博
大的哲理境界和刚健主动的
伦理精神,堪称17世纪中国
哲学的空谷绝响。船山哲学
,渊博幽深,非苦心孤诣,
难窥其灵府,得其道真。辩
本体之真妄,极变化之神诣
,究天人之奥隐,探理势之
微几,合理欲以证性,弘人
生之实学,是王夫之留给那
个时代的“划时代”的哲学沉
思,堪称17世纪中国哲学的
空谷绝响与时代强音。
从思想文化史的区域性
看,如果说以生成于江淮流
域的顾炎武、黄宗羲、方以
智和浸润着荆楚文化、湖湘
文化基因的王夫之为代表的
社会思潮属于广义上的“南
学”,那么,活跃在三晋大
地的傅山与燕赵大地的颜元
及颜李学派的崛起,则可以
归属于广义的“北学”。南国
山水毓秀,陶治出灵性睿智
的南学情采:北方风土粗犷
,磨砺了刚毅朴悫的北学气
质。南北学风,互为因果,
遥相呼应,谱写出明清之际
思想文化史独有的风采。表
面看,生活在穷乡僻壤偏僻
村落、性格冷厉、交游十分
有限的颜元的思想与那个时
代似乎存在着几多隔膜;然
而从思想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之深层看,一种有影响的思
想或学术风气的产生,从来
都不是孤立的、突兀的、偶
然的。颜元的思想与上述历
史文化场景和时代精神的风
云际会密不可分,或者说属
于这一时代社会基础变迁所
引发的思想文化裂变转型的
跌宕共振。
颜元生活在明末清初这
个以批判、反省、重构为历
史主题的早期启蒙时代的末
尾,作为这场文化批判思潮
的一支异军,在这个时代“
历史乐章”合奏中留下浓重
的一笔。颜元辟“虚”崇“实”
、斥“静”主“动”的经世“实
学”精神,集中反映在其先
后撰写合编而成的《四存编
》中,其中含《存学》四卷
,《存性》二卷,《存治》
一卷,《存人》四卷。《存
学》主旨是“明道不在诗书
章句,学不在颖悟诵读,而
期如孔门博文约礼,身实学
之,身实习之”(《存学》
卷一),阐明实行实习是为
学之根本,其最惊世骇俗的
一句名言是:必破一分程朱
,始人一分孔孟。《存性》
的主旨在于明理气俱是天道
,性形俱是天命;性善则气
亦善,气善则性乃善。从性
气合一、理气融为一片的立
场,批判程朱把“义理之性”
与“气质之性”截然二分、气
外言性的错误,以性善论驳
斥程朱的气质性恶说,强调
恶是后天引蔽习染所致。《
存治》原名《王道论》,以
托古改制的形式阐述政治理
想和复井田、复封建、兴学
校三大治理纲领,为早年墨
守宋儒之学时所作,后来虽
在细节上有所修正补充,但
大纲宏旨终未改变。《存人
》原名《唤迷途》,是批判
佛、道二教及各种伪道门的
通俗之作。站在时代潮头,
颜元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强烈
反教条主义的程朱理学,反
脱离实际的训诂辞章,反闭
目静坐的涵养工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