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指间青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文山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这里奔流的金沙江,是青春期的长江,血气方刚,活力正盛,自青藏高原南下,一路汇集雪山融水,穿峡过滩,一泻千里,势不可遏。于是,出川藏、进云南,却偏偏有山挡道,一座是玉龙雪山,一座是哈巴雪山。金沙江先是随兴打了一个300多度的大转弯,由向南改为向东北。江水转弯的地方叫石鼓,这里遂被称为长江第一湾。可是,面前依然是壁立千仞的叠嶂连峰。由是江流发一声喊,生生在两座高可摩天的大雪山间撕开一道口子。这道狭窄的口子就叫虎跳峡,峡长16公里,峡高3000米,最窄处却还不到60米。据说,当地有人曾看见老虎从这里跳峡而过,于是以此命名。

一道虎跳峡,让狂野的金沙江多了几分豪气。

第一次认识虎跳峡,是1986年洛阳长江漂流队的壮举。江河漂流,是人类挑战大自然的一项新兴活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球上的大河——尼罗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相继被漂流运动者征服,而中国长江却还是漂流的处女河。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公里,落差5400米,也是世界落差最大的长河。它的上游尤以急流险滩著称于世,同时也让一个个漂流探险家心旌摇曳。

1977年,当美国探险家肯·沃伦成功地漂流了印度恒河后,站在他的“下次是哪条江”号漂流船上,指着远处的喜马拉雅山雄心勃勃地说:“现在,只有山那一边的伟大长江还没有被征服过,这就是我的下一个目标。”他还表示,愿意交纳80万元首漂长江。

中国的河流,为什么不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漂流?一个年轻人挺身而出,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尧茂书。于是,尧茂书孤身开始了他壮烈的长江漂流之旅,但不幸在金沙江的通珈峡遇难。尧茂书的献身,唤起更多热血青年的爱国激情,来自古城洛阳的8位年轻人自发成立了“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决心继续完成尧茂书未竞的事业。洛漂队成功冲过通珈峡,却在叶巴的江心遭遇狂浪,漂流船被锋利的礁石一劈两半,两位队员不幸遇难。

长江上游之艰险,使得美国人知难而退。此前踌躇满志的美国探险家肯·沃伦在叶巴察看了江水流势后宣布:我们要和长江说“再见”了。他还说:“过去,我们对长江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条江上,不管什么人,光靠勇气、毅力和技术都是不够的。”

但叶巴初战的失利和美国人的退缩丝毫没有动摇这群洛阳青年的意志,他们誓言要一直漂到长江人海口。

于是,天险虎跳峡成了漂流队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时,全中国的眼睛都盯在了云南西北,地图上的一道细细弧线,系住了亿万人的心弦。

这一天,是1986年9月10日,洛漂队的两位勇士从容地穿上救生衣,向岸上的人群挥挥手,上了密封船。船下水仅仅一秒钟就被激流挟持着飞速冲上横卧江心的黑礁石,接着翻腾跌下7米多的波谷,险被激流利石击穿。密封船在狂涛和旋涡中翻滚着前进,很快又被巨浪吞没。但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在他们身上,密封船沉入江底,几番挣扎后终于浮出水面……

我多少次在地图上寻找虎跳峡,寻找这道让国人为之热血贲张的壮峡。今天,我终于如愿来到金沙江畔。车子从丽江出发,6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原野上,远山、近树、村舍显得格外静谧。从车窗远远地眺望长江第一湾,只是一道优美的弧线。车子沿着公路迤逦前行,不经意间,已与浑黄的江水一路同行。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前方,会有一场水石的恶战。

公路旁的山势陡然升高,我们乘坐的车子在一座涵洞前的敞地停下。虎跳峡就在公路下方,隐隐听得到江水的呼啸。由公路下到江边,建有百米栈梯。踏上去,立刻传来“咚咚”的响声,仿佛听见长江的心跳。临江水处围起了一米高的铁栏杆。凭栏处,便是虎跳峡的狂澜激流。

不像我见过的许多江流,岸边的崖、江心的石,都被激流磨得顺溜圆滑,如同一只只驯服的绵羊,在鞭子下低眉顺眼,了无刚性。江水在石面上纵情漫流,意气风发,写尽一个征服者的傲慢和自得。

虎跳峡却不是这样。16公里长的狭窄河道,每一处都是严阵以待的敌垒:峡两岸的岩石,全都突显一列列尖锐的棱角,露出斧斫刀削一般的痕迹;江心处那块黑色大礁石,更是利脊高耸,铁面狰然,对着汹涌而来的江水,以锋利的刀口相向。滔滔黄水,登时被一劈两半。江水却没有丝毫退缩,咆哮着蜂拥向前,浪涛层层叠叠,铺天盖地而来,高高腾起的水柱和深深卷出的旋涡,如同天地间一口口巨镬,不断倾倒出满锅嘶叫着的沸水。旋涡套着旋涡,浪头抵着浪头,看得人眼花缭乱。江水流速之疾、力量之大,更让人触目惊心:圆桌大的木头进入水中,出峡时已被劈得粉碎。面对此景,宋代诗人苏轼曾吟道:“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继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波。”这将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的箴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是长江的一次发威,3000里奔腾的劲道,3000米落差的蓄势,在一瞬间爆发。江水逼使大山让出一条通道,但也仅仅窄堪容身。而两岸山岩的反抗来得一样强烈。那锐石尖岩的形成,当是江水的强力之功。奔腾的激流和坚定的山岩,彼此相向,再无退让。水石间的剧烈搏斗,就这样相持了千万年。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在时下铺天盖地的散文作品中,能够一眼识别出一个散文家的独特或起码与众不同颇不容易。而我对黄文山的散文却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其韵味的特别。黄文山的散文能够称为最地道最纯正的美文。

——文学评论家郝雨《文中有诗、文中有画及其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文山的游记散文敞开了他的心灵世界的诗意。无论是对大自然的惊异或惊心,还是那种永远的感动,我觉得文章中有着一种难以掩抑的力量,这就是山水给予他的严峻的生命意识。

——文化学者、理论家杨健民《意高在别处》

黄文山的散文写石头,写树木,写山水,在那些石头树木后面,在冲你而来的山水景致后面,席卷而来的是感觉,是排山倒海而来的感觉。那是一种来自生命世界及生命对象世界的生命的骨质响动、涌动与呐喊。人被淹没在这种内心呐喊与骨质响动中,既有憾人之关,也有文化之思、生命之思的憾心之惊。这种来自生命骨质的力度,给沉浸在山水中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震撼和启迪。

——文艺评论家刘忠诚《心智的天地和散文的出路》

后记

指间青山,过往风景,个中心情。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从容下山》,录此,权作后记。

此刻,我正站在4506米的高度。这里是玉龙雪山。从大索道上来,是一个由木板搭建的平台。平台正中竖一块立石,上面便镌刻着这个高度。这个高度却不是整个游览线路的终点。平台之下,一条长而蜿蜒的木栈道继续往山坡上延伸。可以看到一个接一个裹着厚厚羽绒服的游人如蚁般在栈道上缓缓行进。他们显然并不满足于只是站在这个离索道最近的平台上观雪景。毕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视野不够开阔,雪景也过于稀疏。我相信,要看到玉龙雪山更美的一面,还应该继续向前,直至走到栈道的尽头。我因此有些羡慕栈道上的游人,他们可以一直向前,向远方,走向他们的体能能够抵达的高度。这自然是一种人生得意之处。

但我不能。我知道,4506米对于我来说,已是人生的高度。尽管我也存有寻幽探胜的好奇心,也曾有过“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偶尔还会和年轻人争争锋,然而,高度就是高度,架在那里,就是一条生命的横杆,一道铁的法则,不容逾越。

而且,即便是这个高度,我也不可能停留太久。我已感觉气促脚虚,而且,我看到有几位同行者由于身体不适,早早地就由索道返回了,对他们来说,4506米已经太高。现在,我还能站在这个高度,从容地观看四面风景,应该感谢上苍,感谢生活的赐予。对此,我不应有更多的奢求。

人生有许多无奈,还有许多不能。我很喜欢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诗:“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环顾来路,多少挫折,多少失意,多少遗憾,伴随它们的往往是无奈和不能。无奈多是因为环境的缘故,不能则是自身的因素。因为这些无奈,因为这些不能,所以才要更加珍惜眼下能够做的一切,同时力求做得更尽心、更完美。

人不能一直站在一座山顶上。那么,选择下山吧。可不要轻视下山。俗云:“上山容易下山难。”1000多年前,文学家韩愈登上天险华山,可是当他从苍龙岭下山时,望一眼脚下的万丈深渊,倒吸一口冷气,便再也迈不动脚步了。韩愈最终自己下不了苍龙岭,是被人抬下山来的。可知下山并不容易。

寻找下山的路径,享受下山的过程,体味下山的心情,对于每一个上山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下山后,自当捡拾今天的记忆,垒叠起案头山水,或可延续那一份快乐情愫。指间青山,自是别样风景。

此刻,我正在4506米的玉龙雪山上。这已是我人生到达的最大高度。脚下是漫漫云海,雪山上寒气逼人。忽然想起,是该下山了。

目录

背倚虎跳峡

壶口一望

大美华山

彩色的西海固

从苏堤上走过

天山作证

京口北固山

从野柳到鹅銮鼻

丽江漫步

青山不老

山水的交响

雨中鸳鸯头

霍童漫笔

与一条小溪结伴同行

一叶湄洲

西坪茶说

有一个地方叫感德(外一篇)

赤壁素描

相看政和

和平豆腐最相宜

何处是归宗

泉港的色彩

感受安海

鼓浪屿的市声

太姥山的三组照片

缘起山中雨

浩渺海波中的一座小岛

名山有室本天成

天宝岩纪行

灵源山记

海上浮城

秋意墨尔本

等待日出

蓝天大海之间

流放者之城

双城记

蒙赫斯山顶的古堡

大阪城的石墙

塞纳河你对我说

水坝上的城市

威尼斯小调

独步当世

四季诗

山川万里一身遥

山不在高

树犹如此

再上淘金山

记忆中的黄巷19号

背阴山坡上的菜园

后记

内容推荐

《指间青山》是作者黄文山近年创作的散文随笔结集。其中多篇作品如《独步当世》、《塞纳河你对我说》、《彩色的西海固》、《壶口一望》、《山水的交响》、《与一条小溪结伴同行》等分别被《读者》、《散文选刊》以及各种散文年度选本选载,且被收入山东、江苏、四川等地的中考试卷或高考模拟试卷中。这些散文随笔体现了作者鲜明而独具的艺术风格。

编辑推荐

《指间青山》是一部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的散文集。文章没有浮华的辞藻,而是以质朴随性、从容淡定的文字,娓娓述说,字里行间承载着作者黄文山的真情实感,体现作者对于生活有细心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内容智性、成熟而又朴实,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意义,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思想启迪与文字享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