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水在我心中流淌(刘天仁散文诗词集)》的作者刘天仁,文笔较好,每篇文章都饱含深情。本书包含《萍乡,我的故乡》、《滕王阁,我一直在读你》、《春临贤令山》、《圆明园,我追寻着你》、《郁孤台,你是一朵兰花》、《海滨早晨即景》、《笑串青山作项链》、《海棠花,我不敢写你》等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赣水在我心中流淌(刘天仁散文诗词集) |
分类 | |
作者 | 刘天仁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赣水在我心中流淌(刘天仁散文诗词集)》的作者刘天仁,文笔较好,每篇文章都饱含深情。本书包含《萍乡,我的故乡》、《滕王阁,我一直在读你》、《春临贤令山》、《圆明园,我追寻着你》、《郁孤台,你是一朵兰花》、《海滨早晨即景》、《笑串青山作项链》、《海棠花,我不敢写你》等文章。 内容推荐 《赣水在我心中流淌(刘天仁散文诗词集)》是作者刘天仁,近两年来创作的部分诗文。全书以散文为主,分为故土情怀、怀古幽思、圆明园祭、壮哉神州、海韵山魂、草木有情、风花雪月、温情脉脉、岁月留痕和浅唱低吟等组章。作品洋溢着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对先贤的尊崇、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祖国山河和中华文化的热爱。感情真挚而细腻,文字流畅而优美,语言朴实而典雅,题材广泛而多姿。全书取材和叙述严谨,大多数文章短小精悍,实为当今这个快节奏时代可以方便轻松地阅读的纯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中小学牛作文的辅助读物。 目录 故土情怀 萍乡,我的故乡 萍乡,我的梦乡 啊,萍水河 故乡的油茶树 小路悠长 青草冲的怀念 赣水在我心中流淌 南昌印象 洗马池抒情 滕王阁,我一直在读你 青云谱 方墓情思 春雨带春烟 怀古幽思 草堂情思 韩愈与潮州 春临贤令山 邂逅柳柳州 苏轼与惠州 苏轼与儋州 梦游古黄州 蓬莱偶拾 聊斋闲聊 圆明园祭 圆明园,我追寻着你 文源阁挽歌 “正大光明”祭 “勤政亲贤”的悲剧 “澹泊宁静”的毁灭 追寻那张图 华表的故事 圆明园——美的精灵——代我写圆明园的结语 文渊阁——酸楚之渊 文澜之“澜” 壮哉,神州 伟哉,黄帝陵 壮哉,中山陵 梅关赋 凌云塔 大运河情思 郁孤台,你是一朵兰花 快阁快语 万山之中小县耳 啊,采桑子——试写欧阳修《采桑子(十首)》词意 海韵山魂 海浪心语 浪花礼赞 沙滩遐思 海滨早晨即景 海滨暮色 海滨秋色 海滨一日 海滨初冬 海之缘 龙虎山游记 虎丘游记 笑串青山作项链 庐山诗趣 草木有情 草 窗下一片小草 树的自白 柳 一片落叶 我爱竹 风花雪月 读风 啊,秋风 秋阳 秋雨 海棠花,我不敢写你 井冈杜鹃 春兰自语 黄花漠漠弄秋晖 梅花自言 嗨,三角梅 雪 今夜属于明月 那年的雪 昨天的雪 温情脉脉 家是什么 春天来了 冬 春节,你好 蛇年,你好 落日赞 落霞颂 赞美一滴水 早春的列车 去“偷”点时光吧 岁月留痕 楼下的房屋拆除了 朝拜大佛寺 伪满皇宫沉思 啊,甲午 双面网络 老人和儿童 此生忘不了的书店 我的“光明”情缘 我与《江西日报》 “无限”的风采(科学小品) 你将是一个传奇 游泳小结 浅唱低吟 古风·故乡(三首) 钗头凤·忆童年 童年的记忆 家门口,小池塘(儿歌) 青玉案·南昌情思 沁园春·忆南昌百花洲兼自嘲 六州歌头·咏江西 怀陶渊明 满江红·怀欧阳修 次韵《多景楼》诗兼赞南丰怀曾巩 桂枝香·怀王安石 次韵《寄黄几复》诗兼怀黄庭坚 声声慢·怀李清照 沁园春·怀辛弃疾 钗头凤·怀陆游 声声慢·圆明园153年祭 甲午感怀 一剪梅·忆九一八 七七事变77周年 五绝·无题 踏莎行·郁孤台感怀 一萼红·景德镇瓷器 虞美人·庐山 七绝 韶山 天净沙·海 踏莎行·海滨抒情 七绝 秋之海 七绝 海之秋 浪淘沙·钓鱼岛风云 海风——大海的精灵 七绝 秋 三台令·秋雨 七绝 立秋观石榴 水调歌头·癸巳中秋 重阳节观晚霞 清平乐(二首) 忆江南(三首) 七绝 观荷 丑奴儿·无题 你说 七绝 赠友人 友谊 黄昏 光明颂 水调歌头·赞《光明日报》 和山佳《七绝 承德游》并请先生教正 赏《节日赏石,大饱眼福》文中的 “青龙偃月刀”随想 中华文化遐想 后记 试读章节 萍乡,我的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元旦,儿子和儿媳带着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走亲戚去了,老伴也去另一个儿子那里了。我一个人在家,屋外冷飕飕,屋内冷冷清清,于是打开了电炉。不知怎么搞的,这不禁使我思念起童年时代在老家烤火的情景来:在一间黑咕隆咚的小屋子里,靠墙挖了一个浅坑,里面摆放着一个燃烧着的偌大树兜,全家人(有时也会夹杂一两位邻居)围着树兜取暖,谈天说地,讲鬼评妖,火焰明明灭灭,心情跌宕起伏,夜深了也不愿上床睡觉。有时煨上几只红薯,不用说吃,就是闻香气也会垂涎欲滴……此后思乡的情绪竟一发而不可收,几乎整个元旦都沉浸在思念之中…… 我的故乡在江西萍乡。掐指算来,我离开那里已超过了半个世纪。当然期间也回去过,最初比较频繁,隔两三年回去几天;以后的间隔越来越长,如今已是十七八年没有回去了。尽管如此,我心里一直牵挂着她,永远为她感到骄傲。 我生长在农村的贫寒之家,从小就有些自卑感。但当离开故乡来到南昌,发现许多同学和同事之前连火车都未见过,才知道我也有比别人优越的地方。因为浙赣铁路就从老家门口正前方经过,不但对火车司空见惯,而且由于旅客列车都挂有起点和终点的牌子,所以我打小时起就知道铁路的一端有南昌、杭州和上海,而铁路的另一端有长沙、广州、重庆和昆明。至于乡亲们更是对铁路产生了某种依赖。在我的童年时代,农家鲜有钟表。自火车打家门口经过起,乡亲们逐渐淡化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习惯,而代之以旅客列车作为他们计时的参考。当然有时因火车晚点或看走了眼也会出现一点小问题。后来我发现,我比有些人更早认识的不只是火车,还有缆车,就是现在许多旅游景点都有的那种缆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萍乡有两家隔着一座山的煤矿——高坑煤矿和王家源煤矿。高坑煤矿建有铁路支线,煤炭运输没有问题。而王家源煤矿仅有一条绕山而行的简易公路与高坑相通,不但路程远,而且那时又没有大吨位汽车。为了解决王家源煤矿的煤炭运输问题,于是就在它和高坑之间修筑了一条跨越山岭的运煤缆车线路。因为我的姐夫做过缆车的操作工,所以我对此有所了解。以后我在旅游景点看到人们对缆车趋之若鹜,不禁有几分自鸣得意。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就会打开一扇窗,我虽然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但故乡也给了我一些优于人的东西,于是我渐渐有了自信。此长彼消,我的自卑感也逐渐淡化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有了一些阅历,我对故乡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入了:原来我的故乡也曾有过明星般的辉煌。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她闪光的一段日子。萍乡煤炭资源丰富,但一直未能进行规模开发。直到1898~,近代官僚买办盛宣怀创办了萍乡煤矿,使之成为我国最早开采的煤矿之一。1899~,浙赣铁路建成。同年动T修筑的萍乡至株洲的延长线,于1905年竣工并与粤汉铁路衔接,极大地推动了萍乡煤炭资源的开发。1908年,盛宣怀在汉阳制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的基础上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由官督商办改由完全商办,成为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辛亥革命前,汉冶萍公司年产钢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仅钢产量就占当时全国年产量的90%。汉冶萍公司实际控制了清朝的重工业,萍乡也因汉冶萍公司的显赫地位而变得令人瞩目了。 我的故乡也曾受到一代伟人的青睐。煤炭资源的开发,给萍乡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使她有了“江南煤城”的称号,但同时也使老百姓遭受着更为严酷的压迫和剥削。“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讨饭),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这便是当年煤矿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就曾来萍乡安源从事革命活动,并于1922年9月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坐落于萍乡安源半边街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工人运动的组织形式。刘少奇在萍乡安源近三年,曾任俱乐部总代表、窿外主任、总主任等职。在罢工期间,刘少奇、李立三作为工人的全权代表,与资方进行谈判。因为当时的谈判地点为敌戒严司令部,工人代表来此谈判犹如深入狼窝虎穴,所以“刘少奇一身是胆”当时被传为佳话。毛泽东也曾来安源从事革命活动,安源张家湾军事会议旧址,是毛泽东在萍乡从事革命活动的见证。1927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湖南来到萍乡安源,召集了安源、浏阳等地的党、军负责人会议,讨论了秋收起义具体计划,宣布了暴动日期、进军路线口号等。安源的路矿工人参加秋收起义的人众多,那位写过《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 不要认为这只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效应,此时我想到的的确尽是故乡的好。故乡不是没有给我磨难,但我认为那些磨难对我的人生也不无好处。记起了现代京剧《杜鹃山》,我喜欢它优美的曲调,其中那句“家住安源萍水旁”的唱词更中听。每当我听到这一句时,都感到热血上涌,想从心底里说出一句话:萍乡啊,我引以为豪的故乡!P3-5 序言 我的2014与“海”有关 (代前言) 2014年,我的生活似乎与“海”有关…… 我在海滨徜徉。听从了大海的召唤,四月份来到了黄海之滨。此后只要天气允许,几乎天天去观海,百看不厌。我在海岸凝望,在沙滩流连;我在潮水来时欣赏浪花,在潮水退后掏拾贝壳;我领略了大海的秀色,感受了大海的深邃;我分享了大海的喜悦,懂得了大海的忧愁……大海也向我敞开了她的胸怀,也向我倾诉了她的心声。于是我感到有了激情,于是我发现有了灵感,欣然下笔写出了几篇关于大海的散文……转眼之间,就近一年了,还是有些舍不得离开。 我在史海探幽。我不从事历史研究,只想弄清历史事实。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也是我此生经历的第二个甲午。在经历第一个甲午的时候,知道了甲午战争,知道日本是侵略者,知道了我们是失败者。但那时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学生,虽然义愤填膺,但对那些历史事件说不出个所以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的逐渐多一些,但总体来讲还是说不清道不明。再逢甲午的时候,我猛然认识到,如果再不把甲午战争的来龙去脉搞清楚,那么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的谜团,将来就无力在另一个世界揭露和声讨杀人恶魔了。所以硬着头皮闯人史海,终于基本弄清了甲午战争的头绪。单说日本,侵略中国是它的既定方针;当时它野心勃勃,是毫无掩饰的;当时它侵略中国的计划,是极其周密的;它在战争中的手段,是极其凶残的;它在战胜清朝后,态度是骄横傲慢的;这条恶犬后来有能力再度与中国进行八年殊死较量,是靠中国的战争赔款养肥的…… 我继续在文海中拾珠。以我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创作了一些诗文。所不同的是,我开始进行了串联的工作,将两年多的诗文进行了整理,终于编成了一本书稿,已交出版社。不出意外,2015年也可以见到我自己的书,当然值得高兴。同时也有一些惭愧,因为直至迟暮之年才有一本小书,不由得有一点“归对妻孥梦亦羞”的感觉。何尝没有遗憾,因为我的第一本书极可能也是我最后的一本书。但无论如何,它标志着我在文海泛舟有了一星半点的收获。只是一小块荒芜的平地种了几株豆苗依旧是平地,依然需要而且应当仰望高山。 2014年,我的生活真的与“海”有关…… 后记 后记 这是一条涓涓细流,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终于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漫长的生长周期,经历风吹雨打、霜冻冰封,终于瓜熟蒂落。 这是一次特殊的追梦,从少年起开始编织,遭遇了坎坷磨难、惊涛骇浪,直到迟暮年华才得以圆梦。 面对《赣水在我心中流淌(刘天仁散文诗词集)》一书,我难以用言辞表达心中的感慨…… 感谢光明网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本书大多数文章都是近两年在光明社区完成的。 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的编辑。在当今出书难的世风下,是他们给予了一个无名之辈出书的机会。 还有跋、新、智等友人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使我才有信心和勇气将零散的文章结集出版,在此也向他们深表谢意。但仅一个谢字承载得了友谊之重吗? 作者 2014年11月3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