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黔滇抗战,指抗日战争时期内,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个省(区)内所进行的各项战役。从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止,抗战八年中,在这四个省(区)作战时间长达七年。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这本《粤桂黔滇抗战亲历记》就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粤桂黔滇四省抗战之亲历记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粤桂黔滇抗战亲历记/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粤桂黔滇抗战,指抗日战争时期内,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个省(区)内所进行的各项战役。从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止,抗战八年中,在这四个省(区)作战时间长达七年。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这本《粤桂黔滇抗战亲历记》就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粤桂黔滇四省抗战之亲历记录。 内容推荐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这本《粤桂黔滇抗战亲历记》介绍了如下作战内容:在广东境内一九三八年十月的惠(阳)广(州)战役,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上旬至一九四○年五月的粤北战役,抗日时期广东的海军、空军与防空;在广西境内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中旬至一九四○年十一月中旬的桂(广西)南会战,一九四四年九月上旬至十二月中旬的桂(林)柳(州)会战,一九四五年四月下旬至八月上旬的桂(林)柳(州)反攻作战;在贵州境内的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下旬的黔南作战;在云南境内的一九四二年五月至一九四五年元月的滇西抗战。 目录 第一章 广东抗战 第一节 惠广战役 综述 从余汉谋投蒋说到广州弃守 李洁之 抗战中的惠广战役 曾其清 第六十三军参加惠广战役的述忆 彭智芳 福田之战 萧秉钧 惠广战役战略预备师一第一五四师 侯梅 第一八六师增城之役的追述 李振 正果之战亲历记 黄韬远 忆正果之战 黄植虞 第一五二师驰援广州概况 苏华 战车大队参战记 刘炽 工兵指挥部在弃守广州中的一些情况 张大华 惠博沦陷亲历记 钟凛之 吴益 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纪实 黄贵煌 陈悦源 陈 源 口述 广东抗日首战 李友庄 第二节 粤北战役 综述 第一次粤北战役前广东部队整备情况 李洁之 牛背脊、吕田战斗 林伟俦 伯公坳与牛背脊战斗 李友庄 第一五八师银盏坳之战 林廷华 忆第一次粤北战役 卜汉池 鲜水坑之战 陈国光 从化丹竹坑之战 黄植虞 第二次粤北战役从化良口、鸭洞口、鸡笼冈之战 黎天荣 望到底、佛公坳、耀洞之战 黄涛 林伟俦 邓洪妮 夜袭增城官塘日军旅团指挥部 钟钧衡 魏策新 第十二集团军中国共合作的战斗友谊 何宝松 李煦寰与第十二集团军的政工总队 粱钧 第三节 抗日时期广东海军、空军与防军 抗日时期的广东海军 李达荣 广东抗日第一次海战的海周舰 黄里 水雷队敌后布雷 高鸿藩 抗战初期在广东的空战 黄肇濂 抗日时期的广东防空 敖伦 李炯 黄健 陈本昌 第二章 桂黔抗战 第一节 桂南会战 综述 桂南会战 白崇禧 第一七五师战斗在桂南 冯璜 抗战在桂南 巢威 战斗在邕钦公路线东翼 黄炳钿 血战桂南 阳丽天 第三十一军在桂南会战 覃戈鸣 日军第一次进犯南宁 张仲 昆仑关攻坚战亲历记 郑洞国 郑庭笈 昆仑关战斗 崔贤文 激战昆仑关,郑作民师长殉国 解云祥 昆仑关战役中宾阳民众参加抗日情况 桂南上空的战斗 韦鼎峙 第二节 桂柳会战 综述 桂柳会战 白崇禧 桂柳会战经过 李汉冲 第七十九军在桂林作战 方靖 桂柳会战的第六十二军 许让玄 桂林防守及沦陷经过 覃戈鸣 桂林“焦土抗战” 巢威 桂林防守战 郭炳祺 桂林战役江东地区战斗 覃泽文 守城日记 宁德星 桂林七星岩八百壮士殉国纪实 陈兴让 桂柳会战片断 黄炳钿 战斗在平南、桂平、宜山一带 颜僧武 第一八八师桂平、柳州抗战片断 刘维楷 战斗在桂平 张正明 桂平激战 周竞 柳州沦陷前后 梁镇海 邕宁县地方团队抗敌记 邓炽 南宁市第二次沦陷经过 唐超寰 黔桂线上撤退见闻 以云皋 苏德润 第三节 黔南作战 综述 第九十七军在黔桂边境作战经过 黄淑 桂黔大溃退目睹记 曹福谦 桂黔战役的一幕 吴鹤亭 黔南事变前后 宋思一 黔南事变历见录 高岳文 第四节 桂柳反攻作战 综述 桂柳反攻作战 白崇禧 反攻桂北与柳州之捷 戴广德 灵川抗日自卫武装协同第九十四军进行粟家坳战斗 周邦 柳江县抗战的回忆 韦日上 柳州民军第一支队抗日经过 韦自如 广东廉江战役 曹广治 第三章 滇西抗战 综述 畹町撤退经过 李志正 惠通桥阻敌 杨肇骧 滇西军民抗战概况 尹明德 滇西敌后军民抗战纪实 常绍群 龙陵潞西区抗日游击队片断回忆 王开秀 防守滇南的第一集团军 严中英 附录 一 惠广战役大事记 二 粤北战役大事记 三 桂南会战大事记 四 桂柳会战(包括黔南作战)大事记 五 桂柳反攻作战大事记 六 滇西抗战大事记 七 中日双方指挥系统表 试读章节 远在一九三八年四月初,余汉谋接到军事委员会的第一次情报,说日军现在台湾集结陆军四个师团、海军舰艇约八九十艘,合计兵力约八万多人,即将大举向广东进犯。当时广东方面曾引起一度的紧张,第四路军总部和广东省政府已准备必要时迁到翁源,并在翁源构筑防空地下室备用。在军事部署方面,余汉谋遵照蒋介石的作战战略,组织参谋旅行,侦察地形,决定阵地,在广州近郊沿珠江口东岸自番禺至东莞、宝安,沿大亚湾海岸至淡水、惠阳、增城、从化各地布防,部署军队:以莫希德的第一五一师师司令部和直属队驻惠阳,温淑海旅分驻龙岗、深圳,何联芳旅分驻澳头、淡水、惠阳;以张瑞贵的第一五三师师司令部和直属队驻公平(宝安县属),陈耀枢旅分驻宝安、乌石岩、西乡,钟芳峻旅分驻沙井、新桥、楼村;以曾友仁的第一五八师分驻新塘、乌涌附近;以王德全的第一五六师驻增城;李振的第一八六师驻从化;以梁世骥的第一五四师(缺一团)驻花县;张简荪的独立第九旅驻中山;陈勉吾的独立第二十旅驻佛山;陈崇范的炮兵指挥部(不足两个团)、余伯泉的高炮营、曹绍恩的战车队和一些直属部队驻广州近郊。这一军事部署,除王德全的第一五六师于九月间奉调鄂南,增城由李振的第一八六师接防之外,在惠广战役的前夕,基本上没有改变。此外,第四路军还成立了国防工程委员会,向香港采购大量钢铁、水泥,在各阵地构筑防御工事。广东省府也发行了三百万元国防公债,广东省动员委员会还发动中等学校以上学生各回本乡半月去宣传和组织群众,俨然是准备抗战的样子。但事隔不久,军委会又来一次情报,说日军已改变战略,将四个师团改调长江地区作战,准备先打下我们的心脏——武汉。这样一来,广东军、政当局就开始松懈下去。广东这一回以“准备抗战”为名而发行国防公债三百万元(广州市按一个月房租派认数额为一百三十万元)来说,也是天一半地一半,给人浑水摸了鱼,真正用于国防建设的为数实在有限。广州失陷后,我在韶关就亲耳听到总部秘书长陈同昶(余汉谋的高要同乡)说:“据说么哥(黄范一的诨名,黄是余汉谋高要同乡亲信人物之一,他当时以总部少将参议派往负责广东省动员委员会)在国防公债中捞了五十万,钟天心(孙科派的立法委员,当时回粤协助李煦寰搞对民众宣传组织工作)也捞了二十万元,弄得外边大家都妈妈声(即粤语‘丢那妈’之意)了。” 此外,曾养甫当时是以兼代财政厅长的资格实际掌握国防公债的款项,他也利用职权,擅从公债项下拨出数十万元修筑广州市政府的防空室和他的梅花村公馆的防空室。这件事引起余汉谋的严重不满,曾派广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曾其清去见曾养甫,指出这些防空室的构筑,不属国防范围;但曾养甫却借口广州市负担了一百三十万元,应该有所分沾,明目张胆地从中捞了一大把。 论理,广州是华南国防前线重镇,也是抗战初期的国际交通要点。敌人暂时不来侵犯广州,不等于说敌人已经忘记广州了。那时第四路军经蒋一再抽调部队到省外作战后,实际上控制在广、惠间的部队如上所述合计兵力仅得六万人左右,分配在长达三百公里的战线上面,面对强大敌人海、陆、空军的联合进攻,是不容易应付的。 在广州沦陷前,蒋介石对敌人可能进攻的战略方针一直作出极其错误的判断,对当时的大英帝国力量也作了过高的估计,以为日军虽企图向华南进犯,但由于对英国有所顾忌,可能不敢过分威胁香港。他因此判断敌人如果向广东侵犯,其目的只不过在切断我广九线深圳至石龙一段的陆上交通和宝安至太平这一段的海上交通,敌人的主力必然使用在虎门要塞地带进攻,而在大亚湾附近只是一种佯攻,以牵制我兵力而已。在敌人兵力方面,蒋亦以为敌方只有海军、空军和陆战队,兵力不会很大。根据这样的判断,蒋介石早就以确保广九线为他的作战的主旨,一再指示余汉谋切实执行,不许擅自变动。 一九三八年十月四日,余汉谋接到军委会的情报说:日军在台湾集结陆军两个师团,海军舰艇约三十艘,空军各种飞机约七八十架,即将向广东进犯。那时候的广东军、政人员思想上还是疑信参半,甚至有些人还存有“以夷制夷”的幻想,以为日本不敢过分刺激英国,暂时还不会侵略华南。余汉谋身负保卫华南国防的重责,不顾国家利害和群众生命财产,若无其事地不作任何军事上的防范部署,各级指挥官也毫无敌情观念,任由所属各级官佐离开防地往广州甚至到香港等地游耍。直至十月十日晚上,第一五一师师长莫希德发现了敌海军舰艇云集大亚湾海面,打电话到广州和香港,请各电影院放映字幕,通知所属军官赶快回防。 P13-14 序言 粤桂黔滇抗战,指抗日战争时期内,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个省(区)内所进行的各项战役。从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中国军队于桂(林)柳(州)反攻作战的捷报频传声中迎来日本投降的喜讯止,抗战八年中,在这四个省(区)作战时间长达七年。 本书所包括的作战内容有:在广东境内一九三八年十月的惠(阳)广(州)战役,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上旬至一九四○年五月的粤北战役,抗日时期广东的海军、空军与防空;在广西境内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中旬至一九四○年十一月中旬的桂(广西)南会战,一九四四年九月上旬至十二月中旬的桂(林)柳(州)会战,一九四五年四月下旬至八月上旬的桂(林)柳(州)反攻作战;在贵州境内的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下旬的黔南作战;在云南境内的一九四二年五月至一九四五年元月的滇西抗战。 这四个省(区)除贵州外,有三个都位于我国南部边陲。战争一开始,日本侵略者扬言于三个月内就可以解决“中国事件”。可是,中国军民以英勇的抗击,驳倒了日本侵略者的呓言。战争进行了一年,反而更加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战斗意志。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将其“速战速决”的政策,改变为“以战养战”的政策。为了摧残我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困死我们于国门之内,切断我国对外交通渠道,断绝与外界联系,遂于一九三九年十月登陆大亚湾占领广州,隔断我国仅有海上交通线与香港、澳门的联系;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登陆钦州湾占领南宁,切断桂越铁路,阻隔我国经过越南与外界的联系;一九四二年五月进占滇西,切断滇缅公路,阻隔我国通过缅甸与外界的联系。这就是日本侵略这几个省(区)进行作战的目的与特点。 惠广战役是一九三八年十月进行的。天津、上海失陷后,广州当时成为我国对外海运的唯一口岸。日本侵略者为了封锁我国从海上及香港、澳门的进出口通路,并策应其华中派遣军进攻武汉,于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以两个师团一个旅团的兵力在大亚湾登陆,二十一日进占广州,另一个师团于二十二日在珠江口大角岛西岸登陆,二十九日到达广州,中国军队转移至粤北清远一带。 粤北战役是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上旬至一九四。年五月,先后两次进行的。第一次是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下旬至一九四。年元月中旬,此时日本侵略军正在桂南地区与中国军队鏖战,为了策应桂南会战,扩大在广州以北占领区,牵制中国军队增援桂南,遂发动了第一次粤北战役。日军原计划占领粤北重镇韶关,到达翁源、英德,由于桂南战局吃紧,停止前进,将两个师团兵力调往桂南战场。一九四。年五月又发动第二次粤北战役,经过六七日激战,战役宣告结束。 桂南会战是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中旬至一九四。年十一月中旬进行的。日本侵略者为了遮断桂越间之国际通路,并为其南进做准备,先于一九三九年元月占领海南岛,十一月十五日登陆钦州湾,开始了桂南会战。会战是分四个阶段进行的:初战中国军队抵抗不力,失掉南宁;昆仑关战役中国军队进行了攻坚战,取得了胜利,歼灭日军精锐第五师团五千余人,击毙其旅团长中村正雄;宾阳战役双方是大兵团进行作战,中国军队由于桂林行营主任、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督率部队不力,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陈诚指导无方,致遭惨败,第九师师长郑作民殉国;到一九四。年十月底,日军开始撤入越南,中国军队于十一月十七日收复南宁。至此,广西境内无敌军。 桂柳会战是一九四四年九月上旬至十二月中旬进行的。经过长衡会战日军占领长沙、衡阳后,以打通大陆交通线和破坏中国西南空军基地为目的发动桂柳会战。日军以五个师团兵力集中于湘桂路方面,以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兵力集中于西江方面,采取分进合击态势向桂柳地区进攻。中国军队防守不利,先失全州,继失桂林,再失柳州。日军占领柳州后,湘桂路方面日军一部北上进入贵州,广西南面日军劲取南宁,并与侵入越南日军会合。十二月十四日北上进入贵州日军全部撤回广西布防。会战结束。 黔南作战是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进行的。黔南作战自始至终仅十余日,是桂柳会战的一个部分。桂柳会战日军占领柳州后,其第三、第十三师团分两路进入贵州,兵至独山及都匀以东之新寨,其目的在于破坏黔桂铁路交通及储存在独山一带的武器、物资,使战时中国后方发生恐慌。进入贵州日军兵力有限,加上中国军事当局已从各地抽调部队,组成抗击兵团,日军在完成对独山一带破坏任务后,返回广西布防。 桂柳反攻作战是一九四五年四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进行的。此时德意两国已经战败,日军感到其战斗力衰竭,无法控制在中国所占领的广大地区,要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应付盟军可能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这样便在广西境内撤出三个师团。中国军队趁此时机大举反攻。在广西民团与地方绥靖部队接应下,很快将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收复。 滇西抗战是一九四二年五月至一九四五年元月进行的。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旋即进占缅甸,中国赴缅远征军战败,日军于一九四二年五月进入滇西,被中国军队拦阻于怒江西岸,隔江对峙达两年。一九四四年五月,中国远征军渡过怒江反攻,先后克服腾冲、松山、龙陵、畹町,于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与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滇西敌军被肃清。本书着重述录在滇西敌后的游击队抗敌活动,而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的作战,详见本丛书《远征印缅抗战》,本书不再重复。 这里所收入的资料,都是原参加各个战役的国民党军将领的亲身经历,反映了在侵略者面前,我军将士激于爱国热情,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业绩;千百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为了祖国的独立,为了民族的生存,将他们的热血洒在祖国的土地上,其可歌可泣事例,是举不胜举;也反映了战地广大民众,不怕牺牲,毁家纾难,刺探敌情,输送粮秣,救护伤员,破敌交通,捐献财物,出生入死,配合我军作战。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鼓舞的抗敌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不会亡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欺的,炎黄子孙是宁死不做亡国奴的。 在这些战役中,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不足之处,如军事当局的判断失误,指挥不当,战斗部队之间不协调,因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过大伤亡,战略要地的过早丢失等错误。但所有这些都无损于战地军民战斗到底的坚强意志,无损于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反抗侵略者的光辉形象。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战役收集文章较为丰富,有的则较少,甚至有缺漏,虽然选载了一些台湾书刊文章,但仍感不足,有待以后继续补充。为了给读者和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者提供方便,我们对每个战役都编写了综述、大事记、双方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由于时间仓促,编者能力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本书由全国政协、广东省政协、广州市政协、广西区政协、云南省政协、贵州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联合编辑,并得到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江苏、湖南等省市政协大力支持和许多抗日战争亲历者的热诚帮助。在具体工作中得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协助配合,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