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佛当代著名艺术教育家、工笔花鸟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
由宁波作家孙群豪历时多年时间搜集,并撰写的《陈之佛传》独辟蹊径,以时间为线索,以陈之佛生活、艺术实践和教育活动为主轴,将陈之佛不平凡的一生娓娓道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之佛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孙群豪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之佛当代著名艺术教育家、工笔花鸟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美术的留学生,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 由宁波作家孙群豪历时多年时间搜集,并撰写的《陈之佛传》独辟蹊径,以时间为线索,以陈之佛生活、艺术实践和教育活动为主轴,将陈之佛不平凡的一生娓娓道来。 内容推荐 《陈之佛传》独辟蹊径,以时间为线索,以陈之佛生活、艺术实践和教育活动为主轴,将陈之佛不平凡的一生娓娓道来。《陈之佛传》将陈之佛作为当代著名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先驱和奠基人、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丰富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共分十三章,第一章提纲挈领式地介绍了陈之佛在工笔花鸟画和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介绍了陈之佛怎样怀着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追求维护艺术真理的,介绍了陈之佛谦逊仁厚的人品和重视亲情忠于爱情的人性之美。第二章开始,作者孙群豪就带着读着,从陈之佛1896年在浒山镇出生至1962年在南京去世,穿越时间的隧道,全方位近距离地感受陈之佛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 《陈之佛传》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陈之佛的一生,在尊重历史事实、体现传记作品严谨性的同时,又不失文学性和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探艺术真理,饮誉画坛 第二章 在家乡求学.初识世界 第三章 赴杭州求学,爱上图案 第四章 去东瀛苦读,画技渐精 第五章 创办尚美馆,声誉日隆 第六章 任中大教授.潜心工笔 第七章 走千里险路,谦逊治学 第八章 办个人画展,主持艺专 第九章 洗不白之冤,迎来新生 第十章 迎时代风尚,思想嬗变 第十一章 护民族工艺.深研云锦 第十二章 向祖国献礼,再获殊荣 第十三章 尽生命光华,精神永存 陈之佛生平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陈之佛,中国现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作为一名创作严谨、淡泊名利的艺术家,他对于中国画坛乃至艺坛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矢志于美术创作,一生创作出500余幅工笔画作品,件件皆为精品;赴日留学归来后,数十年来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直至终生。他是中国图案画的拓荒者,提升中国工艺美术整体水平的导师,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领域创造一项又一项奇迹。可以说,倘若没有陈之佛,现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就须重写。 作为学养深厚、技艺非凡的著名画家,陈之佛在绘画创作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技法。“观、写、摹、读”四字诀,即是他来自创作实践的技巧结晶,特别体现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他认为,“观”是指深入生活,观察自然,欣赏优秀作品;“写”是指写生,练习技巧,掌握形象,搜集素材;“摹”是指临摹,研究古今名作的精神理法,吸取其优点,作为自己创作的借鉴;“读”是研读文艺作品、技法理论、古人画论。这“四字诀”对一代又一代画家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陈之佛是这样归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工笔花鸟画创作,在构图、线条、设色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尤其对色彩的运用,融合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技法,融会贯通,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他的巨幅工笔花鸟画作《松龄鹤寿》,被苏州刺绣研究所绣成双面绣后,布置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 陈之佛又长于美术理论的研究和阐述,撰写出版了《图案构成法》、《图案教材》、《表号图案》、《中国图案参考资料》、《古代波斯图案》和《应用美术图案篇》等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撰写发表了《什么叫美术工艺》、《美术工艺的本质》、《中国历代陶瓷器图案概况》等一大批重要的美术论文,很多论著和教材填补了国内外同类著述的空白,富有极大的开创意义。陈之佛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理论著述均来自他的实践,这些宝贵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念,对中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巨大的指导作用。 陈之佛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致力于推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进步,这方面他所作出的诸多贡献,一时无法详述。比如在正确看待美术与工艺两者关系这一问题上,陈之佛鲜明的观点,为在学术界和创作界廓清若干原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曾这样写道:“美术与工艺二者都是对于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倘无美术与工艺来润饰人生,则人生便不堪其苦闷;社会亦将不堪其惨淡了。所以美术与工艺的成衰,即可见社会的消长。”“工艺美术它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种是实用,一种是美,两者必须并在,这种工业产品,才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获得满足。”“美术工艺(即工艺美术)是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实用之中使与艺术的作用相融合的工业活动。”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不能割裂其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关系。关于如何处理继承传统和艺术创新之间的矛盾,陈之佛有着清晰的思路。可以说,从青年时代起,陈之佛就重视这一问题,并自觉地探寻解决之道。他认为,新兴工艺美术的发展不能脱离原有的基础,只有继承旧的,才能创造新的。20世纪50年代之前,陈之佛即把“古代制作品的研究”当作研究工艺美术(和图案)的路径之一。他认为:“研究古代的作品,只在装饰模样的历史的知识上着想,还是不足的。应该研究过去作品中所含有的诸原则,人类和图案的关系,一种图案与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理想究竟在怎样条件之下才产生的,关于这等的研究,是最切要,而且也是最有益的。就是研究装饰的外貌,也比较还是在何时代或者何种原因要施装饰这等问题上紧要些。然古代的作品,固然大都可以使我们有深强的感想,但是其中也有无价值的。对于这点,须得仔细辨别。”可见,陈之佛这一艺术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既不是盲目地崇拜古代,也不是简单地否定历史;尊重历史的规律,从传统中总结方法,批判继承,学习借鉴,这是他始终遵循的艺术原则。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