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世俗生活为内容,以“新人”“新社会”为描绘对象,以张贴在居室或公共空间的墙上为主要传播特征的通俗美术形式,从1915年至1976年的60年时间里,在中国大陆,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这种风行一时的世俗美术,我们俗称它为张贴画。作为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长期以来,《张彩贴红(1915-1976美术张贴与现代中国)(精)》作者王宇清醉心于现代张贴美术老印刷品的收藏与整理。他在收藏的同时,也通过这些老张贴美术所描绘的画卷为考察视角,观察从民国到新中国的社会史、文化史,解读日常生活的变迁、演进。怀旧风盛行,关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图书曾流行一时期,它们更多的是对过往经历的讲述,是个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作者以近代史、美术史、社会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张贴美术做了文化上的梳理,从另一个视角对张贴美术进行观察和解读。
是什么原因,使这类被《张彩贴红(1915-1976美术张贴与现代中国)(精)》作者王宇清统称之为“张贴美术”的,曾大量印刷的通俗美术品,在20世纪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风行一时?竞至遍及家家户户,遍及居室、墙壁、各种公共场所,遍及一切可以张挂的空间……
这种一度广泛的“视觉占领”,是因为这种美术样式具备某种独特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还是因为,在过往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这些印制精美的美术品,确曾寄托着芸芸众生们对美的朴素理解,对未来,对生活,尤其是对物质对未来的想象、祈求、期待、渴望、梦寐……甚至幻想?
在时间停止的社会
我们再来看看那个年代年画、宣传画的标题吧,这会让我们体验到某种恍如隔世般陌生而又熟悉的时代质感。那往往是些一目了然用词明快甚至强烈的标题,如:《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中苏同盟无敌于天下》《反对使用原子武器》《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互爱互助勤劳生产》《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组织起来,走大家富裕的道路》《数他劳动强》《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这些标题会告诉你那个年代的价值观,你会因此而明白当年政策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这些意思鲜明口气夸张的标题,不断提示着我们,在那个岁月里,在那别样的价值观里,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那个年代最珍视什么,鄙视什么,它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它拥护些什么,又反对些什么……
这一幅幅题材广泛.绘画亦不乏精美之作的张贴画。就像产生出它们的年问题,讲着毫无新意的套话,住着相似的居室,这家和那家吃着相差无几的饮食,使用着大同小异的家具……因为严格实行的户籍制度,种地的农民似乎永远只能是农民,而进入工厂的职工,也认为永远得到了保障。工资那个时候是基本不涨的,物价也长年基本不变……
时间停滞的世界,必然在空间上表现为扭曲和变形,就像我们在那个时期张贴美术中所观察到的那样,这时期的作品时常会表现出严重的两极化,即某些方面,极端地循规蹈矩,而在另一面,则又有时会表现出某种缺乏克制的夸张、狂野、奔放,甚至怪异不羁的浪漫主义!
循规蹈矩的例子,体现在大量的绘画在题材及内容上的千篇一律,诸如,大量的同题画创作,彼此类似的绘画风格,甚至,相互抄袭导致的似曾相识,难以辨识彼此的类似画风与构图;而怪异夸张的例子,则表现为,在处理具体绘画时所展现出来的,在形式上把握不住的冲动、焦躁以及某种跃跃欲试的狂野。
这样的例子很多,譬如,某些夸张的大跃进作品中所展示出的构思上狂放恣肆,想象力的扭曲式爆发。我记得曾看到在某本大跃进年代出版的画册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以粗率的笔触画出的高耸入云巨大无比的麦穗。再有,就是当时画家笔下那夸张描绘的竟要用整辆火车装载的幻想中的超级大玉米。至于巨大的高如小山般的粮垛,在那时的画面中则比比皆是。当时的画家们,似乎有很多都喜欢画这类构思夸张、冲击力超强、恣意狂放风格的作品,似乎这种夸张之作对他们来讲,是某种难得的发泄。又似乎,他们会有某种手拿画笔,就能将整个世界把握在手中的感觉吧。
这些感想是作者看画时时常会冒出来的。对当年画家心理的揣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年画家在构思下面这些妙趣横生的画面时,他们那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这样令人捧腹的作品当时很不少,下面的例子,是作者收藏的一张“大跃进”时期的张贴画,画面中,赫然一个巨大花生壳做的童床,而这硕大花生壳做的童床上,一个胖胖的大娃娃睡在其中,正冲人们哈哈笑着,简直乐不可支……这样的极尽夸张之能事的绘画在当时大量涌现,除了当时政治上宣传的需要,另一个不为人道的原因,或许是画家长期受到环境与精神的压抑,需要借机寻找某种出口,而“大跃进”对浮夸绘画的需求,正好为画家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大约是因为这种原因吧,当时这类题材的绘画,就毫无顾忌地以失去节制的视觉冲击形式,强烈暴力美学的展示,体现着画家在多种限制下,以奉命完成政治任务的名义,通过创作等方式所进发出的狂放不羁的能量。
僵化的政策和文化观念的狭隘,形成了那个年代自成一体的“小传统”。这一“小传统”的故步自封和日益恶化,难免演化为严酷的社会管制政策。严重时,其竟要对价值、对错、是非、好坏等,一概地试图给出明确的规范。就犹如物理概念中时间的减缓停顿会导致空间的变形,在一个时空凝固的年代,社会及个人的文化空间遭遇粗暴的扭曲,也是相伴随的一种无奈。
一个简单素朴的时代,一个似乎各就各位、各安其分的时代,一个是非、对错、好坏、美丑等这类原本相对意义的概念却被明确规定着具体含义的时代……
P46-48
1
这是一次“视觉占领”,广泛,强势,在20世纪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风行一时。它遍及家家户户,遍及居室、墙壁、各种公共场所,遍及一切可以张挂的空间……
是什么原因,使这类被作者统称为“张贴美术”的通俗美术品被大量印制,并从20世纪初年开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占领国人视野的美术霸主?是因这种美术样式具有某种独特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还是因为在过往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这些印制精美的美术品,确曾寄托着芸芸众生对美的朴素理解,以及对未来,对生活,对人生,尤其是对“美好物质生活”的想象、祈求、期待、渴望、梦寐……甚至幻想?
2
所谓“张贴美术”,是一种以世俗生活为内容,以“新人”“新生活”“新社会”为描绘对象,通常张贴于居室或公共空间的墙壁上,并以此为传播主要方式的,通俗且具有一定宣教性质的“功能性美术印刷品”。
作为以功能性为特征的一个美术家族,在近6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在国人日常的生活中,张贴美术确曾无处不在。按照样式、属性、社会功能,这个“美术家族”,又可分别再被细分为“海报”“广告招贴画”“政治宣传画”和区别于传统民俗年画的“新式年画”,等等。虽具体的功能略有不同,但因为它们都用一种共同的方式展示——即通过张挂和张贴于墙面而被人观赏,因此,为了论述的方便和统一,作者且将它们统统称为“张贴美术”,又因为这类“张贴美术”内容大多有崇尚“新、美”的倾向,作者有时亦将之简称为“新画”。
作为多年研究者,作者截取了这类世俗“新画”从其兴盛到逐渐衰落的约60年,作为回顾与考察的时段。这约60年又大致分为前30多年(中华民国)和后将近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两部分。
表面上,这前后两段,前一段属于中华民国,后一段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价值观到世界观,从日常的行为到社会的规范,从经济生活到政治制度,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甚至严重的对立……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进行探讨,就会发现,实质上,这前后两段之间,却是有其文化通道的。正是这种深层次的文化通道连贯着历史,使得某些看似对立的事物得以贯通,使某些表面难以逾越的鸿沟,在特定的文化层面中得以暗诵款曲。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难以回避,既然同属于现代的中国,就都共有一个文化上的基本背景——对现代性价值的大致认同。诸如,对富裕的追求,对物质的膜拜;又诸如,视物质性诉求为价值理想的唯一乃至本体,等等。
于是,前后两个时段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对立,但其实却共享相似的文化和相近的价值观——现代性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只是在具体“路径”上,不同的社会主体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进程中,有其各自不同的选择和偏好。
在这个意义上,张贴美术这类“新画”,因其所具有的极强鼓动能量以及教化的功能,当然会被不同社会主体分别用作宣传其各自不同主张的工具、媒介,用以宣示其不同的现代化主张,助推各自不同的现代化路线。
是的,正是由于其功能性与工具性,使“新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演进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载体和传播介质。同时,在这个快速演进的现代社会中,“张贴美术一新画”更因其是一个时代的形象背书,得以成为历史之写照,成为直观历史的见证。它既见证了国人是如何和时代风尚紧密互动,又记载着他们是如何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
3
作为现代中国“张贴美术”的多年研究者,作者多年努力,搜集并考证过大量老张贴美术藏品,戏称自己系从事着所谓的“现代美术印刷文化考古”。长久以来,对张贴美术这种“新画”所记录的时代气质予以重新认知、深入读解,一直是作者为之倾心的工作。
今天的社会还有文化都来自历史,一种文化如果其假装没有过去,那么,它注定也难有未来!
通过审视这类所谓“新画”,并重新予以解读,一个隐藏的,属于一个特殊时期的“旧世界”便会渐渐重新浮出水面。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且同时也有着非凡意义的事情。考证曾喧嚣一时的这类老张贴美术作品,读解其所描绘的场景和生活,探索一幅幅画面背后的“日常生活政治学”或“日常生活经济学”等有趣课题,追溯现代中国“新社会”“新生活”“新伦理”之起源。我们面对一幅幅有趣的记载着特定时代信息的画作,就宛如面对着那个逝去的时代,真切而又遥远。这时你不禁会犹然升起某种沧海桑田的历史感。而读解画面中目不暇接的信息,就宛如直面历史千变万化的面孔,借此历史展示着它不同的侧面。
历史是人类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借助历史的镜子来理解当下是人类的宿命。过往的经验反复证明着以下事实,即,在某种意义上,唯有敬畏和不断反思历史的人们,才能够真正地拥有美好的未来。
王宇清 2013/1O/18干京东广桌者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