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宇宙(精)》为日本集学者、心理治疗大师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河合隼雄的作品。书中通过儿童故事和作者的临床案例,探讨了孩子与家人、秘密、动物、时空、老人、死亡和异性的关系问题,引导成人们更趋近孩子心中的既陌生又神秘的宇宙。
说到孩子的心理疗法,有些人会以为无非就是对孩子进行“分析”和“深入试探”。本书还稍微介绍了一些游戏疗法的案例,也是为了消除这种误解。说到底,治疗要以对孩子的宇宙的敬畏之情为基础来进行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孩子的宇宙(精) |
分类 | |
作者 | (日)河合隼雄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孩子的宇宙(精)》为日本集学者、心理治疗大师和教育家于一身的河合隼雄的作品。书中通过儿童故事和作者的临床案例,探讨了孩子与家人、秘密、动物、时空、老人、死亡和异性的关系问题,引导成人们更趋近孩子心中的既陌生又神秘的宇宙。 说到孩子的心理疗法,有些人会以为无非就是对孩子进行“分析”和“深入试探”。本书还稍微介绍了一些游戏疗法的案例,也是为了消除这种误解。说到底,治疗要以对孩子的宇宙的敬畏之情为基础来进行的。 内容推荐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宇宙,然而,在成人世界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甚至反过来以“教育”、“指导”的名义,“善意”地扭曲、压制和破坏孩子的宇宙。《孩子的宇宙(精)》作者河合隼雄以丰富的儿童心理治疗经验为基础,结合诸多孩子的出走、畏惧上学等具体实例以及儿童文学名著为例,探讨孩子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教我们体会许多在生活中看来普通、细微的情感。 目录 前言 I 孩子与家人 1.讨人嫌的孩子 2.离家出走的愿望 3.作为变革者的孩子 Ⅱ 孩子与秘密 1.秘密花园 2.秘密的意义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寻找秘密的宝藏 Ⅲ 孩子与动物 1.动物的智慧 2.拒绝上学与小狗 3.幻想 Ⅳ 孩子与时空 1.什么是时间 2.通道 3.来自云彩之上 4.日本与西方 V 孩子与老人 1.作为引导者的老人 2.作为引导者的孩子 3.捣蛋鬼 Ⅵ 孩子与死亡 1.孩子会思考死亡 2.追悼死者 3.死的意义 Ⅶ 孩子与异性 1.异性兄弟姐妹 2.小王子 3.对异性的接近 后记 试读章节 1.讨人嫌的孩子 ·抱有局外人感觉的孩子· 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讨人嫌的孩子。觉得在家人中,只有自己被当做外人。这种感情再强烈一点,甚至会发展为这样一种想法,即认为自己也许并不是这个家庭的孩子。有些孩子会一直有这种感觉,也有一些孩子在一段时期里会有特别强烈的这种感觉。这种情形有时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并无多大关联,即使父母对孩子再疼爱,也会出乎意料地出现。换句话说,这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有一部精彩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准确而幽默地描写了这样一位小女孩,她与爱着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却逐渐被逼入窘境,不得不认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这就是贝芙莉.克莱瑞(Beverly Cleary)的《雷蒙娜和妈妈》(Ramona and Her Mother)。让我们跟着故事的情节,探讨一下那些“讨人嫌”的孩子。 ·雷蒙娜家的派对· 主人公雷蒙娜是一位七岁半的小姑娘。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比泽斯(Beezus)和她自己,一共四口人。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美国家庭,父母对孩子也非常疼爱,但对雷蒙娜来说,烦恼却是无穷无尽的。故事从在雷蒙娜家举办的一次派对开始。在被邀请到派对上的人中,有一对肯普(Kemp)夫妇,带来了一个比雷蒙娜还小的小女孩薇拉珍(Willa Jean)。这种情况在美国并不常见,雷蒙娜的父母也很为难,但是来的都是客,总不能拒之门外,这在美国也是一样。于是,当大人们在派对上玩的时候,雷蒙娜就不得不担任薇拉珍的保姆。姐姐比泽斯作为服务员被允许出入派对,而雷蒙娜却只能和任性的薇拉珍一起待在厨房里。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形下,雷蒙娜越来越烦躁。偏偏匆匆走进厨房的妈妈还在雷蒙娜的耳边说:“乖一点儿哦!” “雷蒙娜心想,我不是很乖的吗?但是,妈妈来去匆匆,根本没有发现雷蒙娜很乖。”大人们真是任意而为,明明忙得没有注意,却还强加于人地说着什么“乖一点儿”,真叫人受不了。 后来,雷蒙娜在煞费一番苦心之后,终于想出了把餐巾纸给薇拉珍玩,让她一张一张地乱扔,展开了一场愉快的闹剧,这一部分在这里就不详述了。总而言之,非同寻常的派对结束了,客人们正在告别离去。这时,不知是谁看到了比泽斯,说了一句“你真是妈妈的贴心女儿”,妈妈也柔声答道:“是啊,没有这孩子的话,简直支持不下去。”这段对话传人了雷蒙娜的耳朵。她甚至还听到别的客人说道,薇拉珍简直和雷蒙娜小时候一模一样。 这天夜里,雷蒙娜在卧室的镜子里观察着自己的脸。 “为什么哪怕一次也好,没有一个人说过我是妈妈的贴心女儿呢?雷蒙娜心中想道。为什么妈妈不把没有这孩子就支持不下去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呢?” 雷蒙娜就这样左思右想,难以入眠,而她的父母呢,大约丝毫也不知道自己不经意的话语和行为给心爱的女儿带来了多大的心灵伤害,在派对之后的疲倦之中沉沉睡去。父母对于自己对孩子的爱,似乎有些太过自信。哪怕再怎么爱孩子,如果不去努力探索这种爱应该怎样传达,或者只顾爱孩子,却不思考孩子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都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不愿被当成孩子看待· 不久之后的一天,妈妈在做针线活,雷蒙娜坐在一旁,也想做点儿什么,于是打算给玩具象艾拉芬(Ella Funt)做一条裤子。能够在妈妈身边一边忙碌一边聊天,真是再开心不过了。雷蒙娜沉浸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向妈妈问一句重要的话:“妈妈,我小时候真的像薇拉珍吗?” 孩子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感到可怕。在看似不经意的问题中,其实蕴含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这种时候,忙碌的父母嫌麻烦而随口回答一句,就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雷蒙娜的妈妈是这么回答的:“你小时候是个想象力丰富、精力充沛的小女孩,而且现在仍然是这样。”雷蒙娜对于这个回答总算放下心来。但是这样的回答应该说也不能得满分,这一点容后再谈。就这样,雷蒙娜一边和妈妈闲扯,一边做针线活,她发现要给艾拉芬做裤子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于是妈妈劝她缝一件简单点的衣服,比泽斯也插嘴叫她别做裤子了,不如改做裙子。雷蒙娜终于爆发了,她大声喊道,我就是要做裤子,才不要做什么裙子呢! 比泽斯当然是出于好意,想帮雷蒙娜摆脱困境才劝她做裙子的。但是,姐姐的这句话在妹妹听来却非常刺耳。她会觉得姐姐这句话是把自己排除在外,“我和妈妈的话有这个本领,你还做不了裤子”,因而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被当成孩子的待遇。雷蒙娜宣称一定要做裤子,也完全有可以理解之处。 …… P4-7 序言 ·孩子内心的宇宙· 孩子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呢?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一想到这种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称的“教育”、“指导”和“善意”的名义下进行的,不由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我忽然想到,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们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存在逐渐忘却的过程。这样一来,人生似乎有点太凄凉了。 ·来自宇宙的信号· 孩子们清澈的目光,凝望着这个宇宙,每天都有新的发现。但是,遗憾的是,孩子们不大会向大人诉说关于这个宇宙的发现。也许是因为,他们模模糊糊地觉察到,如果一不小心这样做了,那些不能理解的大人马上就会着手破坏自己的宇宙。尽管如此,当遇上能够对来自孩子的宇宙侧耳倾听的大人时,孩子们还是会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诉说他们的发现。 神 山下美智子 神无论是开心的事 还是悲伤的事都看在眼里 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大家都是好人 也许神也会厌倦 神啊 既创造聪明人也创造傻瓜 就是因为厌烦 这是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诗。存在于山下美智子的宇宙中的神,是一位多棒的神啊!有些原教旨主义者大言不惭地声称,在现代世界中,为了正义,战争也是无可奈何的,我真想让他们读一读这首诗。当他们的神盛气凌人,怒目而视,宣称为了正义不惜大量杀人的时候,山下小姑娘的宇宙中的神却是一个完美的自然体,不慌不忙地指出,这世上的形形色色不是正好吗?山下虽然只是一年级小学生,但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思考着为什么在这世界上不仅有开心的事,也有悲伤的事,不仅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宇宙中的神的样子。 如果你看到这首诗,觉得有趣而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写一首,却未必能如愿。要产生好的诗,作为其土壤,在孩子的宇宙中开明的教师的态度尤其重要,这一点不可忘记。 下面再来看一首孩子的诗。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诗。 大人 中谷实 不管谁来了 看到我 “又长大了” “上几年级了” “就要上三年级” “这么快啊 上次还是一年级呢 我记得” 说着就来摸我的头 大人们啊 总是说着同样的话 虽然孩子内心有着无限的宇宙,大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总是说着同样的话”。大人说上一句“又长大了”,摸摸孩子的头,就觉得是在跟孩子“对话”,或者就是在“疼爱”孩子了。但是,这些什么都算不上。孩子们早已认真观察着大人,看穿了他们的老一套。孩子的目光透彻地观看着这个世界。 ·稀松平常的事· 因为孩子们的诗太精彩了,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这样介绍孩子们的诗集:“这本书让人不由得想要推荐给任何职业和年龄的人读上一遍。”而来我这里接受心理疗法的人(成人)读了,却这样说道: “不管怎样,这不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吗?” 这句话在我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那么大肆宣传、希望更多的人去读的那本书,内容原来也很“稀松平常”嘛。对此,我回答道:“那是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懂稀松平常的东西。”在执笔写作本书之际,这个片段立即浮上了我的心头。它让我反省应该怎样写作这本书,又应该写些什么。 ·悲痛的呼喊· 通过心理疗法这项工作,我接触了很多孩子和大人,长年接受这方面的报告并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有那么多的孩子,当他们的宇宙受到压制时发出了悲痛的呼喊。另一方面,大人的话中则处处体现出他们在童年时曾经遭受了怎样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又是多么的难以修复。他们所发出的悲痛的呼喊与求救声,或者被完全无视,或者反而在大人以“不正常”的判断下受到更进一步的压迫而告终。笔者打算写这本书,主要的动机无非就是想要揭示这种宇宙的存在,防止对它的破坏。 ·谈论宇宙之难· 话说回来,认为我所推荐的孩子们的诗“稀松平常”的人,想说的究竟是什么呢?我在一开始就说过:“在孩子的内心有一个宇宙。”而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家的院子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存在于几亿光年之外的恒星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说是要谈论宇宙,如果只是论及我自身的日常生活,尽管这些无疑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但仅仅以此来谈论宇宙,未免给人以过于狂傲之感。孩子内心的宇宙实在是太过宽广,我能就此谈到何种深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展开值得信服的论述,这一点我实在是没有自信。 那些觉得孩子们的诗集都在说些“稀松平常的事”的人,也许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早已知道了孩子内心的宇宙更为宽广和深奥,因而责问我明知道这一点,为何还向很多人推荐这本仅仅写了如此稀松平常事的书。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不过,虽说平常,也还懂得一些不那么平常的东西,所以也在进行一些心理疗法等工作,而要把这些不那么平常的东西传授给一般人,却出乎意料地困难。而且,在有关“孩子的宇宙”这一点上,有太多的人连稀松平常的事也一无所知,让我觉得仅仅谈论一下这一点也有着充分的意义。 尽管如此,既然取了宇宙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我想多少还是应该谈一点不那么稀松平常的事。只不过,要让这样的内容容易被人们理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也许还不够,但我会努力去做这件事。幸好在儿童文学的名著中,有很多关于孩子的宇宙的精彩记述。而且最近也有相当数量的关于对孩子的心理疗法的案例发表,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愿意利用这些材料,勉力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我也预感到最终也许还会写得稀松平常,关于这一点,就交给读者朋友来判断吧。 ·长大成人· 前面说过,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童年时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忘却的过程。事实上,在我们大人的内心,也各有一个宇宙。只不过大人的心灵往往会被眼前的现实所吸引,例如薪水有多少、怎样提升自己的地位等等,而忘却了自身内心的宇宙。甚至在发觉其存在时,感到出乎意料的恐怖和不安。 大人也许正是为了避免这种不安袭来,才会无视孩子的宇宙的存在,乃至试图进行破坏。因此,当我们反过来努力去了解孩子的宇宙的存在时,我们也许会回想起已经忘却的关于自身的宇宙的一些事,或者有一些新的发现。也就是说,对孩子的宇宙的探索,也自然而然地关系到对自己的世界的探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思考孩子的宇宙吧。 后记 关于本书的意图,我已在前言中说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读者朋友能够理解,我之所以取了“孩子的宇宙”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也是希望能把孩子所拥有的世界的宽广深邃传达给读者这种心情的体现。说是宇宙,其实不过谈到了太阳系而已,对于这样的批评,我虚心接受。因为笔者的力量仅及于此。 本书中所介绍的儿童文学,很多都是极其出色的作品,希望读者一定要阅读原作并进行自己的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说到孩子的心理疗法,有些人会以为无非就是对孩子进行“分析”和“深入试探”。本书还稍微介绍了一些游戏疗法的案例,也是为了消除这种误解。说到底,治疗要以对孩子的宇宙的敬畏之情为基础来进行的。 面对如此值得敬畏的存在,那些自认为“教育者”和“指导者”的人们,是多么积极地参与到扼杀它的行为中去,这一点我希望读者朋友能够了解。灵魂的扼杀不可能通过制度和法律来防止,只能依靠每个人深厚的自觉。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有时我忍不住写下一些激烈的言辞。如同发起一场防止扼杀灵魂的运动一样。考虑到孩子们的灵魂,有时我不得不大声疾呼,这一点还请读者朋友们谅解。毕竟,孩子灵魂的呼声,往往没有被任何人听到,只是发出空洞的回声。 作为大众性的图书,我希望能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因而有些内容难免与已经发表的内容有所重复,这一点也希望大家理解。如果读者朋友能够以本书作为人口,更深入地走进孩子那无限的宇宙之中,我将感到无比欣慰。 对于同意我在这里引用和讲述宝贵的案例的各位治疗师们,我要表示诚挚的谢意。这些案例都发表在专业的杂志上,我在引用的时候进行了概括。为此,这些案例是否还拥有原来的深度和感染力,也是我非常担忧的一点。在游戏疗法的场合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值得惊叹的强大,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但是要很好地把这一点传达给别人却是出乎意料地困难。书中所引用的案例,都得到了原作者的许可,只有“K君和乌龟”的案例,我已经忘记了讲给我听的老师是谁、是哪个学校了。我深感抱歉,但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而且这个案例实在非常精彩,所以还是在这里讨论了一下。希望可以借此机会表达我的感谢。 本书的完成,岩波书店编辑部的柿沼正子小姐起了很大作用。有了她的激励和推动,生性懒散的笔者才终于写完了本书。在此对她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河合隼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