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又称“佐书”、“八分”等,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该字体最早是由徒隶所写,所以叫隶书。隶书萌芽于战国时代,经过秦、西汉时期的发展,至东汉应用成熟。在清代兴起金石学中又得到了空前发展,隶书大家成绩斐然。隶书章法布局丰富多样,不失为一种美观大气的法度,可惜古来无人归纳总结,今人为此者亦寥寥几人。
在充分传承吸收古人和隶书前辈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徐洪刚尝试了汉隶的诸多字体和章法:三体石经、变隶、汉砖、汉简以及古钱币,古铜镜、瓦当、古饰物上的图案,字体借鉴,历时三年,终汇集成《徐洪刚隶书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