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冰岛渔夫/外国文学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彼埃尔·洛蒂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文坛,彼埃尔·洛蒂也许没能达到与同时代的左拉、莫泊桑比肩而立的地位,但却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风采。他以对异域风光的描绘,尤其是对海的富有魅力的描绘享誉全世界,成为当时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而且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冰岛渔夫》描述的两对恋人扬恩和梅维尔以及西尔维斯特和扬恩的妹妹都是布列塔尼的淳朴渔民。西尔维斯特应征入伍,在战场上受伤后死去。扬恩与梅维尔虽然经过波折后成为眷属,但结婚仅六天扬恩即出海捕鱼,不幸葬身海底。洛蒂在书中描写了大海的无情,普通人的不幸,使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

内容推荐

彼埃尔·洛蒂的《冰岛渔夫》以法国古老的不列塔尼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死亡的故事。美丽少女哥特爱上了英俊的渔夫杨恩,从此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与期待。渔夫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在海上,因此“在冰岛人的家乡,春天是没有爱情的”,哥特至诚的爱得到了回应,相爱的人终成眷属,但杨恩却在婚后的第六天出海,一去不回......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他们的船叫玛利亚号,船长是盖尔默。玛利亚号每年都去寒冷的水域进行危险的大规模捕鱼,那里的夏天没有黑夜。

玛利亚号和保佑它的陶制圣母像一样古老。用橡木撑起的厚木舷板已被磨损,凹凸不平,浸满了湿气和盐水,但依旧健康而结实,散发出令人激奋的柏油气味。这条船肋骨粗大,停住不动时显得笨重,然而,一旦刮起猛烈的西风,它便像被风惊醒的海鸥一样强健而轻盈,以它特有的方式爬上浪峰,轻快地跳跃,这是采用现代精细技术的许多新船望尘莫及的。

至于这六个男人和小水手,他们是冰岛人(勇敢的航海一族,散居于潘波尔和特雷吉耶,世代以捕鱼为生)。

他们几乎从未见过法兰西的夏天。

每年冬末,他们和其他渔夫一同去潘波尔港参加出海祝福仪式。为了这个节日,码头上搭起一座临时祭坛,总是那同一座。祭坛模仿崖洞的形状,里面摆上船锚、船桨、渔网,在这些战利品中央供奉着保佑海员的圣母,它是专门被人从教堂抬来的。它面色温柔沉静,用那双没有生命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一代又一代人,注视着即将获得丰收的幸运儿和其他人——那些一去不复返的人。

游行的行列在圣体的导引下缓缓走着,妻子、母亲、未婚妻、姐妹们在港口走了一圈。港口里所有的冰岛船早就挂上了彩旗,当人们经过时用旗子向他们致敬。神父来到每条船前停住,用话语和手势为它祝福。

然后,全部渔船离港,像舰队一样,几乎带走了所有的丈夫、情人和儿子。船逐渐远去,船员们用响亮的声音一齐高唱圣玛利亚大海之星的圣歌。

每年都是同样的出海仪式,同样的告别。

接着便又开始海上的孤寂生活,他们三四个粗壮小伙子乘着漂浮的木板,在最北面浩瀚和寒冷的水面上捕鱼。

至今为止,他们都平安归来——大海之星的圣母保佑了这艘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船。

八月底是返航期。玛利亚号按照许多冰岛人的习惯,只在潘波尔靠一靠岸,便南下去加斯科涅海湾,那里的鱼能卖好价钱,接着便去产盐的沙岛上买盐,为来年做准备。

船员们在这些仍然充满阳光的南方港口里逗留几天,他们身强力壮,渴望欢乐。夏天的这个片段,这种温暖的空气使他们迷醉——还有陆地和女人。

在这以后,当秋雾升起时,他们回家,回到潘波尔或散布在戈埃洛地区的茅屋里,在一段时间里为家庭、爱情、婚姻、生育操劳。他们每次归来,几乎总能看见新生婴儿,这是在头年冬天受孕的,而且总是等着教父来举行洗礼——这些不断被大海吞噬的渔夫家族需要许多孩子。

这年六月份,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在潘波尔,有两个女人正聚精会神地写一封信。

她们在一扇开着的大窗前。古老的大花岗石窗沿上摆着一盆盆花。

她们伏在桌子上,两人看上去都很年轻,其中一人戴着旧式的硕大女帽;另一个人的帽子很小,是潘波尔女人常戴的那种新式女帽。你会以为这是两个情人,正一同给某位英俊的冰岛人写情书哩。

口授的那个女人——戴大帽子的——抬头想词。噫!她很老,很老了,虽然她裹着棕色小披巾的背影显得很年轻。她真是很老,至少是七十岁的老奶奶,但还很漂亮,气色很好,两颊发红,像某些善于保养的老人一样。她的帽子低低地压在前额和头顶上,那是用平纹细布做成的两三个大圆锥筒,它们好像一个套一个,最下面搭落在她的后颈上,她那张可敬的脸便嵌在这一大团白色和有宗教味道的褶子之中。她的眼睛很温柔,充满了真诚的坦率。她的牙齿都掉光了,嘴里一无所有,笑起来时露出圆圆的牙床,像是孩子。她的下巴变成了“木鞋尖”(她常常这样说),尽管如此,岁月并未过分损害她的面庞,人们可以猜到她当初像教堂的女圣人一样端庄纯洁。

她朝窗外看,思量着再给孩子讲点有趣的事。

的确,在整个潘波尔,除她以外,没有任何一位老妇人能讲出那么有趣的话,有时是谈论张三李四,有时甚至不谈论任何事。这封信里讲了三四个滑稽可笑的故事,但是毫无恶意,因为她心地十分善良。

年轻女人见她一直没有想好,便开始细心地写地址:

冰岛海区雷克亚未克 玛利亚号船长

盖尔默转交

西尔韦斯特·莫昂先生收

写毕,她抬头问道:

“就是这些了,莫昂奶奶?”

她很年轻,令人赞叹的年轻,一张二十岁的脸。金黄色头发——这在布列塔尼地区可是少见的,这里都是棕发。金黄色头发,亚麻般的灰色眼睛,几乎黑色的睫毛。她的眉毛几乎和头发一样金黄,仿佛是在一条红棕色的、颜色更深的线中央描出来的,那条线给人刚毅有力的感觉。她的侧影稍稍嫌短,但气质高贵,前额下面是绝对笔直的鼻梁,很像希腊人。下唇下面有一个深深的小窝,更衬托出下唇的优美线条。有时,当她为一件事操心时,便用洁白的上齿咬住下唇,于是在细嫩的皮肤下隐约显出几道短短的红印。她身材苗条,全身却流露出一种高傲和严肃,这来自她的祖辈,他们曾是无畏的冰岛渔夫。她的眼神既固执又温柔。

她的帽子成贝壳形,低低地压住前额,像头带一样紧紧贴住,两侧高高翘起,露出耳朵上方盘成螺旋形的粗粗的发辫——这种发饰是从古代传下来的,至今仍使潘波尔的妇女显出旧日的风韵。

看来她和这位可怜的老妇人是在不同的环境里长大的,她称她为奶奶,其实老人只是她命运坎坷的远房表婶。

她父亲梅维尔先生早年曾是冰岛人,有几分像海盗,靠海上的大胆冒险发了财。

写信的这个漂亮房间正是她的卧室:一张城市式样的崭新的床,上面挂着边沿绣花的平纹细布床幔,厚厚的石墙上贴着淡色墙纸,好盖住那参差不齐的石头,天花板上涂了一层白石灰,免得人们从粗大的小梁上看出这座房子是多么老。这的确是富裕有产者的家,窗外是潘波尔古老的灰色广场,集市和朝圣节都在广场上举行。

“完了吗,伊芙娜奶奶?再没有什么事要说了?”

“没有了,姑娘,请你再添上一句,代我向加奥家的儿子问好。”

加奥家的儿子!……就是杨恩……这位美丽而高傲的姑娘写出这个名字时,满脸通红。

她用平稳的笔迹在信笺下方加了这句话,然后急忙起身转过头去,仿佛要观看窗外广场上什么十分有趣的事。

她站立时身体稍高,像高雅女士一般的身材裹在十分合体的、没有一丝皱褶的上衣里。尽管她戴着帽子,神气仍像一位小姐。她的手按美的通常标准不能算纤小,但细嫩而白净,从未干过粗活。

……

P12-14

序言

编本序

用心灵去感应大自然的洛蒂

桂裕芳

在法国作家中,彼埃尔·洛蒂(Pierre Loti)的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其实他的代表作《冰岛渔夫》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黎烈文先生的中译本。当时我在念中学,和同班同学传阅这本书,小姑娘们都被它浪漫的情调吸引住了,相约将来到男主人公与大海举行婚礼的那片海域凭吊一番,这个幼稚的梦当然至今没有圆,但它一直留在记忆里。

洛蒂原名路易一玛丽一于连·维奥,1850年生于法国西部海岸城市罗什福尔。父辈为新教徒。1685年路易十四取消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新教受到迫害,维奥家族便迁居于此。洛蒂自小喜欢幻想,爱好绘画、音乐和戏剧,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比他大十四岁的当海军军医的哥哥以及一本偶然发现的航海日志。他们打开了他的眼界,向他讲述了异域的旖旎风光和新奇的习俗,因此他进入海军学校,后投身于长达四十二年的航海生活,由见习生升为海军上将,足迹遍及各个海洋。

在履行职业海军军官职责的同时,洛蒂在数十年间每天写日记,记录下种种见闻,毕生写了几百本日记及大量的信函,这些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他从事的是两种事业:航海与写作。这使我们想起半个世纪以后的另一位法国作家,从事航空与写作的圣埃克苏佩里(1900一1944)。洛蒂热爱航海,圣埃克苏佩里热爱飞行;他们都是爱国者,洛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顾六十多岁的高龄,申请重新入伍,圣埃克苏佩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已超过飞行年龄仍要参加战斗,终于以身殉职;两人死后都享有哀荣,法国为洛蒂举行国哀,圣埃克苏佩里则进了纪念先贤和英雄的刻着“祖国感谢你们”几个大字的先贤祠。作为作家,两人都从自己的职业中吸取创作灵感,留下了传世的作品,当然他们的气质不同,作品也各有特点,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更充满一种博大的英雄气概与对人类处境的关怀,洛蒂的作品则具有纪实性及对光阴荏苒、人生苦短的忧郁感叹。

1891年,洛蒂四十一岁时被选入法兰西学院,成为“四十位不朽者”之一。当时他已写了十四五本作品,尤以小说著称。这些作品向法国读者展示了一个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如以土耳其为背景的《阿姬雅黛》,以塔希提岛为背景的《洛蒂的婚姻》,以日本为背景的《菊子夫人》,以非洲为背景的《一位非洲骑兵的故事》等。这些作品被称作“异域情调”文学,在当时盛行一时,但洛蒂并非开山鼻祖。早在十八世纪后期就有贝尔纳丹·德·圣彼埃尔所著的《保尔和薇吉妮》,描写的是新法兰西岛(即毛里求斯)上的田园牧歌,继而有夏多布里昂描写美洲风光的《阿达拉》和《纳切兹人》,拉马丁关于伊斯兰教的东方诗句,等等。但仅仅就“异域”的地理范围而言,洛蒂作为海军军官,得天独厚,开阔了一些新视野,如曾涉足土耳其、大洋洲、摩洛哥、埃及、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伊朗、日本、柬埔寨、印度甚至中国,等等。这些作品对后世的异域风情文学不无影响。

1886年发表的《冰岛渔夫》是洛蒂的代表作。它以法国古老的布列塔尼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小说的结构更为精细,不大看得出日记的痕迹,技巧更为娴熟,人物形象相当丰满。

美丽的少女哥特爱上了英俊的渔夫杨恩,从此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与期待。这些被称作“冰岛人”的渔夫一年有半年在海上,从初春到深秋,因此,“在冰岛人的家乡,春天是没有爱情的”。哥特在苦苦等待中日益憔悴,杨恩终于一改幼稚的矜持态度,向她坦露长久以来的恋情,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在短短的六天以后,杨恩再次出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而哥特仍抱着幻想等待……  哥特的爱情一开始便带有死亡的阴影。当她在教堂漫步时,一代一代死于海难的海员的姓名,特别是杨恩·加奥家族的名字仿佛是不祥的预兆,使她感到窒息。大海养育了海员,但也威胁他们的幸福与生命。在小说中这个巨大的自然力量具有了人性,它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像人一样有嫉妒与怨恨,最终从哥特怀中夺去了杨恩,“重新独自占有他”,于是杨恩“只好张开双臂接受”这位坟墓的新娘,“像垂死的公牛一样深沉地大吼一声,嘴里浸满了水,张开的两臂伸得开开的,永远僵住了”。西尔韦斯特在返回法国的船上临终咽气的一幕在夕阳的衬托下更具有震撼力。“……瑰丽的太阳仍然照着他,在西方,仿佛整整一个世界在燃烧,云层也充满了血。从打开的舷窗口射进宽宽的一条红光,正落在西尔韦斯特床上,像光环一样将他围在中央……”西尔韦斯特是在瑰丽的落日光辉中死去,杨恩是在热情激奋的大海中沉没,死亡显得相当浪漫,但它毕竟是洛蒂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顽念。他在描写和叙述时总要提出一个问题:“那以后呢?”洛蒂接受过宗教教育,但长大成人后放弃了宗教信仰,因此死亡对他而言不是“归天”,而是消失于大自然中,归于虚无。

洛蒂对时光的感喟常常表现为怀旧情绪,表现为对旧日踪迹的探寻。对于那些曾是历史见证人的老人,他更是充满了温情,例如《冰岛渔夫》中的伊芙娜老奶奶。她历尽磨难,儿孙相继在大海上丧命,如今风烛残年却孑然一身,但她始终保持着自尊和勇气。在得知最后的孙儿去世后,她强忍悲痛,一心想着千万别在街上摔倒,别让人抬回去,要回到家中关上门再将全部悲痛吐出来。

洛蒂一生写了四十多部作品。1898年3月27日,由《洛蒂的婚姻》改编的抒情音乐剧《梦之岛·波利尼西亚田园诗》首次在巴黎上演,普契尼的《蝴蝶夫人》(1904)也改编自他的《菊子夫人》。

在中国,洛蒂的作品是一个尚待开发的领域,但愿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