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淘书记乙编/六书坊》是一本讲述爱书人在全国和各地、海外淘书以及在淘书中获得极大的乐趣的故事。淘书,淘的就是一个过程,是生命里一点点美丽的惦记。作者董宏猷还从淘的书,追寻了书的作者的生活片段,像徐志摩、戴望舒、丰子恺等,他们的求学、写作、爱情和精神追求。特别是书附有民国图书的书景及装帧设计,具体较高参考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江南淘书记乙编/六书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董宏猷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江南淘书记乙编/六书坊》是一本讲述爱书人在全国和各地、海外淘书以及在淘书中获得极大的乐趣的故事。淘书,淘的就是一个过程,是生命里一点点美丽的惦记。作者董宏猷还从淘的书,追寻了书的作者的生活片段,像徐志摩、戴望舒、丰子恺等,他们的求学、写作、爱情和精神追求。特别是书附有民国图书的书景及装帧设计,具体较高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董宏猷所著这本《江南淘书记乙编》,与另一本书话《江南淘书记》,是一棵树上的两个石榴。其中的大部分文章,曾经在《大武汉》之《白壁斋书话》专栏发表过,颇受读者的喜爱与关注。 《江南淘书记乙编》之侧重,在淘,记淘书之趣。 目录 志摩之死 雨巷丁香 天心月圆 万众一心 泥土与硝烟 厚重的落花 朴园怀钱 诗书流传 发现春泉 淘到手稿 受赠白裘 新年赠书 一篓木炭 无书之城 西施捡漏 常州一勺 烟云安在 弄堂书香 梦想未来 偶然之花 定海龙鳞 深圳嫁书 方所一品 南国书香 岁月如刀 隆福寺。再见 家园春播 珍本流传 地震说书 永恒的故居 寂寞与永恒 “书虫”自供 静静的《金瓶梅》 藏书梦 白壁书话 试读章节 那段日子,如同徐鲁笑我,真的有点“疯狂”了。一个月中,我连续好多次,不停地从汉口跑来。一淘一天,每次都买好几蛇皮袋子的旧书,哼哧哼哧地拖到马路边,挥舞着脏兮兮的手,拦车打的,将这些旧书一袋袋地运回家。 旧地重游,老板还在,笑盈盈地点头。我逡巡了一圈,没发现需要的书,便告辞下楼。 二楼旧书坊的后面,有一家博文旧书店。门面不大,里面却曲径通幽,一架架书籍构成弯弯曲曲的迷宫。博文书店的特点,是分类清晰,不像二楼旧书坊,有意堆放书,让你费劲寻找。我曾在这里淘了一些年代久远的外文书刊。进去一看,亦无收获。 令我收获最大的,是集成旧书社。 集成旧书社就在一旁的小巷中,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我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武汉大学的学生对集成旧书社的回忆与评价,怀念者有之,吐槽者有之,说这里的旧书超贵,老板“老奸巨猾”者亦有之。老板年过花甲,自然“老”了。对自己几问大屋十万册图书,却是分布合理,了如指掌。一公安大学博士生欲寻武汉警察史料,他马上起身,从一书架上抽出武汉警察史,就像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支烟那么熟悉。博士生非常高兴,一问价,150元,不还价。一旁有一大学生,挑了一堆心仪的书,已经与老板磨蹭了半天,仍然坚持不还价。听说我想要民国时期的旧书,瞅了瞅我,便从柜台里面的书架上,搬出一大摞let书来,任我挑选。 果然有一些民国版旧书,但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版本。线装书,包括医书,残破不全,全都放过。那些名家作品,如同一条条大鱼,被我网上了岸。老板不动声色,看我“网鱼”。待我问价,表情平淡地说,定价都在书后,自己可查。翻书一看,果然每本书后,都有人用铅笔标了价,有的还加了批注和惊叹号。丰子恺的《艺术修养基础》,香港文化供应社印行,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1936年)香港初版,封底批:“珍!!!”一连三个惊叹号,开价280元。袁水柏的诗集《沸腾的岁月》,新群出版1947年1月初版,封底批:“丁聪书影”,开价200元。蒋光慈的小说集《鸭绿江上》,无封面,无版权页,在书后的白纸上批:“1926年,绝版!”开价150元。看来,批注者还是懂得一些旧书常识的,却少见多怪。在我的收藏中,丰子恺的作品多了去了。而蒋光慈的《鸭绿江上》,初版应该是1927年,即民国十六年一月,亚东图书馆出版。标价者可能误将民国十六年(1927年)理解为1926年。同时,此书网上有售,并非绝版也。有些批注,也有意思。如《艾青选集》,开明书店1951年7月初版,标价80元,批注:“毛鲁像!少见!”我仔细翻开扉页,才见扉页中有毛泽东与鲁迅的并列头像。将鲁迅与毛泽东头像领袖般并列,确实少见。看来,对鲁迅的神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与毛泽东并列了。 但批注者的大失水准,出现在对外国作品的判断上。一本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红与黑》,标价居然680元!超出鲁迅、老舍、袁昌英等名家民国版本好几倍。而瞿秋白翻译的《解放了的董·吉诃德》,生活书店1948年8月东北初版,开价150元,穆木天翻译的巴尔扎克的《绝对之探求》上海交通书局1951年版,标价才55元。他也许不知道,穆木天是中国象征派诗人的代表人物,创造社成员,是巴尔扎克小说翻译的开拓者。这个被郭沫若称为“童话中的人”,在1957年被打成极右派。倘若要研究中国的反右运动,穆木天是个绕不开的人物。 一下午,在集成旧书社淘到了心仪的二十多本旧书,好不快哉。时值初夏,江城雨夜,灯下抚摸、翻阅这些旧书,如同听见从历史深处传来的足音。我听见穆木天先生在窗前听雨,吟诵着他的《落花》…… P30-P32 序言 写这篇自序的时候,正是甲午中秋。佳节的祝福浪潮还在汹涌,节前一天应该是高潮了。佳节的当天,常常是平静的。因此,便是我写文章的好时节。 这本《江南淘书记乙编》,与另一本书话《江南淘书记》,是一棵树上的两个石榴。其中的大部分文章,曾经在《大武汉》之《白壁斋书话》专栏发表过,颇受读者的喜爱与关注。《江南淘书记》之侧重,在人。因人谈书;而《江南淘书记乙编》之侧重,在淘,记淘书之趣。其实,我所喜爱的,也是大家淘书藏书的故事。昔日知堂先生逛厂甸,“在半个月中我去了四次,这与玄同半农诸公比较不免是小巫之尤”。想来钱玄同、刘半农诸公大概每天都要去逛逛的。郁达夫喝酒后,“但终喝不醉,就跑到旧书铺去买书”。朱自清在家乡读中学的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报效了一家广益书局”。阿英“只要身边还剩余两元钱,而那一天下午又没有什么事,总会有一个念头袭来,何不到城里去看看旧书?”阿英是大藏书家了。他写的得书记,也很有意思。他在写《李伯元传》的时候,欲买《海天鸿雪记》而不得,非常焦急。一天,去一家旧书店,却看见有人提一大扎书来,里面正有其焦急寻找的《海天鸿雪记》四本。其记淘书之乐之苦,曾叹道:“孜孜写作缘何事?烂额焦头为买书。”而施蛰存先生的乡贤姚鸩雏先生的书联,亦深得吾心:“暇日轩眉哦大句,冷摊负手对残书。”道尽爱书人之情趣也。 这些年来,淘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每到一地,无论多忙,都要想方设法去淘书的。朋友们亦知我的嗜好,常常事先打听当地的旧书店,稍有暇,便设法带我去。时间紧迫,路途常常塞车,历尽千辛万苦,到了书店,往往无一书可淘,便象征性地带几本书走,以作纪念耳。因此,我不是藏书家,也不是所谓的玩家,只是一爱书人而已。如外婆当年说我,就是一条书虫。逛书店,是一种文化散步,文化休闲,一种生活的情趣,不必演绎成高大上,风雅颂。淘书,尤其是淘旧书,其实淘的就是一个过程,是生命里一点点美丽的惦记。能称得上藏书家的,郑振铎先生走了,阿英先生走了,黄裳先生也走了,他们的藏书,也许会开始新的旅程,但是,他们淘书藏书的故事,淘书藏书的过程,千淘万沥的精神,却会永远流传。 在我的淘书经历中,愉悦和惊喜是常有的,但是,却没有什么传奇可言。我说的传奇,自然是书籍,是改变了世界的书籍,是改变了人类的书籍。而我的读书、写书、淘书、藏书,只是这些传奇故事中一片绿色的树叶。如同今天,中秋月圆,我则与书共度佳节。便有打油诗一首,博书友一笑: 书作墙壁画作窗, 佳节正好写文章。 四海喧腾我独静, 丹桂有情正飘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