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舌吐风雷震九州--战国策谋略/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何昆
出版社 海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颜率——审时度势化危机

颜率,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讲可能是陌生的。此名或许不及苏秦、张仪之名那样耳熟能详,但却同样如雷贯耳。《战国策》一书塑造了许多舌吐风雷的策士形象,而颜率就是《战国策》中第一位闪亮登场的策士,是他翩翩然揭开了策士风流的第一幕。说其“闪亮”实不为过。颜率一出场就在紧要关头从容献计献策,以四两拨千斤之巧,一举解决了两个令周天子束手无策的难题。

战国时期,周王室早已没了西周时的威风,而作为春秋之义的“尊王攘夷”亦被弃置一旁。忙于攻伐或自保的诸侯国国君,不尊王,也不勤王。但你尊,或不尊,周王室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周天子没有了赫赫天威、没有了广袤疆土,却依然有九五之尊的高贵身份,因为那象征王权的传国九鼎仍然在周王室的手中。乱世之中,弱小的周王室虽已不被列国放在眼中,但对于那传国九鼎却是垂涎三尺的。早在春秋之时,张狂的楚庄王就曾观兵周疆、问鼎轻重,但彼时情势如王孙满所言“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如今时过境迁,列国诸侯的野心何止问鼎轻重,强秦竟堂而皇之地兴师临周,意欲将九鼎从周王室手中夺走。九鼎相传为夏王大禹所铸,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皆镌刻于九鼎之上,为国之重宝。夏亡,九鼎迁于殷都。殷亡,九鼎陈于西周镐京、后又移至洛阳。周公创立列鼎制度,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九鼎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也是此时周王室存在的凭依。

原想守着九鼎低调生活的周君为此深感忧虑,面对既无强盛国力、又无盟军救援的尴尬局面,一筹莫展的他能做的只是将自己的满腹愁思告诉大臣颜率。颜率闻言,虽面带忧色,却态度从容,安慰周君道:“大王不必担忧,我愿东到齐国借兵救援。”颜率离去的背影,仿似夜色降临前的三寸日光,那抹亮色使周君的心不再那样慌乱了。

颜率此行成败关乎周之存亡,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怎能主动请缨?颜率到了齐国,直截了当地对齐宣王说:“秦国做事不讲道义,想发兵夺取周的九鼎,周的君臣经过慎重考虑,都觉得与其将九鼎给秦国,不如送给贵国。”齐宣王已听闻秦国欲强取周鼎之事,暗自遗憾自己与那九鼎无缘,听颜率之言不由得一喜,但自己冒然与强秦做对好吗?一旁察言观色的颜率继续言道:“保护濒临危亡的国家,能获得美名;得到传国至宝九鼎,是很实在的利益。希望大王好好考虑这件事。”齐宣王闻言喜形于色,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于是发兵五万,命大将陈臣思统帅大军速速去救援周国。

秦国没料到齐国会突然插上一脚,原想着凭自己的兵强马壮夺了周的九鼎不成问题,但此时因齐国的介入,事态复杂起来。虽然齐国也是大国,但只其一国之力倒也不足为惧,怕的是其他诸侯国也纷纷前来欲分一杯羹,那样就得不偿失了。秦军只好放弃初衷,撤兵回国。

虽兵临城下,但有惊无险。周国臣民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回到了正常位置。可是,好景不长。做完好人好事的齐国喜滋滋地来向周国索要九鼎了。周君又将一双充满忧虑的眼望向颜率。颜率依然镇定自若地说:“大王不要焦虑,我愿到齐国去解决这个问题。”颜率再次将离去的背影留在周君的视野里,将希望留在周君的心底里。

到了齐国,颜率对齐宣王说:“依仗贵国的仗义相助,周国上下得以保全,我们心甘情愿献出九鼎,不知贵国打算从哪条路线把它们运到齐国呢?”齐宣王说:“我打算向魏国借道。”颜率听了,阻止道:“不可以。”齐宣王不解地看向颜率,颜率解释道:“魏国的君臣也一心想得到那九鼎,他们曾在晖台脚下、沙海边上反复谋划很久了。九鼎进入魏国,肯定是有进无出的。”齐宣王想想是有这个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便说:“那我就向楚国借路吧。”说完就看着颜率,心想:这回看你还说什么?颜率闻言还是摇头,回答说:“那也不行。楚国的君臣也很想得到九鼎,他们在叶庭谋划已非一日。九鼎如果进入楚国,必定还是进得去出不来。”这也不可,那也不行。齐宣王气恼地说:“那我该用哪条路线才能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故作一声长叹,说:“敝国暗中也为大王担忧啊。九鼎,不像醋瓶酱罐,可以怀揣手提就带到齐国;也不像鸟聚鸦飞、兔跑马奔,一转眼就到达齐国。从前我们周国讨伐殷朝,得到了九鼎。一个鼎用九万人牵引,九个鼎就要动用九九八十一万人,而辅助的士兵役夫、所需的器械服装等用具,难以计数。如今即使大王有这么多人,又从哪条路线运走呢?我私下里真为大王您担忧啊!”齐宣王不是傻瓜,自然听出颜率这番担忧之词的弦外之音,不高兴地说:“你屡次前来,说来说去,无非是不愿把九鼎给齐国罢了。”颜率立即诚恳地说:“实在不敢欺骗贵国,请您尽快决定运送九鼎的路线,敝国正待命迁出九鼎,随时听候您的命令。”齐宣王固然是不满于颜率三番两次的推脱之词,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颜率的分析合情合理。无奈之下,终于放弃了索要九鼎的打算。

未用一兵一卒,仅凭三寸不烂之舌,颜率潇潇洒洒地化解一场危机、解决了两个难题。当年王孙满拒楚问鼎之轻重,凭借的是凛然正气。如今颜率智保九鼎于周,凭借的是权谋机巧。同样是审时度势,颜率的机智中却透着尔虞我诈的味道。这是那个诚信失落的战国时代侵染在策士们身上的特殊味道,让人们在赞叹其惊人才智的同时,亦忍不住为其重计谋、弃信义的言行一声长叹。

P3-6

目录

一 策士风流

 弘辩之士

颜率——审时度势化危机

苏秦——合纵名成洗前耻

张仪——破纵连横成己名

庄辛——亡羊补牢未为迟

范睢——进献良策强王权

苏代——辩才无碍显声名

 智术之士

吕不韦——居奇货福祸相依

冯谖——市义营窟保君安

司马意一逢凶化吉善自保

蔡泽——力言盈亏夺相位

季梁——智设譬喻止攻伐

 贤能之士

触龙——巧说太后传美名

邹忌——设喻说理谏齐王

甘茂——曾母投杼警君王

汗明——骥服盐车盼伯乐

西门豹——明辨是非功不朽

 道德之士

鲁仲连——义不帝秦振英声

陈轸——巧以寓言化危机

颜斶——士贵王轻语惊人

墨子——步行万里救宋国

 勇敢之士

唐雎——大智大勇大丈夫

豫让——漆身吞炭酬知己

聂政——独行仗剑刺韩傀

齐貌辨——陨首乃报知遇恩

二 王侯韬略

齐威王——善决断用人不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功勋

燕昭王——为隗筑宫聚贤才

中山君——羊羹亡国多慨叹

卫嗣君——百金赎犯过必罚

三 美人心计

宣太后——胆色过人性不羁

齐襄王后——不让须眉奇女子

赵威后——问有本末寓意深

郑袖——掩鼻计成害美人

卫人新妇——话不择时成笑柄

四 凡人智慧

佚庄——众口铄金惑君心

龙阳君——龙阳泣鱼固君宠

穿珠人——一举两得解君忧

齐人——三字谏言匡君过

中射之士——巧借歧义难楚王

序言

透过历史的烟尘,将目光投向那遥远而动荡的时代——战国。顾名思义,一个列国混战不休的时代。彼时,周王室威风扫地,诸侯国各自为政。天子威仪、霸主威名,已成为繁华旧梦,不再有昔日风采。策士,取而代之成为历史舞台上独领风骚的主角。《战国策》,就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总集。既记载了当时策士的奇策良谋、犀利谈锋,又借此展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历史特点。

《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和中山十二国策。西汉时刘向整理编次为三十三篇。记事年代约是三家分晋以后至秦统一之前。全书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是研究战国社会状况的重要材料。史学家将其视为国别体史书,但书中并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文学家则认为其是传诵千古的名著,它不但以纵横的文笔形成了波澜起伏、别具一格的文风,还创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富谋略、善辞令的策士形象,可称得上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开端。另外,善于运用言浅意深的寓言形式说理,如“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狡兔三窟”等等,千载流传。

相比于王侯韬略、美人心计、凡人智慧,最引人瞩目无疑是策士风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对战国策士们风采的概括可谓精准。纷乱、失序的战国时代成就了策士们的辉煌。他们顺时应势、捐弃仁义;游说列国、朝秦暮楚;才智卓绝、尚实重利。弘辩之士、智术之士、贤能之士、道德之士、勇敢之士共同演绎着策士风流。舌吐风雷的策士们以其谋略胆识征服了那个时代的王侯将相,也让后世的我们赞叹而感慨。欣赏其智言慧语的同时,亦不得不反思其昙花一现般的灿烂。缺少了道德的规范、失去了信义的支撑,仅凭尔虞我诈、武力征伐取得的胜利与成就,终是历史长河中的涟漪,渐渐归于沉寂。

何昆

2014年10月1日

内容推荐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何昆所著的《舌吐风雷震九州--战国策谋略》对《战国策》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进行了阐述和评议,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编辑推荐

何昆所著的《舌吐风雷震九州--战国策谋略》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本书对《战国策》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进行了阐述和评议,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0: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