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8卷1933)》收录的是约翰·杜威在1933年发表的大部分作品,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再版的《我们如何思维》一书。因为杜威在1933年版中对1910年版的内容作了较大范围的调整,特别修订和补充了关于思维训练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被那些“进步的”教育者们视为真正的经典。当然,本卷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理查德·罗蒂撰写的导言,他对该书的内容作了详细的点评;这是一位当代美国哲学家对另一位美国哲学家难得的评论。虽然我们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已经领略了罗蒂对杜威哲学的好评,但在本卷的导言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他对杜威的一些微词,这是难得一见的。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罗蒂对杜威思想评价的另一面。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1925-1953第8卷1933)》收录了论文、评论以及《我们如何思维:重述反思性思维对教育过程的关系》在1933年的权威版本。约翰·杜威撰写于1933年的其他作品都收入在第九卷中。本卷为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学术版本委员会认可文本。
1933年,杜威扩充修订了1910年版的《我们如何思维》,特别是逻辑部分。他写道,希望他的修改“增加了该书的清晰性和可读性”。许多评论者称赞这个修订本很好地回应了教师和逻辑学家的批评。伊萨多·斯塔尔(Isidore Starr)在1970年的回忆中评论道,越来越多的教师受到这个修订本的吸引和影响。他最后总结道:“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容易从循规蹈矩走到顽固不化。对这种根深蒂固的毒害的最好解药,就是要定期朝拜一下杜威的经典。”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在导言中考察了杜威与他的各种读者的关系以及他的“反思性思维”的发展,仔细分析了贯穿整部著作的“某种无法避免的紧张关系”,“这就是把这位哲学家想象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关心着通过不断批评当下实践和机制的恰当性而保持改革精神的活力,以及把这位哲学家想象成一个政治上中立的理论家,一个在诸如逻辑规则、科学性质或思想性质等特殊的哲学问题方面的专家和权威”。
《教育前沿》是由威廉姆·海德·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 Heard Kilpatrik)主编的文集,也是作为全国高校教育学科教师学会的年刊出版,是对背离了传统理论的进步分子所导致的大萧条的回应。悉尼·胡克(Sydney Hook)在1933年把这描述为“提供了一种社会经济分析”,“捍卫了一种作为直接社会行动基础的实验哲学”。罗蒂指出,杜威与约翰·查尔兹(John L. Childs)合写的两章“非常大胆地要求体现在《我们如何思维》中的教育哲学可以被算作改变美国体制的特征”。
本卷还包括了杜威为《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所写的文章《逻辑》、《战争非法化》和《哲学》,以及为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观念的冒险》、马丁·舒茨(Martin Schutze))的《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学术幻觉》、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Rexford G.Tugwell)的《工业规律和管理艺术》等书所写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