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公司债券的概念和融资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关于信息质量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关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研究综述
第五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第二节 公司债券融资的案例研究
第四章 盈余管理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公司债券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盈余管理对信用评级影响的研究
第三节 盈余管理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的研究
第五章 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信息质量对信用评级影响的研究
第二节 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影响的研究
第六章 盈余管理对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报告一 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与决策管理问题研究——以上海市企业为例
研究报告二 “新金融”在上海的发展态势及鼓励政策研究
研究报告三 促进新金融发展的监管理念与国际比较
杨晔和杨大楷和王鹏编著的《2014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主要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方面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实证检验公司债券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其次,研究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最后,研究盈余管理对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报告的研究逻辑在于,盈余管理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这是所要检验的因果关系,与研究的第一个问题相对应,同时,信息质量是上述因果关系发生的中介变量之一,即盈余管理可能通过影响信息质量进而作用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这是所要检验的上述因果关系实现的经济机理,与所要研究的后两个问题相对应。
通过案例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杨晔和杨大楷和王鹏编著的《2014中国投资发展报告》有如下发现:首先,发债主体在信用评级前存在着盈余管理,并且同时使用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管理方式,而产权性质削弱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国有上市公司在信用评级前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进一步发现发债主体的盈余管理水平越高,获得的信用评级水平越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越高,产权性质没有对盈余管理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的信用利差更低。其次,信息准确性与信用评级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评级机构对于信息准确性高的发债主体给予更高的评级水平,而信息结构与信用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综合运用公开信息和私有信息;同时,信息准确性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信息结构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不显著,在进一步的分样本检验中,信息准确性对于信用评级的影响在国有样本中不再显著,而在非国有样本中仍然显著,信息结构在两个样本中均不显著。最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准确性和信息结构都显著负相关,说明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