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继续从“背面”看电影
后新时期中国电影:分裂的挑战
1990年代大陆电影的空间想象
发展的想象和类型电影
再度想象中国:全球化的挑战与新的“内向化”
本土或全球?本土即全球?
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组——反思1997—2007年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
“中国梦”:想象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
三十年:中国想象与电影
再想象和再结构:中国电影的“当代性”
“大片”到“后大片”十年:中国电影史的超越
中国电影:全球华语电影格局的转变
“全国化”与电影
“全国化”的“常态化”:2011年的中国电影
在“全国化”的平台上突破瓶颈:2012中国电影的反思
全球化的全国化:2012年的中国电影图景
历史·记忆·电影:时间之追寻
超越启蒙论与娱乐论
两对基本概念:抽象观众/具体观众视觉性/文学性——从《电影的锣鼓》和《电影文学断想》开始
“第四代”与现代性
“第五代”与当代中国文化
“中国之眼”:“改编”的跨文化问题
《三枪》和《阿凡达》之后:中国电影的新空间
“事件”的冲击:“微时代”的文化想象力
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
《英雄》和《十面埋伏》:新世纪的隐喻
十年后再说“张艺谋神话”
陈凯歌的命运:跨出与回归中国
王朔与电影:一个时代精神史的侧影
张暖忻:中国梦·电影梦
感受二十世纪中国的艰难
《建国大业》:国家合法性的庄严表达
《金陵十三钗》:民族的新生与救赎
《一代宗师》:飘零命运迟暮英雄
著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