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础篇
第1章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
1.1 工程与高等工程教育
1.1.1 工程的概念
1.1.2 工程教育
1.1.3 高等工程教育
1.2 体制与机制
1.2.1 体制的含义
1.2.2 机制的含义
1.3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3.1 管理体制
1.3.2 运行机制
1.3.3 高等工科院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3.4 体制与机制的关系
1.4 创新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1.4.1 创新的含义
1.4.2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1.5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
1.5.1 模式的含义
1.5.2 人才培养模式
1.5.3 人才培养体系
1.6 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合作教育
1.6.1 产学研合作
1.6.2 产学研合作教育
1.7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7.1 认证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7.2 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议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综述
2.1 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与机制研究
2.1.1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与机制研究
2.1.2 国外工程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
2.2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2.1 国内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2.2 国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3 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2.3.1 国内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2.3.2 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2.4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4.1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4.2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2.5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研究
2.5.1 国内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研究
2.5.2 国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研究
2.6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6.1 国内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6.2 国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7 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2.7.1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2.7.2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2.8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8.1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8.2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第3章 王大珩教育与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
3.1 卓育人才的大工程教育观
3.1.1 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的教育思想
3.1.2 亦能亦德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3.2 科学与教育结合培育工程科技人才
3.2.1 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的工程教育理念
3.2.2 大工程项目中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战略思维
3.3 德学双馨润育科技英才
3.3.1 民族危亡中立志科学救国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