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云人物/另眼看二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鲍志萍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鲍志萍编著的《风云人物》展现了传奇历史里的传奇人物。他们中间,有政治首脑,有军事将领,其行止,其决断,成就了无数个“第一”和“唯一”!在那段特殊的时光里,希特勒成为唯一一个统治十个国家的总统,罗斯福成为唯一一个被憎恨的伟人,隆美尔成为唯一一个受到敌我双方尊敬的将领,艾森豪威尔成为唯一一个能协调几百万将士的参谋,麦克阿瑟成为唯一一个最辉煌的逃兵……在浩荡风云中,在遍野硝烟里,他们用失败和胜利诠释着战争。没人告诉他们要怎么做,那一刻的历史是茫然的。

内容推荐

“另眼看二战”以大局观为宗旨,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了二战期间各国之间的利益合纵与制衡,各种事件发生的机缘巧合,各个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决定关系,从多个角度全面、客观地还原了二战历史真相,通过人类噩梦的真实再现,引发人性在历史逆转中的追思,以此纪念明年二战胜利70周年。鲍志萍编著的《风云人物》主要讲述了二战期间的风云人物,不仅有他们在二战中的表现,更从人生重大转折点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决策的影响。

目录

希特勒 半男半女,半人半兽

墨索里尼 要让世界发抖

戴高乐 二战里的奇遇

丘吉尔 英国的灵魂

山本五十六 忧郁的“海军之花”

罗斯福 被憎限的伟人

巴顿 脏话堆里的英雄

隆美尔 本分的罪人

蒙哥马利 靠谱的先生

朱可夫 苦的精神铁的意志

戈林 迟疑的“二号”

艾森豪威尔 行走的“天平”

麦克阿瑟 辉煌的逃兵

东条英机 疯狂的“剃刀”

蒙巴顿 一个花哨的传奇

试读章节

蜜蜂比他更重要

如果不了解希特勒的儿时时光,不了解希特勒的性格形成,那么,对于诠释他这个战争狂人就显得不够丰满了。

希特勒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很漠然。他的父亲是个养蜂人(后来成为海务人员),要根据各种野花盛开的时间和地点四处奔波。这种“逐花而居”的野外生活,使他长时间远离家庭,不能陪伴、照顾希特勒。在希特勒幼小的心中,他本能地认为,父亲把蜜蜂当成了孩子,蜜蜂比他更重要,他什么都不是,连蜜蜂都不如。由此,希特勒对父亲产生了疏离感。疏离感又导致了畏惧感。加上希特勒的父亲因劳累困苦,鲜有笑脸,希特勒便觉得,父亲特别威严、森冷,让他既害怕,又羡慕。在他心中,他不由得又涌起了一个隐秘的愿望,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和父亲一样,做个独裁者,一切都自己说了算。在这种愿望下,希特勒渐渐地形成了严厉、武断的性格,独裁意识无声地萌芽了。他也由此变得反复无常,随时随地地就能随意改变主意。

希特勒上学后,在修道院外面发现一些奇怪的符号——卐。他很迷惑,问修道院院长,“卐”是不是钉死耶稣的那个“十”字模型。

院长告诉他,它不是“十”字,而是从“十”字演变而来的,和耶稣也扯不上边,是捕狼陷阱的符号。他听了,觉得这个出现在修道院旁边的符号既庄严,又神秘。他最向往这种感觉,觉得这是独裁者应有的气息。因此,日后当他建立纳粹党时,便用这个“卐”符号作为标志。

希特勒的孤僻性格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他有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小弟弟,他非常喜爱,常带他玩耍。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小弟弟因病夭折了。这让他深受创伤,第一次体会到了悲痛的滋味。他感觉到了生命的无常,开始耽溺于一个人独处。至死,他都没有改变这种性格。

希特勒上学后,奇特的性格让他看不上学校的老师。他唯独对历史老师充满倾慕和敬重。历史老师才华横溢,在讲解日耳曼人的历史时,激情洋溢,极富感染力,让他心潮澎湃。受其影响,希特勒觉得日耳曼人无比伟大。他的偏执心理让他又放大了这种伟大,德国至上、日耳曼主义至上的观念就此生根发芽。

在这一时期,他的才能也一一显现出来。无论是在哲学、建筑方面,还是在音乐、歌剧方面,他都很专业。

不过,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他所爱恋的母亲患了癌症。母亲去世后,希特勒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和绝望。他好像一个梦游者,每日在虚幻中游荡。

在希特勒的幼年和青少年时代,母亲一直是他的依靠,让他在缺少父爱的情况下,拥有温暖、爱护和鼓励。母亲的骤然离去让他难以承受。他的性格好像分裂了,在同一个世界上,他仿佛是两个人:一个充满幻想,脾气暴躁,稍遭反对,便会雷霆震怒;另一个则神采奕奕,兴致勃勃,宽宏大量,友爱合作。

然而,生活还在继续。希特勒仍然在叵测的社会中努力生存着。

21岁时,希特勒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由此,他更加泛日耳曼主义了。他相信,人的意志力是不可思议的,依靠纯粹的意志力量,一个人能移动一座大山。有了这种想法,他决定先加入德国工人党,然后逐步深入政坛核心,以实践他的日耳曼主义。德国工人党的创始人注意到了他,提举了他。然而,他站稳脚跟后,回头就把这个创始人打倒了。紧接着,他组织起一大帮无业游民,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这群人衣着不整,四处闲逛,但第二年,就被他整顿好了。这支队伍,就是纳粹冲锋队和党卫军的前身;这些游民,后来都成了冲锋队和党卫军的元老。

有了军队,希特勒意气颇足,打算发动政变。但过于仓促,结果只占领了陆军部的办公室就被逮捕了。他被判五年监禁,身陷囹圄。当他获释时,一群纳粹成员骑着摩托车前来迎接。那阵势,俨然黑手党。

出狱后,希特勒继续扩充纳粹党。

这时候,他爱上了自己的外甥女吉莉。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安全感,希特勒对待吉莉就像对待室内装饰,也像对待囚犯。他如醉如痴地欣赏她、爱护她,但也密不透风地幽禁她、限制她,生怕她离去。吉莉非常不满,又痛苦,又绝望,最终自杀了。希特勒悲痛欲绝,受到极大刺激,不断地谴责自己。他因而变得格外暴虐了,仿佛只有谋杀、背叛、可耻、邪恶行为才能发泄他的情绪。他甚至想对某个党派、某个民族采取灭绝手段,那样他才会感觉到彻底的舒畅、由衷的轻松,感觉到痛苦的减轻。在他的潜意识中,杀戮逐渐变得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了。

他的生命,一半是人,另一半已然为兽了。吞并自己的祖国

在德国,希特勒的纳粹党逐渐成了最强大的政党。依靠纳粹党的种种极端手段,希特勒登上总理之位。在总统病逝后,他又成为国家元首。他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独裁者,儿时的愿望梦想成真。

希特勒也的确拥有非凡的才能。他当政后,仅用三四年时间就统一了德国,振作了德国经济,使德国迅速走向强盛;他也奇迹般地使德国最大限度地纳粹化,全国的各个犄角旮旯儿都晃悠着“卐”标志。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彻底控制了德国的各种制度和文化。这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成就。

也正是因此,希特勒开始了他野心勃勃的征服计划。他的计划是,与意大利结盟;与法国翻脸,或者打败法国,或者把法国降到小伙伴的地位;向东方挺进,征服苏联;在公海上称霸,同美国对抗。

这是一个全球征服计划,空前绝后,惊心动魄。

在制订了计划之后,希特勒迈开了邪恶的第一步:吞并奥地利。P2-5

序言

战争是人类熟悉的面孔,早在荒蛮时代就出现了。密林里,岩谷内,大野大泽中,赤身裸体的人、裹着树叶兽皮的人,为着采集、狩猎、血缘复仇等,本能地暴力相向。攻击与被攻击、掠夺与被掠夺,在简单的木石兵器中进行。至于战略战术,一概皆无,劈头就打,或上去就咬(用牙齿狠命撕咬,是其时打斗的一种方式),基本各自为战,各打各的,胜负全凭人数的多寡、体力的强弱、勇敢的程度。

这是文明之初的暴力行为,是战争的雏形。在国家出现后,战争得到了真正的升级。

几千年来,各种战争此起彼伏,绵延于人类史中,有如细密的针脚,逶迤而来,从未断绝。

其中,有一次战争最为血腥、残暴。无论是在相对意义上,还是在绝对意义上,它比以往任何战争都要可怕。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它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杀戮。在一切大屠杀中,在一切地缘政治的冲突中,它的激烈和惨烈程度,非语言能够尽述。

它把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卷了进来,有7000多万人或伤或亡。在总死亡人数中,几乎一半都是平民!这些无辜的生命,被贴上了“次人类”的标签。他们或者死于侵略者的政治谋杀、种族灭绝,或者死于“邻居”(英美等盟友)的战略轰炸。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有感于此,甚至生出这样一个回归原始的想象:“所有的武器都被销毁,在下一次战争中,只许人用嘴咬!”

这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全球性的暴力行动,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

它不是“我们”与“外国人”之间发生的战争,不是“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发生的战争,它也不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它更不是一个世界与另一世界之间发生的战争。它是这个世界发生的战争!它是整个人类发生的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战对整个人类群体和个体的影响都是深重目深远的。

那些伟大或重大的决策、起眼或不起眼的谋略,那些古怪的指点或自如的挥洒,那些奇异的战略战术,那些光怪陆离的武器发明,那些神奇且神秘的隐蔽战线,凡此种种,强有力地改变了政治版图、社会结构、经济科技,改变了人类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世界的形成,就此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战的影响辐射到历史的腹心,作用于文明。理解了这一点,当有人纳闷世界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人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时,就会多一层次的思考。

不知史,不足以知未来。于此,我们打造了“另眼看二战”这套丛书,全五册,分别为《生死决策》《风云人物》《著名战役》《致命武器》《谍战之日》。

《生死决策》侧重于对二战中重大决策的发掘。众所周知,是《慕尼黑协定》坚定了希特勒掀起战争的决心,是同盟国的围剿使日本选择了投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无论是《慕尼黑协定》,还是日本投降,都暗藏玄机,都是复杂叵测的决策行为导致的结果。从《慕尼黑协定》到日本投降,从二战开始到二战终结,其间纷繁起落的一连串决策,有光彩的,有邪恶的,有气吞山河的,有藏头掖尾的,有出卖国家的,有成全自己的,无论哪一种,几乎都出人意料、匪夷所思。再以“苏德互不侵犯”的决策为例,书中写道,“苏联和德国,共产党和法西斯,布尔什维克和纳粹,莫斯科和柏林,红色和黑色,他们一向是天生怨敌,现在却有了如此政治性的接近!穿上了同一条裤子!”苏德结盟堪称破天荒的头号国际事件,之所以如此离奇,其实别有内幕。本书撷取了影响人类史的非同寻常的26个决策,在战争的幽径中探索,在历史的后厢房寻觅,拨开重重迷雾,剥出窝藏于深处的真相。

《风云人物》展现了传奇历史里的传奇人物。他们中间,有政治首脑,有军事将领,其行止,其决断,成就了无数个“第一”和“唯一”!在那段特殊的时光里,希特勒成为唯一一个统治十个国家的总统,罗斯福成为唯一一个被憎恨的伟人,隆美尔成为唯一一个受到敌我双方尊敬的将领,艾森豪威尔成为唯一一个能协调几百万将士的参谋,麦克阿瑟成为唯一一个最辉煌的逃兵……在浩荡风云中,在遍野硝烟里,他们用失败和胜利诠释着战争。没人告诉他们要怎么做,那一刻的历史是茫然的。他们的身后,是国家力量,他们依凭于此,遵从内心的召唤展开行动。他们的行动极大地影响着战争,而性格则极大地影响着他们。本书注重于对人物性格特质的深度剖析,在细腻的追索中,横陈战争的肌理,读来细腻、真实,骨血丰满。

《著名战役》描述了二战中的符号性战役。之所以被冠以符号性,是因为这些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的世界,还在当代世界的文明打下了烙印。本书致力于展现神奇的战术,使读者能够在惊心动魄中体会到闪击战的神速、胶着战的奇异、撤退战的恢宏、偷袭战的鬼祟、航母战的奇巧、围城战的血腥、沙漠战的狂野、登陆战的隆重、阵地战的凄惨、攻坚战的激烈、反潜战的隐秘……每一次战役、每一种战术,都有着空前绝后的特点,有的出神入化,有的离奇古怪,一一惊心,步步绝妙。笔者努力挖掘新的内容,在众多的解密档案中,筛选出鲜见的线索,并通过各种努力求知、求解,最终完成内容上的垦荒,将战争机密推送到读者面前,将几乎是神话般的存在“下凡”到文字中。书中叙述的15个战役,故事性强,重细节,在文趣中交映着野趣、妙趣、谐趣,盎然生动,活泼可感。

《致命武器》是一本人文情怀极强的书。它的最大特色是,不仅描述了杀伤性武器,还追溯了武器的发明、发现。一边是硝烟滚滚的战斗,一边是埋头灯下的研制,这是军事与科学的交汇,在世界战争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交汇还是第一次!它仿佛一个向导,带领战争走上了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道路。书中涉及的武器有枪、炮、舰艇、战机、坦克、导弹等。它们都是人类想象的结晶,有的是“半路出家”,有的是武器家族的“新生儿”,却无一例外地都创造了奇谈与奇迹。其中,人操鱼雷等武器,神秘而离奇。人操鱼雷“像一条细长的青鱼,‘鱼背’上有两个座位,潜水员跨上去,一路飞驰,靠近对方军舰后,将‘鱼身’与‘鱼头’分离——‘鱼头’中藏有炸药,军舰就这样被摧毁了”。这些里程碑式的武器,加剧了战争的激越和惨烈,也促进了战争的终结。

《谍战之日》作为这套书里最为跌宕起伏的一册,展现了一条无影无形而波澜壮阔的隐蔽战线。在这条战线上,每一场谍战,都不是一个孤立事件,都是一系列政治纷争的结果,都是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结果。它们与战争、与历史的关系,不是串联的存在,而是并联的存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以“斩首计划”为例,海德里希策划了一起离间计,借斯大林之手杀掉了苏联元帅,为德国减少了劲敌,使苏联丧失了战争警惕性,未能提前布防,导致大战一开始就一败涂地、血溅山河。本书没有因为专注于曲折的谍战故事而忽略严肃的大战背景,同时,努力展示更多的谍战技术成果。书中写到的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机,就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科学大战。科学家为了完成破译工作,甚至想出了“抢劫”德国军舰的办法,最终找到了德军密钥,解开了“恩尼格玛”之谜。这种科技力量的渗透,能够让读者在了解特殊战场的同时,留下一个对世界的侧面思考。

综观全套丛书,几乎每一个决策,都是深不可测的大海,暗藏韬晦;几乎每一片风云,都激荡着统帅们的大气与大器,也盘旋着小气与小器;几乎每一场战役,都不乏遗憾的战术,都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几乎每一种武器,都淋漓着不应当的血泪;几乎每一次谍战,都是智慧与科技的偶遇。本书不去刻意规避缺憾,而是客观坦承,以求是求实的精神,告慰旧史,展眼新史。

每册书各有侧重,全套丛书还原了一个立体的二战,剖面宏丽,纵深幽邃。其落笔之处,深阔多元;其书写之风,从容细腻。在历史里考古,在细节里发现,是其追求。

书中章节或长或短,不拘结构,均依据事件大小等因素量体裁衣,只求“合体”,不求“制式”。在书中与二战重逢,迎面的刹那,读者将震撼于那不可复制的历史。

本套丛书力图在充满故事性、趣味性的同时,闪烁着科普性、知识性,体现浓厚的人文关照。但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有不够周全或存在其他缺点错误之处,恳望读者指教。  编者

2015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