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燕赵美德录(河北历史名人美德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高建军//杨金平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你读过此书后会发现,燕赵大地,除了“慷慨悲歌”,还有文采风流,还有春风和煦,还有慈悲关怀,还有父慈子孝……因此,《燕赵美德录》一书的出版,一方面对于深入开拓、挖掘燕赵精神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强省,功莫大焉;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建设和深入人心。

本书按内容的不同性质分成“贤明篇”、“孝谨篇”、“忠正篇”等十一部分。每一部分中的文章,再按所写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先后编排。本书由杨金平、高建军合作完成。

内容推荐

《燕赵美德录》形式新颖,选取二百多个历史人物一生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故事来展现该人的精神风貌;内容详实,材料可靠,寻常史料在作者手下变成一篇篇文采斐然。富含哲理的精悍短文;文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使读者在阅读上毫无疏离感,更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本书所选历史人物,上起上古,下至清末。着重点在古代历史人物,清以后的现代、当代历史人物事迹不做收录。本书由杨金平、高建军合作完成。

目录

贤明篇

 中华祖先——黄帝

 夷齐让国

 一代大儒董仲舒

 赵简子的故事

 赵襄子明于赏罚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燕昭王求贤

 平原君知错能改

 平原君杀妾

 赵母善识人

 南越王赵佗归顺汉朝

 吾丘寿王谏禁挟弓矢

 隽不疑英明敏锐

 韩延寿教化百姓

 王商不信谣言

 王政君母仪天下

 卢植谏何进

 刘备托孤

 北魏文明太后

 高劢破除迷信

 李谔不扰民

 宋璟明见

 李吉甫不迷信

 李德裕的德政

 李德裕辨奸

 能臣卢钧

 郭威不贪功

 杜太后有远见

 宋太祖开明

 窦默识奸人

 史天泽推功于下

 张弘范恤民之困

 郝惟讷老成谋国

 李渭造福于民

 徐栋修堤

 刘庆凯扫除积弊

忠正篇

 冯唐直谏

 盖宽饶尽忠职守

 赵云一心为公

 魏征的故事(上)

 魏征的故事(下)

 赵普荐贤

 赵普忠直

 曹彬不徇私

 窦仪坚持原则

 李防忠正为国

 吕端大事不糊涂

 李沆居安思危

 李沆不盲从圣意

 王翱不徇私情

 赵南星不附魏忠贤

 孙承宗满门忠烈

孝谨篇

 石奋父子

 王尊诛杀不孝子

 李士谦孝母

 李德饶至孝

 李德林大孝伤身

 刘君良四世同居

 崔彦昭不违母命

仁义篇

 赵氏孤儿

 崔篆释囚

 公孙景茂以俸禄济人

 李士谦宅心仁厚

 王伽脱枷

 魏德深得民心

 崔仁师审案

 郭元振慷慨助人

 源乾曜护佑属下

 吴保安弃家救友

 阳城的义举

 冯道仁厚

 宋太祖慎杀

 曹彬仁慈

 李沆不喜言人过

 董俊仁义为怀

 刘秉忠、张文谦谏阻杀戮

 赵迪解救乡人

 董文炳替民还债

宽容篇

 赵襄子不杀豫让

 将相和

 李吉甫不害陆贽

 张柔以德报怨

智谋篇

 乐毅伐齐

 触龙游说赵太后

 赵奢善用兵

 李牧抗击匈奴

 燕太子丹谋刺秦

 谋略家蒯通

 吾丘寿王巧辩

 李夫人明智

 赵广汉治盗

 尹赏治盗

 耿纯平叛

 张飞释严颜

 张飞巧诲马超

 张华力主伐吴

 祖逖北伐

 高颊献平陈之策

 隋文帝的智囊李德林

 崔彭智擒宇文纯

 卢太翼神算

 刘幽求有先见之明

 张鷟巧判案

 李杰买棺

 李吉甫平蜀

 冯道机智脱险

 柴荣制服骄兵悍将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智服悍将

 赵匡胤以拙服智

 曹翰擅杀降卒

 石璞神断

 陈德荣米桶退贼

 纪晓岚有急智

 张之洞巧筹款

勇毅篇

 蔺相如完璧归赵

 蔺相如勇屈秦王

 毛遂自荐

 高渐离刺秦

 王尊不惧权贵

 王尊舍身抗洪

 崔瑗为兄报仇

 刘琨吹笳退敌

 窦建德杀盗

 苏定方勇冠三军

 朱璟不畏权奸

 甄济不从贼

 孔巢父冒死说服叛军

 张浚孤身入虎穴

 冯道有胆气

 郭威杀泼皮

 张柔神勇

 朱裳请皇帝下罪己诏

 杨继盛弹劾奸臣

 张百龄招抚海盗

俭朴篇

 王莽

 崔寔

 卢承茨

 李义琰

 李沆

学术篇

 白马非马论

 开创古文诗学的大小“毛公”

 心无旁骛话卢植

 人才学先驱刘劭

 高僧道安

 诗人哲学家欧阳建

 全才科学家祖冲之

 地理学家郦道元

 史学家魏收

 音韵学家陆法言

 经学家刘焯、刘炫

 学者、高官张行成

 作为学者的魏征

 科学家傅奕

 经学家孔颖达

 天文学家一行

 地图学家贾耽

 方志地理学家李吉甫

 北宋哲学家邵雍

 数学家李冶

 宰相学者何荣祖

 天文学家郭守敬

 王恂编《授时历》

 理学家、诗人刘因

 史学家苏天爵

 明初学者曹鼐

 清初史学家傅维鳞

 清初学者、诗人申涵光

 史学家谷应泰

 理学家孙奇逢

 思想家、教育家颜元

 专事著述的李塨

 辨伪学者崔述

 学者、名臣张之洞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文学篇

 文章大家崔驷

 文章圣手崔瑗

 甄宓与《洛神赋》

 才识过人的张华

 赋作家束皙

 西晋三张之张载

 军旅诗人刘琨

 才思敏捷的卢谌

 北朝才士邢邵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炫之

 隋朝诗人卢思道

 文艺批评家李谔

 初唐小说家张鷟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

 宰相诗人李峤

 “文章四友”之一苏味道

 史学家、诗人魏知古

 风流诗人崔浞

 迫女皇武则天退位的诗人袁恕己

 全才作家张说

 李颀善写音乐

 边塞派诗人高适

 “五言长城”刘长卿

 散文家李华

 大历年间“四才子”

 “人面桃花”的诗人崔护

 大文学家韩愈

 苦吟派诗人贾岛

 卢仝嗜茶

 复古作家柳开

 蔡氏父子

 文艺批评家王若虚

 戏剧大师关汉卿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

 元代剧作家尚仲贤

 马中锡作《中山狼传》

 大才子纪晓岚

 绝世天才曹雪芹

技艺篇

 神医扁鹊

 西汉音乐家李延年

 张飞善书画

 山水画家展子虔

 李春建赵州桥

 “笔虎”李阳冰

 隐逸画家卢鸿

 “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

 “金元四大家”之李杲

 刘秉忠建大都城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

 画家刘贯道

 明朝书法家李时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

 董海川创八卦掌

 太极拳大师杨露禅

 赵三多助清灭洋

 大刀王五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

后记

试读章节

赵襄子明于赏罚

公元前455年,智伯与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襄子,将他围困在晋阳。公元前453年,赵襄子派他的家臣张孟谈出使韩、魏两家,与他们谈判,最终达成联盟,反攻智伯,并将智伯彻底消灭。

晋阳之围解除后,赵襄子封赏功臣,有五个人受到了奖赏。除了这五人之外,赵襄子的一个家臣叫高赫的,也受到了奖赏,并且受到了最高的奖赏。然而,在晋阳之战中,高赫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功劳。赵襄子的这种做法让其他一同受赏的五个人非常不解并生气,认为赵襄子赏罚不公。

张孟谈对赵襄子说:“在太原之战中,高赫没有立下大功,您却给了他最高的奖赏,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回答说:“在这两三年的围困战中,在这艰难的险境中,没有对我失去君臣礼节的,只有一个高赫。你们虽然立有功劳,但对我却骄横傲慢,没有体统。这是我给高赫最高赏赐的原因所在。”

古人最重礼法。特别是在政治生活中,礼法尤其重要。可以说,礼法是一切政治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而君臣礼法更是重中之重。赵襄子赏赐表面上没有功劳的高赫,其用意也在此,其政治目光之深远也在于此。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前295),名叫赵雍,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99年在位,他是赵国历代君主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赵武灵王在历史上最有名、影响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导实行了“胡服骑射”。所谓“胡服骑射”,就是改变赵国旧有的风俗制度,向少数民族学习。其目的是富国强兵。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想要实行胡服骑射,但是犹豫不决,担心会受到宗室臣子的反对和天下百姓的嘲笑。大臣肥义进言道:“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行动瞻前顾后就不能达到目的。大王您既然已经决定背离世俗,就不要顾忌他人的议论了。要追求最高的道德,就不可能顺应世俗,要成就大的功业,就不要与众人商议。”赵武灵王说:“我倒不是怀疑胡服骑射的功用,我是担心天下人耻笑我。胡服骑射的功效一定是前途无量的。”于是,赵武灵王带头穿上了胡服。

虽然赵武灵王带头改穿胡服,但赵国的宗室和群臣并不买账。他们迟迟没有行动起来。赵武灵王也不好勉强,因为移风易俗毕竟非一朝一夕之事。赵武灵王想了一个办法,他就派王孙绁对他的叔叔公子成说:“我已经穿上胡服了,而且要穿着胡服上朝,我希望叔叔您也能够改穿胡服。在家庭中,子女要听从父母;在国家里,臣子要服从君主。这是从先王时就留下的大道理。我现在下达胡服骑射的命令,要是叔叔您先不遵守,我恐怕天下人要议论了。而且,我之所以要胡服骑射,并非为了要追求享乐,而是为了国家富强。所以要请叔叔以您的威望出来做个表率,来推动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公子成听了,回答说:“我病了,不能上朝进言。既然大王命令我,我一定竭忠尽力。但是我认为,要改变我们固有的风俗习惯、体制政教,去学习胡人,这恐怕是不妥当的。希望大王再仔细考虑考虑。”

赵武灵王听了王孙绁的回复,就说:“我知道叔叔的病根在哪里了。”于是,就亲自去见公子成。见面后,赵武灵王说:“风俗习惯,教化体制,要因地制宜,要实用为上。即便中原儒家的风俗礼法也有差异。赵国历史上多次受制于他国,甚至打过败仗,都是因为我们风俗体制不利于国防。我要改变的,就是这种落后陈旧的状况。而叔叔您所坚持的,恰恰是这种旧俗。因此,胡服骑射并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到振兴赵国、一雪前耻的军国大事。希望您能支持我。”公子成听后,跪拜叩头说:“我愚蠢,没有领会大王的意图。我一定坚决执行您的命令。”于是,赵武灵王就把胡服赐给公子成。

在得到位高权重的叔叔公子成的支持后,赵武灵王又先后说服了同为赵国贵族的赵文和赵造等人。胡服骑射这一重大的政治改革终于推行了下去。胡服骑射在赵国成功以后,中原各国纷纷仿效,使骑兵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因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另外,在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中,赵武灵王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威强制别人服从,而是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这种“工作方式”也是难能可贵的。中国历史上,改革的阻力通常是非常强大的,即便有的改革最后成功了,改革者也往往下场悲惨。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恐怕要数秦国的改革者商鞅了。所以,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这件事情上,真正是体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值得后人效法。P7-9

序言

燕赵大地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她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灿烂、人才辈出。几千年来,这里诞生了无数的贤人志士、英雄豪杰。围绕着这些杰出人物,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戏,在不同时代轮番上演,而他们,正是这些历史大戏的主角。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以及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每一位燕赵子孙都应该珍视并切实继承、弘扬、发展的。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了服务现在和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深入人心的今天,对燕赵独有的传统精神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燕赵传统文化的特质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勤政爱民、廉洁为民的精神;二是爱国爱家、服务桑梓的精神;三是尊老爱幼、孝悌仁义的精神;四是机智勇毅、不畏邪恶强暴的精神。凡此种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由杨金平、高建军两位同志撰写的《燕赵美德录》一书,正是这样一部对燕赵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有着深入挖掘之功又独具特色的著作。

《燕赵关德录》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形式新颖。与展示燕赵历史文化的同类著作相比,《燕赵美德录》一书在形式上非常新颖别致。她不是对历史人物的事迹作泛泛的平铺直叙的介绍,也不贪大求全,而是选取历史人物一生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故事,来展现该人的精神风貌。全书由二百多个小故事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按故事的性质类别,分成十一辑。读来让人联想到《世说新语》。

二是内容详实,材料可靠。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披沙拣金,找出适合自己的材料,整理、考辨、加工、总结、提高、编辑。既有聚沙成塔之苦功,分辨真伪之巨眼,也有点铁成金之妙手。寻常的史料在作者手下变成了一篇篇文采斐然、富含哲思的精悍短文。全书所涉及的内容由上古到晚清,上下五千年,人物几百个,处处有来历,事事有根据,足见作者写作态度的严肃认真。

三是文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本书所写人物、事迹,毕竟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距离,如果一味“照本宣科”,不一定能够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作者在保证史料信实的前提下,用尽量贴近今天时代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叙述古人的风采神韵,亲切平和,娓娓道来,使读者在阅读上毫无疏离感,更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这就有效避免了同类读物的古板、生硬、乏趣的毛病。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古话历来被当作描述燕赵精神文化特质的不刊之论。但当你读过《燕赵美德录》后,你会发现,燕赵大地,除了“慷慨悲歌”,还有文采风流,还有春风和煦,还有慈悲关怀,还有父慈子孝……因此,《燕赵美德录》一书的出版,一方面对于深入开拓、挖掘燕赵精神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强省,功莫大焉;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建设和深入人心。

是为序。

魏平

2014年10月

后记

本书从开始酝酿、策划,到最后成书,有大约一年时间。我们此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用故事形式发掘、弘扬燕赵大地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服务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下面,就本书的一些相关问题做几点简单说明。

首先,内容取舍。因着上面提到的写作目的,我们选取的是燕赵历史上具有“正能量”的人物事迹。这些人物既有圣贤大德、仁人志士、王侯将相,也有普通吏民、学者匠人、诗人作家。写作兼顾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力求做到行文活泼生动,内容真实可靠,信息丰富多元。在具体写法上,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比如,有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或因材料缺乏,或因其本身经历不具传奇色彩,只好忍痛割爱,或者只做简单介绍。相应地,也有一些在历史上名声并不特别响亮的人物,却故事丰富且很有典型性,我们也不嫌其小,往往要着重写上一笔。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我们对某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也谨慎地选取其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展示,以表现我们不囿于成说的一点探索之意。

其次,时间断限。本书所选历史人物,上起上古,下至清末。着重点在古代历史人物,清以后的现代、当代历史人物事迹不做收录。

再次,结构体例。本书按内容的不同性质分成“贤明篇”、“孝谨篇”、“忠正篇”等十一部分。每一部分中的文章,再按所写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先后编排。文章以人物为“单位”讲述他们的故事。基本上一人一文,一文中讲述一个或几个故事。也有少数几个人合在一篇文章里的。而有的历史人物的故事特别丰富,且故事性质不同,那么他就会在书中多次出现。每篇文章的内部结构力求统一,即先在文章开头简单介绍他的生卒、姓字、籍贯、仕宦等情况,再讲述他的事迹。那些多次出现的人物,只在他第一次出现时,在文章开头介绍他的生卒等情况,后面不再重复介绍。文章篇幅除个别人物外,一般控制在三百到一千字左右。

最后,材料来源。本书写作所引用的材料绝大部分来自正史,也少量地参考了一些有名的野史笔记。这些野史笔记的内容,虽然其可靠性不若正史,但在它们的“精神气质”与正史材料不相悖的情况下,为加强文章趣味性、可读性,我们也酌情采撷了一些。对于采自野史笔记的内容,多在行文中注出。另外,我们还借鉴了一些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深致谢意。

本书由杨金平、高建军合作完成。具体分工如下:学术篇、文学篇、技艺篇,以及贤明篇中的《中华祖先——皇帝》、《夷齐让国》、《一代大儒董仲舒》、《平原君知错能改》、《平原君杀妾》、《北魏文明太后》,俭朴篇中的《卢承庆》由杨金平撰写;贤明篇、忠正篇、孝谨篇、仁义篇、宽容篇、智谋篇、勇毅篇、俭朴篇由高建军撰写。由于我们学力、视野上的局限,可能会造成写作上的一些令人尴尬的缺陷,以后这本小书如能再版,希望有修正的机会。

本书由河北省文明办和河北省作家协会共同策划;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延青在全书撰写过程中对体例、内容、形式等方面给予了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

2014年9月1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0: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