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兴邦考古论文集(精)》的作者石兴邦,从事考古至今,所涉及的研究方向较多,本卷选收的文章多是作者历年所发表的各类论文,论文的内容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隋唐等各个时代各方面的研究。文章包括了考古学研究中的理论、方法和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农业考古、民族考古等各方面的研究,研究的地理范围从中国西部到东部、南部到北部,范围广阔。这28篇论文在作者所有研究论文中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国氏族社会考古研究的理论实践与方法问题
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及其史料学与方法论——为纪念尹达同志诞辰八十周年而作(石兴邦 周星)
中国的“细石器革命”及其有关问题
下川文化的生态特点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中国人种与族系的形成和发展
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辩证的发展过程及其源流的考察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考察
前仰韶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
我国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古代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
中华龙的母体和原型是“鱼”——从考古资料探“中华龙”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的问题
从考古学文化探讨我国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纪念摩尔根逝世100周年
黄河上游的父系氏族社会——齐家文化社会经济形态的探索
试论尧、舜、禹对苗蛮的战争——我国国家形成过程史的考察(石兴邦 周星)
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前夕的社会经济形态
西周文化与文明形成的考古学探讨
论“炎黄文化研究”及有关问题
女娲氏族探源
黄帝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有关东南沿海与珠江流域氏族部落文化的一些问题(摘要)
河姆渡文化——我国稻作农业的先驱和“采集农业”的拓殖者
陕西扶风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珍宝的发现及其价值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逻辑概括
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1世纪中国考古学谈论之一
中国文化与文明发展和形成史的考古学探讨
保“根”重“源”——现在我们应重视民族文化遗存的保护和研究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研究》导论
编者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