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松主编的《怀师怀师--深情缅怀南怀瑾大师》是温州第一本综合性怀念南老先生之书,内容丰富,很有意义。
全书分为十四章,共收录七十篇文章。书中所收的文章,绝大部分为温州人所写,或在温州的媒体上刊登过,或应编者所约而撰,只有个别的文章来自别的地方。对提供文章的作者和媒体,对所收录文章的作者和媒体,特别是温州日报、乐清日报,深表感谢。当然,也有部分文章为编者整理和撰写。
作为南老先生的家乡,温州人应高举怀念和研究先生的大旗,多出一些怀念和研究先生的著作,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多做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怀师怀师--深情缅怀南怀瑾大师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胡方松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胡方松主编的《怀师怀师--深情缅怀南怀瑾大师》是温州第一本综合性怀念南老先生之书,内容丰富,很有意义。 全书分为十四章,共收录七十篇文章。书中所收的文章,绝大部分为温州人所写,或在温州的媒体上刊登过,或应编者所约而撰,只有个别的文章来自别的地方。对提供文章的作者和媒体,对所收录文章的作者和媒体,特别是温州日报、乐清日报,深表感谢。当然,也有部分文章为编者整理和撰写。 作为南老先生的家乡,温州人应高举怀念和研究先生的大旗,多出一些怀念和研究先生的著作,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多做贡献。 内容推荐 胡方松主编的《怀师怀师--深情缅怀南怀瑾大师》主要从社会各界对南怀瑾先生的怀念以及评价,从而寄托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分别从先生的构建新国学、让国学通俗化、重续文化断层、助推改革开放、躬行公益行善的贡献一一介绍,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南怀瑾先生以及传承其文化精神,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目录 序言 钱兴中 前言 胡方松 南老自诗 第一章 深切的怀念 南老先生仙逝快讯 精神的导师文化的法主周瑞金 温州社会各界的悼念 台湾社会各界的怀念 悼诗三首赵乐强赵乐强郑义 诞辰的追思 第二章 刘锡荣的回忆 不能忘却的纪念刘锡荣 弥足珍贵的信函 第三章 周瑞金的文章 奇书·奇人·奇功周瑞金 国共合作的信使周瑞金 一代宗师的教化周瑞金 第四章 乡亲眼里的怀师(上) 温州出了个南怀瑾练性乾 一位极富传奇的人物黄传会 南怀瑾老师给我指点迷津徐永光 九十五载传奇人生铸大道黄之宏 著作等身还天地李艺 施德不求望报功名不累其心冯大明 一路相思月正圆林勇. 从容过生活戈悟觉. 第五章 乡亲眼里的怀师(下) 脉脉乡情怀南师赵乐强 不学习曾被训斥“财迷”李飞云 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林宏伟 乡情不老精神永存林宏伟 君子之争郑志强 要为子孙修一条“人生大道” 蒋章元 点滴南怀瑾南航 太湖夜谒南怀瑾南航 无限追思在三禾黄小双 追忆南先生叶卉 第六章 弟子心中的怀师 老师与我李慈雄 在跟随怀师的日子里魏承思 南怀瑾先生的日常生活侯承业 智慧·豁达·超越林甦何自力 第七章 构建新国学 出人百家言黄崇森 学界楷模一代宗师王学信 杏坛春意满王学信 经世致用的文化大家贺圣遂 要相信中华文化的力量南存辉 如今何处仰峥嵘卢友中 第八章 催生金温铁路 侯承业博士的记述 南怀瑾铁路建设智慧录林宏伟 大半个世纪的企盼公木金丹霞沈迦 世纪之梦今成真公木潘振恺 南怀瑾和金温铁路刘文起郭剑 怀瑾握瑜一奇人蒋章元 由兴建金温铁路看南怀瑾老师的理念侯承业 第九章 搭建两岸之桥 为两岸合作尽心尽力魏承思 国学大师的两岸未了情纪硕呜 第十章 倡导儿童读经 魏承思的记叙公木 南小舜的介绍公木 青基会的工程公木 第十一章 办学太湖 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柴爱新 七都太湖大学堂高戬王森霈 南怀瑾的教育实验肖锋 南怀瑾的最后六年栾吟之周楠 太湖大学堂:风声雨声读书声陈小莹 第十二章 特别记述 赵乐强的三访胡方松 李慈雄的回忆胡方松 练性乾的著述公木 王大兆说南老公木 第十三章 知心对话 和钱兴中的夜唔公木 和赵乐强的叙谈赵乐强 第十四章 子女的心 《温州日报》报道 台湾《旺报》报道 试读章节 不能忘却的纪念——南怀瑾与金温铁路 刘锡荣 金温铁路自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以来,曾七上七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其中三次上马三次下马,司谓好事多磨。最后,终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倡导推动催生下而动工兴建,于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铺成通车。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创举。对此,侯承业先生所著《南怀瑾与金温铁路》一书已作翔实阐述。在此,本人仅根据亲身经历作一回忆简介,以表对去年仙逝的南老先生的深切怀念。一年前我还遣女婿去江苏吴江太湖大学堂拜望南老先生。不久他即给我复信、题字赠书,字体仍苍劲有力。孰料不久忽然仙逝,令人震惊、悲痛。南老先生以九十五岁高寿无疾而终,也是种造化和福分吧。 一九八四年,温州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浙江和江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兴建金温铁路的议案。邓小平同志指示金温铁路要列入议程。万里、姚依林、田纪云副总理也分别签了字。李鹏副总理指示铁道部:“请研究,能否办成地方铁路。”金温铁路建设又起高潮。一九八五年年初,浙江抽调了各个部门三十多位干部成立了金温铁路开发公司。温州、金华、丽水三地市闻风而动,三地市施工指挥部相继挂牌成立。八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陆续进入现场,完成了金温铁路全线初步勘测。铁道部第四设计院第五测量队九十多位队员还开进温州,为金温铁路温州段的定线开展工作。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市长卢声亮动员各方力量,着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无奈由于种种原因,金温铁路终未能上马。一九八五年赵紫阳来温视察,临走时说,温州先建机场、码头,金温铁路以后再说。此事就这样又搁了下来。一九八五年年底,金华和丽水段的铁路指挥部先后撤走,只保留了一个人和一个印,只有温州铁路指挥部十个人在坚守摊子。老书记袁芳烈同志就在此后带着深深的遗憾调离温州。历史的重任落在了继任者市委和市政府一班人的肩上。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能再消极等待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让浙南这片洒满无数革命先烈先辈热血的光荣土地上的千百万人民群众,在邓小平同志呼唤而起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尽快奋起改革开放、创新拼搏,用勤劳和智慧创建并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温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决心,发扬温州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将建设金温铁路作为任内基本建设的头等大事去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金温铁路历史上七上七下,关键是缺钱。重新上马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根据当时中央的政策,如各地要上地方铁路必须引进外资建设合资铁路,中央才会批。当时全国还没有先例。温州是侨乡,在几十万侨胞、台胞中有无既有经济实力又有爱国之心的温州乡贤呢?我从熟悉侨务工作的杨成广同志处获悉,有一位早年从家乡温州乐清出去的南怀瑾先生最有可能牵头创建此事。当年七十六岁的南老先生是一位学者、国学大师,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是融合道、儒、释三家的一代宗师,在港澳台知名度很高(南老先生对弟子只称学生,让大家称他老师)。最主要的条件是南老爱国爱乡,是沟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使者,多年为祖国统一大业呼号奔走(多年后我们才知道南老是促成两岸汪辜会谈的重要人物)。早在一九八七年,南老先生在美国就对国内留美学子讲课时说过,到中国投资,不可用一本万利之心态,不然就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同时要有四个基本理念和认识,那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经营,和中国文化的精神。这几句话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同时,南老早就有致力家乡建设的意向。温州市副市长方善足率团访美在纽约会见南老先生,谈及商贸投资时,南老就主动提出,“如果他有钱向国内投资,第一是先进电力公司,其次是钢铁公司或铁路、空运等交通事业,再次便是发展医药。”随后南老又笑言,“遗憾的是他非拥有巨资者,只是空谈理想而已。”一九八八年初春,南老离开华盛顿,移居香港后,时任市委书记董朝才率团莅港访问工商界时,也曾与南老会晤。杨成广透露,据他掌握的情况,虽然南老先生本人并无巨资,但弟子三千,一呼百应,其中不乏富豪贾商。 方向既定,工作开展。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日,我因急办温州机场赶工事宜走不开,请温州市计委主任章华表和副主任陈敬之携我书信及有关资料,代表市政府赴港拜会南老,正式向南老谈及金温铁路建设事宜。从家乡人民的行路难和八十年企盼,到铁路七上七下的坎坷历史,温州市领导希望南老能牵头而倡导修建金温铁路,为浙南人民谋福利。南老听了耸然动容。之后给我连复两函,摘要如下:“今承阁下专派章主任华表一行到港送达金温铁路资料,适值台湾方面有开发信托公司负责人到此,当即请法国农贷银行负责人张先生共同进行会商此一计划,大致皆有兴趣。且从爱国热忱着眼都寄予殷望,并拟会同各方面力量,必期有成。”“金温铁路事,又为国与桑梓福利,极望有于成也。”“唯金温铁路各项资料,当须编组周详,方好着手洽谈。”急切报效家乡建设之情跃然纸上。 同时,南老还高瞻远瞩提出:“如果金温铁路修建,再衔接福州到温州联线,甚至南边由闽南地区打通广州,便可使华南半壁江河,一齐活跃飞腾起来。然后再扩展到华中、华北。有志者当如此着眼,才有意义。”足见南老远见卓识。 根据南老的书信要求,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章华表和陈敬之两位同志特别准备了有关资料,再次赴港向南老汇报。对南老和在座各位提出的有关金温铁路建设细节问题,也由章华表和陈敬之做了如实周到的回答。南老是研究国学的学者,对于铁路建设问题如此认真钻研、一丝不苟,令人惊讶、起敬。参加这次会谈的还有南老学生李传洪先生及法国农贷银行负责人张先生。这次会谈意义重大。由南老先生倡导金温铁路建设意愿已明了。我离温后,章华表、陈敬之两位同志先后病逝,我十分悲哀痛惜。温州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 …… P22-24 序言 南老先生精研国学,融贯古今,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把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为一体,并贯通中西,成煌煌之一派,将古老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把中国传统的国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和文化视野,构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国学,可称之为“现代国学”。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从来没有人曾把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为一体,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又贯通中西了。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先生是构建现代新国学第一人,亦立构建现代新国学第一功,堪称现代新国学的一代宗师。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甚至一些外国人,如今都在精心钻读先生的著作,研究先生的学问。练性乾先生在十多年前曾说:“我有一个‘预言’:‘南怀瑾’三个字将会成为一门学问。本人苦于才疏学浅,不敢侈言研究,只是期盼‘南学’专家早日出现。"。我想,南老先生以自己一生的著述和行动,已经构建了一门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学问,我们完全有理由也应该将其称为“南学”。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南学”的价值、作用和意义,必将越发凸显,越发闪亮,为更多的人所热爱和追求。 《怀师!怀师!》的作者胡方松是温州的老报人,亦是我的老朋友。他尽管年已七十,仍然笔耕不止,呕心沥血,编撰了深切怀念南老先生一书,甚为不易,相当难得。这是温州第一本综合性怀念南老先生之书,内容丰富,很有意义。作为南老先生的家乡,温州人应高举怀念和研究先生的大旗,多出一些怀念和研究先生的著作,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多做贡献。 南老先生是一位文化巨人,更是一面文化旗帜。我们要以温州出了这样一位文化巨人而自豪,要以温州有这样一面文化旗帜而振奋。 (作者为温州市原市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