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太太(一次通往中国的奇妙之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澳)塔尼娅·麦卡特尼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太太(一次通往中国的奇妙之旅)》的作者塔尼娅·麦卡特尼是澳大利亚人,曾以专家太太和母亲的身份在北京生活了近四年。书中汇编了她此间的日记、博客和专栏文章,记录了她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猜想以及对文化冲突的反应,亦叙亦议,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内容推荐

作者塔尼娅·麦卡特尼女士来自澳大利亚,曾携一双年幼的儿女,随丈夫在北京生活近四年。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细腻,记录了其过山车一般的、充满挑战的中国经历和情感体验。

《北京太太(一次通往中国的奇妙之旅)》编自作者2005至2009年间的日记、博客和专栏文章。透过这些生活片段,读者可以窥见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认识文化碰撞带来的挑战以及与挑战共生的紧迫与活力。全文生动直接,真实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也促使中国读者反思习以为常的现象。虽然有些描述不乏争议,却令人思考: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如何应对不同的文化。

目录

宣布消息

阿德莱德人

飞往北京

疯狂的旅程

5月4日

第一天应接不暇

天安门广场

餐饮极好的餐饮

幼儿学校

盘中餐

象牙塔中的公主

尘归尘,土归土

六月里的圣诞节

骑车玩转北京

母亲节

杂技奇观

市场的麦加

在街上吐痰与小便

擦拭天空

险象环生的户外活动

出租车

亮马花市

Ayi喜欢三角关系

第一次茶艺表演

桌游陷阱

长城

白酒那点事

令人难熬的室内时光

Bu Xie

恐怖食屋

Mei You

快乐的绿巨人

再议快乐的绿巨人

小菲

戴安娜王妃式的时刻

京城的夏日令人难熬

思念你

女族长

中秋节

大男孩学校

那些特殊时刻

烟雾缭绕

Dongxi

时尚乱象

Ayi之羡

木樨园

联合国日(UN Day)

仰望天空

Boo!

长期烦扰

圣诞工厂幻想曲

丝绸市场

那棵树

踏冰而行

节日的传统

姐妹团聚

让雪尽情地下吧

!我们冻僵了手脚

中国新年

我们家的第一个雪人

牙仙巡游北京

Bu Yao!

当我是个孩子时……

秀发生辉

复活节兔找到北京

廉价饰品与名贵珠宝

市场疲劳

头发的恐怖故事

星节(Star Day)

关于写作

潜在的精神病患者无处不在

Ayi问题

长了腿的硬币

长城之恋

Gong Fu宝贝

中国的圣诞老人

独臂宝宝

生病

寺庙里的祝福

火车上的闹剧

你得有朋友

天堂里的假日

写还是不写

外派专家吃驴

邮局

你被解雇了!

停止施压!

我的兔子王国

白色的鞋子

妈妈的圣诞蛋糕

只有我们自己

抚养素食娃娃

Ayi问题再续

拥挤的庙会

大女孩的生日

投身环保

放风筝去

被围困的局面

北京的家庭挑战

生命的神秘之处

令人极为兴奋的有机产品

是的!她走了!

Ayi的九百条命

中国仍在颤抖

手足相争

必游清单

自命不凡的童装达人

咿呀咿呀咿呀

善举

《地产大亨北京版》

(Beijing’S Monopoly)

够了

快快长大!

暑假:第一天

苦恼的北京家庭主妇

暑假:第十五天

这该死的北京热浪

营造奥运气氛

我的ayi不爱我的孩子

让比赛开始吧

一则可疑的故事

囊入廉价宝贝

澳大利亚女子曲棍球队

小蟋蟀吉米尼(JIminy Cricket)!

展示体育精神的奥运盛会

中国的街边健身园

暑假:第四十五天

饮食文化的冲击

残奥会感怀

宾客盈门

再见了,夏日

在北京出版儿童读物一

探索北京的古迹

倒计时已经开始

拥抱差异

在北京自己出版图书

盛装游戏

在北京自己出版图书二

京城异事

在北京自己出版图书三

非同一般的寻房经历

在北京自己出版图书四

北京的感恩节

Ayi如何

带孩子旅游

Ayi又胜一筹

变化

快乐的北京圣诞节

回家

亲爱的中国

词汇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来到北京,你不仅得习惯空气的味道,还得习惯空气里面的东西。而空气里面的东西(除其他伤肺物质外)就是粉尘。那些细小的、粉状的、泥沙样的、灰白的、弥漫着的、挥之不去的北京粉尘,悄然潜落,无处不在,甚至金枪鱼罐头里面也有它们的踪影。确实,家里许多密封完好的包裹里粉迹斑斑。不难想象,我们的肺里、眼窝里、血管里,甚至毛囊里无处不尘。

此刻,我们家就是一个怪异的粉尘世界。面对弥漫的粉尘,自尊的家庭主妇诚惶诚恐,而它只需区区4个小时就能落满家中所有的亮泽表面(尤其是电视机屏幕)。4个小时。是的,你没看错——这样的落灰程度在澳大利亚需要4个星期。

粉尘从何而来实难定论。此刻,就在我打字的瞬间,北京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胡同四合院坍塌成碎砖乱瓦,高科技的台湾购物中心仿佛一夜间拔地而起。仅仅是建筑工地产生的灰尘就能填满地狱;更何况,外围的戈壁沙漠正在步步逼近。我们无情地破坏着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肆意地、从一极到另一极,扭曲、撕扯着这个星球。

英国一家报纸最近报道,中国的北方地区是全球持续污染最严重的地带。北京的工厂(已经全部被赶往郊区)机声隆隆,产量今非昔比——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的主要加工基地,能制造所有的产品,真是壮观。当地的汽车产量也成指数级上升,车辆以每天1000台的惊人速度涌入大北京地区的条条马路。此外,人们尚未掌握转向、加速与停车的艺术——大堵塞,我们赶上了。

相比之下,无处不在的白色粉尘的来源并不重要,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处理这些粉尘,如何尽可能地不让它们钻入肺里。

那么,怎么办呢?你擦呀。你得不断地擦。关闭窗户、关紧橱门无济于事,我的朋友。如果你使用鸡毛掸,粉尘会飞向半空,并在半分钟内落上你的气管壁。所以,你必须用湿布擦(或者叫Ayi为你擦)。第二天再擦一遍,第三天再接再厉。如果你的相框一周不擦,那么你至亲至爱的家人就会显得模糊不清,如果一个月不擦,那么这些照片简直像是尘封了25年之久。

理论上说,空气过滤器、除尘器以及加湿器有助于去除粉尘。是否有效不得而知,但试试总无害处。加湿器能湿润空气,增加灰尘的重量使之快速落定;这不利于家具,但有益于肺的健康。今天早晨,我在高高的寓所倚窗而望,眼看着白乎乎的脏物随风而舞,穿过大气飞落而下。它悄悄地落在人行道上,附着在人们的身上。短短几个小时,你的头发灰暗无华,皮肤干燥,内脏布满灰尘。

我的上帝。我们对孩子做了什么?

六月里的圣诞节

装备终于到了!  吾爱吾家。获准自己挑选油漆的颜色后,起居室的墙壁分别变成巧克力色、薄荷色以及蛋糕色。好诱人啊,我可以用墙壁做甜点了。而且,家里的充裕空间也将被统统填满,因为……鼓声请起——我们的装备已经从澳大利亚运抵北京!

拆封这些装备犹如打开圣诞礼物。Ayi满脸惊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们带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你说八百万册图书太多,那么我想,我们带的是太多了。我们对中国的许多事情毫无把握,其中之一就是英语书籍的丰富程度,所以我们有备而来,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家读书如饥似渴,而且坦白地讲,图书运费高昂,于是我们就储备图书。储备、储备再储备。

我们带来整整四箱食物——早餐麦片、美禄饮品、澳洲巧克力以及其他我们不确定这里是否有的点心。我们带来所有的玩具,这样孩子们可以玩着玩具长大,而且物尽其用。此外,我们还带来一些寓有情感意义的纪念品——四年的生活中不忍或缺的东西。比如孩子们的童话书、我们的剪贴簿和日记、装在相框里的亲友的照片,诸如此类。

所以,拆开一个个箱子犹如打开一只只圣诞礼盒。突然间,我们的生活更加真实了。在如梦境一般的离奇现实中,我们有了连接新生活的基石。我会走过窗前,看着窗外恢弘的城市风光,不禁悄声惊叹,仿佛这景致刚刚出现。人们极易窝在与世隔绝的外侨生活中而忘记身在何处。

哦,天哪。我们身在中国。P41-45

后记

译后记

近八百年来,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总能在西方人心中唤起特别而复杂的情绪。传教士、外交官、商人、军人、学者……根据各自的体验和观察,努力解读其眼中的中国。其间,中国被描绘成“理性的社会”,随即又被冠以“东方的暴政”,被斥为充满欺诈与残忍的欲望之地,又被颂为神秘辉煌的遥远国度。观察的时空与角度不断变化,异国情调却是常见的主题。

本书的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中国经历,直接坦率,爱恨交织。这些生活片段见证了中国的变化,也反应了作者面对文化碰撞的心路历程。其中有些描述不乏争议,却也促使我们反思习以为常的现象,考察西方人看待中国文化的方式,进而思考自己应对挑战的能力。想到此,初读原稿时的震惊渐渐平息,责任感油然而生。本书编自作者的日记、博客和专栏文章,语篇风格不尽相同。译文力求反映原文全貌,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在此,衷心感谢朋友们的鼓励与帮助,衷心感谢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译者

2014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你想了解人们在充满多样性的新文化中的切身体验。以及在面对文化碰撞时的种种挫败和惊喜,这本书将是你的理想之选。一个外来者如何适应新生活?通过作者的深思,你将收获欢笑、眼泪和启迪。——GIFTRAP

麦卡特尼游历丰富,观察敏锐。她巧妙地将奇闻轶事、家庭生活以及身为母亲的喜悦和艰辛融进了她眼中的北京和中国生活。——苏珊·威兰世界文学专题作家

“我觉得每个人都该读读《北京太太》……它是妈妈们的生活宝典”——迪·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