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舍勒指出,现象学既不是一门新学科的名称,也不是哲学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精神直观态度,通过这种态度,人们就可以直观或者体验那如果没有这种态度便始终不会显现出来的事物,亦即直观或者体验由各种现象学事实组成的特殊王国,《爱的秩序》收入作者对爱与信仰的现象学论述,极具理论建树,可以为我们认识现象学提供可贵的参考。
20世纪的德语哲学家中,对现代基督思想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哲人,非舍勒莫属。在现代思想的论域中,《爱的秩序》作者马克思·舍勒走出了一条超逾教派立场的神学言路,直接把握、描述、阐发基督信仰中的福音原则(即个体性的位格之爱),在上帝论、启示论、基督论、信仰论、教会论诸论域重新确立位格之爱的优先地位,进而重建自然神学,将基督思想的本质质素注入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显明了基督教思想在现代性思想语境中的活力。
编者前言
死与永生
位格永生信仰的跌落
死的本质和认识论
永生
位格延续的哲学信仰之类型
附录:死与永生
爱的秩序
一、周遭,命运,“个体使命”和爱的秩序
二、爱的秩序之形式
三、爱的种类及其实现的要求
爱与认识
绝对域与上帝理念的实在设定
上帝理念之实在设定的可能性和自我传达的理念
绝对域、“形而上学癖”、绝对者之形而上学,以及对上帝之自行传达的信仰
上帝之自行传达的形式
附录:绝对域与上帝理念之实在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