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他所著的这本《五轮书》中所述均为宫本武藏自己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
本书与《孙子兵法》、《战争论》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在全世界一直享誉盛名,也是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图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轮书 |
分类 | |
作者 | (日)宫本武藏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他所著的这本《五轮书》中所述均为宫本武藏自己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 本书与《孙子兵法》、《战争论》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在全世界一直享誉盛名,也是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图书。 内容推荐 宫本武藏,日本江户时期的著名剑道家,他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 《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 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目录 前言 自序 第一卷 地之卷 论兵法 以木匠之道为喻 本书结构 二刀流 兵法与刀法 兵器的特点 战争的节奏 第二卷 水之卷 心态 姿势 眼法 握刀方法 脚法 五段位 用刀法 五刀法 无招之招 一招制胜 二次跃出 无意识劈 流水劈 应机劈 雷火劈 一叶劈 身刀合一 “攻”“击”有别 短臂猿身 贴身战 比身高法 粘刀术 撞击术 躲闪的方法 刺脸法 刺心脏法 呵斥 3 闪击 以一战多 把握时机 一击必杀 人刀合一 结语 第三卷 火之卷 位置 三种抢占先机的方法 压 穿越激流 知己知彼 踏住敌人的剑 对付穷寇 换位思考 转变思路 试探 唬敌术 痹敌术 扰敌术 叱呵术 纠缠术 攻其薄弱 迷惑之术 吼叫之术 “之”字战争 一鼓作气 出乎意外 攻心为上 另辟蹊径 大局为重 置敌于股掌间 无刀之战 身如磐石 结语 第四卷 风之卷 使用大太刀之流派 善用蛮力之流派 使用小太刀之流派 强调剑术之流派 强调架势之流派 其他流派的眼法 其他流派的步法 其他流派的速度 本派绝招 结语 第五卷 空之卷 附录 试读章节 “二天一流”体现了水的精神。 在兵法的实际演练中,人们要像水一样流动不止。本卷就主要是以水的特性来说明太刀的使用方法。 我在文中所说的内容,只是一些大概,要想掌握其中深刻的含义还需要读者在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揣摩,不下工夫是无法领会到其中的奥义的。如果你只是随便翻看,那么肯定一无所得。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每一个字都需要习武之人去努力思考与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参悟其中的奥妙。 本卷主要介绍两人决斗时所使用的剑术,但它也同样适用于两军交战。总而言之,兵法中有非常深刻和玄妙的道理,不是轻而易举可以掌握的。习武之人若不细心体会,很容易误入歧途。 如果修炼者只读书思考而不去战场实践,即使能将整本书倒背如流,也无济于事。所以,读完此书并不意味着就真正了解此书的含义了。最重要的是“学而时习之”,只有不断体会,融会贯通,不断实践,获得经验,才能获得兵法的精髓。 心态 对习武之人来说,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在学习兵法的时候,还是在决斗的时刻,都应该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常的心态。过大的心理起伏,如太紧张或太放松,都不是习武之人应该具有的心理状态。应该明白,开朗的性格和宽阔的心胸是习武之人在战场上保持舒缓平和心态的重要条件。拥有了这种心态,战场上的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瞬间即永恒,这样的境界也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但这需要习武之人耐得住长期的修炼和磨砺。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安静的时候还是行动的时候都要做到心无旁骛,既不能心如死灰,也不能散乱无章。如果自己的精神世界时时受到外界的干扰,那么身体状态也会因为精神的困扰而受到影响。所以,习武之人要训练自己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处,不能精神涣散。心境散乱不利于作战;心中空荡,也同样不利于作战。在作战的时候要将情绪调整到平稳状态,使自己看似柔弱、无攻击力,实际内心坚定刚强得不可战胜。此外,我们还要努力突破自己的身体局限和眼界限制,站在对手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以丰富自己的经验,增加自己的见识。例如,一位身材瘦小的人要想了解一位人高马大的人在决斗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状况,就必须把自己想象成他,站在他的立场上去分析,反之亦然。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身体条件出发,不论你的反应有多机敏,身手有多敏捷,在遇到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时,还是会很危险的,因为你不可能没有弱点,而当你的弱点被敌人抓住,你又不知道敌人的弱点之时,你危险的时刻就到来了。 要想实现内心的平静,突破自身的弱点,就必须做到“涤除玄览”。意思就是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保持虚空的状态,以便更客观、更清晰地去观察大千世界。只有内心虚空澄明了,人们才能清楚地看透世间的一切善恶,才能了解一切事物的道理,而不会被错觉所蒙蔽。只有达到这种精神境界,才能领悟真正的剑道,这样的武士才是真正的高手。 兵法是一门学问,只有牢记其中的要点准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练习,才能深刻地体会理解它。只有真正理解了兵法之道,才能随时随地信手拈来。 姿势 使用太刀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头不偏不倚,既不能昂首,也不能垂头。眼神要像火炬一样,不能无精打采,不要紧锁眉头,要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神态要缓和。下巴略微向前倾,将力气集中在颈部,直挺着头部。双肩略微下垂,挺起胸部,收起腹部。腿部的下方一定要有力气,从膝盖到足尖都不能松气。保持腰部挺直。 短刀要紧紧地别在腰间,让它紧紧地贴在腹部上,这一规则是每一位学习者都要遵守的。 每一种姿势都要时刻保持标准,渐渐养成习惯。只有这样,在战斗的时候,才能保证姿势正确,攻击到位,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平时千万遍的反复练习。 眼法 在决斗时,一定要做到眼观六路。这时候的“观”不是“看”。“观”使远近情况尽收眼底,而“看”只是狭隘地看到眼前的情况。在战场上,应该“观”眼前客观清晰,不身迷其中,“观”远处处处周全,无丝毫遗落。 同时还要记住,不要用你的眼紧盯着对方的刀,对方的刀应该在你的心里。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不管是在哪种决斗场合,不管是用剑还是用刀,眼法都很重要。要做到目不转睛而前后左右无所不知,并非一件易事,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要想做到这一点就更不容易了。所以,练习者只有经过刻苦训练,才有可能掌握这种眼法,然后才能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境界。 握刀方法 紧握太刀时,不能让手掌心留有任何空隙。要用无名指、小指紧握住剑的柄,拇指和食指轻微捏住,而中指只要用中等的力量搭在上面即可。 每次出刀的时候,一定要有击倒对方的信心。当向敌人挥舞着太刀之时,一定要保证握法正确,手不能因为害怕而抖动,每次攻击都要做到干脆利落,在大脑里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在格挡或压低对方刀剑的时候,拇指和食指的握法要有所改变,但是基本的动作不能变,这样才可能击倒对方。在平常的每一次练习和试刀、格斗的时候都按照此要领去做,不可稍有懈怠。 虽然握太刀的方法是固定的,但是灵活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者要想将手里紧握的太刀挥洒自如,除了平时多下工夫认真练习外没有其他捷径。 脚法 练习脚法首先要注意脚跟用力,脚趾灵活。进攻的时候,脚步的大小远近幅度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但是一定要记住,每跨一步都要稳,就像正常走路一样,切忌浮跨和原地踩踏。 学习步法不能不知道“阴阳步”。所谓的“阴阳步”就是指双脚并用,不能只重一脚。“阴阳步”的要领就是要做到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左脚迈出,右脚要很自然地跟上,一只脚收,另一只脚也要跟着收,保持双脚一致。不管是在砍杀、收招还是在闪躲的时候,都要牢记“阴阳步”,一定不能偏重一脚,这是兵法中的大忌。 P21-26 序言 我是熊本藩细川越中守忠利大人家的一名武士,我研究“二天一流”兵法已有十来年之久了,以前从没想过将练习心得汇总在一起写成一部书。今年正值我花甲之岁,突然有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的想法。为了完成我的心愿,宽永二十二年十月上旬,我登上肥后的岩户山,向佛陀、观音、天尊叩首膜拜,以求神助。 我对于兵法的研究起于早年时期。第一次在实践中尝试兵法是在13岁那年,当时一名叫有马喜兵卫的新秀败在了我的剑下。16岁那年,险胜怪力兵法高手但马国秋山。21岁时,独自一人来到高手如云的京都,战遍群雄,未尝一败。后来我开始周游列国,遍访名家,切磋过招。从13岁到28岁,我参加了各种比武60余场,每次都是全胜而归。 当我在而立之年,回忆往昔的战斗时,我发现那些胜利并不能证明我已经达到了兵法上的最高境界。我自知天生愚笨,并非兵法奇才,以前所赢得的那么多场战斗或许只是仰仗天助,或凑巧钻了敌人不谙战事的空子。想到此处,我便开始闭门思考,昼夜钻研,以寻求兵法中的最深之义。幸运的是,我在55岁那年终于参悟了兵法的最高境界。 从那以后,所有的修炼和学习方法对我来说都不再重要了,我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将参悟到的兵法用于一切才艺之中。从此,在艺术领域,我无师自通,达到了随心所欲、畅达无碍的境界。 在写作此书时,既没有引用儒家和佛教的经典,也没有参照以前的兵书战策。我只是想到哪就写到哪,其中记录的都是建立在我广泛实践和冥思苦想基础上的对“二天一流”境界的参悟。我在书中所说的道是自然之道,即一切效法自然。 宫本武藏 十月十日寅时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