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昨日少年歌/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许敏球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昨日少年歌》是2013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得主许敏球编写的一部儿童长篇小说,是一部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的成长小说。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将出现最多的是一幅又一幅安静的电影画面,画面上全都是青涩的少男少女。所以,这又是一本“慢”小说,需要读者去安静地欣赏。

内容推荐

许敏球编写的长篇小说《昨日少年歌》讲述了:

十六岁的男孩林夏生活在一个小城。小城分为一南一北两个部分,中学也分为城南中学和城北中学。林夏在城北中学就读。两所中学的男生如同世仇一般互相对立,其中城北中学领头的男生叫楚巍,城南中学领头的男生叫高迈。在一次围观楚巍和高迈打架的时候,林夏见到了城南中学的校花木菲,并随后偶然与她结识,对她有了好感。与此同时,楚巍和高迈也都对木菲有着好感。三个男生之间,产生了一种暗暗的角力。

目录

前言 全力打造知名品牌图书

第一章 飞鸟与鱼

第二章 花儿与少年

第三章 男孩看见野玫瑰

第四章 遥望

第五章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第六章 美丽世界的孤儿

第七章 Rain and Tears

第八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

第九章 旅行的意义

第十章 明日之歌

后记 你曾是少年

试读章节

我当时所住的那座小城由一条生动活泼的河流分成一南一北两个部分。我住在城北地带,小城与乡村的边境线上。

北面是乡村绿色绵延的原野,南面是小城白色耀眼的楼房。

在那些阳光灿烂的夏日里,坐在我家的屋顶往北望,可以见到广阔的乡村原野上广波又_波茂盛的绿色植物在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热风中,像成群的野马一样呼啸着往远方淡蓝的山脉奔跑而去。这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因为它让我体会到一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一种恣意和奔腾的欲望。每次见到这个景象,我都渴望自己就是一株站在原野里被风包围的青春植物。我想象夏天的风粗野地贯穿我柔软而坚韧的身体,我的每一片宽厚的叶子都幸福地战栗不已。

那年夏天到来不久的一个傍晚,蝈蝈骑着自行车来到我家。

还在院子外,蝈蝈就看到了粉红色的夕阳中孤单地坐在屋顶上的我。他大声喊:“林夏,林夏,林夏!”

我扯下一株顽强地生长在屋顶上的狗尾草朝他扔去,“蝈蝈你叫什么!”

蝈蝈又激动又兴奋地喊:“今晚体育场里面,城南的会和我们城北的打架,你去不去看?”

我说:“去!”

蝈蝈的声音激动得有点颤抖,“终于有人打架了。”

我们的小城分为一南一北两个部分,中学也分为城南中学和城北中学。以前在我们小城的体育场上时常可以见到一个城南的男生拿着棍子追逐一个拿着砖头的城北的男生,或是一个城北的男生拿着铁条追逐一个拿着棍子的城南的男生,或是一群城南的男生和一群城北的男生在体育场上互相追逐,使人感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风景这边独好”。然而自从一九九七年秋天“天空”电影院那一场引起全城关注、家长老师震怒的两校学生混战以后,已经差不多一年,城南的学生和城北的学生都没打过架了。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我和蝈蝈都不由得很是兴奋。

我们骑着自行车,水里的鱼一样在那些幽深而熟悉的巷子里穿行,往体育场赶去。

“两边都有哪些人?为了什么打架?”我问蝈蝈。

“我们这边带头的是楚巍,城南自然是高迈。打架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星期天在体育场打篮球的时候,城南的给我们城北的撞了几下,当时起了摩擦,城南的吃了亏,就约好今天晚上在体育场再打一次。”

城北楚巍。城南高迈。

楚巍算是我四分之一个朋友。这个身材挺拔轮廓分明的男生身上很奇怪地结合了阳光的热烈和月光的柔和,强健有力的四肢里面蕴含着蓬勃的力量,笑的时候懒洋洋的,却让人觉得温暖而富有魅力。在城北中学,他是个叱咤风云颠倒众生的人物,善读书,善玩球,善打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在他身边永远有一群男生女生像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样围绕他旋转。

我和他不在一个班,本来是不认识的,但有一天放学时候他忽然骑着自行车从后面赶上来对我说:“你是林夏?”

我回头看着他,没有作声。蝈蝈替我回答:“是的。”

楚巍没有看蝈蝈一眼,继续对我说:“我看了你在《七月》上的诗,写得很好,我很喜欢。”

当时年少多梦的我是我们城北中学“七月文学社”的一员,在那本淳朴稚嫩的社刊《七月》第一期上同时发表了三首诗歌。这三首诗歌占据了《七月》整整两个页码的位置,像一双蝴蝶的翅膀,带着小小的骄傲和满足在我的青春记忆里轻轻翕动。

除了_一个脸色苍白的隔壁班女生,他是第一个当面对我说喜欢我的诗的人。我微微一笑,他也淡淡笑了—吓,骑着自行车过去了。

我问蝈蝈他是谁。蝈蝈说:“你不认识他?他是楚巍啊。”

我就这样认识了他。

P4-5

序言

全力打造知名品牌图书

徐德霞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自2009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小有规模,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出现了多部品质上乘、流传广泛的精品之作。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是一套开放式的选题,计划以每年出版一二十种新书的规模,以陆续出版、不断充实、不断淘洗、不断丰富、不断积累的方式,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打造起一套有规模、有品位、有传承力、有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书系。

作为这套书系的主编,我对做好这套丛书充满信心。今后我们依然会坚持以下几点:

首先,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多重优势。

《儿童文学》杂志作为一本有着50年历史的品牌刊物,始终坚持纯正的艺术方向,为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所钟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儿童文学》杂志经受住了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严峻考验,与时代同行,在改革中谋发展,成为每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品牌大刊。借《儿童文学》-杂志之势,开发原创儿童文学中、长篇作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作家优势、市场优势和编辑优势。

一个品牌就是一笔无形资产。《儿童文学》经过几十年持之以恒的打造,其特色清晰可见,它是和一连串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坚守、纯正、高雅、健康,等等。品牌代表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誉度、可信度,而这些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千金难求。我们会充分利用《儿童文学》杂志的品牌优势,将无形化为有形,把《儿童文学》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把《儿童文学》的图书做好。

《儿童文学》杂志的作家优势更是得天独厚。作为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老刊物,从茅盾、冰心、叶圣陶那一代人算起,已经有四五代作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家、骨干作家,这些作家支撑了这本刊物,为刊物的成长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很多老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此,我们开发的《儿童文学》典藏书库,至今还是延续选题、畅销品种。

金牌作家书系主打最新原创中、长篇作品,着眼点是当代作家。目前《儿童文学》经常联系的主力作家、骨干作家有300多位。他们中有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十几年、几十年了,在艺术上相当成熟,是当之无愧的“金牌作家”。有数以百计的儿童文学作家的支持,在每年大约200部的长篇来稿中,遴选10%左右出版,其品质是有充分保证的。

市场优势自不用详说。《儿童文学》杂志每月发行100多万册,潜在读者有300万至500万,利用《儿童文学》杂志的宣传平台、发行渠道来宣传发行图书,再加上本社强有力的传统发行、网络发行系统,确保每一本新书都有广泛的覆盖率和传播度,现已出版的图书再版率达到100%。

在编辑方面,由一线期刊编辑来做图书,敏锐度高,行动力强,既能及时捕捉文学创作动态,又能及时获得作者的最新资讯和稿件。同时,书刊编辑上的互动、活动上的呼应、内容上的互用等有利因素,均可得到良好发挥。

其次,坚持内容为王,全力打造精品。

《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是《儿童文学》品牌的深度开发。我们一直把该书系作为一个品牌来运作,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儿童文学》图书这一大品牌。

要打造起《儿童文学》的品牌书系,重要的是坚持内容为王,全力打造精品图书。当前儿童文学中、长篇创作比较热,书稿品质良莠不齐,如何拿到一流稿件、打造一流图书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儿童文学》杂志一直强调纯净、高雅的纯文学特色,“金牌作家书系”也秉承了这一传统,强调原创,更强调精品。

因为冠以“《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因此一批未曾与《儿童文学》联系过的年轻作者和“轻阅读”作品并未收入这个书系之中,而是另外开辟了新的书系和平台。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我们坚持在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名家,还是无名之辈,均一视同仁,以内容和艺术品质论英雄。因《儿童文学》做书起步较晚,自身培养的作家有所流失,现在已经陆续回归。我们看到,一个人最强的创造力往往在青壮年时期,最大的出版潜能也蕴藏在中青年作家之中,为此我们也在打造中青年作家群上下了一番功夫,对于潜质好的作品,反复修改打磨,力求精益求精,艺术上更上一层楼。对于初版反响比较好的作品,紧抓不放,以小书系的方式连续推出。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已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作、力作,把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者打造成了知名作家,为书业也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

说到底,读者看书,看的是内容,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本图书都是精品。让每一部图书都成为经典,那只是作家本人和出版社的美好愿望。为了将一批好书淘洗出来,我们采取优胜劣汰制,即在图书宣传上不平均使用力量,不搞雪中送炭,只作锦上添花,不断加大对优秀图书的宣传营销,让好书好上加好,千方百计扩大优秀图书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其目的是想通过市场和编辑部的双重淘洗,让一批真正的优秀作品成为精品,并期望最终能够出现若干部经典之作和传承之作。

另外,利用多媒体互动,转变出版形态。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媒体时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影响并促进着出版业态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儿童文学出版形态也在悄然变化之中。原创为本、内容为王,将是这一变化的基础。在抓好精品图书的同时,我们会格外关注漫画、绘本、电视剧、电影和动画片的开发,格外关注平面媒体与数字化传播的对接,努力将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通过多种媒介、多种方式传播出去,让优秀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相信《儿童文学》多媒并存时代会随着时代的到来而到来,同时我们将努力走到时代的前列。

出版是个小行业,文化是个大产业。我们将秉承“传播、传承、积累”的出版使命,将以《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图书全力打造成全国少儿文化产业中的知名品牌!

后记

你曾是少年

许敏球

《昨日少年歌》并不长,写完它却用了八年的时间。

2005年的时候,我在读研究生一年级。国庆放假,我没有回家,留在学校。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干点什么。

因为很久没有写东西了,我觉得也许可以写个小说。

我坐在映着秋天阳光的窗台前,开始写一个叫作《青葱岁月》的小说。

写完三万字之后,我无论如何也写不下去了。不管往哪个方向走,好像都走不通。

我只能放弃。

一放就放了七年。

在这七年里,有时我会想起它,有时还会重读里面的某一段。偶尔也动过继续写下去的念头,却都没有实现。

它就这么一直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里。

直到2012年的某一天,跟赵菱谈论起写作,她说:“我很喜欢你写的《青葱岁月》,为什么不写完它呢?”

是啊,为什么不写完呢?

我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要给书里面的人物一个交代。

一个小说写了开头,却不结尾,每每想起,总觉得心中有些发堵,就像自己做了一个逃兵似的。把它写完,相当于给内心“清淤”。

更重要的是,虽然只写了三万字,我觉得里面的人物,不管是林夏,还是木菲,或是楚巍、高迈、李小苏、蝈蝈,他们都已经活过来了,有了自己的生命。我不写完,等于把他们没头没脑地抛在了半路上,对他们是不负责任的。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他们最终都会怎么样。

我终于重新开始写下去。

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快乐。因为在自己的笔下,那些人物又一个个活过来了,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情感,那些欢喜和忧伤。有时候在回家的路上,想起某一段情节,我的心中也会怅惘不已。

虽然是完全虚构的故事,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却感觉到他们的真实存在。比如木菲和林夏坐着火车穿行在黑夜里,我现在都觉得,在某一个时空里,他们依然还坐在那列火车上,默默地望着对方,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一闪而过的灯火。

比如木菲写给林夏的信,信里面描写的海的场景,是我曾经在韩国济州岛见到过的不知道那只猫现在还会不会趴在白色的巨石上晒太阳。我觉得木菲也应该是真的到达过那里的,我能清晰地看到她孤单的背影。

写的时候还是很艰难,经常深陷词语的泥沼,看不到出口。但我一路挣扎着往下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写完。

导演李安在一次访谈中说过:“刚开拍时是快乐的,拍到一半发现电影本身比人还强势。期待大,挑战也大,会心慌,会孤独,会怀疑自己,一切都在黑暗中摸索。”

我觉得自己多少能理解一点他的这种心情。

唯一能做的就是写。

2013年2月26日,我终于把这部小说写完了。

那一刻,心里却是平静的,并没什么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像一个农夫劈完了一堆木柴,活儿干完了。

我把它发给了责任编辑孙玉虎。他建议我改一个名字。我想起了一句打动过我的歌词:“但在我心中唱,还是昨日少年歌”。

总有一天,每一个人都要告别少年时代。那些人,那些事,都像细雨一样消失了,连轮廓都模糊难辨。但是突然某一天,你听到了某一首歌,那是少年时代熟悉的歌声,于是你会在瞬间被推回到过去,一些脸庞开始浮现,一些声音开始响起,一些记忆开始苏醒,你会突然发觉,原来在你的心底,一直还藏着一个少年。

于是,我给它取名为《昨日少年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