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娥编写的这本《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交往体系建构研究》为翻译教学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探索哲学、译学和教育学理论的融合支持,属于典型的应用研究,能够丰富翻译学科中的应用翻译学科。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比较法、访谈法、教育叙事法、实证法、案例法、分类法、描述法、定义法和学科交叉法等等。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交往体系建构研究》是“当代语言学研究文库”之一,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为研究对象,宏观上着眼于多元、动态和开放的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微观上则从具体的参数着手,包括交往主体、交往过程、交往目的、交往中介客体、交往环境和交往模式等,旨在从教学主体交往的角度探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出路和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交往体系建构研究》由张瑞娥编写。
第1章 翻译教学现状透视与问题分析/1
1.1 翻译教学现状透视/1
1.2 问题发现与分析/16
1.3 小结/18
第2章 翻译教学过程的整体观与多极教学主体/19
2.1 教学过程整体观观照下的翻译教学主体/19
2.2 多极翻译教学主体的交往前提/31
2.3 小结/34
第3章 翻译教学主体交往的缺失与局限/35
3.1 交往实践模式与教学交往/35
3.2 翻译教学主体交往现状/41
3.3 原因分析/55
3.4 小结/67
第4章 教学主体交往目的与翻译能力/68
4.1 翻译教学目标与主体交往目的/68
4.2 对翻译能力的认知与交往启示/69
4.3 基于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交往的翻译能力审视/80
4.4 翻译能力发展层次与交往目的定位/92
4.5 小结/94
第5章 交往中介客体与翻译教学内容/95
5.1 作为交往中介客体的翻译教学内容/95
5.2 翻译教学内容选择设置/96
5.3 教学内容中介作用的发挥/114
5.4 其他交往中介客体/115
5.5 小结/116
第6章 交往环境创设/117
6.1 翻译教学主体交往环境认识/117
6.2 翻译教学主体交往环境创设/123
6.3 小结/136
第7章 多极翻译教学主体交往/137
7.1 师生交往/137
7.2 生-生交往/160
7.3 师生-翻译市场交往/166
7.4 师生-其他主体交往/177
7.5 小结/179
第8章 结论/180
8.1 本研究回顾与总结/180
8.2 不足之处/184
8.3 研究展望/184
附录/185
附录1 翻译教学现状及学生相关因素调查/185
附录2 翻译教学材料等因素调查涉及院校一览表/188
附录3 学生分布情况一览表/189
附录4 翻译师资状况调查/189
附录5 翻译师资情况调查涉及院校和教师数量一览表/190
附录6 学生-多极翻译教学主体交往状况调查/191
附录7 翻译教师交往状况调查/194
附录8 教学前阶段翻译教学内容:学生意向调查/195
附录9 教学后阶段针对翻译教学内容设置调查/195
附录10 学生参与翻译教学纲领性文件制定情况调查/196
附录11 学生翻译学习心理调查/197
附录12 翻译学习中的性别差异问卷调查/198
附录13 专业译者与专职教师教学理念调查/200
附录14 专业译者与专职教师教学设计调查/201
参考文献/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