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处说话》——知名乐评人李皖的音乐随笔集,听不一样的声音,看不一样的文字。我们不会歌唱,那就喊出我们的精神!
2010年的所有乐评,除了唱片短评,都在这里了。51篇文字,承接2009年乐评集《暗处低吟》,以写作的先后为序,自然排列。当年的部分唱片短评,也没有扔,转录到了《暗处低吟》之中。
大部分篇什,当初写给《上海壹周》、《文汇报》和《心理月刊》。《上海壹周》的专栏是个极短篇,每期900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亮处说话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皖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亮处说话》——知名乐评人李皖的音乐随笔集,听不一样的声音,看不一样的文字。我们不会歌唱,那就喊出我们的精神! 2010年的所有乐评,除了唱片短评,都在这里了。51篇文字,承接2009年乐评集《暗处低吟》,以写作的先后为序,自然排列。当年的部分唱片短评,也没有扔,转录到了《暗处低吟》之中。 大部分篇什,当初写给《上海壹周》、《文汇报》和《心理月刊》。《上海壹周》的专栏是个极短篇,每期900字。 内容推荐 《亮处说话》——知名乐评人李皖的音乐随笔集,2010年的所有乐评,除了唱片短评,都在这里了。 51篇文字,承接2009年乐评集《暗处低吟》,以写作的先后为序,自然排列。当年的部分唱片短评,也没有扔,转录到了《暗处低吟》之中。 《亮处说话》的大部分篇什,当初写给《上海壹周》、《文汇报》和《心理月刊》。《上海壹周》的专栏是个极短篇,每期900字。既介绍音乐又发表评论。 目录 世界的镜像的花园 小众比大众更疯狂 张悬,真悬 六种颜包,或更多 在路上,在游戏中 王菲,乔木 绿苍苍 必须否定 弯管子 自由的小号 2009年,《北京画报》 深圳制造 再见时别问我是谁 剪子般耳朵的黑马 怎么能够欢愉呢 自由行走的花 白开水煮白菜帮子 衰朽中新生 小娟:其人其事其歌 万物生长,高晓松没长 周杰伦进不进得了“殿堂” 手机伴奏的父子交淡 我该如何解释给你 为美囚禁 织毛衣,一个病毒样本 四位神仙 看人,还是听歌 在北方的北方数星星 真相开始了 取向 零年代的城市风俗长卷 回到纯真 暖金色 把台北留给自己 爱与生的苦恼 文艺小傻瓜 “我的身体只是孤注一掷” 上帝和故乡 注定消失的居所 巴掌耳光沉闷 我们还生活在唐宋 当文学遇上音乐,作家也是歌于 沉默的声音 也说“王菲被传奇” 痒 黄舒骏抄袭案 心内心外山河水 曾经有一个很夯的唱片公司 台湾滚石专辑佳作举要 自制语言是与非 新疆走到西藏 后记 试读章节 2008年,“痛苦的信仰”改名“痛仰”。痛仰一杯酒?并不是,乐队的名称下面,一排英文小字依然标注着:MisetableFaith。 “痛仰”原是一个说唱团伙,有三名吉他手、两名鼓手、一名贝斯手、一名主唱,外带一个采样的。七个后生,盛气凌人,拉到哪儿都像是打架的。三把吉他不像吉他,却似某种重型武器,“轰轰轰”、“哒哒哒”、“吱吱吱”,在爆炸和电流中,就听主唱高虎一句接一句地呼口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的热血哪去了?”“诸位诸位,老梆子们该下课了!”“我需要的不是界线,它不能取代我的一切!” “这是个问题。”“痛苦的信仰”。如此词句都像感叹号,鲜血淋漓,凝结成2001年的一张专辑。在世纪初的北京风潮中,“痛苦的信仰”是说唱重金属的一支劲旅。他们什么都不信,铆足了劲要选择“批判的意义,反抗的意义,愤怒的意义”。在北京的城楼下,七个穿着很hiphop的大孩子,用手捂着嘴,斜视镜头,留下了那一时期的影像。 七年无声。再度出现的“痛仰”完全变了样。不再呼口号,音乐很孤寂,高虎沉陷在低潮里的声音让人意会是哑了喉咙,这声音有一种蚀骨之力,~触而伤。“痛仰”居然变成了民谣。 “不要停止我的音乐”。专辑名字依然是一句诉求。只是,愤怒青年的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方向。2008年,中国出了那么多唱片。这一张,你一听就是真实的声音。 这是一个不假修饰的嗓子,完全不憋出什么腔,唱得赖赖巴巴。但就是这么一唱,让我们知道身边还是有大活人的,知道大活人中还有人在歌唱。与它比起来,流行音乐的男男女女全都像在演戏,是一个个假面,与我有什么关系?“痛仰”不同,就是你认谀的哥们儿,端着酒杯,望着你的眼,或者,握着话筒,使用着聊天软件,在对你说话呢。你很熟悉他的样子,他不会跟你捏嗓子。 张楚曾经这么唱过。可惜,真的人,真的声音,就是这么难,至今中国也没有几个。都装什么腔呀,都二什么逼(R&B)呀,说话不会吗?对不起,就是不会。 这是高虎那个声音的实质,也是这张唱片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它的毛病大了,但是,没关系。我可以想象,这些歌就是高虎先把词写出来,然后,顺着歌词溜,溜出了旋律。有时候溜不好,旋律顺不好字,囫囵一下就圆过去了,管他呢! 用个庸俗的标签,这是一张公路音乐。开头第一首歌就出现了杰克·凯鲁亚克一垮掉派,“在路上”的祖师爷,愤青和所有“装装”的时髦标签。之后,“痛仰”游走在两个所在,路上,游戏中。路上不新,游戏可是前人没去过的。《低处穿巡》和《角色》完全就是玩家心得,所不同的是,这心得不是如何闯关的秘笈,而是类似这样的了悟:“人人都向往着尽头和高处/计划却像一张不断翻新的目录/我已习惯了被搁浅/时间正默默地承载这一切/可这不属于我可这不属于我。” 一种此身非我的虚幻感,一种总向往着远方的异梦,一种对梦想在不在远方的怀疑,愁云惨雾,卷地而起。但还是上路,上路,上路,被命运绑架着,被车轮驱赶着,车轮滚动着年轮。于是,相遇,拥抱,别离;独行,回忆,疗伤。旅途的内容,不过是一个个一闪而过的城镇,是一个个洒泪而别的亲爱的人。两首写到了地点的歌,成为这张专辑中最萦怀不去的告别曲:《安阳》——“在夜里轻轻歌唱/回忆是淡淡忧伤/安阳安阳”;《西湖》——“再也没有流连的斜阳/再也没有倒映的月亮/再也没有醉人的暖风/转眼消散在云烟”。而一旦叫出爱人的名字,这名字就成为人世间最美丽、无法从脑际撕去的呼唤:莎菲娜,莎菲娜。只有我才懂得你珍贵。 路向前延伸。旅途再潇洒,再见、离别的戏剧总还是桥段,尽管一再重复,却依然依依不舍,总还是有这么多舍不得,总还是这么忧伤。 “不要停止我的音乐”,最后,“痛仰”唱出了封面上的这句话。它不再像是平常话,而像是路到了终点的一句遗言: 有人欢喜有人跳舞 有人大声哭泣 有人不开心有人不甘心 不愿默默离去 这只是游戏 在不在乎也没什么关系 就算不如意 如不如意也终会过去 哦承诺不是我想要的承诺 哦疑惑是我不想要的疑惑 华丽的外衣全部都会褪去 但请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但请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唱片封面是哪吒,通体火红,合掌闭目。如此不正常的红,令人猜想,它是出于内部的火焰,还是来自体内的热血?如此想象中,观者甚至起疑,这静默的脸上会不会突然滚下两行泪水?如果人生的尽头什么也没有,那么,有一个东西还是会有,这就是音乐,它从行路者的心中不可阻挡地喷涌开来,回应这周边无尽的空虚。是的,华丽的外衣全部都会褪去,但是,就算是什么也没有了,请不要停止我的音乐。 “痛仰”的吉他声,这一次变成了一个孤魂。一支有六人的队伍,却只具形为一个孤魂。单音的连奏像琵琶,清亮的声音有些哑,它们凄清地回响着,在路上,在游戏中,在人生里。 仅仅七年,是什么东西在发生改变?致谢词里,“痛仰”如此记录着: 感谢比尔·盖茨和互联网last。fm/myspace/新浪/豆瓣 那些所有为中国摇滚默默尽力的无名英雄们 感谢友谊真情温暖和每一个感动 感谢黑色幽默善意的谎言久未谋面的朋友所有的音乐人以及暗自较量的对手 感谢期盼着大国崛起各条战线所有的志愿者们 感谢智者高人玩家是你们重新让生活变得有趣 感谢有限的世界无限的天地有趣又充满活力的想象雨露阳光你微笑的样子武侠时代街头生活yoga和平及缔造和平的前行者…… 是的,就得有这么多。这么多都还不够,还得用上省略号。我们听到的不过是一些伤感又平和的歌,但这歌声里,就是有这么多,有这么多的巨变和感触,像无孔不入的潮水,它们填满了这歌声,填满了这2000年代,生命里的每一个缝隙。P28-31 序言 2009年秋天,我有了自己的博客。半年后,2010年春,我微博了。 从此,尚算平静的乐评写作,变得不再平静。 好像是这样的情形:2009年前后,写作者再不是孤身一人居于斗室,他的耳边、眼前、四周,总充满了各种声音。我坐在电脑前,面前却像展开了一个广场,过路的人,围观的人,打酱油的人,认识不认识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各种人,纷至沓来,向我发问,与我探讨,甚至争论、大喊、叫阵、说脏话。 这是网络这一科技所带来的,它打开了读者与作者直接对话的管道。每一个人,都能即时针对你的言论发出意见;每个网络空间,都变成了对话甚至对骂的人声嘈杂的现场。 网络之前,艺术评论不过是三五素心之人相会于纸上世界,切磋交谈。又一个平台,如大学讲堂,讲者为先生,听者为后学者,或有答疑、激辩,亦发生在同仁学友之间。网络空间的艺术争论,还是像个讲堂,有讲者、听者、博主、网友之别,但听者再无虔敬之心,讲者失去了导师身份。关公战秦琼,驴头对马嘴,成为常态。 对艺术进行评判,对美发表看法,正在由近似于讲坛的场所,走向了街头的喧哗纷乱。在尚未有网络的时代,发言有门槛,参与者皆为精英,至少是内行,由此议题常能走向宝塔之尖、秘境深处。在网络成为平台之后,意见领袖、名人、明星、达人、粉丝,艺术的权威架构体系依然,却已有所不同一由于人人皆可发言,留下字迹,庸众因其数量上的优势,而拥有了音量磅礴的发言声,庸俗浅薄之见一时如洪流滚滚成为压倒一切的隆隆之声。 前面,一个威权的时代刚刚倒下,草根与权威的对立,正乃时代命题。在同仇敌忾的激情下,大众打倒了威权,顺便扯翻了权威,粉碎了精英主义,而没有意识到,对每一个人都无比珍贵的东西,正在被每一个人践踏。世界上再没有钻石、宝石、珍珠,我们的鞋底下,全是些哗哗作响的碎玻璃。 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真理很少纯粹,也绝不简单。”这话不易为庸常人理解。在一个特殊的气候下,热病蔓延,整个世界都成了狂欢节。在大众趣味、庸俗之见举世风行之时,艺术评论退回到了底线,重申那些最基本的真理,以对抗无知、颠倒、病态、狂乱和痴愚;在大庭广众之下,与粉丝团作战,与相对主义纠缠,打扫文痞与流氓折腾过的坛场。不过,众声喧哗的重重声浪,也让很少有机会反思的美学思想、艺术标准、核心价值,不得不站出来自证清白,不断地向自身深处反刍,由此形成了对价值基石的不断锻打。 这是暂时的。2010年之交所显示的,过于密切的读者与作者关系,过于躁动的互动写作不会长久,因为这违反人性。恒久平常的人性,随着这节日式的新技术盛典过去,将重新回复几千年来基本不变的状态,到时候,人心重归宁静淡定,再入深邃,才不管你开辟了如何普遍直接的交互管道。 前天,有人在微博上说俏皮话:“长期进行的对浮云的考古学工作,构成了我主要的历史经验。” 确然,我的历史经验与此类似。这里的每一篇音乐评论,即便是冷僻的唱片考察,也回响着这一时刻万千之众的嗡嗡回声,浮云,正从上面如马群一样乱卷而过,留下了时速七十码的一道道光影。但是静置之后,你或许能看到,它确如马蹄踏过,留下的是历史的并不空虚的印痕,在滚滚红尘、盛世繁华之中,踏出了一条幽静小道。 李皖 2012年10月7日假日末尾 后记 2010年的所有乐评,除了唱片短评,都在这里了。 51篇文字,承接2009年乐评集《暗处低吟》,以写作的先后为序,自然排列。当年的部分唱片短评,也没有扔,转录到了《暗处低吟》之中。 大部分篇什,当初写给《上海壹周》、《文汇报》和《心理月刊》。《上海壹周》的专栏是个极短篇,每期900字。900字既要介绍音乐又要发表评论,显然极难,我从未能一次写成。总是写很长,常常两倍于该篇幅,再挥起大刀猛砍。《文汇报》的专栏,初期走世界民族音乐的评论方向,后范围有所扩大,视线重聚于中国的民歌/民谣/摇滚场景。 感谢这三个刊物的编辑康华、谢娟、师欣,特别是《上海壹周》和《文汇报》,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其选题的自由,是除《读书》杂志之外,其他报刊难以做到的。 收入这本集子时,各篇均恢复原稿旧貌,与已发表版本不同,属于我的初衷。《中国经营报》的齐洁,《看历史》的杨东晓,《南方人物周刊》的杨子,凤凰网的吴丹,《人民日报》的徐馨,以及唐学鹏、蒙莺、徐戈、杨逸民、王俊、雷静、刘静、任予箴,充当了另一些文稿的助产士,在此谨致以谢意。 感谢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使我很少在家务事上花时间。感谢这本书的编辑——狂热摇滚迷、独立作家田禾先生,让我以如此放肆的体例,完成我的个人心愿——这种以时间为序的个人文章结集,在今天的图书市场上已经很罕见了。这种体例,除了清晰显示作者个人的心迹,我想,它也呈现了时间走过的脉络和线索,可供你和我,每一个人,对这个时空里发生的响动,予以回顾和深省。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