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笔走山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文明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品读作品,就是品读心灵;品读游记,就是品读心灵之旅。

游记散文是描写行旅过程中见闻的一种散文类别。游记散文的取材范围非常广,可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记录一国一地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散文的魅力在于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品位在于心灵的发现以及真善美的流露。走进刘文明所著的《笔走山河》,悦心悦目、励心励志、知美尚美!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求“真”的书:刘文明所著的《笔走山河》中多篇游记散文,表达了多种人生感悟,蕴涵了作者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生命就如同四季一样花开花落,然而其中的真理就铭刻在这些游记散文之中。

这是一本向“善”的书:阅读《笔走山河》,在字里行间可以体味到一颗拳拳的感恩之心和对组织、对领导、对同事、对朋友的诚挚之情,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浓烈之爱。一种向善的力量促使人们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

这是一本尚“美”的书:鉴赏丰富多彩、隽永清新的图文,尤如步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透过作者灵动的笔触,再现其探索、发现、记录美的历程。

目录

 形散神聚真善美

 文人情怀与正直禀赋

 学习的人生最快乐

图说万象

 嘉陵江上迎朝阳

 浪漫蓬安

 纯朴的摩梭少女

 地之灵物

 鬼斧神工

 神奇的华安土楼

 雪漫燕子沟

 大地锦绣

 朵朵葵花向太阳

 硕果累累

 猴之趣

 虔诚

 找“北”之旅

 大美长白山天池

 飞瀑流韵

 情迷伍须海

 挺拔的红松

 丹霞赤壁

 古老赵州桥

 静谧的草甸湿地

 神秘泸沽湖

 雄奇夔门

文蕴墨香

 我在阆中等你

 探秘朱德故里

 “五岳之奇”凌云山

 戈壁孤城嘉峪关

 宋城千古情

 寻幽盐官古镇

 走近棠樾牌坊

 徜徉梦境亚龙湾

 山环水绕古呈坎

 探访腾冲

 轮台,那不屈的金色胡杨激励着我

 炎夏,我与草原有个约定

 行走在皖南

 映日荷花别样红

 流连百里杜鹃

 休闲旅游辟新路

 文旅互动创品牌

书评荟萃

 读刘文明散文集有感

 喜读佳作《行旅走笔》

 热情,散文精神的一柄火炬

 且行且思写华章

 行旅天地多彩人生

 文似看山不喜平

 用心走世界

 感悟出自天地间

 屐痕过后莲花开

 行者乐途

 生命在路上

 情寄山水间

 飞动的音乐

 文化行者心灵歌者

 走笔山河总关情

 读《行旅走笔》有感

跋:我手我心我情

试读章节

来到古城入口,首先入眼的就是一座高大宏伟且壮观的牌坊,名“状元坊”,屹立在古城的入口处。它是当地政府专为阆中的古状元们而立的,向世人展示着阆中辉煌的过去,以及这些古代状元们给阆中人民带来的世世代代的荣耀和人文精神鼓励。

阆中自古文风浓厚,自隋唐至清末科举取士的1000多年间,四川共有19名状元,阆中先后出了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4个状元,还有116位文武进士,404名举人和317名贡生,为全省之冠。因此阆中又有“状元之乡”的美名。

在唐代,尹枢、尹极两兄弟双中状元,时称“梧桐双凤”。北宋时,官至开封府知府的阆中人陈省华有3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出了两个状元一个进士,父子同朝,一门显宦,世人传为佳话。在阆中,“读书人”历来深受景仰,现该市还有“状元洞”、“状元楼”、“一元街”、“二元街”、“三元街”、“四元街”等地名胜迹。

阆中人杰地灵,历史上不仅出了4个状元,而且据史料记载,阆中还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三国时蜀汉巴西郡太守张飞坐镇阆中7年,后来死于阆中,并葬于阆中。创有《太初历》的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东汉任文孙、任文公父子,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女婿张宪,明末有“蜀中花木兰”之称的韩娥等等。同时历代文人墨客杜甫、陆游、司马光、苏轼父子、张善子、丰子恺、萧军等古今名流都先后来到阆中观光旅游,留下了大量墨宝真迹和诗篇。“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绝唱,为“阆苑仙境”增添了灿烂的人文光彩。

跟随导游来到了古城著名的“汉桓侯祠”。

汉桓侯祠亦称张飞庙,它位于古城区西街,是为了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而得名。现存的汉桓侯祠为一组四合庭园式明、清古建筑群,占地66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有2400多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大殿、后殿和张飞墓组成,还有张飞及其子孙部将的塑像,以及张飞甩过的铁鞭和祭祀用的钟、鼓等物品。

张飞,字翼德,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任巴西郡太守,驻扎在阆中达7年之久,死后“身葬阆中头葬云阳”。人们为了纪念他,各地修建了不少的张飞祠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重庆云阳的张飞庙和四川阆中的张飞庙。因当年张飞率兵镇守在阆中7年,又被害于阆中,身体部分又葬在了阆中,所以阆中张飞庙应该是所有张飞庙中最有价值的一座。

整座祠庙修建得庄重而不失精巧,气氛肃穆而庄重,这大约也是因为张将军的缘故吧!祠堂的前部是例行的对历史的回顾及对将军的缅怀,徜徉其中,可以体味到厚重的遗迹所残留的味道,正如那垂悬于飞檐之上,随风轻摆,却可发出“铮铮”之声的铜铃,清脆而遥远。后部分是将军的墓冢。墓体是大型的圆柱体,古旧的墙体上长有斑斑的青苔和花草。

据介绍,提起张飞,想必人们心中印象最深的还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势若奔马,性如烈火,声如巨雷”的威风凛凛的猛将。

可阆中的张飞则是另一个形象。在当地,张飞是一名勤政爱民、劝耕农桑的父母官,受到百姓的深深敬爱。

阆中人亲切地称张飞为“张三爷”,今天阆中民间还流传着他许多保境安民的传说。相传张飞驻守阆中时,曹操大将张邰曾领兵从米仓道进犯巴西郡,企图把巴西郡人民掳掠到汉中去,张飞在宕渠与张邰相遇,大战50余天,击退张邰,巴西郡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又如有一年嘉陵江发大水,洪水淹到西门口,张飞来到现场一怒之下,用丈八长矛向河对岸一戳,地上立即出现一条丈八宽丈八深的壕沟,洪水立即被疏导走了。张飞被部下杀害后,阆中人念其忠勇造福百姓,遂捐资兴建“汉桓侯祠”即张飞庙以世代纪念,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

于是,阆中张飞庙里还原了一个“文张飞”的形象。无论义释严颜,还是审瓜断案;无论立马勒铭,还是虎臣良牧……它告诉世人,张飞并非是有勇无谋的鲁莽匹夫之辈,而是精于行兵用计、善于舞文弄墨的文武全才。

P100-102

序言

形散神聚真善美

——有感文明同志的《笔走山河》

唐文金

树影婆娑,桂花的馨香悠悠地飘进窗来。

手捧文明同志的新作《笔走山河》书稿,我已被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所吸引,根本无心再去欣赏窗外碧绿润香的景致。

品读这本书稿,我再次体会了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所言极是,他说:“这个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品读作品,就是品读心灵;品读游记,就是品读心灵之旅。

游记散文是描写行旅过程中见闻的一种散文类别。游记散文的取材范围非常广,可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记录一国一地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寓情于山水”是古人玩味山水的初衷,也是游记散文灵魂之所在。作者将自己欲抒发的情感融在其中,或含蓄,或直白,只由自己的性情而定;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通过“游记”彰显出来,或一语中的,或娓娓道来,全靠自己体味的深浅与驾驭语言的娴熟程度。没有“情”与“理”的游记,永远只能是一堆文字化了的山水,有可能非常美,但绝不可能有神,大不了就是个死目美女,虽拈花而立,但终与木偶无异。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在很大程度就是此山水与彼山水并无本质的区别,之所以在作者的笔下有了独特的灵性,那完全是作者思想在山水名胜上的折射。

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读一部好书,就是和高尚睿智的人谈话;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就是和一颗至纯至美的心灵晤谈。”通过阅读游记散文,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阔心胸视野,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思想节操,提升人生品位,收获无限快乐。

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共同的“永恒主题”。《笔走山河》也不例外,从书中内容来看,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有对风土人情的记述,有即景抒情、有睹物怀旧的感悟、有诙谐有趣的拟人化的山水描写,还有对游地考证的片言只语的记录……

《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也。”在当前人心浮躁的社会里,文明同志坚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同时,还能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潜心求学,写心成文,静心修身,努力求“真”、向“善”、尚“美”,实属难能可贵。

这是一本求“真”的书:《笔走山河》中多篇游记散文,表达了多种人生感悟,蕴涵了作者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生命就如同四季一样花开花落,然而其中的真理就铭刻在这些游记散文之中。

这是一本向“善”的书:阅读《笔走山河》,在字里行间可以体味到一颗拳拳的感恩之心和对组织、对领导、对同事、对朋友的诚挚之情,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浓烈之爱。一种向善的力量促使人们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

这是一本尚“美”的书:鉴赏丰富多彩、隽永清新的图文,尤如步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透过作者灵动的笔触,再现其探索、发现、记录美的历程。

散文的魅力在于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品位在于心灵的发现以及真善美的流露。走进《笔走山河》,悦心悦目、励心励志、知美尚美!

草草几笔,是为感!

2012年9月29日

后记

我手·我心·我情

当今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令人越来越感到生活的沉重和诸多的无奈。当人们在感叹世风日下、人情冷漠的时候,当人们在抱怨城市坚硬得像一块冰川的时候,多么希望雷锋、焦裕禄、文建明等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能够唤醒更多社会成员沉睡的心灵,让更多成员们感悟与感奋;多么向往一种诗化的生活,希望在繁杂忙碌的尘嚣中升起袅袅诗意,使人们精神不再苦涩、生活不再窘迫啊!于是乎就有了这样的话题:那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好自己呢?我想,外界虽然难以把握,个人的内心却可调适。无论什么人、从事什么职业,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只要心存感恩、心存宽容、心存舍得、心存和谐,并且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并将其外化为具体的行动,从一件件平常小事做起,美化我们的人生、美化我们的社会,为社会变得和谐美好,进而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一份努力就足够了。

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是古今中外一切文学艺术共同的“永恒主题”,《笔走山河》也不例外。它收录了近几年来我在《南充文学》发表的游记散文作品以及“到此一游”的摄影作品,还有一些朋友、同事对我散文的评论和读后感。这些游记散文和摄影作品,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讴歌、对风土人情的记述、对游地考证的片言只语的记录,也包含了我对四川南充境内部分著名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的心灵感受、感悟。希望它能让广大读者朋友们阅读后增加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能为他们的生活增添点快乐的成分,就特别的高兴和满足了!

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承蒙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局副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年书法家唐方裕先生题写书名,老领导中共南充市委副书记唐文金先生、挚友南充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局长白云先生为该书作序,南充市企业家摄影协会秘书长、青年摄影家陈云勤先生为我提供个人的图片,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南充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家杨和平先生提供名章,中国三峡出版社的袁国平、付伟等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还有胡适、陈密勇、杨彩虎、宋定华等好朋友,以及南充市委目标督查办伍群力、田波、周霖、姜帆等同志也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支持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能力有限,仓促所致,书中错误和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斧正。不甚感激!

刘文明

2012年11月30日于家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