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生态文明知识科普丛书
分类
作者 张朝升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有洁净的水才有健康的生命。张朝升编著的《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全面分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循环情况,介绍了洁净水的标准,介绍了自来水的生产流程、污水的处理过程和广州河涌治理的具体情况,通过每年的珠江畅游展现广州人让珠江水变清的决心。最后介绍其他先进国家的情况。

内容推荐

张朝升编著的《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是美丽中国丛书之一,本书主要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水的基本知识、水与人类、水与社会、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了解水的形成、形态和如何将原水加工成为饮用水,又如何使废水及污水经过处理进行排放等相关知识,明确何为健康水循环,使人们更加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学习水的精神等,使水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的基本内容的组成由“你了解水吗、水与人类的关系、健康水循环、饮水与健康”等组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利用最少时间就可掌握有关水的相关知识。

目录

Part 1 你了解水吗?

 一、水的起源/2

 二、自然界的水/4

 三、我们身边的水/7

Part 2 水与人类的关系

 一、水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18

 二、人类对水的崇拜/28

 三、水与社会经济发展/31

 四、水与国家治理/34

Part 3 健康水循环

 一、水的循环/38

 二、水环境现状/51

 三、城市水系统的健康循环/61

Part 4 饮水与健康

 一、饮水标准与健康饮水/68

 二、科学饮水/72

 三、水的作用与精神/76

试读章节

1.诸子论水

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仁人志士以尊重、谦卑的态度对待水资源,视水为万物之源,学习并发扬了水那种至高至善的文化精神。

古时的这些智者醉情于山水之中,通过自身对水的观察,有所感悟,得出了一套套属于他们的理论,值得现在的我们去学习。

(1)孔子与水

孔子(如图4—5)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孔子曾经对水有过一段论述: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他认为观察水其实就是在观照自身。

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

究其原因,是由于水的各种自然形态、水的内涵,因为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够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受到震撼,引起深思。

(2)孟子与水

孟子(如图4—6)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

孟子不但喜爱水,而且爱观察水。

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他说出了这样一番哲理深刻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

这段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

其一,登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经沧海则难为水,这的确是人生经验的真谛。沧海浩大,淼淼无涯,小江小河小池之水不可与之相提并论。

其二,提出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观点,这与孔子“智者乐水”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3)荀子与水

荀子(如图4—7)作为一代学术宗师,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荀子对“天人之际”的哲学思考是相当深刻的,为了阐发自己的思想观念,荀子常常把大干世界中的“水”信手拈来。作为论据和“武器”。

荀子有两句名言:“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原本旨在以水变冰、以江海积细流终成其大的道理,来劝勉人们只有用锲而不合的精神努力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才能。但这两句话所体现出的哲学意义远远大于荀子所阐发问题的初衷,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对水的温度和变化的观察,发现了质量互变现象。

荀子还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将百姓比作水,将舟比作执政者,以此表现君对民的依存关系。此思想为当时的执政者指引了方向。可以说,各个时期的执政者要想长治久安,都得遵照这个思想。

(4)老子与水

老子(如图4—8)的思想博大精深,老子多处以水或与水有关的物象来比况、阐发“道”的精深和妙用,甚至水还一度被老子推崇为“道”的象征。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老子是这样借水阐述“道”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正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又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这就把水人格化了,并推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5)庄子与水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如图4—9)可以说是最有魅力的一个,也是个至今都让人难以读懂、扑朔迷离的奇人,这点从广为人知的典故“庄周梦蝶”中就可以发现。不过庄子和老子一样,也喜欢从水中感悟和阐发其深邃的“道”理,但二者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方式大不相同。

 庄子从游泳中感悟出了人生逍遥游的道理一“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即从实践中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其前提是“忘水”,只有“忘水”,才能“无我”:只有“无我”,才能“无物”。忘的过程,是重新审视世界的过程,即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习而成性,无所顾忌,自由挥洒。

在庄子的笔下,江河湖海常常是庄子用来表现磅礴至大的物象。“夫道,渊乎其居也……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这里,庄子把深广无际的大海比作“道”,让人们感受到“道”的渊深和博大。大海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0,是地球上最大的物象,大海既博大精深,又包罗万象,唯有大海,才更能体现庄子之道的无限和绝对。

P76-80

序言

水,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了,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用着它。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美丽中国之洁净的水》是美丽中国丛书之一,本书主要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水的基本知识、水与人类、水与社会、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了解水的形成、形态和如何将原水加工成为饮用水,又如何使废水及污水经过处理进行排放等相关知识,明确何为健康水循环,使人们更加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学习水的精神等,使水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的基本内容的组成由“你了解水吗、水与人类的关系、健康水循环、饮水与健康”等组成,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利用最少时间就可掌握有关水的相关知识。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编写的过程中难免有缺点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3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