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手册
分类
作者 唐小平//赵有贤//王红春//翁国庆//(加拿大)John Innes Guangyu Wang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手册》由唐小平、赵有贤、王红春、翁国庆所著,旨在向中文读者全面介绍、推广该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深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认识,促进相关人员在不同方面了解、评价林业实践的可持续程度、森林资源状况和变化趋势,也促使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者挑选、吸收和采纳适合其具体经营的相关指标,优化森林经营作业措施,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家、区域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进程。

内容推荐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手册》由唐小平、赵有贤、王红春、翁国庆所著,本书主要反映国家科技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认证标准体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该项目由中国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林学院共同完成,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结合我国国情林情,通过国际合作,建立我国具有自主型并与国际接轨、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与森林认证体系。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手册》内容分为7个标准29个要素(主要指标),并进一步展开为多个具体指标或潜在指标。7个标准分别是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状况和生产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的保持,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与维持,维持森林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保持和提高长期的多种社会经济效益,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法规、体制和经济框架。对具体指标和潜在指标,都说明其理论依据、基本描述、应用方法、应用范围、报告范例、不确定性和研究需要,以及参考的文献。这些标准和指标,都在不同方面评价林业实践的可持续程度、森林资源状况和变化趋势,有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者挑选、吸收和采纳适合其具体经营的相关指标。

本书可供森林经营工作者,林业规划、设计的科技人员及农林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综述部分

1 森林可持续经营概述

1.1 概念

1.2 内涵

1.3 目标

2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体系研究

2.1 相关概念

2.2 性质

2.3 尺度或水平

2.4 研究方法与标准框架

2.5 指标选择

2.6 意义与作用

3 全球尺度标准与指标体系

3.1 国际热带木材组织进程(ITTO PCI)

3.2 泛欧赫尔辛基进程(PEF PC&I)

3.3 蒙特利尔进程(Montreal PCI)

3.4 塔拉波托进程(TarapotoPCI)或亚马孙行动(Amaronian Process)

3.5 非洲干旱地区进程(DZA C&I)

3.6 近东进程(NE Process)

3.7 非洲木材组织进程(ATO Process)

3.8 中美洲进程(Lepateiique PCI)

3.9 亚洲干旱地区进程(RIDF in Asia)

3.10 国际进程比较分析

4 国家尺度标准与指标体系

4.1 澳大利亚AFS

4.2 加拿大CAN/CSA Z809

4.3 美国SFI、ATFS

4.4 中国CCI

4.5 马来西亚MC&I

4.6 日本

4.7 韩国

5 区域尺度标准与指标体系

5.1 澳大利亚

5.2 加拿大

5.3 中国

6 经营单位尺度标准与指标体系

6.1 国际进展

6.2 国内研究状况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展望

标准部分

1 生物多样性

要素1.1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标1.1.1 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演替阶段、龄级和林权的森林面积和百分比

 指标1.1.2 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龄级或演替阶段保护地内的森林面积和百分比

 指标1.1.3 森林破碎化

要素1.2 物种多样性

 指标1.2.1 乡土森林伴生种的数量

 指标1.2.2 法律或科学评估确定的有危乡土森林伴生种的数量和状态

 指标1.2.3 选定的森林伴生种的分布

 指标1.2.4 外来、入侵的森林伴生种数量

 指标1.2.5 以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就地和迁地保护现状

要素1.3 遗传多样性

 指标1.3.1 有遗传多样性和当地适应基因型丧失风险的森林伴生种的数量和地理分布

 指标1.3.2 所选描述遗传多样性的代表性森林伴生种的种群水平

 指标1.3.3 以遗传多样性保护为重点的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状况

 指标1.3.4 各生态区内用材和濒危树种就地和迁地保护活动的数量

2 生态系统状况和生产力

要素2.1 森林数量

 指标2.1.1 森林面积、百分比和用于木材生产的林地净面积

 指标2.1.2 可用于木材生产的森林中用材和非用材树种的活立木蓄积和年生长量

 指标2.1.3 乡土和外来种人工林的面积、百分比和活立木蓄积

要素2.2 森林产品

 指标2.2.1 木材产品的年采伐材积和占净生长或可持续收获量的百分比

 指标2.2.2非木林产品的年收获量

要素2.3 森林动态

 指标 不同成因遣成的森林面积增减

3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的保持

要素3.1 生物因素影响

 指标 受超常生物因素影响的森林面积和百分比

要素3.2 非生物影响

 指标 受超常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森林面积和百分比

要素3.3 森林更新

 指标 成功更新的伐区面积比例

4 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与维持

要素4.1 保护功能

 指标 划定或管理以保土固水为重点的森林面积和百分比

要素4.2 土壤

 指标 能够满足作业规程或其他保护土壤资源相关法律要求的森林经营活动的比例

要素4.3 水

 指标4.3.1 森林管理活动中符合作业规程或其他保护水资源相关法律的比例

 指标4.3.2 物化性质异常变化的林区水体面积或河流长度和百分比

 指标4.3.3 在过去20年中受到重大林分替代性干扰的流域比例

5 维持森林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要素5.1 增汇能力

 指标5.1.1 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库和总通量

 指标5.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的净变化

 指标5.1.3 各龄级、林型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

 指标5.1.4 林产品总碳库和总通量

要素5.2 替代与减排

 指标5.2.1 标准使用森林生物质能源避免的化石燃料碳排放

 指标5.2.2 林业行业的碳排放

6 保持和提高长期的多种社会经济效益

要素6.1 生产和消费

 指标6.1.1 木材产品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

 指标6.1.2 单位采伐蓄积创造的第二产业产值

 指标6.1.3 木材产品和非木产品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

 指标6.1.4 非木质林产品及森林服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指标6.1.5 未上市非木林产品及森林服务的价值

 指标6.1.6 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林产品占总林产品消耗量的百分比

要素6.2 林业行业的投资

 指标6.2.1 在森林经营、木材和非木材产业、以森林为基础的环境服务、休闲及旅游方面的年投资额支出

 指标6.2.2 林业相关研发、推广和教育的年投入和支出

要素6.3 就业和社区需求

 指标6.3.1 林业行业的就业

 指标6.3.2 森林型社区的就业率

 指标6.3.3 主要林业就业门类的平均工资、年均收入和年工伤率

 指标6.3.4 森林型社区低收入的发生率

 指标6.3.5 以保护国内供水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地面积

 指标6.3.6 以林业为依存的社区适应力

要素6.4 休闲和旅游

 指标6.4.1 可用于公共游憩和旅游或专门用于旅游或游憩的森林面积和比例

 指标6.4.2 以游憩和旅游为目的的游客数量、类型和分布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类型和地理分布

要素6.5 文化社会和精神需求及价值

 指标6.5.1 以满足社会、文化及精神需求和价值为经营目的的森林面积和百分比

 指标6.5.2 对重要文化场所及特征进行了确认、制图并与相关民众及官方进行了讨论,以及在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

 指标6.5.3 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

要素6.6 效益的可持续性

 指标6.6.1 相对于可持续采伐水平的木材年采伐量

 指标6.6.2 相对于可持续收获水平的非木材林产品年收获量

 指标6.6.3 资本收益

 指标6.6.4 生产力指数

要素6.7 效益的分配

 指标6.7.1 各林木权属的森林面积

 指标6.7.2 木材生产行业资金利益的分配

 指标6.7.3 木材生产行业当地企业创造的收入

要素6.8 森林型社区的福利及复原力

 指标6.8.1 森林型社区的经济多样性指数

 指标6.8.2 森林型社区内的受教育程度

7 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法规、体制和经济框架

要素7.1 法律框架(法律、法规、指南)支持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程度

 指标7.1.1 明确产权、提供适宜的土地权属安排、承认当地居民的习俗和传统权利、提供通过正当法律程序解决财产纠纷的途径等的程度

 指标7.1.2 对定期森林相关规划、评估,开展认同森林价值的政策审核(包括与相关的部门协调)等做出规定的程度

 指标7.1.3 为公众参与相关森林公共政策和决策及公众信息获取提供机会的程度

 指标7.1.4 鼓励采用森林经营最佳作业规程的程度

 指标7.1.5 对保护特殊的环境、文化、社会和/或科学价值做出森林管理规定的程度

要素7.2 体制框架支持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程度

 指标7.2.1 对公众参与活动和公众教育、意识及推广项目和提供森林相关信息做出规定的能力

 指标7.2.2 承担和实施定期的森怵相关规划、评估和政策审核及跨部门规划协调的能力

 指标7.2.3 开发和维持跨相关学科的人力资源技能

 指标7.2.4 为便利林产品和服务供给及支持森林经营,开发和维持高效的基础设施的能力

 指标7.2.5 执行法律、法规和指南的能力

要素7.3 经济框架(经济政策和措施)支持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程度

 指标7.3.1 通过投资和税收政策及一种监管环境。这种监管环境认识到投资的长期性,

  允许资本响应市场信号、非市场经济价值和公共决策流入和流出林业行业,以满足长期的林产品和服务需求

 指标7.3.2 通过投资和税收政策及一种监管环境。这种监管环境认识到投资的长期性,

  允许林产品的非歧视性贸易

要素7.4 调查和监测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经营的能力

 指标7.4.1 调查或描述指标的重要最新数据、统计资料和其他信息的范围和可获得性

 指标7.4.2 森林资源清查、评估、监测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范围、频度和统计可靠性

 指标7.4.3 在调查、监测及报告成员国家的指标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兼容性

要素7.5 开展和应用以改进森林经营和提高林产品和服务供给为目的的研发的能力

 指标7.5.1 发展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的科学知识

 指标7.5.2 开发一套方法,来计量环境、社会成本和利益并整合到市场及公共政策中,并在国家核算体系中反映森林相关资源的减少或恢复

 指标7.5.3 新技术和评估引进新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的能力

 指标7.5.4 加强预测人类干扰对森林影响的能力

 指标7.5.5 预测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能力

要素7.6 当地居民传统土地利用和基于森林的生态知识

 指标7.6.1 开展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公有林地面积

 指标7.6.2 源自传统生态知识(TEK)的当地居民收入

要素7.7 公平有效的决策

 指标7.7.1 当地居民拥有的林地面积

 指标7.7.2 符合可持续森林经营法律法规及最佳经营作业的比率

翻译对照表

一、名词

二、机构名录

三、报告名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5: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