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很多大家都对《三国演义》中的著名片段倒背如流,2001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法国思想家笛卡尔说:“阅读优秀名著就像和高尚的人进行交谈,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他们智慧的思想。”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经典的黄金时期,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却苦于没有一本适合自己的作品。我们针对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三国演义》在保持原著基本结构线索、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压缩,使之更符合青少年阅读,力求达到青少年的无障碍阅读。相信通过阅读周爱英改编的《三国演义(青少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经典名著必读)》这本书,会给青少年提供一份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的历史。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罗贯中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安排故事情节,写得井井有条。他长于描述战争,《三国演义(青少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经典名著必读)》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
周爱英改编的《三国演义(青少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经典名著必读)》全书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刘备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十一回 诸葛亮二气周瑜
周瑜为了要回荆州,又向孙权献上“美人计”,以把自己的 妹妹嫁给刘备为诱饵,想骗刘备到江东后再把他软禁起来。诸葛 亮将计就计,让刘备去东吴成亲,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锦囊,叫赵云依次而行。锦囊中到底是什么样的计策,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周瑜回到柴桑后,仍然想着南郡、荆州。听说刘琦去世,周瑜派鲁肃前去吊丧,顺便要回荆州。孔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鲁肃签下了刘备暂借荆州的文书。鲁肃回去后,周瑜发现鲁肃中计了,发誓非要回荆州不可。
这天,周瑜得知刘备的夫人去世了,立即想了一条计策,他叫孙权派人去刘备处说亲。假称要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其实就是想把刘备骗到东吴软禁起来,逼诸葛亮用荆州换回刘备。于是周瑜写了信,快船送鲁肃到南徐去见孙权。孙权看完后,点头暗中高兴,便派吕范去荆州保媒。
刘备自从没了甘夫人后正日夜烦恼。一天,正和孔明闲聊,有人报,说是东吴的吕范来了。孔明笑着说: “这是周瑜的计谋,一定还是因为荆州。我在屏风后听听他都说些什么。但有一点,不论他说什么,主公都先答应。留下他在驿馆中休息,我们再作商议。”
刘备请吕范进来。坐定,刘备问:“子衡你这次前来,有事吗?”吕范说:“我听说皇叔最近丧偶,特地前来做媒。不知你意下如何?”刘备说:“中年丧妻,这是人生的大不幸。但亡妻尸骨未寒,怎忍心再娶?”吕范说:“男人没有妻子,就像房屋没有大梁一样。我们主公吴侯有个妹妹,美丽并且贤惠,是个持家能手。如果两家结尾秦晋之好,那么曹操就不敢来犯.汶事于家于国都有好处,请皇叔不要再犹豫了。只是吴国太特别宠爱此女,不愿远嫁,希望皇叔能到枣吴完婚。” 刘备还顾忌年龄差距太大。吕范说:“吴侯的妹妹非天下英雄不嫁,皇叔四海皆知,正好匹配。年龄不算什么。”刘备有些心动,但又不敢轻易答应,推说考虑一下,于是送吕范到驿馆休息。
晚上,刘备和孔明商议。孔明说:“他的来意我已知道了。刚才占卜了一卦,是上上签。主公可以答应。先叫孙乾和吕范去拜见吴侯,选定成亲的日子。”刘备说:“周瑜想陷害我,我怎么能去自投罗网呢?”孔明大笑着说:“周瑜那点小计策,我还是应付得了的!只要我略施小计谋就能使周瑜一筹不展。到那时既能取得美人,又能保住荆州。”刘备半信半疑。
孔明叫孙乾去江南说合亲事。孙乾和吕范一同去江南拜见孙权。孙权日:“我愿把小妹嫁给玄德,并无异心。”孙乾回荆州后说孙权等着刘备去结亲。刘备还是怀疑不敢去。孔明说:“我已经定下了三条计策,由子龙保护主公,万无一失。”私下里交给赵云三个锦囊,嘱咐他依计行事。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月,刘备在赵云、孙乾的保护下,率五百多人乘十只快船前往南徐。荆州的事情,全权交给孔明处理。一到南徐,赵云便按照第一个锦囊的计策去行事。赵云命令随行军士都披红挂彩,进城采购,逢人就说刘皇叔要和吴侯的妹妹结亲。很快城中百姓就都知道了这件事。赵云还让刘备拿着厚礼去拜见大乔、小乔的父亲乔国老,说了吕范做媒娶亲的事。
乔国老送走刘备后,就去向吴国太贺喜。吴国太说:“有何喜事?”乔国老说:“令爱已经许配给了刘玄德,现在玄德已经来了,为什么还要隐瞒?”吴国太大吃一惊,说:“我不知道这件事啊!”于是一面派人去找吴侯来问话,一面派人到城中打听。回来的人都说有这么回事。
……
P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