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全套书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汇集课题研究总报告和四个专项课题研究报告;第二册汇集了七个专业子课题研究报告及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册汇集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前期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基于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由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组编著,本书是课题研究成果的第一册,主要汇集了课题研究总报告和四个专项课题研究报告,供读者阅读参考。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总报告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项目研究宏观背景
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项目研究预期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三、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四、课题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过程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演进
一、有关概念及其内涵
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演进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启示与思考
第四章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第五章 我校基于校政、行、企、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林业技术专业基于校、行、企合作的“一干五支五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二、园林技术专业基于校政、行、企合作的“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交融”332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三、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校政、企合作的“三依托四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四、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基于校行、企合作的“四段递进,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五、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基于校行、企、校合作的“二线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六、通信技术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三融合一分享”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七、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一主线三联动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第六章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分析论证了高职院校基于校政、行、企、校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通过实证研究,改革和探索了基于校政、行、企、校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创新了课程开发模式
四、制定了“基于合作、能力导向”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标准,提出了构建多种形式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方法和途径
五、建立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创新了“基于合作、能力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七章 课题研究成果的特点、主要创新、推广应用价值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一、课题研究成果的特点及主要创新
二、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第二部分 专项研究报告
“基于合作、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
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三、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先进思想的借鉴
四、创建“基于合作、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模式
五、“基于合作、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六、课程微观开发实践
七、公共选修课程的改革
八、课程建设的成效
高职院校基于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为例
一、我国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
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三、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
四、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
五、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础
六、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构成
七、我校基于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概述
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九、进一步改革建议
基于校行、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基于校行、企合作下的“双师”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
五、课题研究效果评价及反思
基于合作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构建理念与体系框架/内容
三、研究实践与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2008—2012年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