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还没有灭亡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过时?
苏东剧变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已被打败了?
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由于其创始人晚年放弃了原先的理论而早已自我瓦解?
强调理论创新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理论已不合时宜?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就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吗?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价值观念有违于我们正在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可以将其抛弃吗?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不相一致难道就没有指导意义了吗?
以阶级斗争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到了建设时期就没有作用了吗?
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不是就说明已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我们现在做的有些事与资本主义相接近是不是表明中国改革开放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陈学明等编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十大疑问,或者说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十个理由,并逐一加以剖析和驳斥。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接受程度和影响力,并没有随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成正比例地提高。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对当今中国还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还有没有现实意义产生这样那样的疑虑。我们不能漠视这些疑虑,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罗列了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十大疑问,或者说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十个理由,并逐一加以剖析和驳斥。
《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由陈学明等编著。
疑问一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
疑问二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易帜了,这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破产?
疑问三 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在晚年对自己的理论作出过许多修正,这是不是说明连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在晚年也已放弃了自己的理论,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坚持这一理论?
疑问四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过时?
疑问五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欧洲有着特定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显然有别于欧洲,这是不是意味着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
疑问六 我们现在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以功利主义作为思想动力,鼓励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建立在“集体本位”的基础之上,这是否表明马克思主义因排斥个人利益而不合时宜?
疑问七 西方世界推崇“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当今许多人又把这些价值观念视为适用于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显然是与这些价值观念有区别的,这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因在价值观上“独树一帜”而丧失了指导意义?
疑问八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革命学说,阶级斗争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根主线,这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是在革命时代具有历史必然性,到了建设时期它已失去了时效性?
疑问九 中国目前强调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强调中华文明的复兴,这是不是意味着既然选择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那就要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疑问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路线政策,这些路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原先所批评的资本主义相接近,这是不是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与马克思主义无缘,而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