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E.西格里斯特著的《伟大的医生》是哲学光芒辉映下的一部传记式西洋医学史,是医学院校师生为提高医学人文素质而必读的一部辅助教材,《也是一部探求万物之灵生命奥秘的壮丽史诗,值得每个敬畏生命、热爱生括的人倾情诵读,潜心品味。本书让每个看过医生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理解医生,以积极的态度做好病人,以便充分享用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洞悉世间人生的真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伟大的医生(一部传记式西方医学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瑞士)亨利·E.西格里斯特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亨利·E.西格里斯特著的《伟大的医生》是哲学光芒辉映下的一部传记式西洋医学史,是医学院校师生为提高医学人文素质而必读的一部辅助教材,《也是一部探求万物之灵生命奥秘的壮丽史诗,值得每个敬畏生命、热爱生括的人倾情诵读,潜心品味。本书让每个看过医生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理解医生,以积极的态度做好病人,以便充分享用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洞悉世间人生的真谛。 内容推荐 亨利·E.西格里斯特著的《伟大的医生(一部传记式西方医学史)》独具匠心地集医学史料与专业评论为一体,透过西方名医的传奇经历,彰显医家崇善求真、拯救生命之卓越品性,展现从古希腊至20世纪初西方医学的重要发展历程。所选名医均为各个时期医学领域的巨擘,他们的不懈努力和神奇发现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宽阔、牢固的基础。广大医学院校师生、各类医务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医学的人均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探寻生命的奥秘。 目录 苍生大医 惠泽千秋——译者前言 第1版序言 第2版序言 第1章 伊姆霍特普与埃斯科拉庇俄斯 第2章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一前4世纪) 第3章 加里斯图的戴克利斯(公元前4世纪) 第4章 希洛菲鲁斯(约公元前300年)与埃拉西斯特拉图斯(约公元前260年) 第5章 塔伦图姆的赫拉克赖德斯(约公元前75年) 第6章 普鲁萨的阿斯克勒比亚德斯(公元前1世纪) 第7章 埃菲索斯的索兰纳斯(公元2世纪) 第8章 帕加蒙的盖仑(公元129一约199) 第9章 累塞斯(865—925)与阿维森纳(约980—1037) 第10章 阿菲里加的康斯坦丁(约1010—1087)与萨勒诺学校 第11章 皮特罗·达巴诺(1250一1315) 第12章 吉罗拉莫·弗拉卡斯托罗(1478—1553) 第13章 巴拉塞尔萨斯(1493—1541) 第14章 安德雷亚斯·维萨里(1514—1564) 第15章 安勃罗斯·巴累(1510—1590) 第16章 威廉·哈维(1578—1657) 第17章 马切罗.马尔比基(1628—1694) 第18章 桑托留.散克托留斯(1561—1636) 第19章 简·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1577—1644) 第20章 弗兰茨·德·勒·波伊(希尔维厄斯)(1614—1672) 第21章 乔治欧·巴列维(1668—1707) 第22章 托马斯.西顿哈姆(1624—1689) 第23章 赫尔曼·布尔哈夫(1668一1738) 第24章 阿尔布雷希特·冯·哈勒(1708一1777) 第25章 杰哈德·范·斯维登(1700一1772)与安顿·德·海恩(1704一1776) 第26章 约翰·亨特(1728—1793) 第27章 乔范尼·巴蒂斯塔·莫干尼(.1682—1771) 第28章 列奥波德·奥恩布鲁格尔(1.722—1809) 第29章 约翰·彼得·弗兰克(1745—1821) 第30章 爱德华·琴纳(1749—1823) 第31章 萨维尔·比沙(177Ⅱ一1802) 第32章 吉恩·尼古拉·高尔维沙(1755—1821)与菲力普·皮尼尔(155—1826) 第33章 勒内·特奥菲尔·海新特·雷奈克(1781—1826)与弗朗索瓦·约瑟夫·维克多·布鲁萨斯(1772—1838) 第34章 卡尔·罗基坦斯基(1804—1878)与约瑟夫·斯科达(1805—1881) 第35章 约翰内斯·穆勒(]801—1858)与约翰·卢卡斯·舍恩莱因(1793—1864) 第36章 克劳德·伯尔纳(1813—1878) 第37章 赫尔曼·路德维希·斐迪南·冯·赫尔姆霍茨(1821——1894) 第38章 卡尔·奥古斯特·翁德利希(1815—1877) 第39章 鲁道夫·微尔啸(1821—1902) 第40章 雅各布·亨勒(1809—1885) 第41章 伊格纳茨·菲力普·塞麦尔维斯(1818—1865) 第42章 路易·巴斯德(1822—1895) 第43章 罗伯特·科赫(1843—1910) 第44章 约瑟夫·李斯特(1827一1912) 第45章 西奥多·比尔罗斯(1829—1894) 第46章 保罗·艾利希(1854—1915) 第47章 梅克斯·彼腾科费尔(1818—1901) 第48章 威廉·奥斯勒(1849—1919) 跋语 参考书目 索引 试读章节 希波克拉底的传统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公元前5世纪时出现了一些登堂人室的名医。我们迄今为止一直在研究的这批医生兴旺鼎盛于古希腊的殖民地,也忙碌于意大利南部和小亚细亚。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雅典城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医生,名叫戴克利斯(Diocles)。他生于欧波亚(Euboea)岛上的加里斯图(Carystus),是一个名叫阿奇达姆斯(Archidamus)的医生的儿子。为了给父亲争光,他撰写的一本书就冠名为《阿奇达姆斯》。他的至今残存的遗稿清楚地表明,他遵循他那个时代的风格,作为济世良医遍游各地,四海为家。雅典人对他敬重有加,尊他为第二个希波克拉底。在以后的时代里,他岿然成为希波克拉底接班人中的佼佼者。他以其博爱的精神深受爱戴,他的演说天赋也令人佩服之至。 《希波克拉底文集》是以古希腊爱奥尼亚方言(Ionic)写成的,戴克利斯是用雅典语写作的第一个医学作家。我们知道他撰写了16部著作,但没有一部书完整无缺、原原本本地流传至今。我们现有一些残篇断简帮助我们了解了他的一些医学观点。戴克利斯写了些什么呢?他写了疾病的预后,写了病因和治疗。写了热病与疫后疏散,还写了妇科病和外科手术,这些题材也是希波克拉底著作中论述的内容。诚然,戴克利斯的观念与各种各样的希波克拉底派作者的看法一脉相承,极为相似。但是,我们发现,戴克利斯深受西西里派医生的影响,在这方面,戴克利斯与柏拉图(Plato)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柏拉图的医学观点也受到西西里派的影响。 在戴克利斯的著作中,有些著作的书名会一下子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例如他写了一部《解剖学》。虽然,希波克拉底的著作里也有一些解剖学方面的专题短文,但那些论文价值不大。当然,每一位医生都对人体结构感兴趣,而且必然会急切地知道人体内部究竟是什么模样,又是怎样有序工作的。但希波克拉底的医书并不是沿着解剖学的方向发展的。希波克拉底派的医生认为,任何一种疾病基本上是一种总体的紊乱,即使只显示了局部的症状。克尼图斯(Cnidus)派医生的确认为疾病限于人体局部地区,但他们的解剖学知识却是泛泛而谈,简单粗陋。只有外科医生才要求掌握严密精准的解剖学知识。而当时的外科医生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并不透彻,犹如蜻蜓点水而已。这种外科学知识基本上是“局部解剖学”。 在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兴趣倍增。医生在这方面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因此,人们很自然地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人体解剖仍属禁区,于是,医生们肢解各种低等动物的躯体,根据这些资料推测人体的结构。来自宗教的、道德的、审美的异议,反对医生给人体开肠破肚。对这些禁令不能视若无睹.似乎谁也没有感到必须破除这种禁忌。即便戴克利斯不是撰写解剖学的第一位作者,他也是第一批作者中的一个。盖仑说,如果这是事实,那么他对人体所知甚少,不过,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显示对解剖学呈现了刚刚觉醒时期的兴趣。 医生不仅解剖动物,也解剖植物。就在特奥弗拉斯图斯(Theo phrastus)的名著一部《植物研究》(On plants)出版之前,戴克利斯就撰写了《根茎植物研究》,这是人们所知的古希腊最早的植物学专著,对以后的植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列出了各种植物的名称、生长地、采集的方法以及它们的药用价值。戴克利斯的第二部植物学著作描述了植物的营养价值,他的第三部著作则讨论有毒植物。我们看到,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此时渐显端倪。 此外,戴克利斯还写了一部关于卫生学的伟大著作,其中很多有价值的章节得以幸存。卫生保健学确定了人体健康的规范。古希腊人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和谐的整体.机体和心理两方面都是均衡的、生机勃勃的。这样的人,品德高尚,相貌堂堂,受人尊敬。他也是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卫生保健学给我们指引实现这种理想的途径。 从戴克利斯的著作中,我们也认识到如何过上健康卫生的生活。你应该黎明即起,洗脸洗发,用胡椒薄荷粉漱洗牙齿牙龈。用油搽抹全身,每天劳作之前应该散一下步。上午应该去健身房锻炼身体.锻炼之后要冲个澡,按摩身子。早餐(即起床后几小时内吃的饭)要吃得简便,就是面包和一碗浓汤。外加一些蔬菜、黄瓜等,视季节而异,而且制作要方便。吃饭之前可喝水解渴。就餐后喝一点儿用水稀释过的加了蜂蜜的葡萄酒。在南方的国家里,通常在早餐(虽说是第一餐,却是在我们吃午饭的时间)之后,在火热的天气里,要在阴凉、幽静之处睡个午觉。午休后过一段时间,从事日常的劳作。然后就再去健身房。一天的主餐应在晚上,夏季就在日落之前。晚餐包括水果、蔬菜、面包、鱼或肉。然后是散步一会儿,最后是早点儿就寝入睡。 我们可能认为,上述例行作息制度属于富庶的古希腊人,属于奴隶主阶层。虽然,古希腊的芸芸众生一一农民、工匠和奴隶,绝对不会这样衣食无虑地、悠闲自在地生活。但我们仍然要感谢戴克利斯和他的古希腊同行,他们按照人类身心合一的概念设计了一套理想的摄生方式。这套摄生法,没有经过多少修改,一直是历来卫生学家们的典范生活方式。 P20-23 序言 苍生大医 惠泽千秋——译者前言 柏成鹏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书,早该译介给广大中国读者。 历史是一条流淌不绝的长河。身处21世纪初,回顾人类走过的几千年历程,不禁感慨万千。浩浩宇宙;茫茫长天,人显得很渺小,但在地球上,人又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至尊至伟。疾病比人类还古老,疾病是永远不会被消灭的。人的生命很短暂;而且又是一纸随时可能中断的契约,太过脆弱,太需要医生的救护。医者总是为芸芸众生提供呵护、安慰和帮助。医者替行将枯萎的生命注入生机,向正在沼泽地挣扎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使可能熄灭的生命烛光重新点燃,为受伤的躯体和痛苦的心灵铺设一条通往希望的小径。 本书集史实性、纪实性和评述性为一体,作者以哲人的洞察力,直面名医人生,彰显医家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本性。全书采用以人带史的手法,讲述了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医学史上大约60位名家巨擘。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不同的文化,奉行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提出了不同的医学观点和学说:希波克拉底以四种体液解释人体疾病,埃拉西斯特拉图斯提出了“原子论”人体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体是“小宇宙”,盖仑首先对人体的实体结构进行了描述,莫干尼使病理学获得了解剖学上的定位,比沙开创了组织病理学,微尔啸将细胞学说运用于病理研究……人类会永远得益于这些医学大家的研究。历史名医追求真理的精神代代相传。了解这些伟大的医生,有助于培养人们不断进取、探索真理的精神。 本书作者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Henry Ernest Sigerist),是当代把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引入医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他于1917年获得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1年移居美国,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研究所主持工作20年。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医学史家之一。他首先提倡“社会医学”,认为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科学”。《伟大的医生》是西格里斯特的代表作之一。西格里斯特追溯了2000多年医学发展的历程。人选本书的都是医学界的开拓者,是医学界各个领域的奠基人。他们所做的一切为现代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本书介绍的医界巨人都是外国人,但西格里斯也曾在美国各地鼓励和注意研究中国的医学。1949年之前,他曾是“中国医史学会名誉会员”。中华医学会曾通过他的介绍而加入了国际医史研究会。 曾在中国协和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的罗宾生(G.Canby Robinson,visiting professor of Medicine,Peip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关于《伟大的医生》说过这样的话:“西格里斯特博士又写了一部书,题为《伟大的医生》(Great Doctors),那部书是60位名医的传记;他用他生动有趣的文笔,借这60位曾在医学进化史上留下不朽功业的人们的传记,来写医学史上的大事,其实是一部医学史。”(这段文字是胡适先生译成的中文)《伟大的医生》是哲学光芒辉映下的一部传记式西洋医学史,是医学院校师生为提高医学人文素质而必读的一部辅助教材。《伟大的医生》也是一部探求万物之灵生命奥秘的壮丽史诗,值得每个敬畏生命、热爱生括的人倾情诵读,潜心品味。《伟大的医生》让每个看过医生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理解医生,以积极的态度做好病人,以便充分享用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洞悉世间人生的真谛。 医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实际上,科学本身还是不完善的。人体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们对其认识还远未明了。早在我们尚未认识细胞、组织和器官微妙的功能之前,医生就开始寻找疗伤治病、减轻病痛的方法。几千年来,人们的医疗行为从未中断。有些医学知识可能随着文明的衰落而被人遗忘了。如果没有医家们的刻苦钻研和发明创造,可能至今还会有很多人相信神灵医学。医生的“医”字,中文繁体字作“毉”,医术和巫术最早是不分的。译者幼年时期经常看到巫医治病。那些巫医身穿黄色长袍,通常面目可憎,在垂死者病床旁,手拿黄纸,点火焚烧后扔至阴暗角落,满室烟雾。巫医在乌烟瘴气中念念有词,接着挥动长刀,在空气中劈来劈去,不时发出可怕的叫声,间或喝一口水,喷吐水沫。最后立定,舒一口气,称妖魔已经逃遁,不复纠缠。患者家属随即递给巫医一些钱。过了几天,病者照样断气,殊堪怜悯。患者家属实在没钱延请正式医生,找个巫医消灾是无奈之举。而巫医通常因其相貌丑陋,找不到像样工作,只好装神弄鬼,混口饭吃。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巫医也能给患者家属(不是给患者,患者已神志不清)一丝安慰。上面讲的是译者幼年时见到的现代巫医。不过,古代的一些巫医,却真的认为自己能驱鬼祛病,还真有一些治病方法,未有骗人之意识。这种巫医治病方式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医学的发展从古至今经历了四种医学模式。 …… 这次,商务印书馆约我翻译《伟大的医生》,我甚感欣慰。我觉得,自己与医学还是有一些缘分的。小时候在当过郎中的家父的影响下,背过一些关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和经络穴位方面的口诀,觉得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很有意思,经络穴位的关联精妙莫测。家父以医行善,常跟我谈起“杏林”逸事。四邻可以作证,先父为远近邻居义诊开方,分文不取,一生如此。后来我也做过一些与医学有关的事,如为教育部担任外国医学家的全程翻译,也曾翻译过一部纯医学专业著作。这次翻译《伟大的医生》,是为中西方医学交流事业稍尽绵薄。在翻译过程中,自己又肃次阅读了很多医学书籍。在翻译方法上,涉及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主要采用直译法,涉及人文方面的内容有时采用意译法。本书中有很多法语和德语的书名,我在翻译时请教了两位曾经的年轻同事:王国权教授(德语)和王为民教授(法语)。本书的翻译也得到医学史资深专家张慰丰教授(博导)的热情支持。他把他担任副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自留孤本)借给了我,令我蒙益良多。本书里医学家名字的翻译就参考了那部资料。我的学生许树铮和秦涵荣设法从遥远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寄来了拉丁语词典。曾经留学法国攻读EMBA学位的美国Tracy McClure女士在法语翻译方面给了译者很大的帮助。南京医科大学拉丁语老师戴竹美副教授也热情帮助了译者。本书译者对翻译过程中曾经给予帮助的同志谨表衷心感谢。译本中加了很多译注,便于普通读者理解书中内容。主要参考书为:《辞海·医药卫生分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英汉医学辞典》、《简明世界知识辞典》和《宗教古今谈》。在此向其编者一并致谢。 本书的翻译由译者本人独立完成。翻译时,常感临深履薄,唯恐疏误,引为至戒。限于译者水平,加上本书涉及多种知识、数门外语,译文中讹谬或词不达意之处在所难免,祈垂海涵;尚请各路医家、广大读者不吝教正,是所至祷。 译者 2014年5月16日 后记 世界上的名医史话行将结束,但是历史会不断地前进。我们每个人在历史的征途中,积极行动,奋力创造,做出自己的贡献。与几十年前相比,进展的速度稍有减慢。历史的舞台已经扩展了,美国、俄国和日本也登台表演了。这些国家积极与疾病进行共同的斗争。过去的几年,目睹了诸多新的重要发现,例如,医生们现在有新的能力治愈糖尿病和恶性贫血。国民中越来越多的阶层能够享受医疗照顾。预防医学的理念永远地扎了根。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增加。今天出生的人可以指望活到差不多60岁,而半个世纪之前,预期寿命只有35岁。 我们眼前晃过各种各样的医界名人,他们之间有着千差万别,有善良纯朴的开业者,有只是研究开刀削肚的外科医生,有勇猛果敢的冒险者,有思深虑远的哲学家。但最重要的,他们都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其中有的手执解剖刀,有的俯视显微镜,有的观察测试管……他们披星戴月、攻苦食淡、呕心吐胆地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以便掌控自然界,挣脱牵制我们的桎梏,俾便人类无拘无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医史巨擘们曾经是奋不顾身的英雄,他们不辞劳苦,滴水穿石地试图切断疾病所显露的繁杂的源头。 多年的寒窗苦读使我熟悉名医的生平和著作。他们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想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别人。读者可以评价我做到与否。我没有杜撰任何内容。我在前面书中讲述的内容,一直到最微小的细节,均依据有关医生的著作或同时代的资料。不过,我总想使这些资料为我同时代的读者所理解。读者可以相信,我写的每句话均有明确的出处。我不想毫无必要地引经据典、舞文弄墨。这种冗词赘句只能使本书臃肿不堪,茫无头绪。种种引语,专家应知其出处,普通读者追究其出处,大可不必。 本书添加之插图,纯属装饰。一人之面相,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察颜观相,则其反映的内容,胜过无数词语。即使名医的签字对我们仍有启发。字如其人。看到签字,其人品则端倪可察。 对诸多为本书提供素材的个人或公共机构,在此谨表最诚挚的谢忱。 过去的一年,我日复一日地与医史巨擘朝夕相处,亲如手足。今天,莫逆之交行将分别,不禁感慨系之。百感交集之际,我只是希望,这些医界耆宿、前贤名家的经历使你相信,医学史上的名家之争何其壮观激烈。人类的智慧一直在发展,如今仍然在抵御着桀骜不驯的自然界。 亨利·西格里斯特 1931年9月于莱比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