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侦探小说,怎能不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收录了英国著名小说家柯南·道尔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堪称世界侦探小说的经典。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悬念迭出,旧案未了,新案又出,而才智盖世、悲天悯人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总能对案件抽丝剥茧,步步演绎,最后云开雾散,水落石出。这本《福尔摩斯回忆录》就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03,收录了《赛马“银白额”》、《黄色面孔之谜》、《证券公司的职员》等十一个短篇故事。这十一部小说魅力四射,引人入胜,读后既可消愁解闷,排忧提神,亦可开眼阔界,增长智慧。
《福尔摩斯回忆录》一书收录了十一个短篇故事。其中《最后一案》为柯南·道尔终结福尔摩斯之作——福尔摩斯广受人们的欢迎与热爱,是柯南·道尔一手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但柯南·道尔自己却非常地痛恨他,一心想要结束有关福尔摩斯的创作,因此他在《最后一案》中安排福尔摩斯与伦敦犯罪总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在莱辛巴赫瀑布决战,结果两人双双坠落断崖。此作一推出,没想到却引起当时读者的疯狂愤怒与抗议!
“关于那条领巾,他是怎么说的?”
“他承认那是他的领巾,但声称,他已经丢失了。但是,本案又有了一个新情况,可以说明是他把马从马厩中牵走的。”
福尔摩斯竖起耳朵听。
“我们发现的一些脚印表明,礼拜一晚上,有一群吉卜赛人在距凶案发生地不到一英里的地方扎营。礼拜二他们就离开了。于是,如果辛普森和吉卜赛人之间有什么协议,斯特雷克追赶上他时,辛普森不是有可能把马交给吉卜赛人吗?那匹马现在不就在他们手中吗?”
“这当然有可能。”
“我们正在荒原上寻找那些吉卜赛人。我也查过了塔维斯托克镇周围十英里以内的每个马厩和小屋。”
“我了解到,还有一个驯马场靠得很近,对吧?”
“对啊,我们当然不会忽略这一情况。他们的马——德斯巴勒是这次赌马中的第二大热门,‘银白额’的失踪对他们有利。据说那个驯马师赛拉斯·布朗在这次赛马中下了很大的赌注,他与那个死去的斯特雷克关系并不好。不过,我们已经检查了他的马厩,他与此事并无关联。”
“辛普森与梅普利顿马厩之间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吗?”
“没有任何关系。”
福尔摩斯靠在马车座的后背上,谈话到此就停下来了。几分钟过后,我们的马车停靠在路旁的一幢小别墅前,红色的砖墙,凸出的屋檐,显得非常匀称。再往前走不远,穿过一个围场,就是一幢长长的灰色瓦房。瓦房周围是低矮起伏的荒原,上面长满了枯萎的蕨类,使整个荒原染成了古铜色,一直延伸到了天际,点缀其间的是塔维斯托克镇的尖塔和西面不远处的几幢房舍。那就是梅普利顿驯马场。我们跳下了马车,唯有福尔摩斯仍然仰靠在座位上,双目凝望着前面的天空,完全陷入了沉思。我过去触碰了一下他的手臂,他这才猛地起身,从马车上一跃身下来了。 “对不起,”他说着,转身向着罗斯上校,弄得对方有点惊讶地看着他,“我刚才做起白日梦来了。”他的眼睛里闪烁光芒,言谈举止显得既惊讶又兴奋,我平常就是根据他的表情来进行判断,这次也是如此。所以,我坚信,他已经掌握了线索了,不过,我还是想象不出,他是在何处寻找到线索的。
“您或许现在就想到案发现场去看看吧,福尔摩斯先生?”格雷戈里说。
“我觉得,我还是先在这里待一会儿吧,搞清楚一两个细节问题。我估计,斯特雷克的尸体已经运回到这儿来了吧?”
“是啊,遗体停放在楼上呢,死因调查定在明天进行。”
“他替您效力了一些年了吧,罗斯上校?”
“我一直都认为他是个很出色的雇员。”
“我猜想,您已经把他遇难时衣服口袋里面的物品列了个清单吧,督察?”
“如果您想要看,我把东西都放在会客厅里面呢。”
“那太好啦,”我们鱼贯而入,来到了前厅,围着中间的一张桌子坐了下来。督察打开了一只方形镀锡铁皮箱子,把里面的一小堆东西摆到我们面前:一盒火柴,一根两英寸长的蜡烛,一支用欧石楠根制作成的ADP牌烟斗,一个海豹皮做的烟袋,里面装着半盎司切得长长的板烟丝,一块带金表链的银怀表,五个一英镑的金币,一个铝制铅笔盒,几张纸片,还有一把象牙柄小刀,精美、坚硬的刀刃上刻有“伦敦韦斯公司”字样。
“这是一把很不同寻常的刀啊,”福尔摩斯说着,一边拿起刀上下打量,细细端详了一遍,“这上面有血迹。我想,应该是现场发现的死者手里的那把小刀。华生,你对这种刀一定很熟悉吧。”
“这是医院用来切除白内障的手术刀。”我说。
“我也是这么想来着。刀刃很精致,是用来做很精密的手术用的。奇怪啊,一个人大雨天出门怎么会带上这样的一把小刀。特别奇怪的是,这种刀还无法折叠放进口袋里。” “我们在尸体旁发现了一个软木圆鞘,是用来套在刀尖上的,”督察说,“他夫人告诉我们,这把刀原本是放在梳妆台上的。他出门时,随身携带上了。这刀根本不能用来防身,但说不定也是拿着什么算什么呢。”
“很有可能,拿这些纸张是怎么回事呢?”
“三张是干草供应商开出的收据,一张是罗斯上校写的指示信函,另外还有一张是女性服饰店开出的三十七英镑十五先令的账单,由邦德街的莱苏丽尔夫人开出,寄给威廉·德比希尔的。斯特雷克夫人告诉我们,德比希尔是她丈夫的朋友,他的信件有时会寄到这里来。”
“德比希尔夫人的消费有点奢侈啊,”福尔摩斯说着,瞥了一眼账单,“二十二个几尼一件的衣服是相当昂贵的。不过,这里似乎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看了,我们现在可以去案发现场了。”
P14-16
出版说明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共九卷——即《血字的研究》《四签名》《福尔摩斯冒险史》《福尔摩斯回忆录》《福尔摩斯归来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之谷》《福尔摩斯最后致意》和《福尔摩斯新探案》,其中包含四个长篇和五十六个短篇故事,集中了英国著名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ArthurconanDoyle,1859-1930)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堪称世界侦探小说的经典。小说特色鲜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前后呼应,互为参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悬念迭出,旧案未了,新案又出,而才智盖世、悲天悯人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总能对案件抽丝剥茧,步步演绎,最后云开雾散,水落石出。小说的叙事手法精妙,视角独特,全部故事中除了两篇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和两篇以福尔摩斯的身份叙述之外,其余故事均由华生医生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华生不仅是福尔摩斯的助手,同时也是案件侦破过程的旁观者、参与者和记录者,身兼多职。小说魅力四射,引人入胜,读后既可消愁解闷,排忧提神,亦可开眼阔界,增长智慧。小说语言精准,简洁洗练,警句迭出,风趣幽默,极具欣赏价值。小说题材广泛,内容旁征博引,充满了爱恨情仇,犹如一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故事彰显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情怀,展示了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中国从清末民初开始引入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这其中包括了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在中国传播已有百年历史了,可谓经久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论是烽火连天的苦难岁月,还是平静安宁的幸福年代,人们对福尔摩斯探案的兴趣始终不减,深感福尔摩斯的形象历久弥新,光彩照人。可以说,福尔摩斯是在中国受过初等以上教育的人群中知名度最高的外国文学形象。正如作者柯南·道尔爵士在最后一卷《福尔摩斯新探案》的作者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福尔摩斯侦探故事已经经久不衰了——尽管这么说可能夸张了一点儿。如果年迈体衰的老绅士们来到我的跟前,声称说,他们在童年时代就是读着福尔摩斯侦探故事成长的,那他们会失望,因为我不会像他们期待的那样作出反应……这样一来,我们确实应该说,那些早在年轻时代就开始阅读福尔摩斯侦探故事的人们,在其有生之年又看到自己长大成人的子女们还在从同一份杂志阅读同样的侦探故事。这真是彰显不列颠读者公众耐性与忠诚的卓越范例。”英国的情况如此,中国的情况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上网百度一下,立刻就可以搜索到大量“福迷”网页,可见中国存在着为数众多的“福迷”,他们年龄不同,背景各异,但都怀着一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的福尔摩斯读者将来还会代代相传。鉴于此,我们组织出版了这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新翻译注释插图珍藏版)汉译本,分七卷出版,分别是《血字的研究·四签名》《福尔摩斯冒险史》《福尔摩斯回忆录》《福尔摩斯归来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之谷》《福尔摩斯最后致意》和《福尔摩斯新探案》,同时配有大量插图。
本书译者潘华凌先生历经数载,认真研读原作,独立承担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工作,酷暑炎夏,寒冬腊月,乐此不疲。字斟句酌,力求译文流畅,保持语言上的统一,风格上的一致,这也是单个译者的优势所在。译本根据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的插图版译出,同时参照美国兰登书屋《班塔姆经典丛书》(BantamClassic,纽约2003年版)。译本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四、译本勘正了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误译,或不够精准的翻译。目前的一些译本许多地方属于以讹传讹,兹举数例:
《恐怖之谷》中第七章的原文标题为“TheTrappingofBirdyEdwards”,有的译本译为《……的锦囊妙计》《……的诱捕》《……的陷阱》《……的妙计》,其实,这一部分说的是主人公道格拉斯以杰克·麦克默多之名卧底“横行霸道帮”,然后又以神秘的美国特工伯迪·爱德华兹的身份出现,麦克默多再同帮派头领们商议要设计抓住伯迪·爱德华兹,以除后患,所以,这个标题应该译为《诱擒伯迪·爱德华兹》,这种具有动词意义的名词结构可以译为“动宾”结构,这一类的例证不胜枚举。
《波希米亚丑闻》中的“thelateIreneAdler”,其中的“late”一词,许多译本几乎清一色地译为“已故的”。其实,“late”既可以理解为“故去”,也可以理解为“先前的、原来的”等,如《血字的研究》中的标题“JohnH。Watson,M。D。,LateoftheArmyMedicalDepartment”译为“医学博士、前陆军军医约翰·H。华生”。时至1891年本故事发表时,并没有证据表明艾琳·阿德勒已经故去了,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如后文所示,艾琳·阿德勒小姐同内殿律师学院的律师戈弗雷·诺顿先生恋爱,那么,他们结婚之后,按照惯例,昔日的艾琳·阿德勒小姐就要随夫姓,如她写给福尔摩斯的信中所示,改为“娘家姓阿德勒的艾琳·诺顿夫人”了(IreneNorton,neeAdler)。另外,退一步讲,即便她已经故去了,译为“先前的”也隐含了这一层意思。
本书众多故事中都出现了“dressing—gown”一词,应该翻译成“晨衣”,指梳妆、休息等时候罩在睡衣外面的衣服,但许多译本译为“睡衣”。其实,“晨衣”(dressing—gown)和“睡衣”(pajamas,sleepcoat,niglatgown,nighty,bathrobe,jams,nightclothes,nightdtess)并不是同一个东西。《英汉大词典》上有现成的译名。 以上,对本社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作了简单的介绍,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们批评。同时,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这套新译本。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