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步当车、按图索骥、暗度陈仓、拔苗助长、白龙鱼服、百步穿杨、百闻不如一见、班荆道故、半面之交、半途而废、包藏祸心……徐尚衡编写的《中国成语(少年版)》收录了少年时期应知晓的常用成语,从故事说掌故,说成语,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让我们从成语故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传奇轶事和历史典故。本书亦可作为读者了解中国成语的一本工具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成语(少年版)/中国经典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徐尚衡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安步当车、按图索骥、暗度陈仓、拔苗助长、白龙鱼服、百步穿杨、百闻不如一见、班荆道故、半面之交、半途而废、包藏祸心……徐尚衡编写的《中国成语(少年版)》收录了少年时期应知晓的常用成语,从故事说掌故,说成语,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让我们从成语故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传奇轶事和历史典故。本书亦可作为读者了解中国成语的一本工具书。 内容推荐 徐尚衡编写的《中国成语(少年版)》收录了少年时期应知晓的常用成语,从故事说掌故,说成语,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让我们从成语故事中了解中国古代的传奇轶事和历史典故。本书亦可作为读者了解中国成语的一本工具书。 《中国成语(少年版)》“释义”对成语中个别字做出了详尽地解释,“例句”让读者了解成语的正确用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成语故事读者将更清晰地了解成语的含义,还让读者了解成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汉语中上万条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块瑰宝,虽然一般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但其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目录 安步当车 按图索骥 暗度陈仓 拔苗助长 白龙鱼服 百步穿杨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闻不如一见 班荆道故 半面之交 半途而废 包藏祸心 抱薪救火 杯弓蛇影 背水一战 逼上梁山 比肩继踵 髀肉复生 鞭长莫及 别无长物 宾至如归 兵不厌诈 兵贵神速 卜昼卜夜 不耻下问 不得要领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寒而栗 不名一钱 不欺暗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翼而飞 才高八斗 沧海桑田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程门立雪 赤膊上阵 出尔反尔 出人头地 初出茅庐 楚材晋用 唇亡齿寒 大笔如椽 大义灭亲 待价而沽 得陇望蜀 得心应手 得意忘形 貂裘换酒 东窗事发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东食西宿 东涂西抹 冬日可爱 斗南一人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二竖为灾 放虎归山 非驴非马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风马牛不相及 风声鹤唳 奉公守法 釜底抽薪 负荆请罪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覆水难收 改过自新 甘拜下风 高山流水 高阳酒徒 狗尾续貂 刮目相看 管鲍之交 广陵散绝 鬼斧神工 害群之马 汗流浃背 沆瀣一气 好好先生 河东狮吼 涸辙之鱼 鹤立鸡群 后来居上 后生可畏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淮橘为枳 黄粱美梦 黄袍加身 鸡鸣狗盗 既往不咎 家徒四壁 价值连城 见猎心喜 渐入佳境 江郎才尽 狡兔三窟 结草衔环 金屋藏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锦囊妙计 尽善尽美 噤若寒蝉 惊弓之鸟 井底之蛙 酒池肉林 举案齐眉 开卷有益 开门揖盗 苛政猛于虎 刻舟求剑 空中楼阁 口蜜腹剑 胯下之辱 困兽犹斗 滥竽充数 狼子野心 老马识途 老牛舐犊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此不疲 乐极生悲 离群索居 利令智昏 励精图治 梁上君子 两袖清风 论功行赏 洛阳纸贵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芒刺在背 盲人摸象 毛遂自荐 每况愈下 门可罗雀 扪虱而谈 靡靡之音 米珠薪桂 灭此朝食 名落孙山 目不识丁 目无全牛 沐猴而冠 南风不竞 南柯一梦 南山可移 南辕北辙 囊萤映雪 岛尽弓藏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常农对泣 呕心沥血 抛砖引玉 鹏程万里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剖腹藏珠 七步之才 其貌不扬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骑虎难下 杞人忧天 千变万化 千金买骨 前度刘郎 前倨后恭 钱可通神 黔驴技穷 秦庭之哭 请君入瓮 求田问舍 曲高和寡 曲突徙薪 人面兽心 人面桃花 人琴俱亡 人人自危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日暮途穷 如火如荼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入吾彀中 阮囊羞涩 塞翁失马 三顾茅庐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三纸无驴 上下其手 甚嚣尘上 生吞活剥 声色俱厉 尸居余气 尸位素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什袭而藏 拾人牙慧 束之高阁 数典忘祖 双管齐下 水滴石穿 司空见惯 死灰复燃 四面楚歌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隋珠弹雀 贪天之功 贪小失大 谈虎色变 弹冠相庆 唐突西施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天女散花 天下无双 天衣无缝 痛饮黄龙 投笔从戎 投鞭断流 图穷匕见 推梨让枣 推心置腹 退避三舍 完璧归赵 玩火自焚 亡羊补牢 网开一面 望梅止渴 望门投止 望洋兴叹 危若累卵 为虎作伥 未能免俗 卧薪尝胆 五日京兆 萧规曹随 小鸟依人 小时了了 笑里藏刀 行将就木 虚与委蛇 悬梁刺股 学富五车 言过其实 言人人殊 言必信,行必果 掩耳盗铃 燕雀处堂 羊狠狼贪 叶公好龙 一不做,二不休 一饭千金 一鼓作气 一箭双雕 一毛不拔 一鸣惊人 一窍不通 一琴一鹤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网打尽 一误再误 一叶障目 一字千金 衣不解带 依样葫芦 以卵击石 以貌取人 倚马可待 倚门倚闾 亦步亦趋 迎刃而解 郢书燕说 庸人自扰 优孟衣冠 有名无实 予取予求 余音绕梁 愚公移山 与虎谋皮 与人为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越俎代庖 凿壁偷光 债台高筑 招摇过市 昭然若揭 朝三暮四 郑人买履 之乎者也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指鹿为马 中流击楫 终南捷径 众怒难犯 竹头木屑 壮士断腕 捉襟见肘 擢发难数 自毁长城 走马看花 作法自毙 坐怀不乱 试读章节 妻子听了他的话,拿起剪刀走到织机前,说:“这些丝织品都是用蚕丝织成。一根一根蚕丝累积起来,才有一寸;一寸一寸累积起来,才有一丈、一匹。如果我现在把织机上的丝织品剪断了,以前的工夫就全都白费。你在外面学习,每天都要问自己: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还不够?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把知识学好,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跟我剪断织机上的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听了妻子的话,乐羊子深受教育,他立即动身回到老师那里,继续努力学习。 【释义】 祸心:害人之心。肚子里藏着害人的主意。 【出处】 《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例句】 余秋雨《遥远的绝响》:“这次的绝交信写得极其悲愤,怒斥吕巽诬陷无辜,包藏祸心。” 【故事】 春秋时,楚国公子围到郑国去访问,并且迎娶公孙段家的女儿为妻。伍举作为副使,率领大队人马,随同公子围前往。 当时,楚国是大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而郑国是个小国,国力远不如楚国。这次公子围前往郑国,美人也要,江山也要,只要有机会,便准备顺手牵羊一举把郑国拿下。 公子围一行浩浩荡荡到了郑国都城外,郑国的礼宾官子羽已在城外等候多时。子羽拜见公子围,说:“敝国都城城池狭小,容纳不下公子带来的众多人马。我国国相子产已经作了安排,请公子在城外举行婚礼。子产生怕公子有所不便,特地要我在这里给公子帮忙,公子需要什么,只管吩咐,我立即去办。” 什么,不许进城?公子围哪里肯依,他让伯州犁对子羽说:“公子围前来迎娶之前,已经到宗庙里向先祖作了祭告,现在在野外迎娶新人,我们实在没脸回去。再说,其他诸侯知道了这件事,岂不要笑话!” 话虽然说得没错,可是让这么多全副武装的人马进城也不行。子羽狠了狠心,把话直说了:“国家小不是罪过,对大国没有防备才是罪过。郑国打算依靠大国的力量使自己安定,却害怕大国肚子里藏着害人的主意。” 公子围暗暗想道:郑国已经有所防备,拿下郑国江山的打算只得作罢;可郑国的美人总得娶回去呀,不然的话岂不要给天下人落下笑柄!最后,双方都做出让步,郑国允许楚国的大队人马进城,楚国的人马在进城前解除武装。这么一来,总算解除了一场危机。 【释义】 薪:柴火。抱着柴火去救火。比喻救灾的方法不对,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薪救火”。 【出处】 《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例旬】 黄晓玲《重阳》:“用钱去打点,弄不好是抱薪救火呢。” 【故事】 战国末年,秦国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不断地向邻国发起进攻,占领了大片土地。魏国三次遭到秦国的大规模进攻,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发起强大攻势,锋芒直逼魏都大梁。魏王得到消息后坐立不安,连忙把臣子们召来议事。一提起秦军大兵压境,魏国的臣子个个胆战心惊,过去一次惨败的教训,使他们再也不敢提“抵御’’二字。大多数臣子认为,既然无力抵抗秦军,不如割让土地,向秦国求和。 苏代听了大家的议论,冷冷地笑了几声。别人问他为什么冷笑,他说:“只是因为大家胆小怕死,所以才希望大王卖国求和。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王的欲求是无限的,以魏国有限的土地,去满足秦王无限的欲望,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是抱着柴火去救火,不但不能救火,反而使火势越烧越旺。” 虽然苏代把道理讲得很清楚,但是胆小的魏王依然不肯听从。魏王割让了大片土地,换得眼前的太平。不出苏代所料,魏国的疆域越来越小,力量越来越弱。到了公元前225年,秦国又向魏国发起了讲攻,魏国终于灭亡。P14-1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